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变电站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自动化的应用,建立统一的电网监控中心、按区域需求分片设立操作队的管理模式将逐步实现,不仅提高了技术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而且110kV及以下变电站也将实现无人值班。但是,目前变电站的通风和照明系统在运行中由于重视不够,设计和设施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危及了电网的安全运行,给变电站现场管理带来了许多负担。
关键词:无人值班;变电站;应急照明装置改进
引言
变电站照明远程控制属于物联网体系作用发挥的一个典型代表,其主要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其能够在能耗较低的情况下,运用无线传输的方式,达到提升照明解决方案智能化程度的目的,且这种智能化的确实,是照明系统运行和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主要趋势。另外,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针对智能化照明市场的发展规范性通过制度的手段进行提升,才能促进其得到稳定的长足发展。总的来讲,照明远程控制系统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1无人值班变电站遥视现状
变电站在无人值班改造升级过程中,由于受目前成像技术的限制,变电站遥视系统在夜间无灯光的条件下成像普遍模糊,有的根本不具备夜间成像功能,这给调度或集控值班人员夜间巡视检查带来困难,不能尽早发现设备缺陷,也不能正确判断设备故障。
2智能照明系统的优势
a.实现照明的人性化。可根据不同场所实现不同的照明场景,照明符合人性化要求。b.提升管理水平。照明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不仅提高了照明的质量,还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c.有效节约电能。智能照明系统在感知室外光线保证室内照度的情况下,随着室外光线的强弱调节灯光的亮度,可达到节能的效果。d.延长灯具使用寿命。过电压是造成灯具损坏的主要原因。灯具的寿命与其工作电压呈反比关系。工作电压过高,灯具的寿命即下降,反之,则增长。智能照明系统可抑制电网的冲击电压和浪涌电压,使灯具不会因上述原因而过早损坏,另外还可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人为地限定灯具的电压,此亦可提高灯具寿命。
3优化措施
3.1实现远方遥信、遥控
为掌握远方控制开关的状态,在远控组合开关的交流接触器上,选一个动合辅助开关接入综合自动化系统遥信端子。对选用的遥分/遥合触点,分别在变电站后台机和调度通信管理机中做上相同的遥控点号;对选用的辅助开关分别在变电站后台机和调度通信管理机中做上相同的遥信点号,均实现通信连接。同时,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变电站一次主接线图界面旁,做上照明灯光开关控制图,将控制接线图图中开关关联信号,实现调度或集控远方控制照明灯光功能。
3.2对壁挂便携式应急照明灯的改进
随着LED光源的应用,应急照明改造带来一定的可行性。36W的普通光源,只相当于10W左右的LED光源的亮度,且LED光源可做成多个小功率光源(如10W可做成2×5W,如图2所示),根据图2的参数,用同样的电池,10W的LED光源理论上可使用4.8h。但从无人值班变电站应急照明的需求来看,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思路是考虑在作业过程中人员疏散、在抢修过程中延长应急照明的使用时间和提高应急照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增加1个按钮开关AK2,当失去正常照明时,只允许2个2W的LED光源亮,这可确保现场有工作人员时可以马上借助该光源脱离危险区域;工作人员也可以直接找到并按动AK2按钮开关,确保人员疏散(也可作为正常应急照明使用,此时该应急照明的负荷为14W,根据场所的具体情况,设置若干数量的应急照明灯,满足《技术规定》第6.0.4条规定的一般照度10%—15%即可)。如果现场没有工作人员,就让2个小功率的LED光源亮着(也可根据疏散逃生需要,设置成疏散标志),而不至于电池耗去太多的电能,确保工作人员抢修时,有一个较明亮的工作环境。(2)增加1个40W白炽灯的蓄电池放电回路,其放电负荷是40W(AK2合上是50W),这样放电时间是1h左右。运行人员可根据维护计划,每个季度对蓄电池进行50%—70%容量的放电(30—45min),通过定期的放电避免蓄电池长期处于充满电状态,而失去活性。(3)AK1按钮开关是作正常交流照明使用。显然,上述方案很容易实现,可操作性强,更主要是符合无人值班变电站各种应急需要(当然事故抢修时,还需要移动式便携照明的配合使用);增加了对蓄电池的维护项目,只需要按动一个按钮,运行人员可以利用放电这段空余时间去做其他的维护项目,采用白炽灯,可以比较方便地观察放电情况,及时发现老化的蓄电池,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3.3智能变电站系统中单灯智能化的功能实现
首先,照明系统在单灯控制方面的智能化可以实现控制面板对灯具的实时、分组监控。监控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红外线和光感控制,以及电闸的开关、安全系统和照明灯具的连接,这些控制可以在电脑上用鼠标实现。对于照明出现的故障,需要及时做出报警处理。如果照明灯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某种故障或损坏,可以在系统中制定报警方式,例如,线路发生被盗情况,或者被人为折断,就要通过短信或鸣笛的方式报警,使管理者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线路被损坏的信息,以免影响到照明灯具作用的正常发挥。其次,通过报警及时快速找到故障灯的位置。智能化照明系统中,软件需要标注地图信息,工作人员通过对地图直观地检查和观看,能够清楚地看到灯具所在的位置,找出故障发生的地点,这样给检修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
其次,在采集和存储照明设备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对灯具和供电线路运行状态的信息进行采集,采集后要存储和统计并且对照明设备的功能进行分析,这样管理部门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对使用的电量和电流电压等制作报表。如果变电站系统中出现某种问题,照明设备因故不能继续正常工作,那么在集中器的作用下,能够使电力设置保持运行状态,对主控开关进行设置,然后它也可以按照时间表去运行,以此来保障照明灯具随使用要求而点亮或熄灭。在节能方面,系统通过分组,分时间段等方法,对灯具的亮灯和灭灯进行有效管理。例如,在使用LED灯具时,需要配备PWM调光功能,这样才能实现灯具的智能调光,以此促进能源的节约使用。把智能照明控制管控方法放入智能照明系统中,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于是研究人员基于此提出了链接方案原理
3.4智能变电站中智能照明的应用方案分析
首先是方案的构成。以办公楼为例,一层的位置要设定至少两个控制面板,该面板的作用是作为灯路控制的重要场所。在第二层公共场所,需要设定探测器,这样能够对此地区内部的照明回路进行自动开关的控制,如果区域内人员离开,那么照明灯就会自动关闭。在二层的封闭尝试,如办公室内,要设置五联的灯光照明控制板,把办公室的各种使用灯光进行分组,分组的依据是不同区域使用不同开关。例如,在办公室的窗帘处,使用电动幕布来控制灯光照明的开关。在主控室,还需要智能的开关控制面板,对此空间内部的窗帘进行控制,并且还要对办公室、会议室等整个二层房间进行回路控制,以利于照明灯光的智能化。在配电室,仅需要有两联智能照明控制面板即可,它可以对整个配电室进行分组掌控。
其次,中央控制平台。中央控制平台的产生是在主控室内部进行安装,安装智能系统是对一些远程的設备进行控制,在整个系统中,也需要对远程设备进行监控,这样有利于提升配电站中照明设备的智能化发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免发生故障和错误,延误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结语
照明控制系统就能实现远方遥控,既可减少照明材料的损失,还能减少电能的损耗,使设备得到全天候的巡视,提高了设备巡视质量,保证了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孙瑜,张帆.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探讨[J].大众用电,2010(2)
论文作者:高翠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变电站论文; 灯具论文; 系统论文; 智能论文; 光源论文; 蓄电池论文; 灯光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