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的生活生产都需要路桥设施来提供便捷,因此路桥工程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路桥属于基础性设施建设,其覆盖面越来越广,功能也越来越多,除满足了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外,还使运输更加简单方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在城市路桥施工中,其关键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配比和质量几乎决定了路桥工程的质量,因此在路桥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要将混凝土施工做为重中之重。笔者对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加固工作进行了阐述,希望能更好的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路桥施工;加固维护;技术分析
建设路桥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它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保障,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安全出行和产品的安全运输。除此之外,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还是一个城市风貌的体现,是该城市发展水平的体现,路桥工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要想使路桥工程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充分发挥出来,则一定要把好质量关,而把好质量关的根本便是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这样才能路桥工程的质量有保障,使其功能更好的发挥。
1市政路桥施工中存在的病害种类
1.1裂缝
作为市政路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几乎都会在钢筋混凝土桥梁中形成,路桥中的裂缝产生主要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形成的,从而对市政路桥的危害也大不相同[1]。裂缝较为严重的,例如横贯整个桥体截面上形成较长且较宽的裂缝,对路桥的危害相对较大。
1.2混凝土出现碳化及钢筋锈蚀
在路桥中另一最常见的病害则是混凝土产生的碳化和钢筋出现的锈蚀。当两种病害较为严重时,会导致裂缝沿着钢筋方向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桥梁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危及到安全。
1.3混凝土内部出现气泡及毛细孔隙
由于在对桥梁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搅拌不均匀等现象,从而促使桥梁结构中形成气体残留,导致内部气泡或毛细管孔隙产生。从而给内部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时间一长,造成内部钢筋和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使桥梁的强度及使用寿命得到降低。
1.4剥蚀的产生
长时间由于车辆超负载压力、汽车碰撞、刮碰及雨水侵蚀对壳体结构及表面等部位进行影响,导致表面混凝土会有剥蚀现象产生,通常情况在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桥体表面有蜂窝孔、露石及脱落等现象产生。若未能对其表面产生的病害进行及时治理,会促使剥蚀部位逐渐扩展,从而对结构造成影响。
1.5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
通过长时间对桥墩的使用,不仅要对桥体横梁上的结构重量进行支撑,而且还要对自然界的风力、水的冲击力等产生的作用进行承受。其次,随着车辆载重的重量逐渐提升,从而加大对桥墩的承重压力,最终导致桥墩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发生。
2具体施工操作时需注意的技术要点
对混凝土的配比和生产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施工过程中主要应对下面几点进行控制:①如果浇筑条件和材料性质都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可以合理降低混凝土坍落度和水灰比的数值。根据现行的混凝土施工标准和规范,一般应使坍落度保持在80~100毫米的范围内,这样能有效的减少渗水;②精确把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应为6~8小时;③在进行混凝土拌合料的选择工作时,要使水泥的硅酸盐方面的性质特征表现出来。此外,对水泥的强度和生产方也要有明确的规定,如果在拌合工作中能一直使用标牌、型号、性质都一致的水泥,则更有利于保证混凝土质量。在确定粗骨料原材时,要首先保证其色泽相同、级配持续,还要尽可能的降低其中的含泥沙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进行细骨料的选择工作时,则最好使用中粗沙来控制含泥沙量,标准的范围为2%,还要将其中掺有的各种杂物清理掉。
一般要用模板定型的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定型。混凝土浇筑中常常会采用模板施工,它可以有效的固定混凝土的形状。模板的形状一般都是根据施工要求现场制作完成的,如果操作条件允许,模板还能多次利用。因此,在制作模板时,要严格控制其形状、质量和精确度[2]。第一,模板的结构一定要较稳固、较耐用。这样可以防止施工中混凝土或外力过大而使模板发生形变;第二,在设计模板时,要本着易拆卸、易安装的原则,这样能很好的保证其完整性,方便下次使用;第三,在制作模板时要保证其表面的平整光滑度,尽可能的使接头减少,这样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能使模板更加美观。另外,要严格保证模板的质量,鉴于路桥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对模板的防锈防侵蚀性能要求尤高。因此,我国现今的混凝土模板常使用优质钢材为制作原料。
在市政路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需要落实现场组织以及施工技术保障措施,确保对混凝土浇筑的可靠与有效。具体而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混凝土罐车送料需要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调度,并对其坍落度指标进行逐车测量与记录;其次,在罐车下料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混凝土的厚度、高度进行控制,将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 50cm 范围之内;再次,在混凝土浇筑前期,需要通过打料快以及对比前次色彩的方式,确保混凝土浇筑性能的稳定与可靠;最后,需要在浇筑过程当中,掌握混凝土振捣的合理方法。
3市政路桥的加固维护方法探讨
3.1充分发挥现行桥梁养护管理制度的优越性
桥梁检查的目的在于随时掌握结构的技术状况和安全状态,检定桥梁的承载能力和通过能力,指导对桥梁的正确使用、管理与维修等。目前,我公司桥梁养护工作已形成一 套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在路各个路段以各养护中心为节点,分区段划分管理,桥梁日常巡查与经常性检查已形成常态化,能够对特殊及突发害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处理[3]。公司桥梁养护处则专门负责对桥梁进行全面的定期检查,检查频率为两年一循环,对特大桥及特殊结构桥梁,检查频率为一年一检,并每年对变截面主跨结构进行详细的外观检查和扰度、位移、沉降情况进行观测。
在桥梁经常性检查以及定期检查过程中发现 主要部件出现的明显劣化或者经常性检查中发现的发展较快的病害,需要及时做好详细记录,描述符合规范要求以及桥梁养护管理信息系统数 据录入模式,并拍摄照片。及时上报高速公路管养单位桥梁工程师,安排现场核查、分析病害原因,提出准确、合理维修加固方案,尽快实施维修,及时排除桥梁安全隐患。
3.2粘贴抗拉补强材料进行加固维护
若路桥工程的交通运输量大于其可承受的极限,桥梁、路面的承载力就会明显表现出不足,这时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合理利用粘接剂或锚栓在受力部位或是薄弱部位铺设钢板,两者完美结合后便能明显增加承载力,即用钢板代替钢筋法[3]。这种方法不会对原有的路桥结构有任何破坏,还能保证施工的效率。
3.3桥墩加固
桥墩对于桥梁建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常桥下常见的损害有钢筋外露、锈蚀、变形、剥蚀等,对于桥墩的加固维护通常都是扩大桥墩的底面积,增补桩基以及钢筋混凝土套箍等方法进行加固[4]。
4结语
市政公路桥梁的长期工作中,可能会遇见诸多程度不同的损毁,要给予这些问题足够的重视,避免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特点,还应经常检查其运营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路桥工程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桂英.市政路桥桥梁常见病 害的成因及防治[J].交通世界,2014,2(3):99-100.
[2]李占锋.市政路桥桥梁养护管理[J].交通世界,2013(7):125-126.
[3]陶基生.如何让历史教材生动传神――谈初中历史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14):50-51.
[4]张荣华.初中历史在不同教学阶段如何巧用故事[J].教苑荟萃,2011(15):86-87.
论文作者:陈壮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桥墩论文; 模板论文; 病害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