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关注工程地基的稳固性。对地基进行处理,会使用到较多的施工技术,对这些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选用,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才能够保障地基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要求。本文在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探讨时,首先分析了对建筑地基进行处理的必要性,提出房屋建筑工程中几项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地基强夯施工工艺在房屋地基处理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地基处理技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工程的总体建设规模逐年增加,由工程质量引发的问题逐渐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在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中,由地基引起的质量问题占据比例相对较大,且地基作为建筑的根基,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和后期使用寿命。因此,工程人员必须提高对地基处理的重视程度,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并在工程建设中操作和监督好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担当起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重任。
1 进行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房屋建筑工程对地基的质量要求较高,包括地基的承载力、压缩性、抗剪切性、透水性以及相关的动力特性等。大部分建筑工程所处的区位内都含有不良地基,因此在上部建筑施工前,必须要做好地基处理工作。首先需要考虑地基中是否存在地下水,考虑到地下水的流动性及水位,需要对地基进行排水固结处理。此外,若存在不良地基,地基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膨胀性与湿陷性,对于此类地基,也要重视地基改良。而在改良地基的过程中,则能够对地基土层的压缩特性进行改善,使其压缩模量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地基沉降。同时,在对地基进行处理时,还可以对地基的抗剪切特性进行改善,在良好的抗剪切力的支撑下,则能够实现降低土体压力的目标。
2 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地基处理技术
2.1 强夯施工技术
强夯法在处理房屋建筑地基时,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施工方式。在进行强夯法施工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首先要处理好碎石桩,并对需要进行地基的排水固结处理,接着要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选取强夯施工地点。在进行强夯施工时,工程人员要根据施工方案,同时要结合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对强夯的次数、施工深度进行控制。在判定夯实施工需要加固的深度时,工程人员要结合施工地层的厚度以及湿陷情况,确保加固深度合理。而在确定单位面积的夯击次数时,则要对地基进行细致的勘察,包括负重程度、土层特征等。夯实施工应分多个阶段进行,在进行第一阶段的夯实施工时,要进行2~3次夯实,而在进行第二阶段的夯实施工时,则要适当的减小夯实强度,在进行第三阶段的夯实施工时,则要对地基进行巩固夯实,使其具有更高的承重力。
2.2 换填处理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较为松软的地基,此时,较为适用换填处理技术。若土壤过于松软,上层建筑的重量就会导致地基失稳,出现沉降或位移等现象。基于此,要对换填处理技术进行科学的应用。在换填处理工艺下,工程人员需要准备好换填土壤,一般要在其中添加能够增强土壤强度的成分,包括矿渣、卵石以及灰土等。接着将相应级配土壤换填到地基中,并且要进行仔细的夯实,并对地基强度进行测量,确保其强度符合工程标准。换填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且其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因而可以被应用到诸多建筑地基工程之中。
2.3密集桩基处理技术
桩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对桩基进行施工,需要根据工程特点选用不同的桩基材料,而基于桩基材料的差异,在进行压实施工时,也要考虑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若为碎石桩地基,在处理时,要采用大质量的锤具对其进行冲击夯实,确保石灰石被压实。接着要对其进行填充,使用的填充材料为堆石灰孔材料,在填充之后要将其捣碎,确保其与周围的土壤更好的混合在一起。若为砂桩地基,在施工时,要进行弱地下水处理,处理工艺主要为振冲。而在采用桩基处理技术对地基进行稳固施工时,要进行采用密集桩基,确保地基处理成效显著。
2.4 DDC 灰土挤技术
在现代化的地基处理技术中,DDC灰土挤密技术的应用频率较高,其原理在于对孔洞内部深层次进行强夯施工,同时会借助螺旋钻机对其进行施工,可以实现灰土的分层注入,并且可以精准的注入到设计好的孔洞之中,从而时间对孔隙度的强夯。在使用DDC 灰土挤密技术时,还应该联合桩基施工,要对房屋桩基进行强夯,使灰土与桩基的土体形成复合桩基。若地基为湿陷性地基,则较为适用该施工技术,因此,在采用该施工技术之前,需要对土壤的性质进行了解,若不是湿陷性的黄土地质,则要避免使用该技术。而通过应用该技术,地基的湿陷性可以被有效的消除,从而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地基出现严重的沉降现象,并提高其自身的承载力。
3地基强夯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实际应用
3.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佛山顺德陈村,为畅运物流有限公司物流中心建设地址,面积约为12.6万平方米,由呈东西向展布的低缓山丘和天然形成大深坑组成,地势存在深坑和多处高危陡坡,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由于山体构造、自然雨水冲刷及人为因素,边坡多处发生崩塌,形成多处深约20m的深坑。建设场地区岩土体由第四系松散土体和基岩组成,其中第四系冲淤积层厚度变化较大,主要由粉质粘土、粉砂组成,中砂层零星分布,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由于本工程地质条件为碎石土与粘性土,而在此地质条件上开发地基最适宜的方式是地基强夯处理技术。
3.2地基强夯技术的具体应用
3.2.1强夯施工工艺参数
表1 强夯施工工艺参数表
注:本强夯技术采用单遍点夯梅花形布置形式,落锤击数为预设值,以收锤标准收锤,确定最佳击数。
3.2.2收锤标准
①每夯点最后两击平均下沉量≤100mm;②夯坑周围地面隆起量小于1/4夯沉量体积;③不因夯坑过深造成起锤困难。
3.3.3沉降量
本工程在使用强夯处理技术上其满夯能量为2000KN·m,搭接0.25倍锤径。点夯时,在距离夯锤中心点外2m、3m、3.5m区域设置小木桩,按照十字型方式设置,一次夯击后需对小木桩竖向位移进行测量,同时测量夯坑夯沉量,同时对周边隆起量进行计算,将其作为确定夯击数的主要依据。
3.2.4 强夯施工工艺
(1)按甲方移交的场地,进行场地的清理与平整。
(2)第一遍夯点布置完成后,标注其位置,可在红色塑料袋中装土作为点位标志,偏差在5cm之内。
(3)夯机就位,将夯锤放置于夯点位置,根据夯击能对高度进行设定,在夯击时夯锤应对准夯点中心,直到符合设计参数。在夯击时还要派专人观测各夯点沉降量,用S3水准仪进行观测。
(4)夯击中还要对锤顶高程、夯锤击数及夯锤偏差进行测定与控制,同时做好记录。
(5)将夯坑推平并整平填料,计算夯沉量。
(6)进行第二遍点夯;
(7)将夯坑推平并整平填料,计算夯沉量。
(8)如此反复进行第三、第四遍点夯施工;
(9)进行满夯施工。
(10)夯击时间可根据现场实际状况设置间隔时间,如果含水量过大,或夯坑内积水过多,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待空隙水压散尽后进行夯击。一般而言,点夯与满夯间隔应大于2~3周。
(11)强夯完成后,按照时间间隔要求对地基处理质量进行检测验收。
工程经过强夯地基处理及静载承载力检测,满足了物流园区厂房建设的地基使用要求。
3 结语
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工程人员需要将地基处理作为工程后续施工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要进行前期地基勘察,针对存在的不良地基更要加强处理。在对地基进行处理时,可以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包括强夯施工技术、地基注塑处理技术、换填处理技术、旋转射流穿孔处理技术等,通过对地基的科学处理,可以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提供关键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圣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
[2]田瑞川.小议岩土工程中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
[3]李雪峰.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体系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
论文作者:高建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地基论文; 桩基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夯实论文; 灰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