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质基桩工程公司 江苏镇江 21200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推动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工程岩土施工技术处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关键因素。通过进行合理的岩土勘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来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这对于建筑工程乃至城市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做了简要分析,对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和总结,这对岩土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施工
引言:城市化进程加快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建筑工程事关人民的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而建筑工程中岩土处理又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工作,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控制和管理作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提高岩土勘察的有效性及施工技术处理水平,能够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对整个建筑工程都有重要意义。
一、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研究
1、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工程技术研究。施工时应用了沉管灌注桩技术,该技术造价低兼,得到了广泛好评;静压以及预钻孔技术宜用其他桩型的场合以及场地宽阔或城市近郊的工程中,得到了大量应用,提升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尤其性能稳定可靠,对环境无明显破坏作用;后压浆桩技术的开发,桩基的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改善了桩周土性以及桩端土性,并明显控制桩基的沉降量。
2、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我国在基地处理方面的某些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如地基处理中的真空预压法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还有自主研发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基处理技术,例如钢渣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二灰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以及渣上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等,这些技术在部分区域已经成为地基处理中的主要方式,随着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污染并改善了环境,而且经分析处理效果达到预期,国内地基处理技术的地基桩土应力比值显得更为合理效果。以钢筋混凝土为基础的复合地基技术是介于复合地基和桩基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地基形式,研发成功解决了建筑物沉降问题,这种地基它使桩和岩土一起来承受来自上部的结构载荷,从而可充分发挥桩间上的承载作用。岩土锚固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以及边坡稳定等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软土锚固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也就是软土基坑周边岩土位移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软土中预应力值变化和锚杆蠕变变形之间的作用规律。
二、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特点
岩土工程勘察的施工技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性
不同区域的岩土,其工程设计的参数。压缩性标准。抗剪强度标准和施工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所处的不同区域,岩土性质和性能参数都会产生一定的改变,这就说明施工技术特点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2、隐蔽性
岩土施工诸如桩基。地基处理。地下连接墙等施工,都是在岩土中来进行的,这就存在一定的隐蔽性,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不容易被察觉,就算察觉也不能立刻采取措施解决,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考证,然后才能采取措施解决。
3、依赖性
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十分复杂,所涉及的学科内容也十分广泛,对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进步要求很高,依赖性很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其他学科的配合处理,才能保证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不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不确定性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岩土的性质是有可能改变的,所受的施工影响比较大,而且不可避免,这就使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着不确定性,对于岩土的性质变化不能进行准确的预测,只能尽可能地减少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可能完全消除。
5、前导性
鉴于岩土施工过程十分复杂,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对岩土工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主要是在理论方面,然后再进行施工,这样能够对施工过程有比较准确的理论指导
三、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城市建筑工程都是比较重要的工程,一般都要求在现场进行预压试验,根据试验效果矫正设计标准。预压试验包括竖向的变形、侧向移位、孔隙水压力等项目的观测,以及原位十字剪切等试验。根据试验得出的数据和设计预估值进行全面比对,及时调整设计方案,确保施工正常运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是一门应用科学,各地还有自己独特的一些做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门技术会向着更专业更细致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1、桩基础
桩基础属于地基处理的基础类型,一般适用于建筑要求较高或者地质条件较差的工程。根据基础的受力原理可将桩基础分为承载桩与摩擦桩,承载桩是将基桩放置在承载层上或者岩盘上,促使其可承载结构物。摩擦桩为运用基桩和地层的摩擦力以承载结构物,可划分为拉力桩和压力桩,一般适用在地层无坚硬的承载层或者承载层较深的区域。该种处理方式具有沉降速率低和承载力高等优势,同时针对水平动载、荷载有着良好的适应性,所以,桩基础能在建筑项目工程中普遍适用。
2、换填垫层法
换填法普遍适用于浅层地基处理,处理的地基深度可达2~3米。利用良好的复合岩土材料或者岩土材料代替天然地基中的软弱土层,构成垫层。换填垫层法具有防止冻胀、置换、应力扩散、均匀地基反力与沉降等作用。一般情况下会采用工业废渣垫层、砂石垫层、加筋土垫层等类型材料,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及减少沉降的机率[3]。
3、振冲法
振冲法为使用起重机吊起振冲器,开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促使振动器达到高频振动,然后启动水泵喷射高压水流,于边冲边振的效果下把振动器放置到土中的预计深度,通过清孔之后经地面向孔内慢慢填埋碎石,促使振动操作下地基被密实,于地基中构成一个大直径的原地基和密实桩体,从而形成复合地基。振冲法属于一种经济有效、快速解决地基问题的加固方法,其能提升地基承载力和降低地基沉降,进而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
4、强夯法
上个世纪70年代强夯法地基加固施工技术被法国工程师梅那首创,经过起重机械把大吨位夯锤起吊至6~30米高,然后采取自由落下的方式,给予地基土巨大冲击能量的夯击,进而使土中产生冲击波以及较大的冲击压力,促使工程中的土层空隙得到压缩,部分土体液化,于夯击点四周出现裂隙构成较好的排水通道,加快气体与孔隙水的排除,推动土粒的重新排列,从而起到提升地基承载力的作用,以及排除土体湿陷性的效果。
5、密实法
用振密或者挤密的方法让土体密实,对消除液化、降低湿陷性有重要作用。这样可以减少沉降。密实可以分为强夯法、振冲法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工程中,岩土施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建筑的质量影响十分巨大,通过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能够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我国城市建筑的发展提供充分保障,同时要做好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满足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余琼.岩土工程勘察试验数据的应用解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3
[2]周亚明,吕才能.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J]. 中国西部科技,2009,
[3]张栋华.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探究[J].科技风,2012(09):182.
[4]谢鹏.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2,(15).
[5]陈荣法.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13(03).
论文作者:金文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岩土论文; 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密实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