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产业嵌入的“三化”机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技术产业论文,三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34(2009)07-0043-04
技术与产业的作用路径有两条:一是内生型自主式产业化路径,即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进,在原来产业内部进行技术升级。二是外生型嵌入式产业化路径,主要是通过政府、产业组织、市场等外部力量来推动技术演变,拉动技术升级。对于绿色技术而言,其价值诉求主要是具有“公共性”的生态价值、环境价值,难以在产业内部自发形成,因此,其产业化的路径主要是第二种。本文拟对绿色技术嵌入产业的一般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1 从技术语言到产业语言:绿色技术的标准化
绿色技术产业嵌入的实质就是绿色技术的解码过程。解码首先就要转换语言体系:将经过编码的绿色技术语言转换为能够被产业组织所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这个语言体系就是绿色技术标准,这一过程就是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为: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性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益”[1]。而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就是标准化(standardization)[2],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扩大技术应用范围,促进技术合作,加速技术的扩散与传播。
根据一般的标准分类原则,可以将绿色技术的相关标准划分为技术标准、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三大类。技术标准是指经过技术设计、技术试验并已经通过技术鉴定的技术方案的标准化;生产标准指的是将标准化的绿色技术方案进行实施即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具体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的标准化;产品标准是指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绿色技术标准的特殊性体现于在三大类标准中嵌入了相应的“绿色标准”,即具体的生态或环境指标或指标体系,例如技术方案中的绿色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的绿色化和产品的绿色包装等。
绿色技术标准化的第一个特点是能够形成可以数量化、统一化和规范化的技术指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绿色技术标准的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绿色技术的执行层面,标准化的技术指标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技术分解,进而转化为具有现实性的技术工艺和操作规程;二是在绿色技术的评价和反馈层面,量化的技术指标易于进行相互的比较与评价,可以形成统一和规范的信息反馈数据,有利于绿色技术的宣传推广和进一步的进化和创新。绿色技术标准化的第二个特点是可以帮助企业取得市场的话语权。绿色技术标准一旦形成之后,就可以转化为标准市场力(market power),进而成为塑造产业的重要力量,在全球化和全球市场竞争的背景下,拥有标准制定权或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就会获得更强大的市场控制力和竞争力,甚至能够掌控整个产业。绿色技术标准的第三个特点是具有动态性。由于人们对技术与生态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断变化,对技术的生态后果的认识不断变化,对技术的生态控制能力不断变化,绿色技术标准也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参与者、不同的目标设定而不断的变化,甚至绿色技术、绿色技术标准本身也都要参与到这个动态过程中。正是由于绿色技术标准主客体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在整个社会行动网络结构中,绿色技术标准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个演化的过程,和技术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一样,绿色技术标准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参与绿色技术标准的制定、修改、升级的各方面的力量及其比例各不相同。
对于绿色技术的产业嵌入而言,绿色技术标准化有着重要的功能。根据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网络理论,经济行动的实质就是各种社会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塑造或建构[3],而绿色技术标准就可以理解为社会绿色认知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产业实行绿色技术标准则是对这种绿色表达的自我理解,社会与产业在这一个关节点上完成互动与重构即交互主体性的过程,从而为嵌入行为奠定基础。从知识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技术的标准化可以使“缄默知识”或“隐性知识”转化为“可编码知识”或“显性知识”,有利于知识溢出和技术传播。因此,绿色技术的标准化可以使绿色技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和扩散,进而产生规模效应,促进整个产业的绿色化。
绿色技术标准化的原则中,除了“简化、统一、协调、最优”等标准化的普遍性原则之外,还要以纯科学数据的基准值为依据,将各种生态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即遵循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和统一的原则。另外,不同种类的绿色技术在制定相应的标准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绿色清洁技术侧重于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指标控制,末端治理技术侧重于对废物、废水、废气排放与处理的指标控制,而绿色生产技术则侧重于对产品的绿色指标进行控制。对于整个产业而言,最终的绿色技术标准应该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符合标准实施、标准监督和标准评价的基本规范。
2 从产业标准到产业规制:绿色技术的制度化
绿色技术形成规范的技术标准、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之后,就可以在产业内部进行使用和推广。由于直接效益不明显,技术能力不匹配,企业家不够重视,风险太大等原因[4],企业在推动绿色技术的产业化方面缺乏足够的动力,在绿色技术的产业化方面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现象,这就需要政府或相关的产业组织强力介入。因此绿色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既是绿色技术编码在产业内进行大规模解码的过程,又是产业外部的社会力量强力介入的过程。这种介入主要是通过产业规制或制度化来实现的。产业规制是指政府或社会为实现限制市场势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护公众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等目的而对产业主体做出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具有法律或准法律约束力的规范性措施[5]。根据规制经济学的激励规制机制的基本原理,不论是贝叶斯规制机制还是非贝叶斯规制机制,都要考虑到信息约束、委托——代理博弈和激励相容约束[6],特别是在涉及公共领域的产品和服务方面,外部的制度化规制具有非常明显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从社会管理和政府治理的角度看,绿色技术的制度化就是环境管理的过程,在内涵上主要包括环境预测、环境标准的建立、环境审计的实施、环境监测以及环境信息系统的构建等等,在手段上主要包括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等,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环境—社会—人”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三种生产体系:物质生产、人口生产和环境生产[7]。
依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绿色技术的社会规制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从规制的手段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激励规制和约束规制。激励规制主要是一种正面规制,即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和金融手段鼓励企业或个人自觉研发、采纳、传播绿色技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约束规制主要是一种负面规制,即采用各种方法限制或惩罚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从规制的对象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个人规制、企业规制、市场规制和政府规制。个人规制主要是针对个人消费行为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如垃圾分类制度;企业规制主要是针对生产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如企业排污制度;市场规制又称为界面规制,主要指对个人、企业、社会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相互之间发生的影响环境的行为进行规制;政府规制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政府行为规制,如政府直接投资经办的供水、供电、铁路、文教等公用事业;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行为规制,如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干预。
绿色技术社会规制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从绿色技术的生态效应出发,依据整体性原则、协调与平衡原则以及循环与再生原则,对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最终产品进行生态辨识、生态诊断和生态评价。这里面主要涉及到各种技术、信息以及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此外,不同发展程度的社会,也要根据自身的实力量力而行,防止过度规制而阻碍社会发展,甚至落入生态陷阱。
绿色技术社会规制过程的实质可以理解为社会、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博弈。从各个利益主体价值诉求的差异性可以看出这种规制对不同主体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因此,在规制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不同主体的行为动机。由于企业在整个规制过程中占据信息优势地位,会采取各种策略对抗、抵制或影响规制过程和规制结果,并且相同产业中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在规制过程中的策略和行为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在绿色技术社会规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以及规制行为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相关的重点企业。最优化的结果是既能够保护环境又不会伤害企业。
绿色技术社会规制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从更高的视角和更高的层次来进行生态考量,克服企业自身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或生态视野狭隘的缺陷。根据外部效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生态投资理论,可以通过一定的政策、法律手段实现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让绿色技术的消费者支付相应费用,绿色技术的生产、提供者获得相应报酬;通过制度设计解决好绿色技术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激励公共产品的足额提供;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好生态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激励人们从事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并使生态资本增殖。
绿色技术社会规制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管制手段、庇古手段到科斯手段的转移;一是由单一的规制手段逐渐转向系统的规制手段。这说明了绿色技术的社会规制必须以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基础,既充分考虑正负方面的外部效应,又应具备一定的“超前性”,逐步实现从“治理型”向“预防型”转变。
3 从绿色自发到绿色自觉:绿色技术的市场化
绿色技术产业化之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取得,有赖于绿色技术在产业内部大规模的应用与推广。根据“新工业地理”和“新经济地理”中的产业区知识外溢理论[8],知识外溢所带来的“知识外部性”并非纯公共物品,在产业内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商业运作的。因此,绿色技术的产业嵌入最终还需要有一个“市场化”的过程。
绿色技术市场化的主要目标是构建有利于绿色技术研发、使用和消费的市场。依据市场涉及范围和层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区域市场等不同的种类。其中国际绿色技术市场构建的主要依据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国际性组织,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等,在各种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的框架下为国际经济贸易、国际技术合作与贸易提供平台;国内绿色技术市场主要是为国内从事绿色技术的相关产业和企业提供经济活动的平台;区域绿色技术市场则只是局限于本区域的绿色技术相关经济活动。绿色技术市场化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各种经济和金融手段如价格、税收、补贴、贷款等,来引导和鼓励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主动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技术或技术方案。
绿色技术市场化的首要作用就是对现代社会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的规制。根据现代社会和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市场或市场经济就是理性指导下的合理化逻辑,“合理的态度大体上首先是由于经济必要性而强加于人类心灵的。正是日常经济事务,才使我们作为一个族类获得了合理思想和合理行为的初步训练”[9]。市场化前提下经济行为的铁面无私的明确性和量化特征,迫使人们不得不以合理化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而在环境伦理学看来,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罪魁祸首就是理性的非理性使用,即非理性的理性化,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让理性回归理性”,建构绿色理性或生态理性[10]。换句话说,就是让理性“理性化”,让合理性的市场来规制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通过市场的力量,突出经济技术活动的生态价值,推动技术活动主体从绿色自发向绿色自觉的转向。
绿色技术市场化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打破市场壁垒。Broadman将市场壁垒划分为经济性壁垒和制度与行政性壁垒两种[11],其中经济壁垒包括规模经济壁垒、产品差异壁垒和绝对成本壁垒。
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标准化和制度化基础之上的绿色技术经过商业化的市场运作,在市场供求关系的支配下实现资源配置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形成帕雷托最优,就可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消除产品差异,降低绝对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打破各类经济壁垒,在“研发—应用—消费”的生命周期中实现良性循环,促进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产业绿色化的根本目标。管制性壁垒主要是政府针对现实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以及竞争的不充分等因素而导致的市场扭曲和市场失灵而采取的介入手段,特别是在绿色技术市场化过程中的产业转型期,政府的介入尤其是在产业进入的门槛设置方面有其特殊阶段的必要性,而一旦绿色技术市场形成,“看不见的手”能够正常发挥作用,政府的撤出和管制性壁垒的消解就成为现实。
绿色技术市场化的内在条件是被推广和使用的绿色技术不仅仅具有环境保护的功能,同时还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根据波特的相关理论[12],通过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专一化战略,企业可以规避绿色技术带来的相关风险。同时绿色技术也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使进入商业化运作的绿色技术最终可以形成产业的绿色自觉。在外部条件方面,绿色技术市场的形成还必须依靠“绿色文化”的建设:只有形成建立在绿色消费理念上的绿色文化氛围,才能够使生态成为一种资本,成为市场竞争的资源[13],直接进入当前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生态资本的建立可以确保消除绿色技术的外部性,成为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使产业能够获得高于起码是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收益。
以上分析表明,绿色技术的产业嵌入是一个从技术语言到产业语言、从产业标准到产业规制、从绿色自发到绿色自觉的动态系统工程。企业无疑是绿色技术产业化的主体,但绿色技术独特的价值品性使其产业嵌入很难以自发的形式展开,而需要广泛的外部推动。尤其是政府、行业协会、民间非政府组织和市场的推动。正如我国学者肖峰所言:“一种技术的特质和形式是技术形成过程中多种社会前提条件的结果。这些社会性的前提条件,包括我们的体制、习惯、价值、组织、思想和风俗等等,都是强有力的力量,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了我们的技术。”[14]在绿色技术产业嵌入的过程中,无论是其编码、解码,还是其社会规制和市场建构,都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积极配合。绿色技术的产业化虽然最初要以外生型嵌入式为基本路径,但一个成熟的绿色技术体系的形成,则有赖于实现由外部嵌入为主向内部自生为主的转化,使绿色技术的产业化成为一种自组织过程。由于绿色技术和产业系统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绿色技术的产业化也具有动态性、开放性、不确定性等特征。按照耗散结构理论,作为远离平衡态的具有开放性的技术共同体、产业共同体和消费共同体相互作用,在物质、能量、信息的传输与交换中,能够产生自组织性[15],从而使绿色技术的产业演化表现为一个有序性不断提高的自组织过程。当然,要实现这一转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认为,关键是生态实践场的建构,即以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为核心的绿色交往共同体的建构。这种绿色交往共同体的建构是生态博弈、生态竞争、生态协作的结果,它既有赖于生态观念和生态价值的社会认同,又有赖于生态辨识机制、生态诊断机制、生态评价机制的形成与完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