近几年,玉米苗枯病发生有加重趋势,成为玉米苗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预防玉米苗枯病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的前提下,制定推广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全面作好该病的防治工作,从根本上制止该病的发生为害。
1.发病症状:
玉米苗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苗期,由多种镰刀菌引起,种子可带菌传播该病,病菌也可随病残体越冬引起初侵染。地上部分。危害轻的地上部没有明显症状表现,一般在二叶一心期开始第一、二叶的叶尖出现发黄,并逐渐向叶片中部发展。叶鞘出现褐色,呈撕裂状,边缘呈枯焦状,心叶很容易折断,呈现出卷曲状,之后,玉米叶片会自下而上逐渐干枯、发黄。地下部分。一般染病植株最先由种子根部或根尖部的一处或数处发生褐变,后扩展成一段或整条根系,有一条或数条可同时发生,继而侵染中胚,使根毛减少,无次生根或次生根减少,造成玉米根部的不良发育。向上发展则引起茎的第一节间形成坏死,呈环状斑,茎基部成水渍状腐烂。
2病原:
引起苗病的病原茵很多,其中出现频率较大的,在北方为串珠镰孢菌(占46.7%)、玉米圆斑离蜗孢菌(占21.7%)、立枯丝核菌(占10%)、串珠镰孢菌腔孢变种(p.monil-iformevar.subglutinans)(占8.2%)、禾谷镰孢菌(占7.8%)及其他镰孢菌(占5.3%),而腐霉菌分离频率仅为0.5%。
2.1串珠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
气生菌丝鲜黄色至浅粉红色。有两种无性孢子,即小型和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串生或集聚成假头状,椭圆形、纺锤形、卵形、梨形或腊肠形:五色,单细胞或有1隔膜,3~7~14微米×2~3~4.8微米。大型分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团和气生菌丝中,椭圆状弯曲或平直,像锥形或稍微呈镰刀形向两端逐渐变细或粗细匀称,壁薄,无色,基部有足细胞,大多数具有3~5个分隔,29~47微米×2.6~3.8微米。该菌不形成厚垣孢子,有子座,呈黄、褐或紫色。
2.2炭黑孢菌(圆斑病菌)属半知菌亚门。
分生孢子橄榄褐色,顶端色谈,单生或2~6根束生,直立或膝状曲折,基部细胞膨大,孢痕坐落于折点或顶端,具6~11个隔膜,117~180微米×6~9微米。分生孢子暗褐色,胞壁较厚,长椭圆形,中央宽,两端渐狭。顶细胞和基细胞钝圆形,多数正直,脐点不明显,具4~10个隔膜,以5~7个隔膜者较多,33~105微米×12~17微米,平均为56.9×12.4微米。萌发时从孢子两端细胞长出芽管。
2.3立枯丝核菌属于半知菌亚门。
菌丝初无色,后变为褐色,菌丝细胞核多个(3~6个或7~10个)。菌丝在分枝处缢缩,离此不远处形成隔膜,菌核无定形,以菌丝与基质相连,褐色至棕红色,表面粗糙,内外颜色一致,大小不一。
3.发生规律:
3.1种子、病残体和土壤带菌。
发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秸秆还田面积的迅速增加,以及持续秸秆还田多年连作导致的土壤中病菌数量大和种子带菌所致,种子带菌是苗枯病发生早并能形成中心病株的主要原因。
3.1.1 病残体和土壤带菌
连作种植是造成病残体、土壤带菌的主要原因。据调查,连作1~3 a的田块,苗枯病发病率分别为7.10%、11.60%、15.90%,连作田块发病严重的原因主要是镰刀菌残留土壤和病株残体中大量繁殖和积累,使土壤病原基数逐年上升。其次是由于同一种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选择性,使土壤中营养元素呈现生理不平衡,据测定,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N、P、K总量虽变化不大,但速效锌、硼的含量成倍减小,水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明显降低,平均减少15~17mg/kg。因此使植株抗病能力显著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 肥料带菌
近几年农民对有机肥施用数量减少,有的还存在施用未腐熟现象。在玉米产区,猪、畜饲草料又多以玉米秸秆和籽粒粉碎为主要原料。经试验,将苗枯病株收集,添加牛饲料喂养2d后,收集粪便,不经发酵腐熟穴施,玉米苗枯率达6.40%~13.5%,因此肥料带菌也是造成苗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1.3 整地不平
土壤低洼积水处和距田埂四周发病重,主要原因是土壤黏重,温度低且土壤湿度大,不利于幼苗根系发育而造成植株抗病力降底。
4.侵染途径。
病苗的芽管和菌丝与玉米种子或幼苗接触,从种皮裂口、幼嫩部位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萌发的种子、侧根或幼茎,菌丝体在细胞内生长繁殖、引起组织崩解和死亡。
5.气候条件是发病的主要诱因。
春播玉米4月下旬至5月上旬,阴雨天较多,土温低,种子滞留土壤时间较长,发病率高。
6.其他原因。
未包衣或未使用杀菌剂拌种的田块,沙质土、地势低洼、播种过深、苗期生长弱的地块,麦套玉米田和连年种植玉米的地块发病重。田间管理粗放、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发病重。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明显,感病品种发病重。
7.综合防治措施:
7.1选用优质、抗病品种。且选用粒大饱满、发芽长势强的包衣玉米种子。
7.2种子处理。播种前先将种子翻晒1-2天。药剂浸种40%恶霉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40分钟,晾干后播种;也可用25%戊唑醇2克拌种5公斤,同时预防丝黑穗病。
7.3合理施肥、加强栽培管理。科学合理施肥是减轻玉米苗枯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多施基肥,多施经过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减施或少施高氮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同时配施生物肥。应用研究表明,在严重低洼易涝地块和水稻田改种玉米地块,减施氮肥或多施生物肥,对预防玉米苗枯病的发生效果更加明显。科学合理施肥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幼苗旺盛,从而能够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
7.4药剂防治。播前种子处理播种前先将种子翻晒1~2d,用40%克霉灵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药液浸40min,晾干后播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增强抗病能力。苗后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择50%多菌灵600倍液,20%三唑酮1000倍液,95%恶腐灵3000倍液,对苗基部进行喷雾或灌根,每隔5~7 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可有效防治苗枯病。
7.5适当增加玉米种子播种量,每亩应增加350-500g增加播种量是解决造成缺苗断条比较易行的有效措施。当苗枯病的发生造成缺苗或断条时,可以有充足的幼苗进行补苗,以保证最终产量。移栽时必须做到带上(或基质)移栽,及时浇水,绝对不能伤根,造成绶苗,否则植株不能正常发育,影响授粉时间的配合和产量。
7.6育苗移栽补苗。制种玉米经济效益较高,适量的育苗移栽补苗,解决因苗枯病形成的缺苗断垄是比较可行的途径。方法是玉米播种时,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整理苗床或准备营养钵,为降低生产成本,营养钵可用旧塑料或牛皮纸自制,规格为直径7~8厘米、高8~9厘米即可。苗床土和基质用过筛的炉渣和河沙3:1混合,加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拌匀后装床和钵体中,浇水,2~3天后播种消毒种子。移栽时必须做到带土(或基质)移栽,及时浇水,绝对不能伤根,否则植株不能正常发育,影响授粉时间的配合和产量。
7.7作好玉米苗枯病的测报工作,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制定防治对策,指导群众作好玉米苗枯病的防治工作,对发生重的地块,可用多菌灵十黄腐酸500倍液,喷玉米茎基部或灌根。
玉米苗枯病发生近几年有加重趋势,成为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所以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的前提下,制定了推广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全面作好该病的防治工作,从根本上遏制该病的发生为害。
论文作者:王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玉米论文; 孢子论文; 土壤论文; 菌丝论文; 发生论文; 种子论文; 植株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