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应从幼儿做起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应从幼儿做起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应从幼儿抓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现行教育的弊端而采取的根本对策。幼儿教育虽不像中小学教育那样饱受“应试教育”之苦,但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高期望值的教育倾向,主要表现在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所谓的“智力开发”和技能技巧训练提到不适当的位置,琴、棋、书、画等高强度、高难度、专业化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幼儿园不是素质教育的真空地带,素质教育应从幼儿抓起。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成为身心健康、能力全面、人格完善、个性鲜明的全面发展的人,具体落实到幼儿教育实践,便是要求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并将它们与文化知识技能的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要着眼于“引导”,在引导过程中加强目的性,重视发展性,注重活动性,发挥教育性,力求整体性,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锻炼幼儿的综合素质。依据素质教育对人的培养的目的和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我认为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应抓好四个方面:

一、重视养成教育,形成良好习惯

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一个人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劳动、学习、卫生、交往等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反之,如果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要改正就比较困难了。笔者从事幼教工作10年,在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过程中,根据幼儿各年龄段的特点,渗透培养幼儿各个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要求小班的幼儿做到早睡早起,依时回园,学会收拾图书玩具,爱护公物,能自己拿勺子进食,不要他人喂饭;对中班的幼儿要求自己动手穿衣脱衣,拍叠衣服、被子,经常与同伴、老师、父母交谈所见所闻,培养学习兴趣,与同伴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还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等等;对大班的幼儿要求有初步自我约束能力,对集体的东西要爱护;别人的东西,未经对方同意,不能私自取用。当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缺点时,应大胆承认并积极改正,并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卫生、劳动、学习习惯等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不但需要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通过各项教育活动进行,家庭更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空间。因此,必须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家园”同步,形成教育合力,务求实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兴趣

学前期的幼儿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探索的欲望,他们好奇心强,渴望得到新的感觉,新的知识,新的体验,对什么都感兴趣,都想尝试着做一番。我在幼儿教育工作实践中,根据幼儿这一特点,特别注意保护和强化幼儿各方面兴趣的引导。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秋天,树上的叶子为什么会变黄?会落叶?”“为什么蚯蚓切断了还会生活?”“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等等;对于幼儿这些发现,我总是积极引导幼儿观察,鼓励他们提出心中的疑问,再共同讨论、解答,在轻松的氛围中,幼儿的思维异常活跃,还时常在讨论中争论不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老师要细心观察幼儿,抓住每一个机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根据幼儿认知特点,加速智力开发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曾作过一项长期的跟踪调查,认为人的一生中5 岁前是人的智力发展关键期,如果在17岁时智力水平是100的话,那从呱呱落地到4岁时就达到了50。这时期,幼儿的智力发展最迅速,2—3岁是孩子掌握口头语言能力的“最佳期”,4—5岁是掌握书面语言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期”,6岁是掌握大小方位知识的“最佳期”。 《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提到:幼儿园教育工作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根据上述论点,我在幼儿教育工作中针对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向分组进区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让幼儿操作学习材料,在活动中获取体验,主动探索发现知识。

四、善于运用教师的感染力,培养健康心理

教师通过自身情绪的感染,可以使幼儿产生愉快、振奋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他们模仿或重复某一类活动或行为。例如:莹莹和强强都把家里漂亮的金鱼带到幼儿园,莹莹班的张老师双手接过装鱼的小瓶,高兴地赞叹着,还请小朋友都来观看,莹莹十分开心,她又主动帮助老师搬桌子,帮助小朋友收玩具,做了许多好事;而强强班的李老师正忙着准备上课用的图片,她头也没抬,淡淡地说了句“搁在那儿吧”,强强失望地坐在小椅子上,整个上午都没了精神。张老师的热情使莹莹“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由此产生了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并成为她继续为集体做好事的动力;李老师的冷淡在强强身上得到的却是相反的结果。因此,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对幼儿行为的动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个理解、支持的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

首先,教师要热爱、尊重和了解幼儿,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进而发展到关心自己、关心周围的人,避免偏爱或体罚幼儿的现象发生。笔者在幼教工作中,深深感到,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往往会对幼儿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一声不恰当的呵斥,则会使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培育幼苗的工作,更需要爱心、耐心和细心。其次,鼓励幼儿、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做任何事都抱着积极的态度,多从幼儿长处看,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表扬,使幼儿愉快、自信地学习。笔者在和幼儿相处中,常常鼓励他们开口讲话,动手做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家长反映,幼儿入园以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有较快的发展。再次,积极参与并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教师能以“大朋友”的身份与幼儿交往,并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合作,助人为乐,幼儿的心情会特别愉快,并与同伴的关系平等融洽。教师在这方面的主导作用较为明显,我们要从幼儿的整体发展来看待幼儿,不能因某一幼儿的某些方面发展较差就对其失去信心,要能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引导,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如果能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强化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注意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爱好,重视幼儿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并将上述四个方面的目标融合体现于各种游戏活动中,幼儿的素质一定会有较全面的发展。

标签:;  ;  ;  ;  ;  

素质教育应从幼儿做起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