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70
摘要:建设工程的生产会受到工程规模、复杂程度、技术难度、作业环境和空间受限等复杂多变因素以及多工种交叉或平行作业的影响,提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可视化建设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可视化
一、引言
可视化管理起源于可视化的思想,可视化可以称之为一种思想、一种模式、一种方法,是实现所有内容真实可见,即人们常说的“看得见”。可视化管理(Visual Management)是将可视化的思想在应用到管理中,基于工厂管理实践,形成了传统的可视化管理理论,如现场管理、看板管理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视化管理的范畴也随之延伸,管理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人直接观察到的内容,经过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加工和处理,可以将更远距离、更隐性的管理内容转化为图形或图像,实现管理内容的图形化、透明化、直观化、实时化、动态化、分享化等特点,不仅有效的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率而且能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1]。
二、信息可视化在工程建设中得以应用的原因
信息可视化方式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对原有场景记录和反映的是照片、视频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的加工处理所形成的图形或影像等人造图表。人类80%以上的信息来自于视觉,65%的人是视觉学习者,而人脑50%的功能与图像处理相关,与文字信息相比大脑对图像信息的处理过程更简单,处理速度更快,因此,人类在视觉和图的认知方面具有与生俱来的独特优势[2],因此施工现场为了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除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责任制度、检查制度、安全手册、操作实施细则等外,必须对安全生产可视化建设作出响应。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安全生产而且利于施工作业人员从理论认识到感观认识的过渡;不仅易于从视觉上感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而且易于牢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三、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内容
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是指在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过程中采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可见方式来组织安全工作和表达安全数据、信息及知识,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于参与工程建设中的人、物产生的积极效应。
可视化内容大致可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作业环境、日常安全信息、工程建设必需安全知识。
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那些曾经引起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例如人未按照规程进行作业,或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根据海因里希的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占88%以上,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事故占10%左右。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项目安全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可视化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视化包括可视化培训和可视化识别。可视化培训是通过照片、漫画、视频、虚拟现实等方式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便使他们可以快速了解可能出现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视化识别是指管理人员通过监控视频快速识别和发现工作现场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以便发出指令,纠正不安全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物的不安全状态:工程建设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指的是设施和设备缺乏、有缺陷、非正常运行、维修不良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仅次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在可视化管理中,对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可视化主要包括可视化培训、可视化识别、状态信息可视化。可视化培训是通过图片、照片等直观方式对管理人员培训,使管理人员直观了解物的不安全状态。可视化识别是指管理人员在设备点检、维护的过程中,通过移动终端以可视化的方式列出每个设备的常见故障,以便于管理人员与现场设备比对,快速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不良作业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水文、地质、照明、温度、湿度、噪声、振动、有害气体等。不良的作业环境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在可视化管理中,对于不良作业环境的可视化包括可视化培训和环境信息可视化识别。可视化培训是通过照片、漫画、视频、虚拟现实等方式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以便使他们可以快速了解在不良作业环境下作业需注意事项以及在不良作业环境下的特殊作业方式,避免安全事故。
日常安全信息:在项目日常检查、隐患排查等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现场安全数据和信息,这些信息中可能包含着潜在的安全问题,因此,针对于有价值的内容采用可视化的方式进行直观展示,有助于现场施工人员了解现场安全情况,同时,对现场安全隐患的公布与展示,有助于提高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并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知识:知识是经过人的加工处理所形成的系统化、有关联、有价值的信息。工程建设安全知识包括安全规划、安全技术交底、应急预案、安全操作流程、安全作业流程、安全技术体系等。工程必需安全知识可视化是使用流程图、鱼刺图、甘特图、思维导图等可视化方式展示知识之间的关系,以便于现场施工人员快速的获取和掌握各类知识,只有在掌握这些知识之后,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才会有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操作机械、主动规避安全风险。
四、加强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建筑行业作为一个物质生产部门,涉及建筑安装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安装及维修等生产活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2014年中国建筑业产值占GDP总额比重为7.03%,2015年建筑产业总产值高达180757亿元,占比GDP比重达6.86%,2016年建筑产业总产值占比GDP比重达6.5%,建筑行业为超过450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无论从GDP的贡献还是就业容纳能力来看,建筑业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是无可争议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16年之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如火如荼,随着城镇化建设、棚户区改造工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和轨道交通建设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向了新高潮。特别是“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等重大战略部署,更是将国家建设的节奏推向了新高度,同时也强有力地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4]。
根据相关文献[5],2017年1-5月现场施工中,全国累计发生247起安全事故,导致293人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给职工的生命财产和社会、企业的经济利益带来巨大损失。事故频发,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缺乏,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同时也存在监督机构监管不严、施工单位疏于防范等问题。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工程项目的安全顺利实施,更好地保护工程建设者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水利学会2018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云南省水利学会: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8:4.
[2]李光达.基于认知科学的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
[3]高屹.信息可视化技术研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9-60+63.
[4]宁海龙.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效益及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
[5]邹捷.Z房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
论文作者:李爽,潘宁,韩玉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作业论文; 不安全论文; 信息论文; 现场论文; 方式论文; 环境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