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在儿童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张玲

血浆置换在儿童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张玲

(普洱市人民医院儿科 云南 普洱 665000)

【摘要】 目的:在临床中对儿童危重病行以血浆置换疗法所具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8例儿童危重病资料,其均接受血浆置换治疗,分析患儿治疗前后生化指标与生命体征。结果:患儿血浆置换治疗后生化指标与生命体征显著优于治疗前,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血浆置换在临床中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可广泛应用于救助儿童危重症,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关键词】 血浆置换;儿童危重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245-02

血浆置换法就是指导出患者体内血液,将其引入血浆置换装置,去除分离血浆并补充部分新鲜血浆或代用品(如林格氏液及4%人血清白蛋白等),以此帮助患者清除体内部分抗体及可溶性免疫复合物[1]。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期存在较高水平循环免疫复合物,接受治疗后其水平显著下降,通常可以获取良好近期治疗效果[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回顾性分析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8例儿童危重病资料,其均接受血浆置换治疗。其中,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6例,年龄11个月~8.9岁,平均年龄(4.5±1.8)岁;5例急性中毒,7例农药(有机磷)中毒,5例蛇咬伤,4例毒蕈中毒,7例蜂蛰伤,13例重症肌无力,9例肝功能衰竭;8例急性脓毒症。患儿呈脏器功能不全状态,满足血浆置换疗法标准(即存在两个及以上脏器功能损伤、患儿早期接受综合对症治疗后未见好转、病情迅速发展等)。

1.2 方法

就血常规结果对Hct在0.3以下的患儿行以红细胞术前输注,对体重在15KG以下的患儿预充红细胞悬液(同型)1U,回输完毕时保留部分红细胞悬液留待下次循环使用。对患儿股静脉行以单针双腔管注射并留置,预留一至两个通道以供同时输入置换液(生理盐水、白蛋白与血浆等)。采用血浆采集机、P-1000型血浆分离器(一次性单采)及ACD-A抗凝剂与全血配制(1:16)。医疗人员必须在置换过程中重点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患儿一旦产生早期休克表现,必须加快速度输注置换液,手工制动停止血浆采集,等待患儿体征平稳后方可继续,尽可能平衡置换液入量及血浆出量,严密观察患儿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与生命体征。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儿治疗前后等生化指标与心率、呼吸及SO2等生命体征行以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借由版本为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肺心病患者所涉及的数据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表达成(x-±s)形式的两组计量资料,则通过t对组间比较结局进行检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生化指标对比

患儿血液置换治疗前TBIL为(225.1±142.7),治疗后为(58.2±65.7),χ2=5.721,P=0.000<0.05;治疗前ALT为(1482.3±1218.9),治疗后为(522.4±728.9),χ2=3.640,P=0.001<0.05;治疗前CK-MB为(1058.7±852.4),治疗后为(153.9±128.5),χ2=5.652,P=0.000<0.05;治疗前PT为(21.9±5.6),治疗后为(18.3±5.3),χ2=2.514,P=0.015<0.05;治疗前Cr为(164.9±90.3),治疗后为(120.5±60.7),χ2=2.198,P=0.032<0.05;治疗前BUN为(21.3±6.9),治疗后为(15.9±4.2),χ2=3.600,P=0.001<0.05,表明血液置换治疗后患儿生化指标优于治疗前,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生命体征对比

患儿治疗前心率为(174.9±37.3)次/min,治疗后为(124.2±27.8)次/min,χ2=5.765,P=0.00<0.05;治疗前呼吸为(45.1±6.5)次/min,治疗后为(27.3±5.1)次/min,χ2=11.602,P=0.000<0.05;SO2治疗前为(81.9±4.1)%,治疗后为(94.2±1.9)%,χ2=14.658,P=0.000<0.05,表明血液置换治疗后患儿生命体征优于治疗前,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作为血液净化十分重要的技术之一,血浆置换就是医疗人员使用仪器抽取患儿血液、利用离心分离或膜滤过等方法分离血浆与细胞成分,去除其中致病因子,将其他成分与新鲜血浆或混合溶液(清蛋白)回输注入患儿体内,最终实现辅助治疗、去除病理性物质目的。

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迅速,临床中应用血浆置换疗法显著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当前阶段多所医院开展相关研究,必须明确的是,一旦患儿血压过低或休克,引发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等,则无法对其行以学长置换疗法。为验证血浆置换疗法临床有效性,本文选取58例患儿实施研究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患儿生化指标与生命体征与血浆置换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且治疗过程中并未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血浆置换疗法存在有效性与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对危重症患儿行以血液置换疗法可显著改善患儿病情,进一步验证在临床中行以血液置换疗法可以促进患儿康复,具有可行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对患儿行以血液置换疗法应用效果显著,医疗人员需要严格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对危重症患儿行以血液置换有效改善患儿病情,及时稳定患儿情况,进而改善临床症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辅助性治疗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建渝,唐海平,冯琰.简易血浆置换疗法在治疗儿童危重症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1304-1305.

[2]张军红,康波.血浆置换疗法在儿童危重病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7):109-110.

论文作者:张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  ;  ;  ;  ;  ;  ;  ;  

血浆置换在儿童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张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