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方式改革_农民论文

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方式改革_农民论文

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方式论文,全面推进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14)07-0039-04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其中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是更为突出的问题。这种状况不仅制约内需的扩大,而且不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加快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才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及其重要影响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较落后的国家,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加剧。当时我国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降低发展重工业成本,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并由此形成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在内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的推行,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比,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总体发展滞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仍不平衡。目前,城乡发展失衡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和最主要的矛盾,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和进程。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是:

      (一)城乡资源配置失衡

      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风险大、比较效益差、资金回报率低,因此,城市资源要素缺乏向农村流动的内在动力,农村资源要素受市场利益机制的驱动,纷纷向城市集聚。一是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城镇化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和较高回报,吸引了一大批总体素质较高的农民纷纷流入城市。从某种程度上说,城镇化过程也是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优质劳动力不断流失、日益缺乏的过程。二是农村土地大量流失。农村的耕地特别是城镇周边地区的耕地,以较低的价格纷纷被征作他用,农民失去土地的现象较为普遍。失地的农民享受不到土地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升值的收益,不少失地的城郊农民沦为空有城市户口但实际上又不能享受城市社会保障的无地失业者。三是农村的资金大量流失。四大商业银行前些年大规模撤并县及县以下的机构和网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金融的“真空状态”,农村资金以每年6000亿元的规模被金融机构抽走,流入城市。

      (二)城乡经济结构失衡

      从产业结构来看,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推进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相继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这种工业化是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阻止农民进城,而在城市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业发展环境。为了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民那里抽取了巨额资金。因此,这种工业化是一种靠剥夺农民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化,是一种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工业化。近年工业高速增长,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而农业却增长乏力,由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城镇的空间结构不合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协调,不少地方存在着城镇布局和建设各自为政的状态。交通建设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交通条件相对落后。此外,还存在着分配结构、价格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的不合理现象。这些结构性问题,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新型城乡关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较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从1978年的1∶2.56,到2008年的1∶3.31,城乡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尽管近年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从总体上看,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决定消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扩大,严重制约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城乡社会发展差距过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乡教育差距,二是城乡卫生差距,三是城乡社会保障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农村在社会发展方面却严重滞后。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措施,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结构单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民教育负担重,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入学率低,辍学率高,人均受教育的年限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全国现有的约800万文盲,90%在农村。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更不能和城市相比,医疗人员少,素质低,条件差,农民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在一些地方相当突出。现在还有3000多万人不能保证有及时的医疗服务,有4亿多农村人口尚未用上自来水。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过大。长期以来,国家大量财政资金集中投放于城市,而在农村由于农民无力投入,导致农村的公共品投资严重不足。农村居民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住房建设、自来水供应、能源供应、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卫生、灾害预防等公共服务方面与城市居民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少,农民文化生活贫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的先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越来越大。绝大多数城市居民率先过上小康生活,部分城市居民生活相当富裕。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与此同时,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仍然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突破,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致使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不强,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和发展失衡状态,造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困难越来越大,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分配制度、管理体制,以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根源于工农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总根源。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2]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3]“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征兆,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4]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对于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城乡二元结构固化这一长期的、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我们应当而且必须从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中去寻求其产生、存在的根源与解决问题的出路,而不能就事论事、只在表面现象上兜圈子,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治标不治本。应当看到: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是产生“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根源在于工农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从实践方面来看,正是以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

      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体制以来,我国农村2亿农户组成的农业小生产方式基本形成并走向稳固。农产品不断提价和土地承包期的不断延长,使这种小生产方式得到固化。农民有了自主权,小农户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合作化以后形成的农业农村原始积累,几乎一夜之间丧失殆尽,农业生产方式的某些方面退回到土改时的水平,户均土地规模比土改后还要小。工农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农业小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家庭为单位,劳动者的劳动力和自己占有占用的生产资料在家庭范围内直接结合。这种生产方式商品率低,其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家庭生活消费。中国目前广泛存在的农业小生产方式,以及与之配套的非农小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相比,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再生产过程矛盾冲突比较明显,因此形成了中国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

      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有农业生产经营户约2亿户,住户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为3.42亿人,共有耕地18.27亿亩(1.22亿公顷),户均耕地9.13亩(0.61公顷)。这种单体规模小、总量巨大的小生产方式使全社会的生产再生产难以协调进行。近年的内需不足不过是在外需收缩之后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化的表现。目前工农两种劳动者的收入差异并非主要表现为比价性收入差异,而是主要表现为结构性收入差异。就业不充分、占有的生产资料少是农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近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城镇化滞后、小农生产方式变革滞后的必然结果。如果没有农产品的政府保护价和计划收购,农户的分化就会加速。政府每年为维护农户利益而支出的几百亿元若用于城市建设,那么,城市吸收农业剩余人口的能力就会加强,城镇化和小农生产方式的改造便可加速推进。近年实行的农业保护政策的负面效应之一,便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

      总之,工农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是我国经济社会诸种矛盾的总根源,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是2亿农户的小农生产方式。我们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造小农生产方式。没有小农生产方式的根本改造,是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阶段改造小农生产方式,其核心内容是加速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减少农民,加速推进人口城镇化,加速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三、推进农村生产方式变革的路径

      如上所述,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工农业生产方式的矛盾,只有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因此,变革农村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便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根本途径。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小农生产方式,即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土地小规模生产经营,农业生产和家庭手工业合为一体,自给自足,其维持机制是用劳动替代农业技术和资本。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是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改造小农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具体说来,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战略目标应当是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土地经营规模化、生产经营合作化、农村经济体制市场化。

      (一)推进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就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生产出优质、高产、高效、环保的农产品,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邓小平说过,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劳动者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就能创造出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推进土地经营规模化

      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主要有以下发展途径与方式:(1)承包大户发展土地规模经营。(2)以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为龙头带动发展土地规模经营。(3)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土地规模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目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4)城镇的各类组织或个人进入农业领域,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城镇的工商企业等各类组织或个人投资搞农业开发,是大势所趋。从今后发展趋势来看,农场制代表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所谓农场制,就是农业企业化,即用办工商企业的理念、以企业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机制经营农业的一种制度安排。农场制具有许多优势:一是有利于专业化。首先是农业从业人员专业化。农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现代农业对生产经营者素质的要求很高,他们既要懂生物学,又要懂化学,还要懂物理和水利。其次是农业区域经济专业化。农业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每个地区都有适应当地的农作物和动物,如种植业中的小麦带、玉米带等。二是有利于规模经营和社会化生产。农场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克服土地规模小的弊病。三是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分流。在农场制下,农业生产经营所需劳动力有限,这些农业劳动力可以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可以形成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分流出去,从事其他行业。四是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土地使用权流转和资金流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资金,不仅农业和农村资金要投入农业,而且要有一定的二、三产业的富余资金投向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五是有利于在农业中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农场的实质就是农业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它可以使农业摆脱家庭式的经营管理,解决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农场的发展,农场之间的联合逐渐取代通过行政手段形成的农业企业,可以克服传统农业企业经营环节多的弊病,提高经济效益和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收入水平,分散农业投资风险,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延伸农业产业链和开拓市场,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的要求。农场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农场制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制度选择。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走农场化的道路,这一点已经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农场是现代农业的综合体,是农业市场化、农业生产社会化和经营集约化的产物,是现代农业的组织形式,是农业现代企业制度的集中体现。农场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

      (三)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

      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现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个体农民很难参与市场竞争。只有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化的生产经营合作社,实行生产经营专业化,才能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全国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有140多万个,这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彰显活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降低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合法利益。其发展模式为:一是以土地入股为主的合作社。农民以承包的土地或资金入股,技术人员和务工人员可以工资入股,农民既可获得务工收入,又可按股分红。二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成立合作社。合作社统一供应生产资料,实行统一的生产技术管理标准,按合同价全部收购产品,若市场价格上涨则随行就市。三是探索建立土地代耕代管或土地托管合作社。许多农民外出务工后,家中缺乏种田的劳动力,山东省宁阳县农村出现了农村用工合作社,此类合作社可以调剂劳动力的余缺。随着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会出现更多缺乏劳动力或没有劳动力的农户,用工合作社可能逐步演变成土地代耕代管或土地托管合作社。农户向合作社交纳托管费,合作社直接经营管理土地,形成集约规模经营。

      (四)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市场化

      要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土地经营规模化、农民合作化,根本的出路在于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与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尽管农村最先拉开市场化改革的帷幕,农村的生产经营制度是最早进行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农产品也是最早进入市场体系的,但时至今日,农村的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和程度却落后于城市。同城市改革相比,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走向还不十分明确,理论上与实践上一些重大问题还有待突破。市场化改革是农村改革的主题、发展的根本。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在于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能够由效益低的地方向效益高的地方流动。从这方面来看,现在农村两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力,都没有很好地配置起来。土地的流动性是十分有限的,尽管《土地承包法》赋予了农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然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受到各种限制,不是农民能够完全支配的。就土地而言,尽管法律规定承包人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使用权,可是由于农民处置和变更土地使用权受到种种限制,因而他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追求回报最大化的动力受到抑制。比如,有的地方土地入股或转让可能有很大的收益,但农民担心土地被收回或收益被大部分截流而不敢拿土地入股。因此,解决农村生产要素低效配置的问题,要把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作为促进土地流转的重点。为了巩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国家应当通过法律的形式使农地物权化,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权利,使其对土地拥有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继承权。在劳动力市场方面,首先,应努力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取消一切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其次,建立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更广阔的平台。发布官方等比较权威的劳动用工信息,积极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制度,规范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要用法律的形式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再次,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城市的服务业,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应当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首先,发展农产品的一、二、三级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积极开展农产品的连锁经营,创办农产品超市,为农产品的市场化和商品化创造条件。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提升农产品市场的服务水平和档次。其次,国家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与农民建立平等的交换关系,消除农产品专营制度。农产品价格应主要根据供求关系由市场决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主要大宗农产品实行价格保护制度。合同定购的农产品收购价格,应参照市场价格确定。合同定购外的农产品自由交换。培育农民流通组织,让更多的农民参与流通。供销合作社应恢复民办性质,与农村其他流通组织形成平等竞争的关系。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方式改革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