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铁路工务段是铁路工务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和对象,其安全风险因素分析是确保铁路工务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可靠、有效的关键环节,为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提供了依据,有利于铁路工务设备安全管理。
关键词:铁路;工务;安全;因素
1 风险识别
工务部门要及时对路桥设备进行养护,对线路状况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同时,对铁路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要严格执行;对一线员工的安全风险管理意思要多培训,多监督,遇到违规操作及时惩处,防止铁路风险事故的发生。
要想做好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就必须分析铁路工务安全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铁路工务安全工作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不同的涉及范围,从铁路运营系统来说包括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因素;铁路技术分类上又包括机务、电务和车务等等;若充分考虑我国的铁路发展环境还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和管理等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铁路工务安全的风险管理既要考虑内部原因也要考虑外部原因。相关安全问题所涉及的因素种类繁多,风险识别的难度可想而知。
铁路工务部门要从系统自身出发,通过专业知识指导和时间经验结合按照风险级别分解的方式来实现风险管理的应用。通常,风险数据分析、风险事故调查、专家会诊和论证等方式都是铁路工务部门风险识别的有效手段。最好从多维角度认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建立风险数据库,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安全风险识别。
2 铁路工务系统风险清单
铁路工务系统通过风险分解和三维分析后要建立风险管理清单。风险清单的建立有很多内容,本文只对人员因素、设备质量因素和作业方法因素及管理因素简单作一示例。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需要做改进。
2.1 人员方面:安全意识差、做事求省事省力、不遵安全规范、生理缺陷。
解决对策:严格"先培训后上岗"制度,职工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重视现场教育和实际操作,经常开展达标评比活动、狠抓口常教育,班组长抓好班前10 min的安全交底,考核与奖励相结合。
2.2 设备方面:钢轨及配件病害,轨距高低水平超限边坡病害、道口隐患,桥梁、路基、隧道、标志及涵渠设各、养路机械及生产机具等。
解决对策:建立设各病害档案,日常检查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检查汇报制度,对设各病害及时整治;养路机械设各定期检修技术状态良好;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或经过专门的技术业务培训。
2.3 管理方面:管理计划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教育跟不上、安全检查不彻底、安全信息不畅通、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解决对策:建立近期及中长期管理计划,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建立信息管理和处理系统,及时准确收集、加工、存储、传递相关安全信息,安全费用专款专用。
在实践工作中对于已经建立的风险管理清单要不断改进和修正,没有最优只有更优。
3建立铁路工务安全评价及预警系统
3.1系统结构
登录模块: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专家和管理员的登录。
管理员模块:管理员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指标库管理功能、专家管理功能、系统用户管功能理、评价结果查看功能、预警设置功能、预警查看功能、风险来源查看功能以及数据维护功能。
专家模块:专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项目查看功能、项目打分功能、公告查看功能、留言发布功能以及个人设置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3.2.1 系统总体流程分析
系统流程主要是从核心数据处理的过程进行的流程分析。首先管理员需进行登录,权限验证成功之后方可进行相关核心功能的体验,包括指标导入、发布项目、预警设置等。专家登录系统后进行项目信息的浏览,对带评价的项目指标进行打分并将结果提交给评价模块,系统根据每个专家的评价结果给出总评价结果,并将预警结果反馈给管理员。具体流程。
3.2.2 项目管理子系统流程分析
首先需要管理员登录,经过验证之后。才能使用项目管理子系统的功能。首先可以查看已有项目列表表,当选中了某个项目之后,可以查看该项目的具体信息,比如每个专家的打分值和总评估值等。此外还可以新建一个项目。此时需要提交项目的基本信息如等。对已有的项目可以进行修改和发布操作,为后续的评价打分工作打好基础。
3.2.3 项目评价子系统流程分析
专家登录以后,可以查看所有待评价项目,然后从中选择一个项目,此时可以查看该项目的名称、负责人等信息,如果专家在本项目里尚有未评级的指标,此时可以选中要评价的指标,然后给出一个评定等级。当一个项目的所有指标都被所有专家评估完毕之后,管理员可以对项目进行模糊评价,此时系统会根据每个专家打的分值和预先设好的预警等级给出最终的模糊评价结果。
4 加大安全风险管理投入
在铁路工务部门的安全风险管理中,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对风险法防范工作,而应当作为一种重要战略投资工作落实到位,才能有效发挥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和价值,适应铁路发展的最新需求。在铁路运营过程中铁路部门管理者要积极将安全风险的管理纳入到铁路自身运营成本中去。同时,加派专人负责相关工作。相关执行人员不但要对铁路工务安全规章制度了如指掌,也要长期调查,核算安全管理投资的潜在投入与收益比。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需要一定的财力作为支撑的。铁路部门不加强相关安全设施和安全风险管理人员的投入就不可能在在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上做好铁路安全防护、灾害预防和预警工作。
另一方面,还要完善安全信息管理体制机制,明确铁路各部门工作人员安全职责。收集安全风险信息,并不断补充相关安全管理清单和条例。铁路部门要建立安全风险应急处置部门,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派遣专门人员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科学处理措施。
4.1 加大安全风险管理投入
在铁路工务部门的安全风险管理中,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对风险法防范工作,而应当作为一种重要战略投资工作落实到位,才能有效发挥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和价值,适应铁路发展的最新需求。在铁路运营过程中铁路部门管理者要积极将安全风险的管理纳入到铁路自身运营成本中去。同时,加派专人负责相关工作。相关执行人员不但要对铁路工务安全规章制度了如指掌,也要长期调查,核算安全管理投资的潜在投入与收益比。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需要一定的财力作为支撑的。铁路部门不加强相关安全设施和安全风险管理人员的投入就不可能在在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上做好铁路安全防护、灾害预防和预警工作。
另一方面,还要完善安全信息管理体制机制,明确铁路各部门工作人员安全职责。收集安全风险信息,并不断补充相关安全管理清单和条例。铁路部门要建立安全风险应急处置部门,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派遣专门人员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科学处理措施。
5 结语
铁路的安全性能一直是人们备受关注的,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直接关系到铁路的发展步伐,然而,工务系统作为基层安全保障系统,更是肩负着重要的安全保障责任,影响铁路工务系统安全的因素可以总结为人员、设备、管理等,它们不仅对铁路安全构成影响,同时又与铁路运输系统中的车务、机务、电务、供电、运输等各个子系统息息相关,因此,建立铁路工务安全评价及预警系统,使得高铁工务安全工作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郭辉.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机务行车安全方面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261.
[2]吴畏,吕一兵.基于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的铁路工务系统安全状况综合评价[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9:5-8+3.
论文作者:韩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工务论文; 铁路论文; 风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功能论文; 系统论文; 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