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温塘镇卫生院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 417622
【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早期识别方式,并分析其急救护理操作的有效性。方法:采集本院中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急诊接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信息,根据本次实验标准随机抽选60例患者,根据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将其进行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录入样本量为30。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急救护理人员的急救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心脏复苏及气管插管、疾病识别进行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观察两种急救方式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恢复吸氧时间均长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时,应当做好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早期识别,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具体心肌功能变化,尽可能减少抢救中的流程,避免各种危险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方式;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种病症发病急促且病症严重,病情非常复杂,所以在患者发病时应当快速识别患者的病症状况、应当尽可能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这样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存率,避免延误治疗时间而导致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其新机电活动不稳定,很容易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引起患者猝死[1]。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来说,需要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提高急救护理质量,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采集本院中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急诊接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信息,根据本次实验标准随机抽选60例患者,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早期识别方式,并分析其急救护理操作的有效性,取得良好的成果后整理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集本院中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急诊接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信息,根据本次实验标准随机抽选60例患者,根据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将其进行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录入样本量为30。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19-63岁之间,平均年龄(41.6±2.5)岁,其中有1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在23-60岁之间,平均年龄(42.8±3.1)岁,其中有15例男性患者和15例女性患者。本次实验获得医院管理部门的审批,所有患者均对本次实验知情,排除不能配合实验的患者。通过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进行对比未发现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急救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状况以及医师要求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心肺复苏以及早期识别急救方案:
首先需要开放绿色通道,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评估后进行分诊,及时作出急救处理,针对气道有异物的患者及时清除并开放气道,而心脏骤停的患者,及时采取胸外心脏按压和电除颤,随后建立静脉通道,将肾上腺素输注患者体内,并时刻关注其生命体征的变化。
可利用心电监护设备识别患者病症状况明确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先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根据等死部位的不同预测,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发生状况。患者如果为前壁、侧壁AMI患者应当警惕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若患者出现视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应当立即应用电复律保护患者生命状况。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观察两种急救方式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实验数据均由统计人员录入Excel表格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0进行实验统计学计算。文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分别选择X2、T值进行统计分析,若各实验结果中p<0.05,则说明本次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恢复吸氧时间均长于实验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出现心脏和呼吸骤停的几率较高,心脏功能突然停止会导致重要器官出现缺血和缺氧,可能导致死亡。因此,急救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一旦有任何地方出现纰漏或差错,都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有必要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同时,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缩短急救时间[2]。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在接受抢救护理时,应当做好护理人员的专职分配,密切监测患者在入院前的机体状态,对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特点进行判断,尽可能早期发现患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早期救治,这对于降低患者病死率来说有积极意义。急诊护士需要具备完善的护理技巧,并掌握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抢救程序以及用药特点,了解患者在监测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波形,这样才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心律失常的识别和预测能力,保证治疗效果[3]。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时,应当做好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早期识别,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具体心肌功能变化,尽可能减少抢救中的流程,避免各种危险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轲微.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82-183.
[2]夏云丹.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8):140-141.
[3]王成钢,王春梅,艾辉,阙宾,覃秀川.高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38(06):589-592.
[4]吴惠.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19,14(11):85-86.
[5]欧阳珊娜,宋玉如.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6):257.
论文作者:罗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患者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