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华兴建筑有限公司 四川巴中 636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安全保证一直都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也是建筑工程建设的根本保障,如果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不仅会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给建筑工程建设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提出了安全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引言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以获得了较为出色的成绩,为国家的建设与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其相关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增加,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安全正处于危险时期,每年都会频繁发生重大或特别重大安全事故,这给我国建筑企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因此,如何解决建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便成为了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
1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分析
1.1安全制度不完善
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监督及管理工作的前提是依据安全管理机制,只有依据安全管理机制及相关制度才能开展安全监督及管理工作。但某些施工企业中往往为降低施工成本或由于其他原因,从而导致施工企业中无人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或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足,最终导致安全管理制度无法执行。
1.2安全意识淡薄
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大问题,由于建筑工程现场作业人员来源较广,有许多作业人员都是从农村向城镇转移过来的农民工,而这些作业人员又没进行过高等的教育,更没有经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因而增大了违规操作的可能。再加上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没有对这些作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更没有给这些作业人员配备齐全劳动防护装备,还无故延长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等,致使作业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劳动强度过大而发生安全事故。
1.3安全监督不完善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进行监督,但由于面广人少而未有效全面监督,从而安全监督管仍落在施工企业上,施工企业有时施工任务重、赶工求快有时就对忽视了对安全管理和监督。施工的安全管理属于施工企业自身进行监督,施工企业及建设方领导缺乏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施工进行有效监督管理,领导层进行审查时,项目部组建临时安全管理人员,管理不斗硬,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频繁发生。
1.4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也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往往疏忽了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致使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到位,管理规章不健全,检查措施不全面等,对安全管理工作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使安全管理工作只能流于形式而不能真正落实下去,从而造成了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2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2.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工程各参与方的行为准则,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制度、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使用制度、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考核制度等,用制度规范和约束施工人员,确保施工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且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当遇到非法施工、强行施工、施工隐患的时候要及时上报,责令相关人员立即纠正。针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施工企业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加大安全生产要素投入,保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足额投放,用于防护用具、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以避免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为能保障施工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就要注重在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方面加强实施。施工企业要定期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对施工中的施工操作规范化,促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能树立安全施工的意识。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岗中、岗后安全教育,以此来强化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现场充分认识到哪些施工行为是违规行为,哪些施工行为会引发安全事故。并对安全教育工作进行强制执行,企业不能因为害怕耽误时间和成本增加而忽视安全教育工作。再者,要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加强施工的监管,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施工环节加强管理。同时,要注重转入制度的科学建立,从源头提高施工人员额素质,员工进入施工队伍要经过严格的考核,保障人员的稳定性等。
2.3加强施工监督管理
在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需要监督施工单位是否对工程施工中的特殊工种进行岗前的安全教育,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进行。同时,对于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吊装作业时,需要进行试吊作业,准确的选择吊点位置,在正式吊装作业前,需要派专人检查盖梁的稳定性,在确保重心为一点时,方可继续起吊作业;同时,确保吊装作业人员重视安全作业,在施工前先进行安全安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第二,在开展高空作业时,需要避免高空立体交叉作业,若必须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则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隔离措施,无安全防护措施严禁立体交叉施工。在作业前,需针对高处作业进行施工过程的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中发现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时,需及时解决,当隐患危及人身安全时需要立即停止作业。第三,在用电设备区域设置电子安全标志遮拦,针对临时用电设施,需要采取防止触电保护措施,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在用电区域发生触电事故,并可以有效保障的电路运行。
2.4认真排查安全生产隐患
建筑项目的安全风险因素众多,项目部必须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对人机料环法等生产要素加强控制。班组以及作业人员要加强自检,及时发现各种风险源和安全隐患,纠正不规范的操作程序,如果班组长自身不能处理,则立即报告安全员,绝不能久拖不决或置之不理。安全员和监理工程师一定要深入工地现场,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包括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经常性检查、开复工前安全检查等,对当天重点工序、施工工点的关键部位和事故易发环节应加大检查力度,假如发现事故隐患问题和违章作业现象,就要马上开具“隐患问题通知单”,责令班组定人、定时、定措施解决。对于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督促责任人员第一时间整改到位,并形成整改记录。例如,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深基坑四周应设防护栏杆,对钻孔灌注桩的泥浆池进行临边围护;及时发放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工作服、口罩、救生衣、救生圈等安全生产基本物件;定期维护保养机械设备,避免带病作业或过度使用;在高度超过2m的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或是安全帽。基坑支护、起重吊装、现浇混凝土等风险隐患大,项目部要加强风险预警和监控,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双标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是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根本保障,而对安全进行必要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从而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大幅度降低建筑工程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常常会发生一些安全性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充分的了解施工时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并从根源上彻底杜绝此类时间的发生,若无法彻底杜绝安全事故,便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建筑能够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尹庆林.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
[2]张建,关昊.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12)
[3]金致强.分析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4)
论文作者:赵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制度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