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科学技术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面体”假说〔1〕认为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三要素政治、 经济、文化及环境既依各自的原则独立发展,又互为目的和手段;否则,或三要素及环境之间会出现分离与断裂,社会陷入紧张与冲突;或三要素及环境会失去自身发展的内部逻辑动力,社会陷入停滞与倒退。本文基于这一基本原理,拟对社会的三要素中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较为详尽的展开。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交互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实存着一种关系,它们在某一时间内并存,并且有一种互为因果的互相依赖关系——一种“交互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 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它同经济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密切,愈来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据统计,本世纪初在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为5—10%, 而现已达到50%以上,有的发达国家已达到80%,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已经深深地渗透到生产力的诸要素中,成为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当代的劳动者,需要具有日益提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当代的劳动资料,需要高度科技密集水平的设备(硬件)和工艺、规程(软件);当代的劳动对象,是各种高纯度、高性能的天然或人工得到的原材料;当代的生产力水平,取决于经营管理的科学水平和社会协作的科学组织水平。
3、高新技术带来更高的产出。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高投入、 高产出、高效益的新型产业,对产业结构和劳动结构的调整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用投入产出比和经济效益来衡量。当代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令人刮目相看的虽是需要较高的投入,但却能带来更高的产出和经济效益。
4、企业界与科技界结为“新神圣同盟”。从19世纪70 年代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电动机和发电机以来,科技与生产的联系日趋密切。爱迪生的“发明工厂”集生产与发明于一身。首创晶体管的贝尔实验室始终坚持一个传统:研究生产和技术发展中提出的课题。以原理研究和产品研究之间的发展研究为主体,在科技界和企业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近二、三十年来,出现了大学和企业结合为“新神圣同盟”以及科学工业园区等新事物, 形成了科技——经济复合系统。 与企业“联姻”的MIT;积极开展新产品的3M公司;产、 学合作的柏林生产技术中心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2〕。
5、“创新理论”是科学技术与经济互动的理论。 “创新技术”的提出者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以下内容:引进新产品,即产品创新;引进新的生产方法,即工艺创新;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即利用和开发新的资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即组织体制和管理的创新。由于整个创新是以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即技术变革为主要内容和基础的,因而后来的经济学家将创新称之为技术创新。于是,便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与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3〕可见, 技术创新理论是科学技术与经济互动的理论。
6、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经济提供的物质为基础的。 科研队伍的建设、实验技术的装备、科学信息资料的建设、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1871年卡文迪许捐款8.450英磅, 建立了卡文迪许实验室。1876年爱迪生投资两万美元,建立了门罗顿实验室。格·贝尔在美国波士顿投资建立了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它既搞基础研究,也搞技术研究。德国从1937年开始的一项V—2火箭研制计划,花费了3 亿马克。1942年美国组织曼哈顿工程,耗资23亿美元。1961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动员了42万人,2万家公司,120所大学,耗资300亿美元。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分离与断裂
反之,如果科学技术与经济只依各自的原则发展,而不互为目的和手段,那么,科学技术与经济就会相互分离与断裂,形成所谓的“两张皮”。
这方面,前苏联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它的科学技术实力很强,尤其在军事尖端领域的科学实力是唯一能同美国抗衡的国家,但许多民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却相当低。美国的科学研究首先是为军事服务,最先进的技术研究首先应用于军事、航天等尖端技术领域,优秀的科技力量也主要集中于这些尖端技术领域。其结果,民品生产技术进步缓慢,竞争力下降,国内民品市场不断被日本等国的进口货所占领。尖端技术与民品生产业相互脱节,两者成为“两张皮”。
这方面,我国也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建国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较快,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一些旧观念的束缚,科技发展的目标偏重于从科技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与经济发展结合得不紧密,因而出现了强烈的反差:即在“两弹一星”等尖端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在工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却严重落后。据统计,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在省部一级登记的技术成果有2—3万项,真正能够批量生产, 取得一定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的一般不超过20%。据机械部1990年对机电系统研究院所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成果的应用率达到了70—80%,推广率达到了40—50%,而商品化率仅占5%〔4〕。更值得重视的是,虽然我国每年开发出数以万计的技术成果,其中一部分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产业特别是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却很少,因而难以为我国产业特别是重点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许多企业要提高产品水平,主要的办法是引进生产线,或依靠外资买生产设备,较少依靠研究部门的成果。一方面技术成果商品化率低,一方面生产急需的关键技术又比较少,这种反差特别明显。同有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比较,我国的科技力量比他们强,技术成果比他们多,许多领域我们起步的时间也不比他们晚,但不少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却落在他们后面,有的已有不少的差距。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分离与断裂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部逻辑动力
科学技术有着自己的存在条件和来源,依自身的原则独立发展。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就是社会的科学能力与科研领域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科学能力学研究表明,决定一个国家科学事业发展速度的内在因素,是社会的科学能力,其中包括:科学家队伍的集团创造力;实验技术装备的质量;图书情报系统的效率;科学劳动的社会结构;全民族科学教育的水平。同时,社会的科学能力也受到科研领域的生产关系,包括科学劳动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科学家之间的学术关系(师徒关系、同事关系、国与国科学社团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一代科学家的哲学思想关系等等。
在上述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家队伍的创造力。科学的生命在于创造,而创造的原动力在于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及科学家群体之间的交流、促进、激发、协同效果。要保护科学家队伍的创造力,首先要使科学家有一个持续稳定而又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有一个自由的学术气氛;有一个鼓励创新的科学战略和科技政策;还要有一个最佳年龄的构成,即科学家队伍的平均年龄要保持在25—45岁之间。这是400多年现代科学史的宝贵经验, 也是决定世界各国科学事业盛衰的关键所在。
自由的科学气氛,取决于高质量的实验技术装备和高效率的图书情报系统。没有这些物质条件,科学家有再新的学术思想也不能付诸实施。同时,自由的学术气氛,更取决于良好的科研生产关系和学术关系。科学创造是一个积累优势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所产生的“马太效应”,象半导体中P—N结对电子的阻力一样,往往会构成对新生力量的压制。因此,制定鼓励创新的科技政策,抑制这种效应的过分放大,有利于科学人才的脱颖而出。
科学发展史表明,生产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但是科学技术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理论体系之后,对于生产而言就具有独立性,即具有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规律。近代天文学源于近代航海业的推动作用,可是它一旦产生之后,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性,并因而获得独立发展。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并不直接源于航海业,而是天文学自身独立发展的结果。不仅天文学如此,化学、物理学和其它学科同样如此。这说明,科学理论的发展并不都带有直接的生产目的和生产活动,并不直接于这项或那项生产需要发生联系,而是为了科学理论本身发展的需要。例如:关对基本料子的研究;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本质的研究;关于遗传机制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不可能马上对生产实践起作用。此外,任何发明创造应用于生产仍需一定的时间。如蒸汽机从发明到投入生产用了100年,电动机用了57年,蒸汽机车用了34年,柴油机用了19年,雷达用了15年,电视机用了12年,晶体管用了5年……因此,基础科学研究不等于直接生产力, 往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要投入巨额经费,才会结出生产力之果。在基础科学研究过程中,是不能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来制定政策的。
近代科学史同样证明,国家资助科学事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它是科学经过漫长的“恩主制”,即在私人资助的痛苦徘徊中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最好出路。不论哪个国家,凡是重视基础科学投入的,科学事业就兴旺;反之,就落后。同样一个国家,凡是大量资助的时期,科学就繁荣;反之,就枯萎。英国从牛顿时代的科学高潮,到18世纪末的低潮,再到法拉弟时代的中兴,就是因为商业资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投入多与寡造成的。20世纪的大科学时代,国家资助科学研究,已成为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市场经济科学综合证”
科学技术如果不是依自身的原则独立发展,而是人为地利用市场规律取代科学规律来制定科学技术政策,用管理生产的方法来管理科学研究,那么,科学技术就会失去自身发展的内部逻辑动力,沦为经济的附庸,从而表现为“市场经济科学综合症”〔5〕。
1、科学“发育畸形症”。科学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基础科学有其自然的结构。20世纪后半期,这种结构演变成“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足鼎立的形态。但是,市场经济的利润原则强烈地刺激了生命科学的畸形发展,造成了非生命科学—生命科学两极结构,从而破坏了基础自然科学的自然结构。不少生物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基础阶段,甚至根本没有对其社会后果进行科学评估,便匆匆忙忙卷入市场,带来了十分有害的后果。一方面是生命科学的盲目应用,另一方面是严肃的基础科研受到冲击。举世瞩目的美国超导功能对撞机的下马,原来旨在基础研究的“空间站计划”变成地地道道的产品加工车间,等等,这一切不能不使人惊呼:“现在,美国正处于重蹈覆辙的错误危险中,因为我们太着眼于短期的收益而不是长期的科学理想”。
2、科学的“营养不良症”。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 各国政府都相继减少了基础科学研究经费。1990年以来,西方科学大国,除日本以外,纷纷减少对基础科研的资助,其中德国最甚。1990年,德国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7%;到1992年,降低到2.58%。美国科促会主席、著名物理学家L ·莱德曼在最近一份调查报告中向政府发出警告:“经费危机造成的忧虑和不安情绪正在美国蔓延,它使人们对美国的科学前途出出疑问”。
3、科学的“贫血症”。即有创造能力的科学人才大量流失, 从而失去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90年代,英国缺少40%的科技人才,美国缺少25%的工程技术毕业生。英国博士生层次的人才纷纷弃科经商。美国的许多青年博士也走向商业,争做争钱多的“信息白领”。在英国,学校虽然推行“研究生伙伴制”,鼓励有才华的青年人才提前进入研究领域,但终因工资比同龄人低10—15%而难以留住人才。
4、科学“元气衰竭症”。科学过分受市场左右, 造成了社会性的读书与学习热情下降,图书馆事业衰落。从1983年至1993年的十年里,美国加州的学校图书馆关闭了一半,洛杉矶县公共图书馆经费预算削减了一半。据《美国图书馆杂志》报道,1993—1994年度,单加州一处,图书馆经费削减26亿美元。在英国,14%的人已成为严重科盲。
5、科学作假症。据《美国科学家》杂志报道, 目前美国科学研究中的作假行为大增。曾经协助政府调查的阿克曼说:“最恶劣的违法行为是伪造数据”。阿卡迪亚学院对99所重点大学4000名科学家与学生进行调查,6—9%的学生知道科研人员曾经伪造过数据;13—16%的学生自己曾经在独立科研中伪造过数据;22%的教员知道自己的同事对数据处理采取马虎态度。有时伪造行为还涉及诺贝尔奖得者,如在“巴尔的摩事件”中,科学权威人士竟然给一篇伪造数据的论文签发“通行证”。
6、高技术犯罪症。市场经济使高技术犯罪现象与日具增。 传真机用来伪造定单,彩色复印机用来印制伪钞,更加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计算机犯罪,数据欺骗、寄生术、陷阱门、逻辑炸弹、线路窃取、电波截获等手段,每年使美国损失10亿美元,使英国丢掉5亿英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与经济有着自己的存在条件和来源;它们既依各自的原则独立发展,又互为目的和手段;否则,或科技失去自身发展的内部逻辑动力,沦为经济的附庸,表现为“市场经济科学综合症”,或科技与经济发生分离与断裂,表现为“两张皮”。
注释:
〔1 〕刘正伟:《“四面体”假说——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及认识》,《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第41—47页。
〔2〕陈幼松:《面向生产的世界第一流科研机构》, 《现代化》:1990年(11),第13—14页。
〔3〕〔4〕贾蔚文:《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思路》,《人民日报》,1994年8月15日。
〔5〕洪芙之:《西方的市场经济科学综合症》,《光明日报》, 1994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