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院派小说研究在美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院派论文,美国论文,在美国论文,小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学院派小说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20世纪50、60年代进入一个高潮期,美国学者对该类小说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一直持续发展到如今,并呈现出日益壮大的趋势。由于起步较晚,对学院派小说的研究批评无论在美国本土还是在我国都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
美国学者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学院派小说的界定。学院派小说有不同的英文表述方式,有的作家称为“大学小说”,相应的英文名称是“university fiction/novel”(通常多指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或“college fiction/novel”(美国作家偏爱的名词),也有的学者用“校园小说”(campus novel)来指代学院派小说,而伊莱恩·肖瓦尔特教授(Elaine Showalter)认为学院派小说(academic novel)更多地以大学教师,尤其是具有终身教授职位的教师为写作对象,这样就把学院小说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小说(所指的是上述三个英文名称)区分开来。珍妮丝·罗森(Janice Rossen)认为学院小说主要是关于权力、包容和排斥,它由几条不同但相关的脉络组成:“权力体系在大学圈里的影响力、该体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理想主义和竞争之间的动态辩证关系——或者说是学识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其本身就是一种目标——与小说家在选择了这样一种狭窄和有疑义的话题后在创作过程中得到的暗示之间的关系。”①
事实上,目前该类小说和学院派小说评论家们都一致首推两个定义的权威性,一是约翰·欧·里昂(John O.Lyons)在其1962年出版的专著《大学小说在美国》(The College Novel in America)中首次定义了学院派小说的涵义:“我所以为的学院派小说是这样的:以严肃的态度关注高等教育,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学生或教授。学院派小说不是青少年读物和神秘的话题。”②二是约翰·科瑞玛(John E.Kramer)所下的定义:美国大学小说是篇幅为一整本、把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美国的一所高校作为小说中的重要故事背景,小说的主要人物包括研究生或本科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或/和其他大学雇员。③两位学者都把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28年发表的《范莎》(Fanshawe)认作第一本美国学院派小说。另外,学院派小说不包括短篇小说集、科学幻想小说、悬念和神秘小说、青少年小说,那些大学职员但故事不发生在学院里的也不包括在内,有关大学之间的体育机构和竞赛、军校包括西点军校在内的大学职员和学生也不包括在内。④
较早的具有权威的学院小说目录当属上面提到的约翰·欧·里昂分别在1962年和1974年出版的《大学小说在美国》。在他的第一部著作中,里昂不仅回顾了学院派小说从1824年到1962年的发展史,还对学院派小说界定了范围,并开列了212部学院派小说目录。同时,他追溯了学院派小说发展的历史脉络,指出了不同作家揭示的共同主题。他总结后得出结论:在这一时期的学院小说里,大学教授的形象是极其传统刻板的,没有任何敬意可言,不附加任何赞美之词。他们大多是英语教师。此外,大多数学者批判了美国大学里以实用型课程代替人文科学课程体系的做法。里昂甚至认为这一时期的大学小说不具备真正的文学价值,有些小说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肥皂剧,讲的是一名传统意义上的贞洁女子和一位大学任职的职业女性为了争得一位教授的宠爱而争风吃醋、大打出手的俗套故事。而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大学职业女性形象更是令人惊异,她们大多似乎不思进取,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斤斤计较、大动干戈,渴望放弃自己的大好工作岗位而投身家庭生活,做家庭主妇。他的第二部著作又补充了从1962到1974年的学院派小说目录。他指出,在1925年以前,学院派小说的中心议题是学生,从那以后到60年代以前大学教授成为作家们关注的焦点,但到了60年代这个特殊的时代,随着当时发生在全美许多大学校园里的学生抗议活动,学生又重新占领学院派小说的历史舞台。而到了70和80年代,学院小说里教授的形象彰显出来,这与当时作家们对发生在大学内部的社会和文化变革息息相关。
约翰·科瑞玛分别在1981年和2004年出版了《美国大学小说:带注解的目录》(The American College Novel: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第二版本可以说是当前美国学院派小说最新、最全的书目了。科瑞玛把学院派小说分为两类: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小说,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和以教师和管理人员为重点(Staff-centered)的作品,包括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非学生的大学雇员。第一版全长286页,全书共425条注解。第二版洋洋洒洒403页,包括648部小说的注解,其中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小说319部,以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中心的小说329部。此外,作者专门为不熟悉学院派小说的入门者准备了50部小说的目录,按照出版的时间顺序排列。本书还包括一个小说题目索引、一个作者索引,主要人物所任职的职务和学科索引,其中英语专业教师居多,还有小说中出现的大学、学院名称或称呼相近的学校名称索引一个。这两本书倍受推崇,因为作者积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为全球对美国学院派作家和作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省时省力,且具有权威性和全面性。
英语系教授肯尼斯·沃麦克(Kenneth Womack)在2002年撰写的《战后学院派小说:讽刺、伦理学、社团》(Postwar Academic Fiction:Satire,Ethics,Community)一书可以称之为对学院派小说研究的发轫之作。在该书中,沃麦克运用90年代盛行于美国学术界的伦理学理论作为切入点,既有详细的文本解读,又有文学批评理论和文本分析的结合,是学院派小说研究的一部力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他首先简要回顾了二战后外国文学理论的主流思想和动态,总结了当前学术界及高校面临的问题、在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作品的功能和意义以及不同理论之间的抗争和不同学者对文学理论的议论和看法,如对结构主义的异同点等等。在此基础上,沃麦克通过引用许多关于伦理学的经典著作,选择以伦理学批评作为分析英美学院派小说的切入点。
为数众多的批评家认为伦理学批评是在当前文学理论走入死胡同、需要重新定义和评价过程中,理论家们找到的一种积极的文学批评方法,因为它最有可能把单纯的理论体系与实用主义和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是这样一种伦理道德型的批评方法给抽象清高、玄而又玄的文学理论赋予新的活力,使它成为一种与人们的社会和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批评方式。⑤希利斯·米勒(Hillis Miller)在《阅读伦理观》(The Ethics of Reading:Kant,de Man,Eliot,Trollope,James,and Benjamin,1987)一书中提到以伦理学的方式分析文学作品可以在文本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联系,⑥那斯巴姆(Martha C.Nussbaum)认为小说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成就,健康向上的生活本身就是文学作品。⑦杰弗里·高尔特(Geoffrey Gait)强调伦理学批评应当被看作各种话语和学科的发源地和中心,前者是通过后者发散开来、聚合、碰撞。⑧可见,伦理学批评方法不仅能够在读者和作品中间建立密切的联系,还可以在个人与个人之间树立起团体意识和精神。沃麦克在总结了不同伦理学理论家的观点后得出结论:相关理论的探讨和争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伦理学理论成为学界的前沿阵地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相关的学术研究表明,伦理学已经和正在成为一种可以运用于不同批评领域和文化内涵的解释方式。与此同时,伦理学也必须建立起跨学科的、不断革新的方法论,才能成为一种实用而广泛的阐释学模式,才能运用于文学研究领域。
在阐述文学作品和伦理学的关系时,沃麦克指出:伦理学批评为评价战后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伦理学功用提供了最为合理、最有力的解释方法论,究其原因,学院派小说作家试图运用讽刺文体,批判大学圈子里的非道德和不合伦理观念的行为,这正为伦理学批评展现其特质,即它本身具有的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学阐释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施展才能的舞台。⑨学院派小说这种特殊的文体刻画了大学里的个人在学院这个生活圈子里多姿多彩的生活轨迹,客观而准确地验证了伦理学批评所关注的重点是个人在追求自我过程中的道德评断和伦理抉择。⑩
随后,作者详尽解读了八位英美学院派代表作家的主要著作,分析了从战后的50年代到20世纪末学院派作品的主题,进一步揭示了伦理学批评作为一种异军突起的解释学方法的意义所在。在具体而详尽的文本解读中,沃麦克对每部小说的主要人物逐一道来,进而探询文学人物尤其是学者个人和他们所赖以生存的大的学院社区之间相互依赖而又冲突的关系、激烈的学术竞争、学院对不同阶层和社会团体的排斥尤其是对女性的排异等突出主题。另外,作者还关注了近年来的全球学术环境,包括名目繁多的各种级别的学术会议及其在竞争白炽化的学界的作用,还有多元文化的优势和弊端及学术英才制度和知识分子地方至上思潮的膨胀趋势。他深入探讨的作家和作品分别是英国作家金斯莱·艾米斯(Kingsley Amis)的《幸运的吉姆》(Lucky Jim,1954)、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普宁》(Pnin,1957)和《微暗的火》(PaleFire,1962)、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的《饥饿的鬼魂:七个讽刺喜剧》(The Hungry Ghosts:Seven Allusive Comedies,1974)、英国作家戴维·洛奇(David Lodge)的校园三部曲《换位:两个校园的故事》(Changing Places:A Tale of Two Campuses,1975)、《小世界:学术浪漫史》(Small World:An Academic Romance,1984)和《美好的工作》(Nice Work,1988)、美国作家戴维·马梅特(David Mamet)的《奥利安娜》(Oleanna,1992),美国著名的非洲裔作家伊斯米尔·里德(Ishmael Reed)的《春季日语》(Japanese by Spring,1993)以及美国两位著名女作家桑德拉·M.吉尔伯特(Sandra M.Gilbert)和苏珊·古柏(Susan Gubar)的《经典剧场:一出学术情节剧》(Masterpiece Theatre:An Academic Melodrama,1995)。总之,沃麦克在美国学院派小说研究领域业已取得突破性成果,其著作的深度和广度使其本人成为该研究的领军人物。
近年来的相关理论研究还包括珍妮丝·罗森的《现代小说中的大学:学院的力量》(The University in Modern Fiction:When Power is Academic,1993),在该书中罗森分析了高校里不同的权力阶层和派系纷争。该书的前五章都是以英国学院派作家的小说为研究对象的,比如第一章论述了被大学排除在外的人物,例如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的经典之作《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里的主角裘德(Jude Fawley)。第二章关注的是学院里的女性话题,尤其是牛津和剑桥大学里女性教师遭遇的敌对情绪和她们所采取的策略。第三章的焦点是发生在英国的第二次上大学浪潮,主要作家是“愤怒的年轻人”一代,他们虽然如愿以偿地跨进了大学的大门,但随后收获的却是痛彻心肺的失望和沮丧。作者在第四章里探讨了20世纪初牛津和剑桥大学里的本科生的经历。第五章分析了学院政治在英国科学家、小说家及政治家斯诺(C.P.Snow)小说中的具体体现。在第六章中,罗森的视野从英国学界拓展到美国学界,他们的美国同仁渴望分享英国学院派文化气息和随之而生的知识的国际化和戴维·洛奇(David Lodge)所说的“地球校园”。英美学者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直接,学院权力体系愈加流畅。(11)
学院派小说理论研究方面的另一力作是如今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伊莱恩·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教授的最新作品。肖瓦尔特早期以激进的女权主义理论而著称,2005年她撰写了《教授旅馆——学界小说及其不满》(12)(Faculty Towers:The Academic Novel and Its Discontents)。在此书中,肖瓦尔特就学院派小说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以及当时社会的变革勾勒出独特的总表,使人能从历时和共时、整体和局部、宏观和微观几个层面对五十年来的学界小说研究一目了然、高屋建瓴。她把50年代至今的学院小说分为六章、六个阶段。50年代是学院的“象牙塔”时代,学院小说展现了“一个遵循自我规范和传统、与世隔绝的社会圈子,一个自我陶醉、子宫般闭塞、令人窒息的小世界”。(13)但是小说的核心问题依然是大社团集体、学院、教师、大学,而非一个单独的院系,大学里的教授们大多忠实地为这个大的归属机构服务。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作品是斯诺的《大师》(The Masters,1951),一部关于校园政治斗争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尽管存在着司空见惯的各种冲突和矛盾,50年代的大学仍然是人们十分理想的选择,因为在那里人们过着最无忧无虑、最舒适、最自由的生活。1954年出版的金斯莱·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则被肖瓦尔特冠以“本世纪最可笑的学院讽刺小说”。这部小说以英国地方大学为背景,其主导精神是“炫耀浮夸,充斥恶意中伤、政治伎俩和学术骗局”。(14)60年代为“部落旅馆”时代,70年代是“玻璃旅馆”时代,80年代是“女权主义旅馆”时代,90年代为“终身教授旅馆”时代,而21世纪则被冠以“悲剧旅馆”时代了。
肖瓦尔特对于学院派小说的阅读、品味和解读涵盖了整个学院派小说发展史:斯诺所描绘的50年代剑桥大学理想王国里,徜徉着如绅士般生活学习的教授和大学生们。到了70年代,戴维·洛奇勾勒出来的学者兼投机家载普(Morris Zapp)行走在世界各地名目繁多的各种学术研讨会上,时刻准备为个人的名声、地位和经济利益与同行拼个你死我活。从80年代最重要的女权主义学院派小说《终身教职中的死亡》(Death in a Tenured Position,1981)中走出来的女侦探似的大学教授凯特(Kate Fansler)引发了当时的美国社会对作者所创作出来的一系列发生在学校的神秘小说的浓厚兴趣,而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时,美国校园小说变得愈加悲剧化。性骚扰成为美国大学校园的主要话题,贪婪女色的教授们比比皆是,远远胜过马尔科姆·布雷德伯(Malcolm Bradbury)的《历史人物》(The History Man,1975)中的好色之徒,性骚扰事件成了学术界里权力、虚伪、欲望的象征。肖瓦尔特精心奉献给学界内外的这本书本身就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是作者本人在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校园文化和文学的动态发展变化中,自身对大学教授这一引起争议和令外人羡慕的职业,尤其是它所代表的高校文化底蕴、权力冲突等特有的风格和内涵的一次全面的梳理、质疑、内省和希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美国本土的博士论文关注了美国学院派小说和高等教育问题。帕特丽夏·巴伯·维龙尼(Patricia Barber Verrone)1999年的博士论文《1980到1997年美国学院派小说中的教授形象》(15)证实了民众对高等教育的看法是多方面形成的,绝非只有学术研究一个途径,但学院派小说肯定是平民百姓了解学院生活的一个捷径。作者通过自己确定的时间范围和精心挑选的作家作品,挖掘出美国教授的共同特质、教授形象的发展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时代和社会因素。她十分透彻地剖析了学院派小说的思想内涵:教师的职称晋升和教职终身聘用过程、教学职责、女学者遭遇的问题。她的论文着重解析了14部80年代以后的美国学院派小说,其中包括:索尔,贝娄(Saul Bellow)的《院长的十二月》(The Dean's December,1982)、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的《麦克森的鬼魂》(Mickelsson's Ghosts,1982)、丽贝卡·戈尔茨坦(Rebecca Goldstein)的《精神身体问题》(The Mind-Body Problem,1983)、安丽森·卢瑞(Alison Lurie)的《外国事务》(Foreign Affairs,1984)、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的《玛丽亚的一生》(Marya,A Life,1986)、麦克尔·莱文(Michael Levin)的《苏格拉底方法》(The Socratic Method,1987)、卡尔·翟若斯(Carl Djerassi)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 Dilemma,1989)、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的《一名终身教授》(A Tenured Professor,1990)、路易斯和麦克尔·多瑞斯(Louise and Michael Dorris)的《哥伦布之冠》(The Crown of Columbus,1991)、迈克尔·布鲁门塔尔(Michael Blumenthal)的《死人堆中的温斯脱克》(Weinstock Among the Dying,1993)、伊什米尔·瑞德的《春季日语》、希欧多尔·威斯纳(Theodore Weesner)的《十一月庆典》(Novemberfest,1994)、简·斯迈利(Jane Smiley)《穆大学》(Moo,1995)以及理查德·罗素(Richard Russo)的《喜剧配角》(Straight Man,1997)。
据我们所知,美国本土研究大学女教师形象的博士论文有3部。早在1975年,玛莉·宝莲·斯泰布(Mary Pauline Staib)的博士论文《美国大学小说中的学界女性》(The Academic Woman in the American College Novel)较早涉猎了女教师形象这一主题。劳伦特经过调查研究发现,80年代以前,学院派小说中对女教授和女职员的关注很少,即使出现的,也大多是学界男性的妻子或与男教师发生性关系的女学生。到了1989年,艾伦·希尔·罗宾逊(Ellen Hill Robinson)的博士论文《美国小说中的学术界女性,1970-1984年》(Academic Women in the American Novel,1970-1984)。(16)作者选择了26部小说为研究对象,因为这些小说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高等教育机构里的女性形象和所起的作用。纷繁多彩的学界女性在地位、身份和名声上千差万别,有的是地位卑微、处于边缘地带的下层女性,有的是功成名就的教授和知名学者。尽管女教师们在追寻自我、实现梦想、出人头地的道路上遭遇了种种磨难,包括传统道德、男性社会赋予女性的种种刻板定型的模式、身份和角色,她们中的许多人打破了女性智力低下、根本不具备从事高智力工作和研究的过时观念,相反,女性作为这些小说的主要人物取得了很好的职业和很高的学术成就。她们很少选择独身,即使独身,也保持了活跃的性生活,不再顾及世俗和传统。总之,学界女性形象的主要基调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由于以女性为中心,女权主义思想和理论不可避免地成为论文作者手中较为主要和得力的论述角度和框架。戴安娜·洛朗(Dianna Laurent)完成于1993年的博士论文《美国小说中的学术界女性,1985-1991年》(Academic Women in the American Novel,1985-1991)(17)可以视为罗宾逊论文的姊妹篇。这一时期小说中的学界女性形象在职业身份上不再是传统的角色,她们不仅是高校里的重要话题,而且在学术界的地位得以大幅提升。112部小说是作者研究的对象,她所定义的学院女性(Academic Woman)是美国高校教师或行政职员,或为了取得上述职位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女性。
纵观国外对美国学院派小说的研究不难发现,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学术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学院派作家”在美国大量涌现,出现了众多的校园作家。与此同时,随着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日益庞大、教师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学院派小说的创作和研究从60年代以来也进入繁荣时期。总的看来,美国的学院派小说研究无论是在主题研究还是写作风格研究上,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广度和深度上都略显不足,成果数量不是很多,广度不够,深度也有待更深层次的挖掘,开拓性研究不够,有许多实质性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界定,例如对学院派小说的定义、具体英文说法都存在不同。目前我国对美国学院派小说的研究更是少而又少,2004年7月面世的《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马凌著,天津人民出版社)是目前仅有的“学院派作家”研究著作。该书作者关注的中心是后现代时代的“学院派小说家”,论述了欧美文学中的六位作家,其中美国作家只有纳博科夫和贝娄两位。
毋庸置疑,高等教育机构和学界知识分子只是整个大社会环境下的一个独特的团体,这个团体由于其内在的自恋性、内省性、排他性、封闭性、孤芳自赏等特质区别于局外的广大民众和社会的其他阶层,这不能不说是学院派文学研究面临的一个尴尬局面。但是,随着大学招生人数的增加、大学课程设置的日益实用化和技能化、大学管理的社会化和公开化,通俗文化包括网络文学、大众传媒文学大有与主流文化包括经典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抗衡之势。在这种形势下,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界自我反省,包括学院派在内的作家、理论家们勇敢地经受时代大潮的冲击和洗礼,逐步走出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怪圈和狭隘领地,敞开眼界、打开心扉,让学院派小说等文学经典和理论研究走进大众的视野和领悟范围。我们有理由相信:对美国学院派小说的研究为我们解读发生在美国的许多重大文学现象和思潮、诗学观、文学批评理论的产生等诸多方面提供开启大门的金钥匙,而中国的同类研究包括对美国学院派文学的研究和中国学院派作家和作品的研究也将会走入社会的大舞台,展现自己的独特风姿,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注释:
①(11)Janice Rossen,The University in Modern Fiction:When Poweris Academic (New York,N.Y.:St.Martin's Press,1993),p.3,pp.8-9.
②John O.Lyons,The College Novel in America (Carbondale:Southern I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62),p.xvii.
③John E.Kramer,Jr.,The American College Novel: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second edition (Lanham,Maryland:The Searecrow Press,2004),p.v.
④关于学院派小说不包括的题材参看John E.Kramer,Jr.,The American College Novel: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first edition (New York:Garland,1981),在前言部分作者列了8条规则。
⑤⑥⑦⑧⑨⑩Kenneth Womack,Postwar Academic Fiction:Satire,Ethics,Community (New York:Palgrave,2002),p.6,p.13,p.15,p.16,p.19,p.23.
(12)(14)本小说的中文译名和部分引言采用吴万伟翻译的Joseph Epstein,"Civilization and Its Malcontents Or,Why are Academics so Unhappy?",05/09/2005,Volume 010,Issue32。Epstein认为本书的题目(Faculty Towers)是模仿约翰·克里斯(John Cleese)的戏剧《弗尔蒂旅馆》(Fawlty Towers)(英国电视剧又名《非常大酒店》),暗示了本书的主题:大学已经变得越来越像管理糟糕的旅馆,完全被愚蠢和疯狂所包围)。本译文发表在http://www.beiwang.com/a/Article.asp?ArtID=763网站。
(13)Elaine Showalter,Faculty Towers:The Academic Novel and Its Discontents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5),p.14.
(15)(16)(17)这三篇论文均可从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网站http:// bert.lib.indiana.edu: 2089/com/umi/? MuseHost=proquest.umi.com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