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Ramp;D全球化:中国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中国论文,机遇论文,Ramp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R&D全球化的兴起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为基础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下,R&D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作为生产知识和将新知识转化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经济活动,R&D将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冷战结束以后, 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更加集中到经济领域,而经济上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各国政府纷纷提出各种政策,抛出种种计划,竭力提高本国的R&D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企业及个人又不得不大力加强R&D方面的国际合作。 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蕴涵着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R&D 的全球一体化。美国与俄罗斯在空间探索方面的合作,德国西门子公司与日本东芝公司和美国IBM公司联合开发256兆动态随意存储芯片的计划,只不过是成千上万这种趋势发展进程实例中的几片花絮。
R&D全球化的趋势从70年代开始显现、80年代迅速发展, 到今天已经成为一股滚滚洪流,迫使各国政府、企业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发展战略。美国工程科学院为此专门设立委员会,研究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日本通产省则于1990年提出“科技全球化”的概念,开放许多政府资助的研发项目,鼓励外国公司参加,并提出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希望能够站在这一趋势发展的前列。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开放和实力的增加,中国大陆近年来已成为跨国公司R&D投资的热点。 本文将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描述R&D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 并着重分析跨国公司在海外兴办R&D机构的特点,同时讨论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R&D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R&D的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个人、政府以及企业三个层次上。 在单个研究者的层次上,跨国合作是主要发展趋势,表现为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和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 表1 显示了1981 年到1995年世界几个主要区域间科学论文合作发表的趋势。从中可以看出,如果以1981—1985年合作论文为基数,那么1986—1990年间,欧洲学者与东亚地区的学者间的合作论文增长了100%; 欧洲学者与美国学者间的合作论文增长了53%;美国学者与东亚地区的学者间的合作论文增长了77%。到了1991—1995年间,这种合作增长更加迅速。三个区域间的合作论文分别是1981—1985年间的429%、254%和366%。 值得注意的是,欧美与东亚地区间合作增长的速度超过了欧美之间的合作。
表1 世界部分地区间学者合作发表论文的发展趋势
合作的地区 1981-1985 1986-1990 1991-1995
数量基数数量比例数量比例
欧洲与亚太 3671 100 7320199 15745
429
欧洲与美国39653 10060629153100864
254
美国与亚太 8095 10014310177 29620
366
资料来源:Sigurdson,1998.
在专利申请方面的趋势也十分相似。表2显示了从1981年到1995 年世界几个主要区域间合作发明的趋势(以专利为指标)。从中可以看出,1986—1990年间比1981—1985年间的合作发明,1991 —1995 年间比1986—1990年间的合作发明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欧美与东亚地区间合作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了欧美间的合作。
表2 世界部分地区间合作发明专利的趋势
合作的地区 1981-1985 1986-1990 1991-1995
数量基数数量 百分比数量 百分比
欧洲与亚太
72 100 201279 474 658
欧洲与美国 1157 100 21411854002 346
美国与亚太 316 100 8092561892 599
资料来源:Sigurdson,1998.
在政府层次上,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并存。国际合作主要以双边或多边的形式出现。双边合作既有关于某一具体技术的合作,也有范围更广的形式。例如日本通产省资助的REEL WORLD COMPUTING(RWC) 项目中,美国和日本政府达成一项协议,允许两国政府的实验室交换光电技术方面的最新发现。德国和俄罗斯在科技研究方面的合作则更为广泛,包括航天、核能、农业等领域。多边国际合作更多地是注重于某一具体技术领域。例如,由日本东京大学校长提出的全球智能制造系统的研究计划,注重计算机人工智能在制造过程方面的应用;欧洲联盟的ESPRIT则主要支持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中国政府在推动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使欧盟在最近同意将欧盟投入达150亿美元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对中国人全面开放, 使得中国科学家有机会参加欧盟的科研项目。中法两国的先进研究计划已实施五年,并联合开办了三个合作研究机构。江泽民主席访美签署的中美首脑会晤联合声明所包括的九项内容中,有四项与科技相关。同时,中国也在加强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1997年,中国通过“中俄高技术中心”引进了俄罗斯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创造了数千万人民币的产值。
与前两个层次相比,各国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在推进R&D 全球化的进程中最具活力。在各个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争夺市场、争夺人才,多方合作、策略联盟,其竞争之激烈、联盟之复杂,令人叹为观止,跨国公司在R&D全球化方面采取的形式多种多样, 最常见的有建立国际策略联盟及在海外分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等。
策略联盟往往采取多种方式,包括交换技术、专利,合作开发和生产等。其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联盟成员各自的相对优势,利用最少的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新产品推入国际市场。从70年代后期开始,各种形式的研发策略联盟迅速发展。从1982年到1993年,美国跨国公司在新材料、信息和生物等关键技术领域对外缔结的新技术研究开发联盟多达4500多个(储祥银、宋震,1998;Dalton and Serapio,1995)。据美国一专业研究单位的不完全统计,全球信息技术领域新建立的策略联盟从1984年到1994年的十一年间连续增长,从1984年的182个, 猛增到1994年的4034个(Safioleas,1998)。
在海外设立R&D机构,是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重要方式。美国是拥有外国跨国公司R&D机构最多的国家,从1987年到1993年, 外国跨国公司对美国的R&D投资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而此间美国公司在国内R&D投资的增幅仅为3%。外国跨国公司在美国企业投资的R&D的比重逐年增长,到1993年已占15.3%,总值达146亿美元,雇用研发人员105000 人。同时,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研发投资也在以每年8.6 %的速度高速增长,美国工业海外R&D投资比重占美国私人R&D投资的比重由1985年的6.4%上升到1993年的11%。
R&D全球化的进程与世界政治、经济、 技术及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以预料,随着知识量的急剧增加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各国在新技术领域内的差距越来越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R&D全球化必将成为主导21 世纪国际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抗拒的主流。
三、关于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R&D机构的分析
在R&D全球化的种种表现中,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R&D机构的举动最为值得重视。首先,发达国家的R&D活动有70 %左右是由企业来执行的。而跨国公司在所有企业的R&D活动中又是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其次, 传统的观点认为,R&D活动是一个企业的核心, 历来是应当在母国内进行的。正因为如此,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R&D 机构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一个R&D资源的配置问题了, 而是表明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观念上和战略上的重大变化。以下,我们以跨国公司在美国的R&D机构的状况为例,对跨国公司海外R&D活动的特点进行分析。
1.跨国公司在美国R&D机构的国别,及其在美国的地域分布
截止到1994年底,来自300 多个国家的外国跨国公司在美国建立了645家独立的R&D机构(跨国公司在美国分公司中的R&D 部门不在其中)。这些跨国公司主要来自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韩国和瑞典。这645家国外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虽然分布在美国的23个州, 但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研究机构的分布非常集中,大多数设立在有限的几个地区。研发机构最集中的地区是硅谷,其次是洛杉矶,另外两个集中的地区是新泽西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科技园区。其它一些地区集中了一些特定领域的研发机构,如波士顿地区的电子、新材料技术,底特律的汽车技术,德克萨斯州的通讯技术等(见表3)。
表3 在美国的国外跨国公司R&D机构地点与研究领域对应表
R&D机构地点研究领域
硅谷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软件、半导体、家用电子行业
洛杉矶 汽车设计
波士顿 电子、新材料技术
德克萨斯州 通讯技术
底特律 汽车技术
资料来源:Dalton and Serapio,1995.
表4是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在美国建立R&D机构的选址要求:
表4 在美国的国外跨国公司R&D机构研究领域选址要求
领域选址要求 集中地
电子1.有其需要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硅谷等高
2.靠近美国大学和其它私立研发机构 科技中心
1.靠近顾客,并可以协助母公司生产厂的采购
2.靠近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汽车3.靠近美国的其它研发机构密歇根州
4.接近环境保护局、加州大气资源委员会和美国 和加州
三大汽车公司,使得公司产品符合当地环保等法
律要求。
1.利用美国对生物技术科研的鼓励和支持政策
生物2.靠近供应商和顾客
3.靠近其它研究开发机构
4.靠近当地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资料来源:Dalton and Serapio,1995.
可以看出,由于研究领域不同,各行业对R&D 投资地点的偏好存在差异。因此,鼓励跨国公司在一个地区进行投资,就必须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从而创造相应的环境,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
2.产业分布
从产业分布来说,这些独立的R&D 机构与其它在美国跨国公司内的R&D 部门所注重的领域有工业化工、医药、生物科技、汽车、计算机、电子元件及设备、通讯和半导体技术等。这些行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最具有商业化前景的产业,因此,各大跨国公司积极吸引全球R&D资源以提高自身竞争力。表5显示了跨国公司在美国一些行业中企业R&D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从中可以看出,在一些行业中,如工业化工、医药及广播电视等,跨国公司的R&D投资已经占到该行业R&D总投资的三分之一或将近一半。
表5外国公司在美国R&D投资经费占美国不同产业中企业R&D 总支出的份额
行业领域外国在美国的公司支出总支出所占
(百万美元) (百万美元) 比例
工业化工23295152 45.2
医药33708822 38.2
计算机和办公设备 765
10650
7.2
广播电视部门11353435 33.0
电子元件 2823428
8.2
科研设备 5887426
7.9
资料来源:Dalton and Serapio,1995.
3.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R&D机构的动机
根据对设在美国的R&D机构的研究表明, 跨国公司在国外建立研发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目的:
获取先进的技术 在国外技术发达国家或竞争对手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实际上是为了在国外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上设立据点和信息窗口,借此可以正确判明前沿技术发展的趋势,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加快自己开发新技术的效率,同时也为研究和判断国外先进技术的价值、购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供了方便。
寻求短缺的研发资源 研发人才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随着国际竞争的白热化,对高质量的研发人才需求日益加剧。人才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且供给的数量、质量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因此,研发人才的需求缺口成为很多跨国公司面对的问题。过去通常采用的企业与大学、公立研究机构的技术合作、联合开发等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对市场和创新的反应较慢,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和核心能力的形成,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和保持企业的竞争力。而在国外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在国际范围网罗争夺研究开发人才资源则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是一种更直接地配置和利用研发资源的形式。
寻求良好的研究开发环境 研究开发需要良好的技术设施、法律保护、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相关技术领域的支持和协作,而这些在发展中国家往往是比较缺乏的。在国外环境比较好的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将会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成功率。西欧一些国家在美国设立生物工程方面的研发机构,原因之一是美国政府对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许多优惠政策。
占领海外市场 设立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可以直接面对海外市场需求信息,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及时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为跨国公司或在海外的生产制造子公司及时提供富有竞争力的原型产品或先进的工艺技术,占领海外市场。这种方法具有定位准、反应快、周期短和竞争力强等特点。
形成全球研发网络 形成全球研发网络的目的,一是实现无间断研究。网络将全球连成一体,分布在全球的研发机构可以通过网络交换当天研究成果,从而避免时差的因素,实现24小时连续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实现全球研发资源共享。世界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于整个研发网络,实现了信息的及时反馈机制。三是便于研究成果的全球化推广。一项研究成果可以在全球同时推广,同时申请多个国家的专利,从而大大缩短了传递到它国的时间,避免了竞争对手利用时间差率先利用此技术。
实现跨国公司系统化投资的战略部署 跨国公司对国外的投资过程从销售系统本地化逐渐发展到生产本地化、投资及管理本地化。在对生产项目投资的同时,也对技术开发、人员培训、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进行投资,以加强产品适应当地市场的能力,以求更好地占领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利用当地原料、劳动力、智力资源,增强产品成本竞争力。
实现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的战略部署 一个全球化的市场正在形成,跨国公司正逐步向无国界经营方向发展。这种战略部署的核心思想是:第一,全球布局。世界上只要具备基本条件的地方,都要逐步布局。第二,公司总部的区位概念淡化。旧式的金字塔状的等级、地域观念在如今的跨国公司中已被打破,公司总部设在哪里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跨国公司有意淡化民族概念,在投资、人事决策等方面优先考虑全球的资源,不分人员的国籍,只要能胜任工作就起用。在东道国不仅遵守当地的法规,还积极成为当地的“企业公民”。第三,从全球角度形成新的分工体系。将设计和销售活动设在市场中心区,研究开发及大型工程放在智力密集区,生产放在劳动力廉价区。
以上的分析虽然是针对在美国设立的跨国公司的R&D机构, 但美国在其它国家的R&D机构以及其它国家中的外国R&D机构都有类似的特点。因此,这些分析为我们讨论R&D 全球化给中国所带来机遇与挑战提供了依据。
四、R&D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
在R&D全球化的几种形式中, 大家对跨越国界的合作及政府间的合作少有异议;但对于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R&D机构的利弊, 则是众说纷纭。以下的讨论将主要集中在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上。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开放,中国大陆近年来已成为跨国公司R&D 投资热点。从1994年北方电讯投资成立北京邮电大学—北方电讯研究开发中心时起,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的R&D机构逐渐增多,尤其是进入1997 年以来,各大跨国公司掀起了在华投资R&D的热潮。信息产业、 生物化学等领域的跨国公司巨头如IBM、微软、SUN、爱立信、诺和诺得、杜邦、联合利华、拜尔、罗克韦尔、罗纳普朗克公司等都在中国建立起了自己的研发机构。另外,英特尔公司已经宣布将投资5000万美元在华建立一个研究中心;宝洁公司将大规模投资,在清华大学同方大厦建立研究中心;法罗纳普朗克公司甚至在北京、上海建设了自己的“技术园”;爱立信公司还投资数百万美元,建立了爱立信中国学院等。
在大举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的同时,著名跨国公司对中国的高校频频提供资助,并与高校展开多样化的研究开发合作,成立了多个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培训中心。清华大学与国外著名跨国公司合作成立了3 个研究所、4个实验室和12个培训中心,1997年当年,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即达71项(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1998)。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R&D机构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 上海等中心城市。其原因是这些城市有许多其它地方难以比拟的优势:首先是其国际优势。跨国公司云集,使得北京、上海成为许多跨国公司设立R&D 机构的首选。其次是北京、上海的人才优势。北京、上海的大学、科研院所非常集中,为跨国公司的R&D机构提供了足够的人才基础。同时, 这些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也成为跨国R&D机构所关注的对象。 第三是北京、上海的产业优势。北京、上海既有成熟发达的传统产业,也有蓬勃向上的新兴产业。从美国的情况可以看出,国际R&D 机构对于这样重要的产业基地是特别的青睐。第四是北京、上海的市场优势。北京、上海历来代表中国消费的潮流。对于许多要进行适合中国市场研究的R&D 机构来说,北京、上海是最理想的地方。最后是北京、上海的政策优势。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及其优惠条件,北京市一系列的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都为吸引跨国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对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活动,国内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活动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不少人把与跨国公司的竞争看成是“与狼共舞”,最终是要“赶狼出室”。对于持有此类观点的人来说,让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R&D 机构无异于让“狼”在中国扎根了。对于这种看法,我们认为是片面的。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滚滚洪流面前,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之际,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R&D机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R&D活动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如果说在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对于其它产业有带动意义的话,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R&D将成为带动以知识为基础的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 高技术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需要大量的R&D作为支撑、作为创新的源泉。 跨国公司踊跃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R&D投资,为把北京、 上海等地建设成为国际R&D中心提供了机遇, 这将极大地促进相关知识网络的形成和高级化,对知识生产、传播、应用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将从根本上提高北京、上海的战略地位,使它们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与应用的中心,成为国际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其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R&D活动有着重要的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的R&D投资在弥补我国企业R&D投资不足的同时,带来了世界最新的技术,以及对人才、对R&D进行有效管理的办法。这是合资生产、 出国学习等任何其它途径难以获得的最宝贵的资源。它所产生的效益不仅仅是一些创新产品,更重要的是其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和企业创新体制建立等方面的无形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更多的不在于其拥有什么技术和装备,而在于其拥有什么样的人才。目前我国高级科技人才外流的问题十分严重,跨国公司在北京、上海设立R&D 机构客观上对于我们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由于高科技人才的流动性,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这些人才中的许多人将会流动到其它的国营、民营企业中去。所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R&D机构实际上也可以成为我们培养人才、 积累经验、增强能力的基地。
五、R&D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及所需的政策调整
R&D 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国际上对于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竞争, 另一方面来自于国内的宏观环境和企业的状况是否能够适应跨国公司R&D机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一些国家的政府目前已经在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的R&D投资。 很多著名大型跨国公司在日本东京都有规模巨大的研发机构。日本政府不但积极支持跨国公司在本国建立研发中心,还将部分重要的核心技术交给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研究。韩国大公司的起步都是来源于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在本国公司消化、吸收了国外的技术后,本国公司独立,并寻找拥有更新技术的伙伴。正是在这种合作中,韩国公司迅速成长,成为国际上令人瞩目的新星。以色列、印度近年大量吸引R&D投资。 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将研发机构建在以色列。印度号称“软件王国”,承接了大量软件分包业务,成为最大的软件出口国之一(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1998)。我国台湾地区也在加大力度吸引跨国公司在R&D方面的投资。 著名的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就曾提出台湾的发展目标应是“亚太科技研究中心”。
从我国的宏观环境来说,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很不健全。尤其是对过去由国家研究机构多年积累的很多研究成果,并没有很好地加以保护和利用。如果缺乏有效的和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这些成果有可能被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R&D研究基地用很小的代价获取。 同时,由于国家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奖酬待遇与跨国R&D 机构所能提供的待遇比,落差较大,国内R&D人才向国外在中国的R&D机构流失的问题十分严峻。其结果往往不但是使国内的研究力量遭受损失,而且国内的研究积累有可能随着主要人员的流动而被带入外国公司。此外,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目前正处于转换机制时期,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难以很好地利用跨国公司R&D机构在中国运作所带来的溢出效益。
在今天开放的中国,以上这些挑战是无法回避的。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国家应尽快组织人力,系统地研究这个问题,拿出有效的政策措施,正确引导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发展,利用这支力量, 弥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的不足,为完善中国的国家创新系统作出贡献。
第二,国家要在政策和环境两方面入手,在北京,上海等有条件的地方,改善投资环境,提高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研究开发配套服务水平,吸引跨国公司进行R&D投资,建设若干个一流的国际R&D中心。
第三,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判断跨国公司R&D机构在北京、 上海等区域创新体系的作用。打破所有制观念的束缚,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研究机构为中国急需的研究作出贡献。
第四,进一步开放科技市场,鼓励中国的大学、科研机构与跨国公司合作,同时加强对已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北京、上海金融机构众多的优势,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使中国的国际R&D 中心之花能够在中国大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