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之我见论文_孙士杰

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之我见论文_孙士杰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高庄中心中学 孙士杰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目,老师们在教学策略方面都在进行不断的挖掘与创新,本人在工作中也是不断思考、总结,对这方面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和同行们一起探讨。

一、新知识的导入方面要求我们创设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的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这对于唤醒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屡屡看到当前一些热闹的情境创设,并没有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有效改进,而是华丽浮躁导致学生远离理性思考,甚至有些情境牵强附会悖离问题原有属性,或是虚假造作致使脱离教学本质,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没有真正把握情境教学的内涵和本质。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以及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要反复研究教材与教法,积累符合本知识点的多个实际问题,从中尽量选取学生接触熟知的、通俗易懂的情境,并做好与所学知识的的衔接与自然的过渡是关键。同时要求教师要通古博今,做好前后知识的转化与迁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重点做好不同点的处理,使学生感觉到新知识内容少,与全面知识有很多共同点,只要学好不同之处就可以了,这样无疑降低了认知难度,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有了成功的体验自然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了,学生不再对新知识有恐惧心理,也会由厌学转化为乐学,一旦良性循环建立起来,那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同时做好迁移与衔接之后,对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也会有较大的帮助。

二、与学生建立和师生关系,和学生打成一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向“学”的过渡,营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乐学才能顺畅的组织教学活动,这再简单不过了,这就是“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动力,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是最终目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设计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调动他们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试验、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等方法去研究探索,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去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2、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

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因此解题教学中,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于过程中形成创新技能。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好奇是思考的源泉,是创新的火花和动力,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如:对于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既需教师的主导,也需学生的主体,师生共同配合,学生创新能力才有更大的提高。

平时教学中,注意培植学生的求异思维,不要受到教材的束缚,只要是合情合理的,都要让学生去尝试一下,这往往是创新的开始,有时尽管思路不对或有问题,但学生的思维习惯得到了培养,这已经很好了。再就是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变中求新也是良好的思维习惯之一。

总之,教无定法、教无常法,把住学生的习惯培养,思维能力培养。注意对学生情感投入,素养投入,就能打好基础、培养好的苗子。个人拙见,可以与同行共同探讨。

论文作者:孙士杰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9

标签:;  ;  ;  ;  ;  ;  ;  ;  

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之我见论文_孙士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