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美学的生命本体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易论文,本体论论文,美学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词 古典美学;《周易》;生命本体
我们曾在《“象”:〈周易〉美学的建构原则》和《“阴阳”:〈周易〉美学的总纲》①等文中,对《周易》美学思想的总体形态作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则试图从“生”这一《周易》美学思想的重要主题入手,对《周易》蕴涵的丰富的美学思想及其历史影响进一步加以论析。
1
作为六经之一,数千年来,《周易》以其神秘性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个司芬克斯之谜。组成这一神秘文化大厦的基石,是一组神秘的符号——八卦。八卦又是由两个极其简单又至为玄奥的符号“——”和“--”组合而成。所以,破解《周易》之谜的钥匙,就是探求“——”和“--”的本来面目。
对于“——”和“--”这两个神秘符号的破译,前人已经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早在二十年代,钱玄同、周予同、郭沫若等就敏锐地猜测到《周易》所显示出的远古先民生殖崇拜的遗痕,指出“——”是男根的象征,“--”是女阴的象征②。近年,赵国华先生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一书中,把八卦的起源与半坡遗址的鱼纹联系起来,精心考证,发现“八卦起源于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的鱼祭。半坡先民的鱼祭,是一种生殖崇拜的祭祀礼仪”③,这是令人信服的。不过,赵国华先生的这一重大发现是八卦起源的潜意义或深层意蕴。这是与先民因对人类生育行为的无知而导致的女性生殖崇拜观念一致的。但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男性在种的繁衍中的意义被发现和强化。男性生殖崇拜与女性生殖崇拜并行不悖。男根女阴遂被纳入八卦的象征阈,这可谓八卦符号的显意义或象征意蕴。
内证于《周易》,我们不难发现《周易》中遗留的生殖崇拜文化的印痕。对此,《易传》作者作了交待。《系辞》认为,万事万物的产生,其根源在于作为“易之蕴”(《系辞上》)、“易之门”(《系辞下》)的乾()坤()两卦。《系辞上》讲: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代表天,指称父,是男性的象征;坤,代表地,指称母,是女性的象征。为什么以乾和坤表征男与女呢?《系辞上》云: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专即团,《说文》谓“团,圆也”。从乾“大生”的功能看,静专动直是对作为男子表征的男根萎缩勃起之貌的描述。“——”是男子性器的符号化。《系辞上》又云: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翕,即阖。《说文》讲,阖即“闭也”,辟即“开也”。从坤“广生”的功能讲,静翕动辟是对作为女子表征的女阴的开合之状的描述。“--”,中空,正是女阴的符号化。正因为“——”是表示男根,“--”是表示女阴,故以“”(乾)“”(坤)指男女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周易》并不到此为止。从《周易》的创作来看,是视天人为一体,由自然物象的推移断人事物理之变化,从人事物理之吉凶溯自然万象之萌兆。所以,对于人类自身的探索自然就与宇宙万物相沟通,人类自身的生命机制也因而外化为宇宙的生命机制。《系辞下》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从人类“种的藩衍”来看,男女是其根源;从物种的生产来看,天地阴阳是其根源。人类种的生产秩序从而也就是宇宙万物化生的总规律,“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天是万物之父,坤是万物之母,天地万物人类化生的总根归一。很显然,《周易》以乾坤两卦为始基的宇宙模式论,导源于生殖崇拜。
正是由于把“男女构精”看成宇宙之根本,所以,《周易》特别强调“生”的形而上的意义。乾坤“大生”、“广生”的功能,被赞为“盛德大业至矣哉!”(《系辞上》)“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坤生育万物的“大”和“广”,与天地之大德同一,“广大以配天地”(同上)。“男女构精”,阴阳交感的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周易》的宇宙模式论,是充满生命激情的生命本体论。对生命的崇拜,渗透于《周易》灵魂底层。故《系辞上》讲:“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序卦》),进而才有人类,有了人类的一切社会关系。宇宙间天地→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这样一个化生的总过程,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序列。
这一万物化生的生命交响曲,不仅吹响了生命有机体衍生的号角,同时也奏出了一曲生命之美的颂歌。在《周易》中,“生”并不是拘泥于生殖崇拜,局限在“男女构精”,而是拓展到了宇宙生命的全过程,包容了一切生命行为、生命活力、生命情感等。而且后者在《周易》中尤为重要。比如离卦卦辞是:“利贞。亨,畜牝牛吉。”离卦所展现的是“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正”(离卦《彖》)这样一幅充满生机的壮丽图景。万物欣欣向荣,勃发着生命力,笼罩着美的光辉。这正是畜养母牛,“广生”、“大生”的大好时光。“畜牝牛”,祭天祭祖,显系生殖崇拜的产物。恒卦是对恒久之道的赞美。恒卦所表现的是“雷风相与”(恒卦《彖》)的自然恒久之象,“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同上)。面对天地万物生生不已的变化过程,“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同上)。在《周易》中,天地是厚涵着生命意志,洋溢着生命情趣的美的兴象。“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系辞上》),在这时所感受到的充盈着生命精神的天地之美,是美的生命本体。
2
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哲学的产物,美因而从本质上包容了人的生命情感。同时,人性的价值也在美的世界中得到弘扬。所以,如果失却了“生”的精神,一切美的存在、美的创造也便失去了意义,美的欣赏更无从谈起。
(一)作为美的存在的客体本身充满了生命意趣。
《周易》认为,任何美的产生和存在,无不是阴阳交感的产物。“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系辞下》)事物存在的根本,在于阴(柔、仁)与阳(刚、义)的交互作用。阴阳交感的过程,是生育万物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僵死的,而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如屯卦,上坎为云,下震为雷,是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山雨欲来之象。但是,尽管有云行于上,雷鸣于下,却仍然是将雨未雨,处于“刚柔始变而难生”(屯卦《彖》)的阵痛之中。《序卦》讲“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也,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屯卦所表现的是事物初萌之际的美的兴象。雷雨具有元大、亨美、利物、贞正之美德,“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屯卦《彖》)。万物之美经历了雷雨的洗礼,将会更充分地显现出来。解卦的组合恰好与屯卦相对,震上坎下,它所展示的是天地开通,阴阳交流,春风拂面,冰消雪融的景象。解卦之象给人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之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卦《彖》)。所以,《周易》颂赞“解之时,大矣哉!”(同上)
可见,在《周易》作者的眼中,万事万物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天施地生,其益无方”(益卦《彖》),天泽惠万物,地生育万物,万物秉承的天地的生命情愫是无穷无尽的。“天地不交,万物不兴”(归妹卦《彖》),没有天地互感,阴阳交易,万物就没有了生机,美也就无从表现出来。反之,“天地感,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咸卦《彖》)。无论自然美还是社会美,都是生命意志的表现。天与地,物与物,人与人,天地与万物与人类,都是交相感应的生命有机体。美的存在各有所感,各有所应,其交感变应的机制不同,其美的形态也各异。“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卦《彖》)。美的存在的客体客形是饱涵生命意味的存在。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真正体认《周易》美学的基本精神,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美的存在的本质。
(二)审美感性是对“生”之本体的感悟,是生命充实旺盛的美的物象给予主体心理的作用。审美主体内在的生命脉搏与审美客体所特有的生命情感的律动相谐调、相应和时,主体心理就升腾起美的旋律。审美感知不是受动的映像过程,而是主动的求索过程。
《周易》认为,美的产生和存在离不开阴阳交感这一生物机制,因而美也就被分为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两种形式。阳刚之美的最高境界是与天之生命精神同一。天是“万物资始”(乾卦《彖》)的源泉。“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同上),天能行云施雨,万物因之得以滋养化育,人类因之而备有生命之必需。万事万物皆受天道变化的支配、与天之生命节律同构。天道因此而为阳刚之美的最高理想,“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乾卦《文言》)天道刚健博大的大美,是主体对阳刚之美的永恒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彖》)。阴柔之美的最高境界是与地之生命精神相契合。地的生命精神是顺承天道,资生万物,“地厚载物,德合无疆”(坤卦《彖》)。地之美表现出来,“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同上),对审美主体有巨大的感动作用。“君子‘黄’中通理”(坤卦《文言》),自觉地与坤道之美同律,“正位居体”(同上)。所以,一旦了悟阴柔美与阳刚美的内在精神,也就抓住了美的生命本质,“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系辞上》)。感知了美的生命本质,方能够“与天地相似,故不违”,与天地同律,“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系辞上》)。
如同人卦,上乾象天,下离象火,是火光冲天,光明灿烂之象,体现了“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同人卦《彖》)这样一种刚健中正的美学精神。同人卦所体现的这一美学精神是“应乎乾”(同上),即与天道相顺应的。同人光辉天宇之象启示主体去追求文明刚健之德。审美主体从中体悟了美的生命节律,“能通天下之志”(同上)。谦卦,上坤下艮,坤象地,艮象山,是“地中有山”(谦卦《彖》)之象,这是对盈实浑厚的美学品格的体认。“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同上),天道下行,日光普照万物;地道上行,滋养哺育万物。万物因而秉赋了天地谦厚的美德,“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卦《彖》),审美主体对天地之美的欣赏因之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谦卦《象》)
对生命极旨的追求,使《周易》把美的体认不是看作受动的映象过程,而是看作积极的人生行动。所以,我们在《周易》中反反复复地看到其对“天地万物之情”的强调。如咸卦,兑上为阴,艮下为阳,是阴阳“二气感应”(咸卦《彖》),男女相通的感生之象。“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同上),所以从男女构精、阴阳交易、天地相感的生命过程中,可以洞见宇宙之情,“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同上)。应当注意的是,《周易》在这时强调了圣人感化人生和天地感化万物的同构性、主动性,天地交感的生命运化所表现的是宇宙的永恒秩序。“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终则有始”(恒卦《彖》)。所以,观照日月推移、四时变化、人事代序的永恒规律,“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同上)。阴阳合德,刚柔有体,观大化流行,可见天地之情。审美主体须调动自身一切审美官能,“以体天地之撰,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
(三)人生的道德修养同时也是审美心胸的陶冶,对完满人格的追求是对生命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生命激情的焕发。
一如上述,《周易》把美分做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人生的审美践履因此也就表现为对阴柔美与阳刚美的追求。作为阳刚之美的象征,天体现了刚健壮阔的美学精神,是“善之长也”,“嘉(《说文》:嘉,‘美也。’)之会也”,“义之合也”,“事之干也”(乾卦《文言》)。所以,要成就刚正宏大的人格,就必须自觉地身体力行天道天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至大至刚,变动不居,充满了永不枯竭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生壮美精神的张扬正是天道“刚健中正”(同上)之精神的扩张。“君子体仁足以长仁,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同上)地作为阴柔之美的代表,“承天而时行”(坤卦《文言》),与阳刚之美相应和,“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坤卦《彖》)“亨”,高亨注曰:“美也”。坤道之美同样具有高涨的生命意志。所以,对坤道美的践履,是人生健全、丰盈的生命激情的喷涌迸发,“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坤卦《文言》)
乾坤作为阴柔与阳刚两种美学品格的最高体现者,根源于积淀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底层的生殖崇拜,根源于对生命的讴歌和赞美。“天地之大德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上》)。宇宙万物的生命本源,在于天地阴阳男女的感应。所以,美的存在无不是阴阳交易的结晶,人生美学精神体现了天地的生命情感。如小畜卦,上巽象风为阴,下乾象天为阳,“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水畜卦《彖》),是“风行天上”(小畜卦《彖》)“密云不雨”(小畜卦卦辞)之象。反映在人事上,就是志行刚健、谦逊、中正之大道,“君子以懿文德”(小畜卦《象》)。“懿”,《周易集解》谓“美也”。天畜卦下乾上艮,艮为山,是天在山中,天之光明辉映群山,草木鸟兽生意盎然的美丽景象。天道刚健,山性浑厚,天光山色,相映成辉,“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大畜卦《彖》)。君子观此美景,奋然感动,自觉地顺应天道,遵循自然规律,追逐圣贤业绩,畜养自身的美德,成就自我人格理想。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对审美心胸的陶冶,是《周易》一以贯之的精神。蒙卦《象》讲“君子以果行育德”,蛊卦《象》讲“君子以振民育德”,蹇卦《象》讲“君子以反身修德”,震卦《象》讲“君子以恐惧修省”,渐卦《象》讲“君子以居贤德善俗”等等。身心道德的磨砺修行,旨在实现人生价值,美善人类社会。姤卦是乾上巽下,“天下有风”,吹拂万物,感应于人类社会,“后以施命诰四方”(《姤卦《象》)。乾为阳,巽为阴,“柔遇刚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卦《彖》)。天地相遇,阴阳交流,万物盛长,这里“生”之“大行”,是万物分合离遇的“生”之法则。这种生的法则在《周易》中升华为生命的最高原则。天地的生命秩序强化了主体的生命意识,主体的生命意识又赋予客体以人的生命情感。天地自然由之而具有生生不息、积极乐观的生命节律,乐观的人生意识充实了阴阳之道。这是一种理性与情感互渗的充满生命感和美感的人生哲学的表现。人生观和审美观浑然一体,表现了生命意识的自觉。
(四)审美创造是天地化育万物,生生不已的生命精神的再现。
《系辞上》在论及《周易》卦象体系的建构过程时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以观象于天,俯以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可见,易象体系不是凭空撰想出来的,而是圣人仰视俯察天地万物有所感动的认识成果,是对天地阴阳生物机制的模写和再现。“近取诸身”,是对人类生命情感的析理;“远取诸物”,是对客体生命活力的把握。所以,《周易》以八卦为始基的宇宙模式论充满生命的激情。从总体上讲,“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下》),以乾坤阴阳为基石构筑起来的易象大厦,既是“取诸身”的“生”之本能的外化,又是“取诸物”的“生”之本体的内化,内外交合创制八卦的终旨在于“体天地之撰”,“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也就是由天地神明生养化育万物的审美认知而生发的审美创造。
《说卦》具体阐述了八卦模写的生命形式。“乾……阴阳相薄(即搏)也”,“坤……万物皆致养也”,“万物出乎震”,“巽……言万物之絜齐也”,“坎……万物之所归也”,“离……万物皆相见”,“艮……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兑……万物之所说也”。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阴阳八卦的根源就是宇宙的生命本体,八卦反过来又是对宇宙最根本的生命过程的抽象、模拟、形式■■宇宙万有之生命本体是同构的,万化归一。从根源上看,人类生命是宇宙生命的展开;从认识过程看,宇宙生命是人类生命的外化和强化。对八卦大系统复写的宇宙化生过程,《序卦》作了系统的概括: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物始生也,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
不仅八卦再现的是宇宙生命本体,而且由八卦衍生的六十四卦同样也再现了宇宙生命的整体过程,八卦美学的生命意味因六十四卦的错综衍演而更加强化。
既然生命性相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么美的创造就自然是对生命的模写、再现和歌颂。如豫卦,上震象雷,是“雷出地奋”,惊雷震动万物,万物生机勃勃的春之景象。从宇宙运化的规律看,春天是生命勃发之际。小宇宙生命的激悦与大宇宙生命的激悦融为一体,春天洋溢着生命的亢奋和热情。所以,当春雷提示生命复苏的时候,“先主以作乐崇德,殷荐上帝,以配祖考”(豫卦《象》)。雷声是万物复苏的歌声,音乐是人类生命的礼赞。先王创作音乐,是为了歌颂天地资生万物的功德,歌颂祖考繁衍养育子孙的功德。一方面是“天地感,万物化生”(咸卦《彖》),一方面是“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同上)。所以,“观其所感,而天下之情可见矣”(同上)。通过观照和复现宇宙生命的创化,通过对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感知,可以纵览生命之美的全部意蕴。
(五)生命是一个过程。因此,美的展现具有过程性。
八卦及六十四卦,本质上是对化育万物、致养万物、终始万物的生命机制的再现。在《周易》看来,任何事物都是有条件的存在,它总要向他物过渡。《序卦》反复强调“物不可以终通”,“物不可以终否”,“物不可以终壮”,“物不可以终动”,“物不可以终止”等等。所以,《周易》特别强调“生”这一天地万物之大德,强调生生不已的生命之火的薪传过程。“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因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序卦》)
正因为美的生命本体是一个过程,美也就必然具有过程性。《周易》认为,万物生命运动周而复始的过程表现了天地之根本规律,透过事物“反复其道”(复卦卦辞)的运动形式,可见“天地之心”(复卦《彖》)。故复卦《彖》讲:“‘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周易》时时处处都在强调美的过程性,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周易》的卦爻象辞体系,其旨就在于观察事物之始,探求事物之终,再现由始而终、由终复始的生命全过程。“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系辞下》),意谓一卦六爻,阴阳错综,卦有卦象,爻有爻象,其所表现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的生命存在。“《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看看《周易》的宇宙模式论,就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其“唯变所适”的精神。《系辞上》为我们勾画了《周易》的八卦运化模式: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太极是宇宙生命之总根。两仪谓天地阴阳,是包含于太极本体之中的生命之源。天地阴阳交感,遂有四时、八卦、万事万物、人类社会。美的创造从而也就必须自觉地反映宇宙的化生过程,“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系辞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同上)。“圣人”正是满怀生命的激情,洞见天地万物之美的过程性,进而予以诗意的描绘。如渐卦:初六:鸿渐于干(即岸);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六四:鸿渐于水;九五:鸿渐于陵:上九:鸿渐于陆(高亨注陆为陂之误。陂,水池)。这是对鸿燕盘旋翱翔的美丽动人的景象的蒙太奇式的描绘。从鸿鸟嬉戏河滨,盘旋着陆,翱游林际,飞越山岭,起舞池塘这一系列动态的诗情画意中,分明可感受到充盈欢畅的宇宙生命的律动。再看明夷卦:初九:明夷(即鸣雉)于飞,垂其翼;六二:明夷夷(后“夷”为负伤之意)于左股;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上六:不明(即鸣)。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这是一幅猎雉图:一只野雉哀鸣着飞过,因其左股中箭带伤,垂翼而翔。猎雉人向南紧追不舍,弯弓搭箭,正中雉鸡左腹。雉鸡在空中挣扎几下,坠地而死。日垂西山,暮落黄昏,猎人满载而归。从欢悦与悲壮交织的狩猎过程中,我们同样感受到了生命的过程性和美的过程性。对于生命的过程性、美的过程性的体认和描绘,在《周易》中随处可见。“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下》)。“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载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系辞上》)
3
《周易》美学思想是先秦美学思想的反映。对生命本体的礼赞不惟《周易》所独有。《诗经》中存有丰富的生命颂歌,《老子》也讲“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先秦文化中有很深的生殖崇拜的烙印。生殖崇拜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男女构精”的生命行为神圣化,上升为万物生养化育的根本规律。“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这种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直接影响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历史形态。天地阴阳的生命律成为中国古代美学的思想律。《周易》的阴阳生命本体论对后世美的本体论、审美发生论、审美创造论等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在美的本体论方面,《周易》以阴阳交感的生命机制来揭示美的本质的思想,成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源头活水。在《周易》美学生命本体论影响下,阴阳生物成为揭开美的存在之本质的一把钥匙。汉儒董仲舒讲:“取天地阴阳以生活耳,而人乃烂然有其文理”(《春秋繁露·天副人数篇》);扬雄提出“一阴一阳,然后生万物”(《太玄·图》),“阴敛其质,阳散其文,文质斑斑,万物粲然”(《太玄·视》);唐代张彦远提出“阴阳陶蒸,万物错布”(《历代名画记》卷二);明代魏禧讲:“水生于天而流于地,风发于地而行于天……风水相遭而成文”(《魏叔子文集》卷十),等等如是,都是通过阴阳的化生来阐释美的生命本质的。
第二,在审美发生论方面,从《周易》美学生命本体论出发,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对于阴柔与阳刚之美的独特认识。人生品格的修养与审美情怀的修养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乐记》认为音乐美的生成是人心“感于物而动”的结果。孔子、《周易》都把仁智之品德与山水之美相联结。嵇康提出“二仪陶化,人伦肇兴”(《嵇康集·大师箴》)。石涛讲:“《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乃所以尊受之也”(《画语录·尊受章第四》),他认为进行艺术创作的前提是“有蒙养”(《画语录·清湘大涤子题跋》),这是对《周易》蒙卦的继承与发挥。清代姚鼐则对阳刚与阴柔的审美特点作了一次总结,提出“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惜抱轩文集》卷六)。
第三,在审美创造论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美学天人合一的阴阳交感思想律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古代美学——哲学——伦理学三位一体的特殊形态,进而形成了这种独特形态之下的、具有浓厚德教意识的审美创造论。锺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艺术创造是二气生命运动对人的性情摇荡的产物。刘勰强调艺术创作应与易象同体。明代何景明讲:“夫意,象应四合,意象乖曰离,是故乾坤之卦,体天地之撰,意象尽矣。”(《何大复先生全集》卷三十二)刘熙载认为“书要兼备阴阳二气”(《艺概·书概》),作词有“壮语”、“秀语”,作文有沉有快,这些都是对宇宙万物的本体及生命二气的描绘、再现。
最后,由于《周易》美学生命本体论的影响,中国古代美学特别强调美的生命力,力求在事物运动的过程中抓住美之真谛。所以无论是审美批评还是审美创造,都不重单薄的形似,而是以风神骨气为上,讲求“气韵生动”,把生命精神的再现视为美的创造的最高原则。刘勰由此出发提出“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文心雕龙·通变》)。王夫之认为“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其绮丽”(《古诗评选》卷五)。叶燮认为“变化不测,不可端倪,天地之至神也,即至文也”,“乾坤一日不息,则人之智慧心思,必无尽与穷之日”,“时有变而诗因之”,“诗递变而时随之”,“递变递盛,诗之流也”(《原诗》内篇)。
* 收稿日期:1993-09-18。
注释:
①《“象”》一文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2期;《“阴阳”》见《周易研究》1992年第2期。
②参钱玄同《答顾颉刚先生书》,《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周予同《孝与生殖器崇拜》,《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科学出版社1960年2月新一版,第26页。
③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