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绚丽多彩的文明篇章
——黄南州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时代进步,文明先行。党的十九大强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青海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指出,要开展好精神文化活动等与群众密切相关工作,这就需要全面拓展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工程领域的三维模型设计软件有很多种,各有特点,在实践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其中,Smart 3D是Intergraph公司出品的工程系列软件之一,是目前国内外主推的一款工程模型软件,其内容丰富、功能强大,基于服务器可实现各专业数据模型的实时在线修改、存储和共享。通过定制三维模型,可以精确建立模型的外形尺寸,完全展现装置的真实样貌。同时,该软件支持与Excel和AUTO CAD等文件的数据交互,可以基于模型生成需要的图纸、表单。
塔里木河流域目前实施的用水限额,其实就是建立水权管理机制的第一个步骤,也就是初始水权的分配。第二步应该通过不断进步的用水定额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强制提高各级水权管理单位的水权意识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步是在节水目标实现后,相应的减少引水总量,实施总量控制、限额用水的全流域水量统一调度管理方案,直至实现初始水权的目标管理。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加大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力度,提高各级水权管理单位的水权意识,加大源流节水力度,增加干流来水量,才能实现初始水权的目标管理。
近年来,根据中央和省州委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决策部署,青海省黄南州各地各部门聚焦使命任务、提升目标站位、压实主体责任,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从任务分解到落实做细、从单打独斗到多方聚力、从齐抓共管到共建共享,凝心聚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高质量、高标准发展。
举旗:思政工程 挺在前列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解决民族精神支柱和思想路线问题。黄南州委州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政治引领,处理好文明建设中的条、块关系,形成文明建设最大公约数。
强同心力 ——以通过实践养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以培育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全州目前建成红旗巷5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身堂1个,核心价值观文化公园5 座,申报昂拉千户纪念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牌、宣传栏、文化墙等4500 余块,开辟州属网站文明专栏32个。每年设计制作含价值观内容的迎春彩门10 个以上、灯箱(灯笼)500 个以上,制作藏汉双文挂历、海报、横幅等18.3万份(条),印发领袖像18.7万幅,不断巩固全州人民团结奋斗的价值基础。
强规范力 ——以强化机制措施,不断完善党的领导、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制定精神文明建设年度奖发放管理办法,将精神文明建设年度奖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全额兑现,实施开展“精神文明+”行动,把党风廉政、民族团结、社会治理及精准扶贫等工作开展情况列入督查重点内容,对创建方案措施、示范点打造、宣传教育成效及创建氛围营造等方面加强工作检查,并进一步健全依法、管用、和谐的寺院管理长效机制,确保以精神文明建设统筹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强辐射力 ——以深化宣讲教育,夯实改革稳定发展的共同思想根基。 确定深化改革、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等重点课题28个,制定实施重大主题教育方案7份,组建红旗宣讲团、牧区红宣讲团、双语宣讲团等10余支特色队伍,派出3974人(次)深入基层、面向群众,以理论宣讲、文艺宣讲、网络宣讲等为主要形式,开展创新理论、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等3685 场(次),受教人群覆盖率达90%以上,有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文化设施固阵地。 建设好农(牧)家书屋、寺院书屋、流动图书点等各种文化宣传平台,加快形成以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广场)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目前,建成职工书屋45个,免费发放电子书卡,在全省率先实现职工全覆盖;建成热贡艺术博物馆及流动图书点4 个、乡镇文化站32 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广场)194 个、寺院书屋77 个、乡村学校少年宫29所,实施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49个、整合村级文化服务中心项目33 个、文化进村入户工程165个,村级文化活动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破难:注重生态 注入绿色
紧密结合志愿服务。 将每月26日定为全州“环境整治日”,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点39 个,注册为网络志愿者5743人,41个志愿组织与64所学校结对。以“绿色家园·青年林”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为依托,完成植树造林150亩,并明确各部门、单位对照环卫志愿整治台账,开展环境卫生清理活动。其中“关爱三江源·环保我先行”项目被评为2017年全国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优秀项目,获得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个、志愿服务社区1个,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1人。
表2中算法的复杂度对比表明,本文算法复杂度明显低于文献[13]算法,略高于文献[9];相比于文献[9]本文算法复杂度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虚拟阵元数的增加和平滑段长度的增加,这也是本文算法阵列自由度提高的代价.
作为享誉中外的“热贡艺术”之乡,黄南州是藏地文化、中原文化融汇地,多民族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挖掘保护民族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一优两高”重大战略决策,这是黄南实现赶超发展、打造绿色“江河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路径,黄南州做好承接、结合实际,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
表1中所列出的地震一共42个,震级从3.4至6.8,震级覆盖范围较大。其中 MS3.4至 MS3.9级地震9个,MS4.0至MS4.9级地震24个,MS5.0至MS5.9级8个,MS6级以上1个。存在MS4.5以下的面波震级与西藏地区的地壳结构有一定关系,尤其是藏北地区的尼玛、双湖、改则,常常出现中小地震面波发育,而地方性震级较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按照旧规范,直接量取面波震级,造成3-4级地震也出现面波量取的情况。
兴文:以文化人 为民惠民
紧紧抓牢乡村振兴。 以建设高原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及保护传统村落为载体,突出抓好乡风文明、环卫整治和绿化美化。启动村镇治理行动,对34 个乡镇261 个行政村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完成新农村绿化98 个。推动“厕所革命”,建成厕所1.2 万座,普及率达25.59%。建设村镇垃圾填埋场84处,10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建成高原美丽乡村106 个、特色小镇7 个,全国文明村镇4 个、省级6 个,全国美丽宜居村庄2个,22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随着安防产业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往的生态链系统开始逐渐被打破,安防行业从IT化走向DT化,随着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凸出,整个行业也开始从围绕着产能向用户需求转变,当前产业链的核心已经开始转移,而智能化这是这种迹象的表征。在安防领域,99%以上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这是借助人工智能进行视频挖掘的价值所在。很多情况下,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有利于完成如下工作:目标识别、物体检测、场景分割、人物和车辆属性分析等。深度学习技术的突进让安防不再停留在解决用户安全防范的需求,朝着更宽、更广的领域延伸,视频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2]。
紧紧围绕生态建设。 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目前建设义务植树基地44 个,义务植树1552.1 万株,完成人工造林76.18万亩,封山育林296.54万亩,退耕还林草27.6万亩,建设绿色通道17.58公里,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漠公园各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各2个。
文化保护促发展。 注重文化展演引领,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统领,传承、保护、发展民族文化。成功举办热贡艺术全国公益巡展,连续举办五届热贡六月会、保安花儿会、土族於菟等文化旅游节,以热贡艺术、黄南藏戏2个世界非遗项目和6 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为核心,采取“千家万户”工程等一系列文化发展措施,形成以吾屯唐卡、年都乎堆绣、泽库和日石刻为代表的热贡文化产业。黄南州先后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文化活动增活力。 每年研究制定文明创建活动安排表,结合农牧时节、节日庆典,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把经典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融入活动之中。目前已组建30余个藏戏团(队)深入村社巡演800 余场(次),开展“四下乡”“我们的节日”“夏日广场文化”等活动1200余场(次)。以“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的广场文化为中心,举办黄南州“雅顿”文化艺术周、五彩神箭杯、那达慕盛会等25 项富有民俗特色、时代特色的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守善:向德而兴 以德致远
过去,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种种不道德现象时有发生。黄南州以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大典型培育选树力度,注重完善善待措施,有效提升地区社会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全民参与、协同发力。 坚持全州上下齐动员、全民参与抓创建,印发在创建藏区社会治理示范区中加强德治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创新基层德治建设模式,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逐级制定工作作战图、任务书、时间表,一级指导一级抓落实。其中,基层干部特别是街道社区干部,全力奋战德治第一线,确保工作质效兼顾、顺利完成。截至目前,组织协调部署3场次,订实任务19项。
典型培育、成效凸显。 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比学赶超。目前,创评全国文明单位6个、省级文明单位(含标兵)49 个,荣登“中国好人榜”5 人、入选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候选人1 人,评选“五星级文明户”2.02万户,占全州总户数27%,25户个体和11家企业分别获“省级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省级文明诚信私营企业”称号,86 户家庭分别获全国文明家庭、全国(全省)最美家庭等称号。
表彰奖励、关爱模范。 举办全州首届道德模范暨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典型颁奖晚会,隆重表彰州级道德模范、州级文明家庭、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及个人,先后表彰“身边好人”“高原好少年”“好婆婆好儿媳”等169 人,慰问劳模197人(次)。安排州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及工人先锋号等代表100人免费体检,组织推荐130余名先进典型分期分批到内地疗养,并邀请媒体深度报道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扩大“好人效应”。
文明任重道远,创建还需努力。黄南州将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工作向深层次、宽领域、高水平提升,与时代同行、为目标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谱写更加绚丽多彩的文明篇章。
(黄南州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王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