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论文_周敏,郑军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论文_周敏,郑军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为解决近年城市内涝的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开始在全国各城市陆续开始试点,“海绵城市”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内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还可以带来综合生态环境效益。

【关键词】城市内涝;海绵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Application of Sponge City in Municipal Road

Zhou Min Zheng Jun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urban waterlogging in recent years,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began to be piloted in cities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 “sponge city” not only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waterlogging, rainwater runoff pollution, water shortage, etc.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also can bring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Keywords】Urban waterlogging; Sponge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2-0156-02

1.“海绵城市”简介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1]。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2.“海绵城市”的在市政道路的应用

2.1 设计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2.2 市政道路中的应用方式

2.2.1 下凹式绿化带——Bio-swale schematic(生物洼地原理)

生物洼地是指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植草沟滞留、植物过滤和渗透作用,可以降低地表径流流速,减小径流流量,从而起到调蓄峰流量的作用。此外,雨水径流中的多数悬浮颗粒污染物和部分溶解态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

2.2.2 侧石开口排水——Curb Cut Schematic(路侧开口原理)

部分路段上,可在侧石边适当位置处进行开口,当降雨量较小时,雨水可直接排入绿化带,有利于绿化带内植被的生长,当降雨量较大时,雨水可排入雨水管道系统。

2.2.3 人行道铺装——Pervious Paving(渗透性铺设原理)

建筑区域不断增加的铺设面积均对水质和公共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硬化面积的增加,大量的雨水在封闭性区域表面汇集,比如停车场、车道、人行道和街道,结果引起很多环境问题,比如侵蚀,洪涝灾害,含水层水位降低,河流、湖泊和海岸受到污染,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2.4 市政道路绿化带形式

(1)滞留槽

生物滞留槽是一个雨水管理途径。当水流过BMP生物滞留系统时,它通过模拟自然土壤的过滤过程来达到净化雨水的效果。它包括覆盖物、土壤孔隙、微生物和植被,用来减少和去除雨水中的沉淀物和污染物。设计生物滞留可以降低、扩散以及一定程度上渗透雨水。BMP生物滞留系统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协助截留雨水、蒸发和吸附性污染物进入土壤基质。当径流通过植被和土壤时,污染物通过植物的过滤、吸收、吸附及生物摄取的综合作用下得到去除。

(2) 滞留池

种植槽通常高于地面或地面有坚固的城墙和一个流通型的底部。该系统在植被的周边敷设防渗层,下部使用暗渠(管)收集渗透径流。如果空间允许,建筑物可以直接将屋面雨水排至与建筑物相邻的植被中。不论是地下排水还是地表溢流,排水管道均安装在与建筑相邻的植被中。

(3) 植物缓冲带

为便于收集和处理从邻近的不透水地表汇集而成的径流,在设计时植被缓冲带都具有一定的倾斜坡度。植被缓冲带不是用来吸收和储存雨水径流,它仅是雨水径流的一个流动通道。植被缓冲带不接收来自洼地、管道的集中流量。

(4) 渗沟

渗沟是带状的,沟内装满砂砾,具有渗透性。可以将雨水保留并补给地下水。渗沟可以收集地下水、地表水等。由于盲沟收水有限,因此暴雨时雨水可能会溢出。渗井不同于渗沟,不是带状,而是圆形的井,同样用砂砾回填,渗井通常接受地表和管道的集中流。

2.4 设计实例

在实际市政道路设计中,往往多个措施综合使用,一般最基本的措施如下所述:

(1)侧分带可适当对侧石开口,并采用下凹式绿地形式,收集车行道雨水,雨水口设置在绿化带中,雨水口面高于绿化带地面约5cm,当降雨量较小时,可使绿化带中树木和植被水分自给自足;当降雨量较大时,雨水漫过雨水口进入雨水管道。绿化带下应做好防水措施,保证道路路基不被浸水破坏。

(2)人行道上的铺装可采用渗透性材料,可以提高雨水的处理能力。

(3)“海绵城市”的设计还可根据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增加例如植物缓冲带、雨水花园等相关措施,提高道路的收水和蓄水能力,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优点。

3.结语

“海绵城市”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内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还可以带来综合生态环境效益。“海绵城市”建设注重对天然河道、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的保护和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同时,海绵城市建设注重利用适宜当地的生态化设施,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径流污染和内涝风险,降低水环境污染巨额治理费用,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近年来,国家对城市内涝问题和“海绵城市”的建设越来越重视,“海绵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开始试点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城市会建设的越来越美丽!

参考文献

[1]明天,我们住什么样的城市——聚焦海绵城市建设新华网.2015年10月17日.

作者简介:周敏(1982-),女,湖北武汉人,市政给排水工程师,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

论文作者:周敏,郑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论文_周敏,郑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