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用电技术促进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论文_潘庆庆,李辉,马炜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 宁夏银川 7501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电力资源已经成为了各行业正常运行和居民正常生活的保障,为了进一步促进电力资源的最优分配,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目前的智能用电技术已经开始不断普及,在各地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促使了智能用电的发展,使智能用电向着更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最大程度地满足我国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本文主要是针对市场上的一些智能保护设备进行研究,在对智能网络中各项用电技术的应用进行对比之后做出了相关的预测,对未来智能用电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智能用电技术;用电管理;电力资源

1 引言

自智能电网被提出并被广泛认可开始,世界各国在智能电网各个环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而在智能用电领域,智能小区、智能楼宇和智能园区的建设成为最具典型性的智能用电实践。智能用电实践是各种智能用电技术的综合示范应用,是使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和工业用户参与到电网双向互动的摸索与尝试,是感受智能电网最直接的方式。而以提高能效为核心的智能用电,对促进低碳节能技术的发展和重构能源管理架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智能电网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是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使电能从产生到配送给用户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联系到一起,使整个环节在统一的智能化控制和科学管理下进行,智能电网技术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首先,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各电网系统之间可以通过协调,在电力紧缺的地区,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跨区域、低损耗的配送,使电力资源的得到进一步合理配置,提高用电的安全稳定性lj[其次,通过智能电网技术,能够对电气设备及时分析和调控,进一步促进电网设备最优化运行最后,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对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清洁发电方式进行提前预测,在清洁发电不足时采取其他供电方式保证用户需要,不仅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和风能这种清洁能源,而且提高了对清洁能源的可操控能力。

(1)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智能电网可以实现水电、煤电、核电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跨区域、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高效率输送,提升电能在区域间交换的能力。如形成强交、强直的特高压输电网络。(2)具有更高的安全稳定性。电网各级防线之间紧密协调,可以大幅提升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和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能有效应对突发性事件,减少停电损失。(3)能够实现电网调度的高度智能化。智能调度技术能够实现电网智能的在线分析、预警和决策,以及对各种电气设备的调控、交直流混合电网的精益化控制等功能。(4)能够对电网实现信息化管理和电能的高效利用。通过智能电网调度和需求管理技术,实现电网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生产运行维护和调度等功能,可以全面实现电网管理的信息化,并提高电网资产的利用率。(5)可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智能电网技术还可以对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发电机组进行功率预测、动态建模、有功无功控制和快速调节。大幅提高了电力企业对清洁能源进行并网运行的控制能力,为更加经济、高效、可靠的利用清洁能源提供了保障。

3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

3.1 系统物理结构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从物理上由主站、通信信道、采集设备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主站网络的物理结构主要包括:磁盘阵列、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接口服务器、前置服务器、工作站、防火墙设备、GPS时钟八个部分以及相关的网络设备。通信信道是指连接系统主站与终端之间的通道,由GPRS、CDMA无线公网信道、230M:Hz无线电力专用信道、光纤信道组成。采集设备就是安装在现场的釆集终端和计量设备,由集中器、可远传的多功能电表、专变终端、釆集器以及电能表计等五部分组成。

3.2 主要功能

1、数据分析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数据分析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所发挥的作用,是检测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处理都运用量化分析的方式。当电能量异常,通过判断异常数据,就可以对系统运行状况加以确认。用电信息智能采集系统所发挥的功能是基于所采集的信息而建立起来的,量化处理的数据以及数据统计的准确率直接关乎到系统运行情况。对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上,要按照相关的规则展开,包括电能的负荷、用电量以及电能质量等等,都要计算出线损数据,为电营销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2、控制功能。用电信息智能采集系统的控制功能体现为远程控制。用电信息智能采集系统的控制功能,方便电力企业了解用户的用电情况,包括用户的用电功率、电能使用量以及所发生的电费等等方面,都可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如果用户用电量超过用电局限,系统通过智能化运行,就会发挥控制功能,通过输出遥控信号来执行跳闸动作或者断电。

3.3 应用情况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截至2013年,北京市电力公司在运智能表199万只,专变终端72808台,居民集中器18698台。采集平均成功率为98.49%,二次及以上购电下发成功率为99.75%。各所属供电区域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1 北京地区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情况统计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统计中的北京地区各供电公司的采集成功率均在97.67%以上,下发成功率均在99.32%以上,说明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北京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实现了用电信息的远程采集、信息交互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一是方便了用户的购电。在支持营业厅窗口、银行柜台、自助终端等传统购电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网上银行缴费功能,同时支持了充值卡业务,用户可以拨打95598服务热线直接充值电费;二是用户可以更加清楚自家用电情况。用户可以直接登录95598互动网站或拨打95598服务热线査询已用电量及剩余金额等信息。

4 智能用电终端设备

(1)在用户的用电过程中,智能用电终端设备主要作用就是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一种管理设备,通过无线网对有关的家用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并且可以提供一定的人性化服务满足用户的一些比较高的要求,比如说在线的整体监控以及对监控网络的实时浏览等。在进行使用时,相关的用电终端设备主要是作为一种信息处理设备来使用,它可以根据用户实时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实现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完成对用电设备的系统管理。(2)智能显示终端。对于智能家庭的管理系统来讲其交互门户是智能显示终端,具有以下的特点:1)用户使用这种智能终端能够有效的对家庭的素哟有相关的能耗进行查询,比如说是分布式的发电量以及家中相关电器的耗电量或者水、煤气的消耗量。2)通过智能显示器以智能电表等终端技术能够构成交互门户,这样就可以将远程终端:比如说智能手机、计算机与家中的相关家电设备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够通过包括手机在内的智能终端对家中的电器进行控制,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生活质量。3)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电力相关商品的交易。

5 结束语

对于我国的智能电网的建设来讲,智能用电技术无疑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能够在用户与供电单位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样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对用户的用电进行更加高效的管理,同时也节约了社会资源,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卫良,田伟,王晓丹.以AMI为核心的智能配用电技术体系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2011,03:1-6.

[2]刘晓芳.用户侧智能用电关键技术实现方案的研究[J].低压电器,2013,02:53-56.

[3]李林珍.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用电社区中的应用[J].才智,2010,36:59-60.

[4]胡学忠.智能电网技术在用电营销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

[5]赵东艳,原义栋.微电子技术在智能用电中的应用[J].供用电,2014,08:21-23.

论文作者:潘庆庆,李辉,马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智能用电技术促进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论文_潘庆庆,李辉,马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