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实施适于新疆送变电工程公司运维输电设备点检定修、裂化倾向控制等措施,及时掌控输电设备运行状况,走出一条管理与质量并取的输电设备管理创新之路,实现有效控制输电设备故障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点检;输电设备;劣化倾向管理;定修管理
一、点检定修的由来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提出预防检修模式,即借助人类预防医学的观点,对输电设备的异常部位和输电设备易损零部件,实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措施,力争提前解决问题,预防突发故障发生。这种检修方式对高性能、大容量、造价高的输电设备起到了重要的维护作用。
点检定修在我国电力行业推广应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华东地区的电厂通过考察上海宝钢自备电厂点检定修的做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引人点检定修管理体制。点检定修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是在2002年12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成立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后,各发电集团公司在不同时期分别推广点检定修。2006年大唐国际所有下属单位全面实行了点检定修制。相信在未来,点检定修管理模式将被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所认同和采纳,并以滚雪球的态势蓬勃发展。
二、推行点检定修制的必要性
截至2015年初,新疆送变电工程公司负责于运维线路共计88条,线路公里数总计:7674公里。随着送变电公司运维业务和人员结构、数量等情况变化,原有制度的管理弊端逐渐显露。有些制度在输电设备管理上比较粗放,责任制落实和标准化管理工作不到位,输电设备过维修、欠维修情况多。故障检修、预防性计划检修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要求。而点检定修制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管理模式与特点。是一种规范化运作、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可形成高效、动态和闭环的管理流程,正适合现代化电力企业的运营。
三、点检定修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管理体制
点检定修制是以点检为核心,全员、全过程对输电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输电设备管理体制。推行点检是组织体制建设的过程和标准化建设的过程,是要强调输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定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传统的以“修”为主转变为以“管”为主,落实输电设备管理责任制,实现点检员对输电设备的自主管理和终生管理。点检员是输电设备的责任主体,既负责输电设备点检,又负责输电设备全过程管理。使输电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等方面达到协调优化管理。
(一)点检定修管理体制形成了以点检员为核心对输电设备全面负责的输电设备思想和体制。点检定修制的精髓就是形成了以点检员为核心的全员输电设备检修管理体制,输电设备与点检员一一对应,点检员充分掌握输电设备技术状态。点检员对所管辖的区域输电设备,按照要求和方法,实现输电设备的状态管理。尤其通过日常点检、专业点检、精密点检、劣化分析与技术诊断、精度和性能测试与分析的五层防护体系,取得输电设备状态的信息,采取各种改善对策,制订有效检修方案,对输电设备进行有计划地维修,以使输电设备事故和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了解和掌握主要零部件磨损程度的极限,使输电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就送变电而言,如果从目前的运维班组中抽出足够的人员搞点检,一则维护力量大大削弱,二则维护素质又达不到点检员的标准,为此建议将点检员与运维人员合二为一,既是本专业的运维人员又是点检员,逐步提高和精通本专业的工作。二是运行专责、班组长、班组技术员可作为今后专业点检人员定期监督检查点检人员责任区段点检质量,此项工作可结合监察性巡视逐步过渡。三是充分利用送变电施工优势,借助目前成立的检修分公司专业力量,不断拓展疆内乃至疆外输变电输电设备大修技改项目,长远考虑,可发展为疆内超特高压电压等级的专业维修队伍。
(二)点检定修管理体制形成了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管理体制。点检定修制是输电设备运行阶段以输电设备点检员为核心的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三位一体的输电设备管理体制。输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充分合理地运用了运行人员、专业点检员、专业技术人员、检修人员等全员的力量,在不同专业和不同阶段下协调于同一目标下,使这些各类专业技术的各个层次人员相互配合、协调,形成完善有效的输电设备管理体系。
在点检定修体制下的送变电运维体系,输电设备的巡视管理、故障管理、缺陷管理、可靠性管理、技术监督管理等由点检员负责并完成,是输电设备管理的主要责任主体。输电设备的监督和检查由班组长、专责负责并完成,而输电设备的点检机制、各类工作、技术及管理标准,则由运维检修部牵头,各分公司主管领导参与编制执行。在点检管理体制下,不是过分强调任一方的重要性,而是一个全员参与、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责任清晰、全员管理的体制。
(三)点检定修管理是规范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的机制。点检定修管理是一种现场规范化作业与管理的体制,点检标准、输电设备技术标准、检修作业标准和输电设备维护保养标准,被称为点检定修的四大标准,这四大标准是实行点检定修管理的主要依据。一是编制或修订工作、技术和管理标准,以及点检管理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的修编,原则上应编写完成四大标准(检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输电设备维护标准、检修作业标准),送变电今后应结合今年运维体制的重组,通过整章建制,可边实施点检管理系统,边制定点检标准、维护标准,来不断建立健全各阶层工作、技术和管理标准,并编制输电设备初设、中间验收、竣工验收、生产准备、运行维护等一系列的执行流程和管理标准。
二是全面完善系统缺陷标准库,建议在pms2.0系统中完善缺陷标准库,将目前涉及到的台账、记录、各类缺陷及隐患分类定性后详细维护到系统中,解决目前系统中缺陷标准库不健全、分类和定性不合理等问题,作为今后点检内容及缺陷判定依据。比如:金具锁紧销缺陷应按照金具类别及重要性判定其缺陷性质,以便现场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另外,线路涉及到的某些金具、隐患分类在缺陷标准库里无法查找,应维护进去。
三是根据线路沿线气候、环境特点,设计单位、运行单位从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维修成本确定各类技术、设防标准,比如750千伏库巴线去年覆冰跳闸,若充分考虑设防标准即可避免发生。另外,根据输电设备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每个质量管理点的检查参数,如目前已投运的在线监测输电设备,通过气象局及现场数据采集、统计和分析,确定合理的阀值,切实指导现场工作。通过点检数据的积累,分析研究输电设备零部件失效规律,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和完善技术标准,使输电设备故障早期发现,最短时间内消除故障和缺陷,从而保证输电设备的故障率降低,做到耗损性故障在故障前消除、周期性故障在快到周期时消除,从而减少输电设备缺陷的发生,这种科学的、规范的输电设备管理方法也利于企业精细化管理。
(四)点检定修管理形成定周期、定方法的管理思想和机制。根据目前输电设备的范围和数量,以及输电设备运行的特点,制定输电设备的点检周期。送变电应按分工分别进行日常巡(点)检、状态点检和精密点检。
1.运行巡检作为日常点检,是输电设备点检管理的第一层防护线,主要针对线路隐患点,特殊区段等,这里要规范运行巡检的巡检内容、标准、路线、周期并严格执行,可参考目前三级危险点管理办法,明确日常点检巡视周期。要将巡检结果录入生产管理系统,使巡检数据和点检员的专业点检数据实现共享,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录入缺陷管理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状态点检是点检员依靠经验和仪器,掌握输电设备的实时状态,根据状态的变化综合考虑、制定巡视周期,这方面可完全参考目前推行的状态巡视原则,并根据输电设备历年出现的缺陷和故障形成趋势分析,预先采取有效措施,防控薄弱环节的恶化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同时依靠仪器、仪表对重点输电设备、重要部位进行重复、详细地点检,并制定检修策略和计划,及时排除故障,这是防止输电设备事故发生的第二层防护线,目前,送变电线路巡视结合线路实际情况,基本分为半月巡、1月巡、2月巡,即保证了线路安全,又避免了没有意义的巡视,可满足状态点检方法和周期。
3.精密点检和技术诊断精密点检是指用检测仪器、仪表,对输电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其他特殊方法测定输电设备的温度、裂纹、磨损、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并对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定,以确定输电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此项工作由送变电提出送检,借助外单位(电科院)合力来完成。而对于在线监测等输电设备,建议采取委外维修,作为“三位一体”中专业技术人员精密检测输电设备,已提高输电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
要想提高输电设备精密点检能力,按照“关口前移、闭环控制”的原则,还要做到如下几点:
1.每年坚持安排直升机巡视作业。通过2014年度的直升机飞行情况看来,直升机巡视能够有效扫清因人员视野盲区或视觉疲劳造成的巡视死角,但由于直升机巡视存在飞机运输、成本费用等问题,因此开展的周期不可能过于频繁,主要应把握以下原则:
(1)电压等级越高的线路优先选择;
(2)同电压等级地理环境、气象环境复杂的线路优先选择;
(3)从电网运行方式角度考虑,区域联络线优先选择;
(4)每年开展直升机巡视的线路条数不得低于总条数的40%,保证3年内每条线路轮一次。
2.借鉴内地经验尝试无人机巡视。综合考虑无人机与人工、直升机相比所存在的优劣势,例如地形、飞行时间、风速等等,考虑在地势相对平坦、视野范围相对广泛,或者人员到位困难而廊道又狭窄导致直升机飞行安全距离不够的条件下,选点进行无人机飞行。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前期准备(飞行操作培训、不同机型与不同环境的匹配、飞机养护、飞行规则和标准)。
3.在线监测实时监控。充分发挥送变电监控中心和视频、图像在线监测的作用,实时监控输电设备运维的外部环境,并建立监控工作机制,确保输电设备运维不遭受“人祸”。主要需关注:
(1)在线监测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和可用率;
(2)建立从监控中心到班组的不同监控层级;
(3)发现问题后的信息渠道和指挥体系。
4.完善信息化建设。搞好点检,需要准确健全的数据库等信息支撑。目前,输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生产管理系统,建议整个系统通过软硬件的功能实现管理工作和现场工作有机结合,如深化PDA移动作业平台的运用,以此达到点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目的。送变电应不断完善和规范监控指挥中心运作,总结规律,提前预判,根据所掌握的输电设备运行工况,排产排程,指导基层运维单位生产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利用各类生产系统集成实时生产数据,生成指标看板,综合分析输电设备运行健康状况,形成输电设备“体检报告”;从业务角度规范各类专业工作流程,根据指标反馈,“定时”安排带电、停电检修或列入输电设备生产技改、大修进行综合治理,提升输电设备可靠性。其次,充分借助运维管控系统,将点检人员信息、点检标准、点检周期、点检方法逐步维护到系统中;最后,待pms2.0系统上线后,极大限度发挥该系统各模块功能,并作为今后运维最主要的数据库。
(五)点检定修管理形成动态管理机制。动态管理是指在点检定修管理中对输电设备管理值始终进行跟踪、分析、修改、完善的一种管理方法。输电设备管理值始终处于动态之中,输电设备每经过一次PDCA(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循环之后,输电设备的管理者有责任提出对输电设备管理值的改进意见,使输电设备管理值逐步科学、准确、合理,从而达到延长输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输电设备故障发生率的目的。
四、输电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
所谓输电设备劣化是指输电设备降低或丧失了规定的功能。输电设备劣化是输电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输电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表现的总称。输电设备点检管理把减少输电设备劣化和降低输电设备劣化的速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常态化的工作来管理,搞好这项工作,有利于大幅提升经济效益。送变电应结合点检,逐步找准输电设备使用劣化和自然劣化的规律。而倾向管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输电设备劣化的数据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劣化规律,实行状态检修的一种输电设备管理方式。输电设备倾向管理的目的,在于跟踪输电设备的劣化趋势,评估输电设备的状况,以判断输电设备的可靠性,为输电设备的定修(消除劣化)决策提出科学的依据。如:针对十三间房金具磨损、复合绝缘子伞裙破损问题较突出,应定人定期观测金具、伞裙运行规律,通过统计和分析,制定改造方案。针对今年复合绝缘子的大量使用,结合运维经验和技术标准,借助电科院力量,确定全疆各地区复合绝缘子总体老化趋势,指导复合绝缘子更换计划,提高输电设备经济指标。
五、通过点检,推进定修管理
输电设备定修是指在推行输电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维修的原则,按照输电设备的状态,确定输电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是使输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最佳配合的一种检修方式。因此,送变电应结合目前检修标准从如下几点考虑:
(一)输电设备定修在输电设备点检、预防检修的条件下进行。输电设备定修是为了消除输电设备的劣化,经过一次定修使输电设备的状态恢复到应有的性能,从而保证输电设备可连续不间断、稳定、可靠运行,达到预防维修的目的。应尽量避免“过维修”和“欠维修”,做到该修的输电设备安排定修,不该修的输电设备则要避免过度检修,逐步向状态检修过渡。这就要求点检人员通过点检准确判断输电设备运行状况,制定处理措施或储备大修项目,适时实施。
(二)输电设备定修推行“计划值”管理方式。一是对停电检修的计划时间,力求达到100%准确,即实际定修时间不允许超过规定时间,也不希望提前很多时间。二是定修项目的完成也追求100%准确,减项和增项同样不好。如果每次定修有很多项目不是预先设定的项目,则就算不上是按照输电设备状态来确定检修。
(三)定修项目应进行动态管理。点检定修制明确输电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对每一个定修过程要认真记录修前、修后的输电设备状况,对劣化部位及相应的预防劣化的措施记录在案。除在日常点检管理中跟踪检查外,在下一次定修时要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意见,不断地完善输电设备的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达到延长检修周期和零部件寿命的目的。
(四)输电设备定修要求所有检修项目的检修质量受控。点检制强调输电设备在运行期间的受控外,还要求在检修期间的所有检修项目的检修质量受控,要求每一个点检员参与检修现场的检修质量确认,此项工作可结合“输电设备主人制”开展。
(五)输电设备定修要求使输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最佳的配合。输电设备定修除了使输电设备消除劣化、恢复性能以外,还应兼顾经济方面的要求,一般说来应考虑下列问题:一是通过点检管理和状态诊断,在掌握输电设备准确状态的基础上,合理延长输电设备检修间隔。二是通过点检管理在掌握输电设备状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过维修项目。三是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使各类检修均衡化。
论文作者:詹禹曦1,薛超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设备论文; 点检论文; 标准论文; 状态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缺陷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