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婴儿语言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婴儿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婴儿语言发展既有一般规律性,又有个体间的差异性。有关婴儿心理学的书指出,“十五个月时,婴儿一般都能掌握十个以上的词语”,“一岁半婴儿能说出五十至一百个以上的词语,并能说出有两个词组成的句子;两岁婴儿能说出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的完整句子……”我的孙子腾腾一岁半时,只会说“妈妈”、“奶奶”两个词,其余的语言一律用“噢、啊”来表示,或用手势语;到了十六个月,他第一次会叫“爷爷”,此后,逐渐学会说“爸爸、阿姨……”这时,我们感觉到他语言发展有点迟缓,加强了对他的语言交流与指导。腾腾两岁多一点的时候,语言表达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够说出具有主语、谓语、宾语的完整句子,基本上达到了该年龄段婴儿的同步发展水平。取得这样好的效果,我们有如下体会:
一、在生活中进行积极的语言指导
在生活中进行积极的语言指导,使腾腾在理解的基础上丰富词汇,学习说话。如,吃饭时,边吃边告诉他食物的名称“米饭、海带、西红柿”等;盥洗时,说“开水龙头,流动水洗手,擦肥皂,搓搓手,腾腾的手洗得干干净净,白白的”等;户外活动时,见到行进中的车辆,及时指出“这是摩托车,这是红色的汽车,这是白色的汽车”等;见到邻居家饲养的鸽群,引导他观察,说“鸽子在喝水,它的小嘴尖尖的,它飞到树梢上去了”等。
二、在游戏中进行语言教育
对着镜子玩找“五官”的游戏:腾腾的小鼻子在哪儿,妈妈的嘴在哪儿?让他边指边说:在这儿;配合动作说儿歌,进行活动游戏,如,拉着腾腾的手,摇晃着他的双臂说: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说我是好宝宝!最后一句夸大音调,慢速说出。这样,每次都会引起他极大的兴趣和欢快的情绪,达到良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活动中,他能陆续反映出这些游戏动作和相关的语言。
三、细心、耐心地倾听,及时给予鼓励肯定和语言示范
腾腾总是在和我们的交往中、在自身的活动中出现新词和不规范语言的。我们细心地、耐心地倾听,发现他新词说得好,及时给予鼓励肯定;对于他的不规范语言,及时给予语言示范,促进他语言的发展。他初学说话时,发音不清楚,如,他把“老”字音说成“咬”。纠正时,让他张嘴,看着成人的口型学发音。当他说正确了,及时鼓掌赞许。他有时出现用词不当,或词语与所表达的意思不相符合的现象。如,一次腾腾往小口桶里装大石头,装不进去,他就说:“小点口吃。”我随即拾起一块小石子装进桶里,并说:“那块石头太大,装不进去,换个小石子就装进去了。”他听后连声说道:“换个小石子,换个小石子……”成人在婴儿感知活动中,结合真实情境施以语言示范,可以帮助他们语言精确化,收到最佳教育效果。
四、教给具体方法,克服语言发展中的障碍
腾腾在学话过程中,出现过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如,腾腾初说长句子时,开口说话之前,先缩头耸肩,后吸一口气,之后才说出话来。我们认为这是他发音器官初步成熟,说长句子时,气力不够用造成的。因此,我们教他说话时,把句子断开、中间停顿、放慢速度,以解决他气力不足的问题,如说:“爸爸……抱……腾腾……去外面。”小家伙学会此法后,很快克服了困难。这就说明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孩子说话,根据具体情况,教给他们具体方法和技巧,去克服语言发展中的一切障碍。
五、婴儿着急说不出话时,家长需要静心等待
腾腾第一次说新词时,往往不能脱口而出,需要想一会儿才能说出来,甚至经过一番着急才能说出来。例如,他第一次说“不倒牙”时,急得面红耳赤、挤眉弄眼、嘴唇颤动,憋了好一会儿才说出来,窘态十分可笑。当时,我们硬是忍住笑,静静地等他说出话来。在婴儿说话着急时,如果成人笑他,会使他增加压力,更加着急,有可能引起口吃,形成语言障碍。可见在婴幼儿教育上无小事可言。
婴儿语言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生理上的成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其语言发展的内在因素;成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语言发展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外在条件。婴儿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对婴儿的语言要给予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发展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