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哪里?_市场经济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哪里?_市场经济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35(2003)04-0001-06

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邓小平 说:“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 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1]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 业推向前进。在党的十六大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范畴, 用来表明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然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理解, 并不是很一致的,因此很需要深入探讨。

一、独特的历史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首先在于它是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独特的道路,是史无前例 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最一般、最普遍的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就是 消灭了一切剥削的社会,其特点,一是生产资料公有,二是实行按劳分配。资本主义国 家里的工业无产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剥夺剥夺者” (无偿或有偿),实现全部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公有制,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途径。这 种认识,源自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 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有较集中的论述。这种社会主义可称为马克思模式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科学设想。按照马克思的原意,它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式。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 义道路。它是一种还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十月革命诞生的苏俄(苏维埃俄罗斯),后来发展为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一个摆脱 封建农奴制不久的经济文化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通过十月革命取得政权 后,企图建立马克思模式的社会主义,具体道路是:经过1918-1920年动乱的军事共产 主义、1921年开始的新经济政策、1925年开始的国家工业化、1929年大规模展开的农业 集体化,到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的特点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起 点低,在宣布建成社会主义的时候,社会的物质基础仍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薄弱;在薄 弱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称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实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另一种是集体农庄所有制,是依附于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 的;依托公有制,经济运行上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在分配上实行低水平的按劳分配 ,这就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由于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在很长时 间内是唯一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所以苏联模式曾被理想化和美化,成为全世界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的学习榜样。直到1991年苏联在全世界的惊愕中突然自行瓦解 ,人们才发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并不如所宣传和所想象的那样完美,而是有 着由客观条件限制所造成的缺陷。在生产力水平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的物 质基础还很薄弱的条件下,勉强去建立较资本主义高一个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难免犯 超越历史阶段的“左”的错误。同样地,在先天不足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制度以及相应的意识形态,也不可能是成熟的。

旧中国在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上是较俄罗斯更落后的国家,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段。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首先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 共产党,企图走社会主义道路谋求中国的独立和发展。他们一开始模仿十月革命的模式 ,企图通过大城市的工人暴动夺取政权,失败了,然后转向农村,走首先建立农村革命 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站住了脚跟。直到毛泽东写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 产党》与《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分两步走,即必须首先进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 会,中国共产党才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找到 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正是根据毛泽东的这一理论,领导中国人 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没有按照他自己的理论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而是按照 他自己理解的不断革命论,想比苏联更快地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就是他试图实现他的意图的重大决策。这实际上是想凭借较苏联更低的物质基础去 实现较苏联更高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目标,其超越历史阶段的“左”的错误更加严重。由 于物质基础薄弱,他想借助政治的和思想的力量来推动变革,于是“阶级斗争为纲”、 “政治挂帅”,以及体现这种思想路线的反右倾、农村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陆续 出台,使我们在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遭遇了不少曲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邓小平的 拨乱反正,从总体上说,就是要纠正这种脱离实际、超越历史阶段的“左”的错误,从 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走一条适合中国历史条件的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多次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当时很多人 ,包括笔者在内,对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是大惑不解的。当时,也就是在上世纪的70年代 后期,人们头脑中的马克思社会主义模式和苏联模式还是根深蒂固的。社会主义嘛,就 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社会主义,现在把它恢复过来 就可以了,还有什么可疑惑的呢?邓小平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已经看出,马克思模式 和苏联模式对于我国都是不适合的。中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 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包括他的社 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 以及关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等等,都是为指引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提出来的,是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 出来的新中国,只有循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行进了25年了。这25 年,是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国家综合国力增强最显著、人民生活改善最多 的时期,这是普天下公认的事实。可是,仍然有人怀疑,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吗? 这种怀疑是从何产生的呢?是因为他们脑子里有一个固定的社会主义模式,那就是马克 思的社会主义模式。用马克思模式来衡量,似乎我们离社会主义越来越远了。然而,我 们前面说过,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模式是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设想的,不适用于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夺取到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如果不顾自己的历史条件,硬要勉强按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模式办事,那么,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越是落后,其超越历史阶 段的“左”的错误就越严重,中外历史昭然若揭。我们决不能再执迷不悟了。

那么,怎么证明我们目前走的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呢?邓小平也为我们 提供了判断的标准。他指出,我们改革的措施究竟是姓“资”还是姓“社”,“判断的 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 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这 一判断标准的,那一定是符合社会主义大方向的。江泽民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根据“三 个有利于”的客观标准,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准绳。这样 ,尽管没有人可以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历史道路是怎么样的,只能摸着石 头过河逐步探索前进,但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又有“三个有利于”的判 断标准来时时刻刻检验我们的实践,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在这条独特的历史道路上披荆 斩棘、勇往直前,而不受任何固定的模式所困扰。

二、独特的所有制结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还在于它有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主义模式的所有制结构。

马克思模式的所有制结构是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苏联模式是由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 制)和集体农庄所有制所组成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建国后的前30年的所有制结构基 本上是类似苏联模式的。只是在“左”的指导思想的支配之下,对公有制的主观要求更 高,把农民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也当作“资本主义尾巴”砍掉了,而苏联直到瓦解时, 集体农庄庄员的宅旁园地是始终保留着的。实践证明,我国过去这种超前的所有制体系 是不能正确调动工农群众和干部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在拨乱反正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所有制结构,在其推出之初,曾被一些人怀疑是否是历史的倒退,但经过20多年经济发 展的实践,证明是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建国那个时候算起,估计是一个长达100年左右的历史阶 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所有制结构,从总体上看是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 面。但这个总体结构中各个构成部分的比重是会发生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 律性的趋势不可能是一条直线,必然是有曲折的。从发展的规律看,在初级阶段的一定 时期内,同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比重上升;公有制经济特 别是国有企业由于还处于体制改革过程中,还不十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发展 速度较慢,比重下降。这种变化是意料中事,是不足为怪的。公有制经济将随着体制改 革的逐步完成而逐步增强其活力,它在总体结构中的比重必将止降为升,不这样就不可 能实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成熟阶段的过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工业总产值的绝对量有很大增长,但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 比重则平均每年下降2.37%。有人担心,如果这种趋势不改变,势必影响公有制的主体 地位,因此主张国家从总体上进行调控,“遏止公有制经济继续下降的势头,……把各 种所有制的比重大体稳定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要求的合理水平上,使它们各得其 所。”[3]

这种担心和期望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如果遵循 加快体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力、完善集体所有制经济的途径,那当然很 好。如果所谓的“国家从总体上进行调控”是实行所有制歧视,用行政手段遏制非公有 制经济,同时给国有企业吃偏饭,这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各种经济成分公平 竞争的原则相违背的,必然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历史上看,以 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企图用行政手段保住一种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到头来 总是要失败的。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唯一途径,只有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按照现代企 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产权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党的十六大 报告中提出两个“毫不动摇”:“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六大报告还指出,要 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 济的公平竞争。用所有制歧视的行政手段来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保持在 某种稳定状态,同党的方针政策是违背的,是行不通的。我们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上,对这个问题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独特的经济运行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还表现在经济运行体制上。

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不论是马克思模式或苏联模式,都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体 制只能是计划经济。新中国建国后的前30年,基本上是按苏联模式办事的,也建立了由 国家统一计划调节经济运行的体制。计划调节在集中有限的国力完成重大建设项目上, 确实曾显示过巨大的威力。苏联凭借不到三个五年计划时间内建立起来的强大的重工业 和国防工业,在二次大战中打败了横扫欧洲无敌手的希特勒法西斯军队。我国在第一个 五年计划短短五年时间内,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计划 经济还使苏联和我国避免了西方国家经常要周期性地出现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计划 经济的这些优越性,使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牢不可破地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特 征。

邓小平的伟大之处,是他永远不受传统模式的束缚,而是始终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于我国的经济运行体制。他从改革之初的1979年起,就提出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接着首先在党内,在党的高层领导干部中间宣传他 的思想。经过他十几年的努力,终于首先在党中央统一了思想,在党的十四大上确立了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 个破天荒的创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包括三个方面的深刻变化。

第一,市场本身的发展和建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配置, 都是通过劳动、物资、财政等计划渠道来实现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由市 场来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在计划经济时期,全社会除了半个市场即消费品市 场外,其它市场都是没有的。消费品市场要改造和扩大,其它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科技市场、产权市场、土地市场等等 ,都要从无到有创建起来,逐步形成和健全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 系。

第二,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每个国有企 业都只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小齿轮,拨一拨动一动,完全是被动的角色。在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要成为有机体的活跃的细胞,要独立自主地找资金、 劳动力、设备、原料,特别是要自己找顾客,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第三,政府的经济职能要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头管脚包揽一切。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和个人的微观行为,由企业和个人自己作主,放手让市场去 调节,政府只承担宏观调控的职能,即调节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实施市场监管、社会 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

这三方面的变化,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有25年了,从党的十四大算起,也有11年 了。我们在体制转变过程中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不论是市场建设 、国有企业改革或政府经济职能转变方面,都还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而解决这些 关键问题首先得解决一个认识上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 场经济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

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从经 济运行体制的角度考察,两者基本是相同的。所以,不论是市场建设、企业经营机制改 革或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只要按照西方市场经济模式办理,就可以顺利实现与国际接轨 。

另一种看法认为,单纯从经济运行体制看,计划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西方市 场经济中采用的体制及其作用机制和方法,我们也可以采用。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是 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在具体的体制、机制和方法上 ,必然会与西方国家的有所不同。例如,就国家的经济职能来说,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 强调的是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虽然他们实际上也存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 认为那只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不承认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我国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现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的客观要求。市场 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这 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又不同于传统的私有制市场经济的特异 之处。

以上两种观点,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今后,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 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习 惯势力的阻挠,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另一方面,要抵制全盘西化思想的误导,继续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于前进路上遇到的新问题,还 是要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探索解决的办法。我们的独特道路决定了不可能有现成的 办法等着我们采用,只能依靠自己的创新精神,用新思路、新措施去研究和解决前进路 上的新问题。

四、独特的人文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还在于中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条件。“人口多,底子薄”, 这就是在人文条件方面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时 时刻刻牢记这一点。

我国2001年有人口12亿7千多万,其中62.7%的人口即将近有8亿人在乡村。我国人口的 自然增长率约为7‰。也就是说,每年有800多万将近900万人出生,这是一个极大的压 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人口问题上流行一种盲目乐观的论调,说什么“人有一张口, 也有两只手,两只手可以填饱一张口”。在当时那种普遍贫穷的状况下,这种关于人口 人手的说法,似乎是符合实际的。当时在农村里,生下一个孩子,断奶后让他有一个窝 头啃,就可以养大了。但是,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水平总不能 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贫穷,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人不仅要吃饭,还要受教育, 要就业。而且,科学技术越是发达,同样生产规模所需要的人手就越少,就业压力就越 大,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尖锐的矛盾。我国的三农问题不易解决,关 键就在于农村过剩人口太多。农业越是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过剩人口就越多,必须同 时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农村中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来 解决这一矛盾。这条道路是可行的,但决不是很容易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文条件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都要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仅物质文明建设要受破坏,而且,迷失 了大方向,哪还有什么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两个方面中,教育、科学、文 化建设比较具体,可以有具体的指标考核;思想道德建设比较抽象,弄得不好,变成空 洞的说教,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关键是: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不能脱离时代条 件和具体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而孤立地进行的。党的十六大在阐述要加强思想 道德建设时指出,我国当前,“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 道德体系。”[4]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核心和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我国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 德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必须体现这一核心和灵魂,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实现。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为契机,离开传统的马克思模 式和苏联模式,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这是一条独特的历史道路,是前人没有 走过的。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之所在,并且在思想认识上、体制上、方 针政策上全面地体现这些特点,是极其重要的。现在有一种转轨经济学或过渡经济学, 据说是专门研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并把东欧剧变、苏联瓦解和我国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的变化统统纳入同一转轨范围内,似乎区别只在于急进和渐进的不同。这是 极其错误的。东欧和前苏联的变化,是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私有制市场经济转轨,转轨过 程中,共产党丧失了政权,劳动人民丧失了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前途。我国以十一届三中 全会为起点的变革,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尽管从表面上看, 两者有某些共同之处,如都出现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在我国 ,公有制始终占主体地位,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巩固,社会主义的奋 斗目标始终没有变。所有制结构和经济运行体制要改变,但社会主义大方向不变,可说 是转轨不转向。我们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的就在于在前进路上少走弯路,加快实 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收稿日期:2003-04-20

标签:;  ;  ;  ;  ;  ;  ;  ;  ;  ;  ;  ;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哪里?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