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在电网公司的应用研究论文_安灵旭,王楠,程玮,李中成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在电网公司的应用研究论文_安灵旭,王楠,程玮,李中成

安灵旭 王楠 程玮 李中成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天津 300010)

摘要:本文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传统行业的应用,从目标导向、应用基础和安全性三个方面明确了电网公司开展人工智能应用的策略选择。结合电网公司实际情况对电网公司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给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网企业;策略选择

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相关技术的成熟以及硬件性能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之一。为紧跟发展潮流、抢占未来竞争高地,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政策纷纷出台。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将会带来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引起整个行业、整个社会面貌的彻底革新和重塑,处于时代的风口上赢得竞争、赢得发展,企业必须要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去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技术革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应用

1.1科技企业引领人工智能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有很多重要的研究领域和分支,而当前研究的普遍热点则集中于机器学习、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在这些热点领域,谷歌、亚马逊、微软、IBM、百度、阿里、科大讯飞等国内外科技企业纷纷开展产业布局,利用科技创新方面的天然优势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成长的沃土,引领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2-4]。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大幅提高了传统业务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也在改变着传统业务,拓展新的商业模式。在提高效率效益方面,谷歌翻译在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后,翻译系统代码由50万行缩减为500行,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蚂蚁金服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蚂蚁微贷、保险、征信、风险控制、客户服务等方面,蚂蚁微贷和花呗的虚假交易率降低了90%。在改变传统业务方面,搭载了亚马逊智能语音助理的智能音箱2016年销量超过650万台;阿里15年推出人工智能客服“阿里小蜜”,其问题解决率已达到80%。

1.2传统企业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探索

随着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商业应用持续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逐渐由科技企业引领驱动转为传统企业需求驱动,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选择与科技企业开展跨界合作,拓展人工智能应用以谋求生产效率效益提升及商业模式变革。

传统行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主要立足实际业务,以提高效率效益和客户满意度为目标引进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5-8]。在提高效率效益方面,一是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图像识别和处理的自动化;二是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控制算法最优化。在提高客户满意度方面,一是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智能身份认证;二是应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客服人工智能化。

2 人工智能在电网公司中的应用

2.1 电网公司人工智能战略布局策略选择

电网公司在人工智能应用中要综合考虑目标导向、应用基础及安全性三个因素进行科学布局。

在目标导向方面,以提质增效为导向提高电网运营效率效益成为电网公司新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以客户服务为导向提升客户满意度成为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

在应用基础方面,电网公司大力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并在无人机巡检、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营业厅、调控决策辅助分析等方面开展了试点探索,在电网运维、客户服务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应用基础,应优先考虑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在应用安全性方面,由于注重系统的安全性和及时响应,人工智能技术更适于客户服务以及电网系统的态势感知和辅助决策。

2.2电网公司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建议

综合考虑人工智能应用目标导向、应用基础及安全性,建议电网公司在调控辅助决策、配电自动化、无人机巡检、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营业厅等场景继续深化人工智能应用;在客户工单智能分析、设备巡检和输电通道风险评估、作业现场安全风险智能预警等场景开展人工智能技术试点实践;在调控日志自动生成、工作票(操作票)智能校核、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智能客服、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等场景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探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1调度控制领域

开展调控日志自动生成、调控辅助决策和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等人工智能应用:基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调控录音自动化编制为调控日志;通过深度学习建立调控行为与电网运行状态的内在关联关系,为调控运行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通过深度学习自动提取电网稳定特征,实现对电网稳定运行方式和有效措施的快速判断。

2.2.2输变配领域

在输变配领域可以开展设备巡检和输电通道风险评估、无人机和机器人的自动巡检、作业现场安全风险智能预警和配电设备健康状态智能检测与管理等人工智能应用:应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缺陷识别和风险评估;基于导航图像的深度学习,实现对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自动巡检;通过图像识别、智能穿戴等技术,识别作业现场危险行为;利用深度强化学习、对抗学习等理论对配电设备进行全方位、多视角在线监测、评价和风险预警,快速、准确、智能定位设备故障点。

2.2.3用电领域

在用电领域可以开展智能客服、客户工单智能分析、智能营业厅等人工智能应用:在客户服务领域借助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客服人工智能化;利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业务办理、抢修服务等业务过程的录音转化汇总成文字报告,自动生成优质工单典型报告;利用强化学习、深度学习、知识引擎等技术,通过机器人系统直接自助办理业务,实现营业厅智能化、无人化或少人化。

2.2.4新能源领域

在新能源领域可以开展电力气象智能化预报、光伏超短期功率预测、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等人工智能应用: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建立预测误差与天气趋势的智能化关联模型,有效提升电网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水平;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对云观测图像中进行识别和辨识,实现光伏功率快速波动的预测;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提取新能源并网消纳的关键影响因素,智能评估当前运行状态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及风险。

3 结语

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传统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情况,提出了电网公司人工智能应用策略,并分别在调度控制领域、输变配领域、用电领域、新能源领域和信息通信领域提出了具体应用场景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向阳. 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逼近2700亿元[N]. 中国电子报,2016-08-23(003).

[2]张彦坤,刘锋.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动态浅析[J].现代电信科技,2017,47(01):60-66.

[3]王德生.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动态[J].竞争情报,2017,13(04):49-56.

[4]王莹.人工智能的进展及发展建议[J].电子产品世界,2017,24(Z1):23-26.

[5]舒文琼.运营商客服遇到人工智能,将擦出怎样的火花?[J].通信世界,2017(03):31.

[6]彭在美.人工智能技术对钢铁业发展有何启示?[N].中国冶金报,2016-05-11(002).

[7]余家豪.人工智能已开始改变能源行业[J].能源,2018(01):87-89.

[8]柏源.盘点2017:抢跑行业 长虹掀起人工智能家电热潮[N].中国经营报,2018-01-01(C09).

作者简介:

安灵旭(1987—),男,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供配电,电力信息化。E-mail:290956362@qq.com。

王楠(1983—),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E-mail:wangnan8387@163.com。

论文作者:安灵旭,王楠,程玮,李中成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在电网公司的应用研究论文_安灵旭,王楠,程玮,李中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