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进入了快车道。混凝土作为建筑主材之一在房建领域得到了广泛得应用,因此控制好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整个房屋建筑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混凝土建筑开裂的主要成因涵盖了混凝土水化放热、环境温度、后期养护等多个层面。本文首先对混凝土建筑开裂机理及成因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提升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的辅助途径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房屋建筑;施工;控制
新世纪以来我国建筑工程技术得到了质的改变,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日趋的成熟。而不可忽视的是混凝土中的水泥有水化作用,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要密切关注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并提高其拉力,有效减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开裂风险,并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温度开裂、混凝土自然裂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1]。从一定层面上而言,防裂技术应用的优劣将直接左右建筑项目混凝土施工质量。如何更好地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措施和管理理念,推动建筑项目混凝土防裂技术实现新的飞跃,成为摆在建筑工程从业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建筑项目混凝土开裂机理及成因分析
在对建筑项目混凝土开裂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导致开裂的主要成因涵盖了混凝土水化放热、环境温度、自身性能、后期养护等多个层面。其中就混凝土水化热是导致建筑项目混凝土开裂的主要成因,其水化放热的速度和内部热量的累积程度直接影响到建筑项目混凝土开裂的程度,而导致这一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水泥的品种、标号、矿物质成分及浇筑的厚度都会对混凝土的水化热产生影响[2]。在混凝土的水化热过程中,其内部温度可达到70摄氏度左右,这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异显著,从实践层面上而言,即使采用部分保温手段也较难有效缩小这一温度差,若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度波多较大则会加剧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风险。而同时,混凝土自身的收缩特性也是造成大体积混凝土体开裂的主要因素,在施工工程中,混凝土的表面容易与外界频繁地进行热量的交换,而在这一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大量水分被蒸发,从而导致表面出现干燥收缩反应,而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水分散发相对较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了梯度收缩效应,进而导致了表面的开裂问题。现阶段,我国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参照常规混凝土工程的养护要求来执行,将适宜稳定控制在18-22摄氏度,空气湿度≥95%,而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这一养护标准在执行中温度、湿度的控制遇到的多个层面的问题,因混凝土的养护不当成为导致裂缝多发。
2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运用
2.1 材料控制
混凝土所释放出的水化热是其产生温度裂缝的重要成因,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中对水泥材质、用量及掺料方式的尤为重要。在房屋混凝土施工中,应尽可能地选用水化热程度较低的水泥,同时在添加一些粉煤灰等。应选择级配好、强度大、颗粒匀的粗骨料来作为骨料选择的一般依据。这将在较大程度上缩小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情况。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受到成本、管控等多方因素的影响骨料的品质往往出现较大的波动,因此要在材料控制环节严格的对其含沙量级其它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在细骨料的选择中,其需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泵送要求,可尽量选择细砂或中砂。除此之外,为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力的同时,可科学地选用外加剂开实现水灰配比的降低[3]。
2.2施工控制
在房屋整体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要严格地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技术流程。特别是要安排专人捣鼓和处理钢筋密集的地方、端模、拐角等。在权重分明的情况下,落实跟班指挥制度。在对房屋建筑缓凝土的捣鼓作业中,仍沿用较为传统的插入式振捣方式,插入振捣厚度≤30厘米(以30厘米为宜),以垂直等距离插入到下层间距≤60cm,高度约为 5 - 10cm。在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边捣鼓边观察,减少混凝土层的漏振或过振的现象。而在房屋施工过程中,对于密集的梁体钢筋应遵循以下的施工工艺流程[4]。当缓凝土井搅拌站拌和后,通过混凝土罐车运输到施工的现场,而后通过泵送的方式来将混凝土注入到模板中,灌注混凝土按照从梁端到跨中持续进行的顺序进行,并在注浆过程中捣鼓严实,以不再出现气泡和表面平坦现乏浆为宜。
2.3冷却管降温
在房屋建筑内部植入冷却管,利用水循环来降低内部的温度,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的温度梯度效应。冷却管中水量的范围≤1.5m3/h,如果冷却管中的水温较高,则可通过加快水流的速度和流量的方式来提高冷却效果。待混凝土的整体养护阶段结束,可采用真空压浆的方式完成工艺注浆和压浆的同坐。同时,较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采用分层浇筑、变形缝预留等技术措施,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开裂的风险[5]。
3.房屋建筑施工中提升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的辅助途径
3.1 严把工程设计质量关
房屋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应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充分掌握的情况下,完成对混凝土配比的设定。同时,为有效地缩小温度裂缝带来的潜在危害,可在容易产生温度裂缝的地方敷设适量的温度钢筋,以便更好实现拉应力的平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对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控制,防止在设计过程中钢筋保护层的过大、过厚而带来的产生温度裂缝的情况。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将混凝土的结构情况予以综合的考虑,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地增大混凝土的水热散热范围,进而使内部的温度得以较好的调节,分散应力,从而减小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在二次浇注过程中可在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网或者钢筋网,以增加混凝土抗拉能力。
3.2 强化施工的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的减少,在得益于以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环节控制的同时,也应将做好现场的监督管理和后期的养护管理。房屋建筑质量的提升离不开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的监督和管理,在强化施工员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的同时,也应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岗位培训,避免因施工员疏于监管或施工人员敷衍代工的情况下出现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待施工完毕后,也应对混凝土的后期保养问题进行细致的规划,根据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其施工环境的温度变化,采取必要的保湿和保温措施,保证养护天数(详见表1)。
表1 目标养护天数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混凝土防裂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程中,要以开放合作、共建成果、惠及多方的原则,遵循技术创新发展规律和建筑行业规范,实现防裂技术向规范化、技术化的再造和升级。同时在建筑工程混凝土防裂技术技术综合管理模式的框架下,着眼于防裂技术应用的整体性,多方位、多交叉地开展项目内的防裂施工技术研讨,确保建筑项目质量和工程控制,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实践支撑和技术储备。
参考文献:
[1]郭伟国.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
[2]洪亮. 浅析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技术[J]. 建材与装饰,2018,(15).
[3]梁胖胖.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房地产导刊,2019,(2).
[4]王天超. 浅谈土建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J]. 环球市场,2017,(33).
[5]房新根.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9):1750-1750.
论文作者:苏建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技术论文; 水化论文; 过程中论文; 温度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