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态文明视角;城乡规划
前言
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继而引发人口过剩、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地区发展不均衡等诸多乱象。目前,低效率高成本的城市化模式已经出现了很多漏洞,让我国城乡规划工作趋于停滞;其不但让我国经济实力被削弱,并且也让生态环境遭受灭顶之灾。所以,变更城乡规划模式,推动城乡向低碳、生态、绿色发展模式转变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命题。
1、生态文明视角下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
1.1生态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在城市转型期间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发展城市。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不仅仅是快速发展的经济、高速提升的国力、瓦解的传统社会形态,更多的是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威胁。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重要包括严重的环境污染与不理想的资源储蓄情况。
(1)环境污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城市化建设开启良好势头,许多企业更为注重生产经营工作的经济效益,忽略了环境保护问题。以大规模发展工业市场的东南沿海地区为例,工业生产带来的有害气体与污水未经处理便投入湖泊、海水等自然环境中,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使当地的居住环境面临较大压力,超过生态环境的最大承受能力。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较为严重,由于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的环境容量逐年减小,生态脆弱,人口少,保护措施不够,导致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极易受到破坏,整治环境污染问题是大势所趋。
(2)不理想的资源储蓄。我国是一个人口较为密集的大国,人多地少导致我国各种资源不能供应相应人口数的消耗。就土地而言,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农用地的所占比例,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人们正常的饮食起居不受到干扰。就石油而言,我国更多的是一个石油消耗国不只是一个石油输出国,国家更为丰富的是煤含量而不是石油含量。就水资源而言,我国水含量虽然丰富,但由于早期发展并没有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使得如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
1.2城乡规划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城乡规划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不合理的城市规划使得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加剧了环境污染,使得能源资源的消耗大幅度增加,使得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更为关键的是乡村建设活动无序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如今的区域规划编制进程较为缓慢,使得环境污染往往需要整个区域内所有地方政府组织共同面对、共同治理,手续过于繁杂、机构繁琐的结果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往往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
2、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优化措施
2.1转变城乡规划理念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工作应以人与生态和平共处作为发展原则,以保持生态环境的可延续性为指导方针,节省并保护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科学的城乡规划整治城乡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式城镇,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开展城乡规划工作。
当代城市规划的概念一经提出,城市规划的方式从终极目标式规划演变成动态弹性规划,规划方式的不断转变说明设计人员对生态环境问题正加强重视。规划人员也从以往的技术精英全权负责转变为调动广大人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参与规划。由以经济发展为主的理智规划过渡为宏观调控的整体调度规划,因此,城乡规划实质上是一种政治策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说明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工作需要加入对政治文化情况的着重考量。缺少了对政治文化的参考,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便失去了根本支持。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通常由专业设计人员完成,结合行政部门的建议进行调整。社会阶级的权益在当前的整体规划中未得到充分体现,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便也无法彰显。树立生态文明的规划观念,让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愈加完善。
2.2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将规划设计与自然结合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是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城市形态在空间层次上的物质表现形式。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要求城市空间结构适度紧凑,这是基于我国属于地少人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大的结果就是要合理利用空间。其次,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要求,要与生态环境系统相协调,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考虑到城市周边的生态系统,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发展城市。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也要求完善城市的基础结构,做好污染的清洁措施,例如加强污水处理与空气无污染的管理。而将规划设计自然结合进一步强调了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需要有空间区分线以保护生态敏感区,以及以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编制相关设计方案加强对城市的生态化建设、绿色化建设、宜居化建设与健康化建设(如下图所示)。
2.3完善空间规划系统
为配合城乡工作的良好开展,政府部门出台了《城乡规划法》,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法律层面的坚实保障。城乡规划一体化将乡镇区域的构建提升到了规划方案的管控层面,将城乡规划进行强行编制,并对其完成构建引导,实现科学的城乡规划设计部署,防止城乡生态问题在城镇中蔓延。不断加强对城市区域的规划力度,重视城乡接合部的规划建设与城中村的改建问题。
同时,城市规划的生态化建设应将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进行有机结合,转变传统的城乡规划模式。以某城市为例,在预估城市规模的阶段,应进行对规划地区的生态容量与生态足迹相关的调查工作,通过对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解读,明确这一城市的基本功能,在城市用地规划考评与用地选择中,结合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科学规划。目前,我国的空间规划种类繁多复杂,除了城乡规划工作,还有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划等,各类规划工作的目标、坐标、侧重点存在差异,在同一应用标准下会形成规划冲突,使得依照系统实行的空间规划工作变得无序,降低了空间规划的实施效率,对城乡规划工作的统筹与开展产生拖累。因此,应健全当前的空间规划系统,实现种类各异规划方案有效兼容,构建高秩序性、高一致性的空间规划体系,全面提升城市规划的管理水平。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2.4优化绿色基础设备
绿色基础设备主要指一个相互关联的绿色空间系统,由多种开敞空间与自然地区构成,包含绿道,湿地,城市花园,森林以及乡土植物等,这些要素构成一个相互关联、有机综合的网络结构。因为绿色基础设备理念引入时间很短,所以,生态文明发展要加速城市内绿色基础设备建设,科学规划,调整政策,投入经费,增强群众参与观念。
3、结语
自然生态逐渐恶化,不只是我国正面临这种问题,其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因为生态被破坏引起的南北极冰雪融化,全球升温现象不能忽略。所以,为全面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必要严格保护自然环境。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建设对环境有较大污染,且诸多部门对此并未引起高度重视。所以,在城乡规划中,需要对生态环保做好宣传工作,让人类均形成生态文明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庄加红.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研究[J].四川建材,2018,44(10):44,46.
[2]彭茂军.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城乡规划问题研究[J].智能城市,2017,3(9):101.
论文作者:吴一鸥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生态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城市论文; 我国论文; 空间规划论文; 工作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镇建设》2020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