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3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当中达到辛普森Ⅰ级切除13例,Ⅱ级4例,Ⅲ级1例,经过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有1例患者复发,1例患者发生轻微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当中达到辛普森Ⅰ级切除7例,Ⅱ级7例,Ⅲ级4例,经过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有3例患者复发,3例患者发生轻微的不良反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使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通过镜下不同的肿瘤切除手段,可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088-02
矢状窦旁脑膜瘤为脑外肿瘤,多生长于蛛网膜粒,占脑膜瘤的三分之一左右。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慢性发展的高颅压症状,头痛,呕吐,而且可能会出现癫痫大发作以及继发性视乳头水肿或锥体束征[1],少部分会出现慢性进行性加重的人格改变,甚至引发痴呆、木僵和感情淡漠等症状。在矢状窦与肿瘤之间没有脑组织,但是其发病位置特殊,手术过程中一定要非常注意,要尽可能的对肿瘤进行完全切除(Simpson分级I级),又要保证中央回区的脑组织以及静脉回流的安全,这就使得手术难度和风险增加。本次研究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予以分析和探讨。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3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为(54.9±3.8)岁,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18例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为(54.1±3.2)岁,采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经过病理检查有砂粒体型4例,混合型7例,内皮细胞型11例,成纤维型14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显微镜下手术进行治疗,肿瘤位于单侧的患者做跨中线骨瓣,矢状窦上方的颅骨使用咬骨钳咬开,最好用磨钻磨开,避免人为损伤矢状窦从而引发大出血。肿瘤位于双侧者做双侧骨瓣,沿肿瘤边缘切开硬脑膜,对瘤体较大者采用瘤内分块切除,逐步缩小肿瘤体积后再游离肿瘤包膜,沿肿瘤与瘤周蛛网膜界面做脑外切除,由浅入深,分块切除中央沟静脉上方的肿瘤,加强对中央沟静脉的保护,当肿瘤体积缩小后再将其从肿瘤上方剥离出来,对于剥离比较困难的,千万不能撕断中央沟静脉,可以残存少许的肿瘤组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6例患者当中采用Ⅰ级切除22例,Ⅱ级11例,Ⅲ级3例,经过一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有1例患者复发,1例患者发生轻微的不良反应。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上矢状窦并充满矢状窦角的脑膜瘤,在肿瘤与上矢状窦之间没有脑组织[2]。多数为蛛网膜外生长,其瘤体常突向一侧大脑半球,肿瘤以一侧多见,也可以向两侧发展。矢状窦旁脑膜瘤属于一种良性的颅内肿瘤,只要患者身体状况允许,都应该进行手术切除[3]。目前应用CT或MRI对本病的诊断已很容易,大部分病人都能在早期得到确诊。CT的骨窗像和MRI还可以提供与肿瘤相邻的颅骨受侵犯破坏情况,为手术提供更详细的情况。由于矢状窦与脑膜瘤之间不存在脑组织,并且向肿瘤组织提供营养供给,瘤体可向颅骨方向生长,也可突向大脑半球,导致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触碰并损伤患者的中央回区皮层,中央沟静脉,从而引发手术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严重的损害。随着近些年来医疗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显微技术的不断的发展,通过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效果十分显著,治疗精度较高,在手术过程中不容易对患者的中央回区产生损害,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本次研究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予以分析和探讨。发现观察组患者当中达到辛普森Ⅰ级切除13例,Ⅱ级4例,Ⅲ级1例,经过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有1例患者复发,1例患者发生轻微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当中达到辛普森Ⅰ级切除7例,Ⅱ级7例,Ⅲ级4例,经过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有3例患者复发,3例患者发生轻微的不良反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显微手术对矢状窦旁脑膜瘤进行治疗操作起来精度更高,能够有效降低该手术对患者神经系统的损伤,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对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使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通过不同的肿瘤切除手段,可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曹新生.显微手术治疗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23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2):70-71.
[2]陈慧溪,梁新强,蒋广元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中央回区脑膜瘤[J].中外医疗,2015,3(14):87-89.
[3]汤德刚,张相双,王维东等.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5):719-721.
论文作者:叶皓,丁国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中央论文; 手术论文; 脑膜瘤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