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教学如何贯彻“三贴近”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生活论文,原则论文,三贴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04年《经济生活》教材出版以来,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下称“指导委员会”)与教材出版部门在2005、2006、2007年上半年都组织了有关人员对教材进行修订,但这几次修订工作都是在不改变教材基本框架结构的情况下对教材进行完善,修订规模不大,属于“小修”。2007年10月份党的“十七大”结束以后,指导委员会和教材出版部门就迅速启动了必修模块的修订工作,而这一次的修订属于“大修”,不仅所涉及的修订范围大,而且对教材的基本框架结构进行了相当大的调整。目前各实验省份的老师和同学使用的就是大修以后的教材。在《经济生活》教材的每次修订工作中,最基本的修订原则或理念有以下四点: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最新精神;二是更好地体现和贯彻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三是深入总结自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的经验和不足;四是贯彻新课程改革与党中央提出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精神。
应当说,“三贴近”原则是本轮新课程改革最基本、最核心的理念。正是基于“三贴近”原则在本轮课改中的基础性地位,过去,高中思想政治相关模块的教材都是叫做“××常识”,新课程改革以后叫做“××生活”或“生活与××”。虽然只有两字之别,但反映了课程以及教学理念的巨大变化。广大实验省份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经认识到了“三贴近”原则在新课改中的重要性,并为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从目前各实验省份的实践看,“三贴近”原则的贯彻实施在一线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试图结合笔者掌握的一手情况,总结《经济生活》教学在贯彻实施“三贴近”原则中暴露出来的若干问题,并提供一些初步的解决建议,以帮助广大实验省份的教师更好地适应和推进新课程改革,同时也为大家的教学研究和课改研究抛砖引玉。
一、“三贴近”原则的基本内涵
要理解笔者为什么说新课程改革在贯彻“三贴近”原则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还必须谈谈新课程改革所说的“三贴近”原则的准确内涵。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的“三贴近”原则是针对两个方面而言的:一是教材内容的选取要体现“三贴近”原则,二是教材以及教学的呈现方式要体现“三贴近”原则。之所以倡导“三贴近”原则,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兴趣。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实效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学内容脱离火热的实际生活;教材的呈现方式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脱离了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心理发育特征。
高中《经济生活》教什么?“三贴近”原则强调要把那些贴近实际生活的知识和理论教给学生。虽然有一部分高中生将来上大学时有机会系统地学习经济学知识,甚至成为经济学研究者,但在这个个人职业高度专业化的社会中,绝大部分人基本的、系统的经济知识学习是在高中阶段完成的。这一客观现实意味着高中阶段经济模块的教学必须把将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经济知识和理论系统地传授给广大高中生,否则将来他们进入社会后就难以适应和积极参与广阔的经济生活,就难以胜任经济建设的重任。同时,他们也难以准确理解和落实国家经济方面的方针政策。
现实世界的经济生活是广阔丰富而多变的。为了在内容的选取上充分体现“三贴近”原则,《经济生活》教材的编写者首先广泛、深入地总结了人们在广阔的经济生活中可能要承担的基本角色,也就是说,人们进入社会以后,可能会以哪些基本的或主要的身份参与经济生活。只有弄清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可能承担的基本角色,教材内容的选取才能有的放矢。概括起来说,在广阔的现代经济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基本都具备以下身份中的绝大部分身份:消费者与市场交易参与者、经营者、劳动者、投资理财者、融资者、生产要素提供者、国家经济活动的管理者、纳税人、现代化建设者、经济全球化参与者。无疑,胜任每种角色所需要的经济学知识是不同的,任何人要想在某个经济生活角色中有精彩的表现就必须系统地掌握相关领域的经济学基本知识。教材编写者深入研究了上述各种经济生活参与身份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并将它们纳入教材。正如前面所说的,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经济生活也是多变的,随着生活的变化,人们要胜任各种经济身份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教材编写者也会根据经济生活的实际变化对教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修订。总之,根据“三贴近”原则的基本要求,教材编写者努力把经济生活各个主要领域的基本知识系统地传授给高中生,使得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后无论以哪种角色出现在经济生活中均不会为缺乏相关知识而发愁,也不会因为缺乏相关经济学知识而缺乏积极参与某种经济生活的勇气。正是基于内容选取要贴近实际生活这一基本理念,广大一线教师会发现与过去的相关教材比较,《经济生活》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许多高度贴近现代经济生活的新知识。
“三贴近”不仅仅是针对内容选取的基本要求,也是针对呈现方式的基本要求,即要求教材编写以及教学实践过程中要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长期以来,高中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觉得枯燥乏味,这除了与教学内容脱离现代生活有关以外,也与其呈现方式脱离实际有关,使得学生觉得这些内容过于艰难晦涩,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削弱或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高中生的理解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是有限的,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该尊重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与成长规律,用贴近学生实际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教学呈现,使得学生明白:虽然理论是枯燥的,但生活是引人入胜的;虽然理论是高深晦涩的,但生活之树常青。
为了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教材编写的呈现方式来说,“三贴近”原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语言表述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尽量用生活化的语言陈述高深枯燥的经济学理论。尽管经济生活是引人入胜的,但经济学理论却经常是枯燥乏味的。为了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编写者要尽量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述相关经济理论。例如,需求法则、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法则都是一些非常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不少中学生可能见到这些名词就会头痛,但教材编写者认为重要的不是让学生知道这些抽象的概念,而是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背后所反映的经济规律,因此,教材编写者在陈述这些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时并没有直接给出这些抽象的概念,而是用高度生活化的语言表述这些概念所反映的思想。
第二,按照生活逻辑与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安排整个教材的结构。对于广大高中生来说,目前他们参与经济生活的基本身份主要是消费者与市场交易参与者。于是,教材就试图从高中生最熟悉的、最接近他们目前经济生活实践的消费和交换现象出发,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导他们去认识更加广阔的经济生活。在帮助学生了解完消费与市场交换以后,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市场上购买的消费品是从哪里来的?于是,教材接下来就引导学生去了解与社会财富创造有关的生产活动,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产出来的财富是如何进行分配的。在帮助学生了解了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交换、消费、生产、分配”以后,教材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引导学生去了解他们目前还很不熟悉,但将来进入社会后又不得不了解的东西:“交换、消费、生产、分配”这些经济活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或者说,是在什么样的舞台上进行表演的?《经济生活》教材分别从经济体制,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当前所处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总而言之,《经济生活》教材的基本编写脉络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在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从事交换、消费、生产、分配等经济活动,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三,不仅在整个教材的结构安排上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方式安排教学内容,在具体知识点和理论的陈述上也同样要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式。对于教材每一目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教材总是首先从经济生活实践中选取典型、鲜活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或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对这些鲜活资料的愉快阅读中感受生活,进而激发他们思考、探究生活的兴趣,因为理论创新的原动力之一就是来自于人们试图理解世界的好奇心。教材编写者的一个基本诉求就是通过思考这些源于实际经济生活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那些理论和知识,也就是说,学生知识的形成是他们自己探究生活的结果,而不再是教师被动讲授的结果。在传统的讲授中生活材料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理论的辅助手段,而在新课程改革中这些源于实际经济生活的典型材料是学生探究的对象。为了实现教材编写者的这一基本诉求,教材首先是要让学生感受生活,然后是思考和探究生活,最后是归纳和整理探究结果——知识和理论。而在传统的教材中,知识陈述和编写的逻辑正好相反:首先让学生接触理论,然后再借助具体材料帮助理解理论。现今,教材的编写者不只是要求自己在教材编写中采用这种全新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更希望广大一线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遵循“由生活到知识”的教学逻辑,突破传统的“由知识到生活”的教学逻辑。
总之,《经济生活》教材在呈现方式上不仅仅是努力用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述理论知识,而且更尝试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场景出发引导高中生去认识生活背后的理论知识,其目的是保护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二、“三贴近”原则的实践偏差及其解决建议
高中思想政治课倡导“三贴近”原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从多年的新课改实践看,“三贴近”原则的贯彻实施存在不少不可忽视的偏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片面理解“三贴近”原则
对“三贴近”原则的片面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么认为“三贴近”原则只是对内容选择的要求,要么认为“三贴近”原则只是对教材编写及教学呈现方式的要求,没有认识到新课改所说的“三贴近”原则既是对内容选取的要求,也是对呈现方式的要求,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第二,在理解作为内容选择要求的“三贴近”原则时,以为倡导“三贴近”原则就是指教材只应该讲生活材料,不应该讲理论,而没有真正体会到“三贴近”原则是要求我们要教实际生活背后的理论和规律,从而使得高中生能够用这些理论理解实际生活和改造实际生活。第三,在理解作为呈现方式要求的“三贴近”原则时,以为“三贴近”只是对教材呈现方式的要求,没有认识到它也是对教学方式选择的要求,就是要求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贴近高中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一旦教师的认识存在偏差就会导致其教学实践出现偏差,甚至产生对课改的对抗情绪。例如,曾经有不少实验省份的高中教师向笔者抱怨,思想政治课的高考越来越不像“政治”高考,总是考那些和“政治”无关的生活化的东西。姑且不论他们对政治课理解的褊狭,这些教师产生这种抱怨就是没有意识到新课改“三贴近”原则的结果。要纠正部分教师对“三贴近”原则存在的认识偏差,除了依靠教师自身的努力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单位也应该强化新课改的培训工作,不要让新课改培训流于形式,要实现全员培训,让每位教师都参加培训,不经培训不上岗。
(二)部分教师的经济学知识储备难以胜任《经济生活》教材的要求
新教材补充了许多高度贴近实际生活的新知识,主要是金融财政税收、国际经济、市场供求和价格、公司经营与就业方面的新知识。由于高中政治教师主要是由各师范大学政教专业培养出来的,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大学期间没有系统地接受过上述知识的训练,一旦教材引入这些内容,他们在教学中出现理解偏差就在所难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个:
1.以日常生活中对某个经济概念的理解去取代经济学本身的理解
在许多人看来,经济学是比较容易学的,因为这门学科非常贴近生活。这个想法既对又不对,要小心对待。的确,正如现代经济学大师马歇尔所说的,经济学是关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科学,讲的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因此,学习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诀窍之一就是如果碰到经济学里面一些看起来非常抽象高深、难以理解的概念、原理,千万不要紧张,往往只需要想想这些概念、原理讲的是我们生活中的哪种现象,就可以借助我们的生活经验很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原理。但是,麻烦的就是,生活也会对我们准确理解经济学知识带来障碍,因为经济学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往往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相差甚大,学习者万万不可把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迁移到经济学中来。然而,有些老师由于缺乏扎实的经济学知识,不知道这些关节之处,一旦碰到自己不理解的经济学概念,通常就想当然地以生活中的理解取代来自经济学本身的理解。
例如,公共物品是经济生活教材新引入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也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政府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向广大居民提供公共物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这个概念,但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公共物品通常是指公共所有的物品,是在所有权归属这个意义上使用公共物品概念;而经济学所说的公共物品则大不一样,它是指缺乏竞争性与排他性的产品或服务。显然,这是一个与所有权归属问题无关的,而与物品的自然属性有关的概念。
2.把经济学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场合对某个经济概念的所指混为一谈
学习经济学的困难不仅来自于经济学对某个理论概念的理解不同于日常生活,而且还来自于不少的经济学理论概念在经济学内部的不同分支、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所指。但是,从一些教师的授课、编制的习题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在平时经常把经济学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场合对某个理论概念的所指混为一谈,给学生准确理解、运用经济学知识制造了不少的麻烦。例如“投资”这个概念是经济学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经济生活教材第六课专门介绍投资的基本知识;几乎每个教过高中经济类课程的教师都会向学生提及“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通常也会告诉学生“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过份依赖投资拉动,如今要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虽然“投资”这个概念在高中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频率是如此之高,但要真正做到准确理解“投资”这个概念还真是不容易。笔者曾经在诸多场合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买卖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的股票属不属于“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行为?非常遗憾,几乎从来没有得到过正确答案,当我告诉大家“买卖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不属于‘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行为”时,总是一片哗声;如果笔者告诉大家反而买卖新住宅属于“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行为时,更是一片惊讶声。造成哗声与惊讶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少教师弄不清楚“投资”这个概念在经济学科内部不同分支之间有着大不相同的所指。“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是指社会生产能力的新增加,如形成新的机器、厂房、设备。买卖二手的机器、厂房、设备自然就不属于什么投资,因为它没有为社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只是社会已有生产能力的重新配置而已。有意思的是,尽管我们许多人平时都是把买房视为消费,但在“三驾马车”中,居民购买、建造新住宅也被列入投资,而不是消费,这是全世界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惯例。上面说的这些东西其实是宏观经济学的常识。明白了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买卖新商品房属于投资,自然也就不会闹出下面的笑话:有人曾经以房价大涨,质疑统计部门的CPI(消费物价指数)数据有问题。这是典型的外行话,因为在宏观经济统计中,(新)住房交易属于投资,自然,CPI也就不会包括楼价。《经济生活》教材第六课所说的“投资”是投资学与微观经济学意义上的,它是指一切追求价值增值的行为,主要包括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金融资本投资。应当说,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投资的理解与此类似。
要避免对这些高度贴近生活的经济学知识的错误理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需要大学培养高中政治教师的相关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按照中学的需要设置课程,使《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成为专业基础课,同时增加财政、金融等方面的课程,或者至少将其纳入选修课程。二是对在职教师加强培训,利用各种手段和形式帮助他们补课充电,使其尽快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的基本知识。三是一线教师自己应该主动利用业余时间补充上述知识,不可试图以己昏昏来使学生昭昭。
(三)在教学呈现方式上缺乏贯彻“三贴近”原则的能力
根据笔者的了解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一是一旦离开教材就难以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和案例传授教材知识。《经济生活》教材虽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案例材料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但编写者一直希望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脱离这些探究活动,使用切合本地学生实际的、更加新鲜的生活材料重新组织教学,但一部分教师总是向笔者抱怨当地缺乏这些材料。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一直认为这是教师“内功”不高的结果,如果教师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够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他一定会发现无论针对什么样高深的经济学知识,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找到学生容易理解的案例材料。二是在一部分年轻教师中出现了“为案例而案例,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这些教师利用各种生活材料开发教学案例,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虽然他们课堂热热闹闹,其教学实效却不高。对此,笔者一直呼吁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记住:“三贴近”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新课改倡导呈现方式“三贴近”原则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