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朔新语”和“刘氏注”的注记_世说新语论文

《世说新语》及刘《注》词语札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札记论文,词语论文,世说新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以及梁代刘孝标的注中,有些词语现在看来“字面普通”,但意义与今天并不相同,因而要达其确诂实非易事。一些重要辞书的编注者由于对这些词语及相关词语意义的时代性不甚了解,从而导致释义有所偏差。本文选取“秀发”“俊爽”“清悟”“标彻”“挺率”5个词加以考辨,并对相关的约70例词语的释义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 秀发

《世说新语·赏誉152》刘孝标注:“《续晋阳秋》曰:‘珉风情秀发,才辞富赡。’”[17]494

按:“秀发”,《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引晋陆机《辨亡论》上:“长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发。”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今圣历方兴,文思光被,海岳降神,才英秀发。”解释为“喻指人神采焕发,才华出众”,值得商榷。“才华出众”尚可,“喻指人神采焕发”则不知有何依据?

“秀发”于此处实为同义连文,义为“卓越超群”。“秀”“发”皆有“出众”“超群”“卓出”等义。

“秀”的本义为禾抽穗吐花。《正字通·禾部》:“禾吐花也。”《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朱熹《集传》:“秀,始穟也。”禾穗一般要高出其茎叶,居最上端,引申之,则有“高出”“超出”义。[10]《广雅·释诂》:“挺、秀……拔……生,出也。”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文选·张协〈七命〉》:“尔乃峣榭迎风,秀出中天。”李善注:“秀,出貌也。”[15]1600《广韵·宥韵》:“秀,出也。”“秀”的这种用法在中古文献中常见,如《世说新语·言语88》:“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间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17]143“竞秀”义为“争高”。《水经注·水》:“西迳大翮、小翮山南,高峦截云,层陵断雾,双阜共秀,竞举群峰之上。”[4]1188“共秀”即“都高耸”“都耸立”。《高僧传》:“时有沙门道凭,高才秀德,声盖海岱,远从受学,通明数论,贯大小乘。”(齐上定林寺释僧远)[9]319“高才”与“秀德”对举,“秀”亦为“高”义。

“秀”作为构词语素,构词能力很强,组成了不少词语,如:

秀悟 《世说新语·文学55》刘孝标注:“《文字志》曰:‘安神情秀悟,善谈玄速。’”[17]237《世说新语·赏誉136》刘孝标注:“《王胡之别传》曰:‘胡之少有风尚,才器率举,有秀悟之称。’”[17]487-488《大词典》正引用此二例,但将“秀悟”解释为“秀美聪慧”,值得商榷。“秀悟”应为“超群聪慧”。

秀逸 《世说新语·文学55》:“谢后粗难,因自叙其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17]237《世说新语·文学80》刘孝标注:“《续晋阳秋》曰:‘凿齿少而博学,才情秀逸,温甚奇之。’”[17]258《大词典》解释为“秀美洒脱,不同凡俗”,值得商榷。“逸”亦有“高出”“超出”义。如《字汇·辵部》:“逸,超也。”《文选·刘琨〈答卢谌诗〉》:“竿翠丰寻,逸珠盈椀。”李善注:“逸,谓过于众类。”[15]1172“秀”“逸”均有“超群”“出众”“卓出”义,则“秀逸”为同义连文。

秀令 《世说新语·赏誉123》:“林公云:‘王敬仁是超悟人。’”刘孝标注:“《文字志》曰:‘修之少有秀令之称。’”[17]483“令”有“美好”义,故“秀令”义为“卓出美好”,正如原文中“超悟人”义相证发。《大词典》正引此例,解释为“美善”,仅解释了“令”,未解释“秀”,释义不完整。

秀出 《高僧传》:“释法安,姓毕,东平人。……安年在息慈,便精神秀出。”(齐京师中寺释法安)[9]328-329《广雅·释诂》:“挺、秀……拔……生,出也。”故“秀出”为同义连文。《大词典》引《世说新语·方正》:“风流秀出,臣不如恭,忠孝亦何可以假人。”释为“美好特出”,显然是把“秀”解释为“美好”,不确。

秀彻 《世说新语·德行34》“谢太傅绝重褚公”刘孝标注引《文字志》:“桓彝见其四岁时,称之曰:‘此儿风神秀彻,当继踪王东海。’”[17]34“秀彻”为同义连文。(“彻”表“卓出”义见下文“标彻”条。)

秀雅 《高僧传》:“闻什公入关,乃自南徂北,访核异同,详辩新旧,风神秀雅,思入玄微。”(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9]364“雅”有“文雅”义,故“秀雅”义为“卓出文雅”。《大词典》解释为“秀丽文雅;秀丽雅致”,有失偏颇。用这一释义来解释其所引例证,似乎可以说通,但用来解释其他的用例就难以理解。

秀举 《高僧传》:“释慧义,姓梁,北地人,少出家。风格秀举,志业强正。”(宋京师祗洹寺释慧义)[9]266《大词典》引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文》:“惟公少而英明,长而弘润,风标秀举,清晖映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汉水北连山秀举,罗峰竞峙。”解释为“俊美超逸、秀美俊拔”,不确。“举”,《说文解字·手部》:“对举也。”段玉裁注:“对举,谓以两手举之。”引申有“高耸”“高出”义。如《水经注·洛水》:“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竞举,状同熊耳……”[4]1303“竞举”,争高之义。“秀”“举”均表“高出”“超群”义,故“秀举”为同义连文,义为“卓越出众”。

特秀 《世说新语·容止5》:“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17]607“特”亦有“超群”“高出”义。《说文解字·牛部》:“特,特牛也。”段玉裁注:“铉本云:朴特,牛父也。”通常情况公牛比其他的牛要“高大”,因而由此引申出“超出一般”义。用来指人即“杰出之人”,用来指物即“超出之物”。如《诗·秦风·黄鸟》一章:“维此奄息,百夫之特。”朱熹《集传》:“特,杰出之称。”《增韵·德韵》:“特,挺立曰特。”故“特秀”为同义连文。《大词典》“特秀”条下共引4例,意义各异,需具体分析。第一例《东观汉记·地理志》:“有龙邱山在东,有九石特秀。”此“特秀”可有两种理解:一、偏正结构的“特别高耸;特别突出”义。二、并列结构的“高耸突出”义。第二例三国魏嵇康《琴赋》:“若乃重巘增起,偃蹇云覆,邈隆崇以极壮,崛巍巍而特秀。”此“特秀”与上文“极壮”相对文,“极”为程度副词,“特”亦应理解为程度副词“特别”,故“特秀”义为偏正结构的“特别高耸”义。第三例南朝梁刘孝标《辨命论》:“天才英伟,硅璋特秀。”上文“英伟”为并列结构,故“特秀”亦当解释为并列结构的“突出超群”义。第四例《宋书·谢灵运传论》:“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此“特秀”亦可有两种理解:一、偏正结构的“特别卓越”义;二、并列结构的“卓异超群”义。《大词典》引此4例,把“秀”解释为“秀丽”“优秀”,均误。“特”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解释为“特别”。

俊秀 《世说新语·赏誉93》刘孝标注:“《中兴书》曰:‘万才器俊秀,善自衒曜,故致有时誉。兼善属文,能谈论,时人称之。’”[17]472“秀”有“超群”义(见上文“秀发”条),“俊”亦有“卓越”“出众”义(见下文“俊爽”条),“俊秀”为同义连文。

明秀 《世说新语·赏誉16》刘孝标注:“《名士传》曰:‘夷甫天形奇特,明秀若神。’”[17]428《大词典》解释为:“明净秀美”,引《晋书·王衍传》:“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此释义值得商榷。“明秀”义为“聪慧超群”。《大词典》中另外一个义项为“优异”,虽与“聪慧超群”义相近,然二义的取舍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定。如“明秀若神”中“明秀”就不能解释为“优异”,因为“神”的特点就是“聪慧超群”,若释为“优异”则体现不出如此特征。“神情明秀”中“明秀”,若解释为“优异”亦觉不妥,因为“神情优异”搭配不当。

“发”,亦表“高出”“出群”“卓出”等义。“发”有“萌生”“生长”义,如《淮南子·主术训》:“是故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高诱注:“发,生。”事物“萌生”的状态相对于“未萌生”的状态自然是“高出”“超出”了,由此引申出“出群”“卓出”义。“发”的构词能力也比较强,组成了不少词语,如:

俊发 《高僧传》:“神色开朗,德音俊发,论议数番,穷理尽妙,观听之众,莫不悟悦。”(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9]256“俊发”为同义连文。

爽发 《高僧传》:“释慧通,姓刘,沛国人。少而神情爽发,俊气虚玄。”(宋京师冶城寺释慧通)‘91301“爽发”为同义连文。(“爽”表“超群”义见下文“俊爽”条。)

特发 《高僧传》:“法师释慧远,贞感幽奥,宿怀特发。”(晋庐山释慧远)[9]214“特发”亦为同义连文。

英发 《世说新语·豪爽8》:“桓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系才,其状磊落,一坐叹赏。”[17]600《世说新语·容止1》刘孝标注:“《魏氏春秋》曰:‘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17]605“英发”,《大词典》释为“才华显露;神采焕发”;张永言主编《世说新语辞典》(以下简称《辞典》)解释为“焕发;豪迈奔放。”[19]546两种释义都值得商榷。“英”可指“德才超群的人”,如《说文解字·亻部》“俊”字条下段玉裁注:“《淮南·泰俗训》曰: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英”“发”均表示“高超”“超群”“出众”义,故“英发”为同义连文,为“超群”“出群”等义。

颖发 《世说新语·言语99》刘孝标注:“张资《凉州记》曰:‘天锡明鉴颖发,英声少著。’”[17]150“颖”,《说文解字·禾部》:“禾末也。”“禾末”在“禾”的最上端,引申出“超群”“出众”义,如《正字通·禾部》:“士才能拔类者亦曰颖。”故“颖发”为同义连文。

艳发 《世说新语·言语71》刘孝标注:“《续晋阳秋》曰:‘安早知之。文义艳发,名亚于玄,仕至东阳太守。’”[17]131按:“艳”,优美、美丽。“发”,超群、出众。

由以上可以看出:“秀发”实为同义连文,为“卓越超群”义。

二 俊爽

《世说新语·方正11》:“武帝语和峤曰:‘我欲先痛骂王武子,然后爵之。’峤曰:‘武子俊爽,恐不可屈。’”[17]291又《世说新语·赏誉17》:“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17]428-429《世说新语·容止14》:“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17]612

按:“俊爽”,《大词典》亦有解释,其中一个义项引《晋书·裴楷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为例,释为“英俊清朗”,此解释值得商榷。

“俊爽”实为同义连文,“俊”和“爽”均表示“卓越”“出群”“卓出”之义,故“俊爽”义当为“出众超群”。此外,从《大词典》引例“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可看出,“俊爽”与“高迈”对文,“高迈”为同义连文,“俊爽”亦为同义连文。

“俊”和“爽”有“高出”“超群”“卓出”义,在古代文献中屡见,分别释之。

“俊”,《说文解字·亻部》:“材过千人也。”段玉裁注:“《尹文子》曰:千人才曰俊,万人曰杰。《淮南·泰俗训》曰: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慧琳《一切经音义·高僧传第六卷》:“《尚书》云:克明俊德。杜注《左传》云:俊,谓材绝异也。《白虎通》云:礼别名也。记贤百人曰俊。”[18]2056由此引申出“超群”“高出”“出众”等义。如《世说新语·品藻1》刘孝标注:“谢沈《书》曰:‘俊者,卓出之名也。’”[17]498

“俊”作为构词语素,构词能力很强,与其他表示“超群”“卓出”义的语素组成了不少同义连文的形式,如:

高俊 《世说新语·言语77》刘孝标注:“《中兴书》:‘谢万字万石,太傅安弟也。才气高俊,早知名。’”[17]136

俊秀 《世说新语·赏誉93》刘孝标注:“《中兴书》曰:‘万才器俊秀,善自衒曜,故致有时誉。兼善属文,能谈论,时人称之。’”[17]472

俊迈 《世说新语·识鉴124》刘孝标注:“《续晋阳秋》曰:‘太傅谢安见其少时,叹曰:“若期生不佳,我不复论士。”及长,果俊迈有风气。’”[17]405又《世说新语·任诞34》:“陈郡袁耽,俊迈多能。宣武欲求救于耽,耽时居艰,恐致疑,试以告焉。”[17]747

俊举 《高僧传》:“有青州沙门释宝亮者,气调爽拔,神用俊举,少贞苦节,长安法忍……”(梁京师灵味寺释宝亮)[9]338《南史·刘孝威传》:“气调爽逸,风仪俊举。”[7]1014

俊伟 《世说新语·识鉴5》刘孝标注:“《晋阳秋》曰:‘夷甫父乂,有简书,将免官,夷甫年十七,见所继从舅羊祜,申陈事状,辞甚俊伟。’”[17]389

俊彻 《高僧传》:“祖才思俊彻,敏朗绝伦,诵经日八九千言,研味《方等》,妙入幽微。”(晋长安帛远)[9]26

“爽”,亦有“高出”“卓异”“超出”“超群”义。如《文心雕龙·乐府》:“至于魏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晋书·华谭传》:“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及长,好学不倦,爽慧有口辩,为邻里所重。”[2]1448唐李绅《四望亭记》:“濠城之西北隅,爽耸四达。”“爽耸”同义连文。“爽”作为构词语素,其构词能力也很强,组成了不少词语,但由于有些辞书编注者不甚了解“爽”有“高超”“卓出”“出众”等义,从而导致对某些含有“爽”的词语的释义出现偏差,如:。

高爽 《世说新语·品藻36》:“‘桓温何如?’曰:‘高爽迈出。’”[17]520“高爽迈出”为同义连文,“高”“爽”“迈”“出”四字均表“卓出”“出群”“超越”等义。又《世说新语·赏誉80》:“殷中军道王右军云:‘逸少清贵人。吾于之甚至,一时无所后。’”刘孝标注:“《文章志》曰:‘羲之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也。’”[17]467《大词典》引例同此,释为“高洁豪爽”,不确。“高爽”义当为“出众”“超群”,正即下文“不类常流”之义。

爽秀 隋卢思道《辽阳山寺愿文》:“襟带遐长,原陆爽秀。”“爽秀”为同义连文,表示“高耸”“超出”义。《大词典》解释为“明丽”,可商榷。

爽拔 前蜀贯休《早秋即事寄冯使君》诗:“落叶峥嵘处,诸峰爽拔时。”“爽拔”亦为同义连文,“爽”“拔”均表“高耸”“超出”义。《大词典》解释为“秀美挺拔”,值得商榷。“爽拔”亦可用来形容人的神情气度,义为“出众超群”。如《高僧传》:“神情爽拔,卓尔异人,性度温和,乡邻所羡。”(竺东莞竺僧度)[9]173“有青州沙门释宝亮者,气调爽拔,神用俊举……”(梁京师灵味寺释宝亮)[9]338

爽迈 《晋书·孙楚传》:“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多所陵傲,缺乡曲之誉。”[2]1539“爽迈”同义连文。《大词典》引《晋书·苻坚载记下》:“(苻朗)性宏达,神气爽迈。”释义为“爽朗超逸”,亦可。然却不能用来解释“爽迈不群”之“爽迈”,否则就与下文“多所陵傲,缺乡曲之誉”矛盾。因为一个人的性格若真能“爽朗超逸”,就不会“陵傲”别人。故此处“爽迈”当为同义连文,义为“卓越超群”。

爽岸 《高僧传》:“亮为人神情爽岸,俊气雄逸,及开章命句,锋辩纵横。”(梁京师灵味寺释宝亮)[9]337“岸”,《说文解字·屵部》:“水厓而高者。”引申有“高”义,如《小尔雅·广诂》:“岸,高也。”“爽岸”为同义连文。

爽逸 《南史·刘勔传》:“第六弟孝戚,气调爽逸,风仪俊举。”[7]1014“逸”表“超群”“卓出”“出众”义(见上文“秀逸”条)。“爽逸”与“俊举”对文,为同义连文。《大词典》解释为“爽朗潇洒”,可商榷。

英爽 《晋书·王浑传》附“子王济传”:“济字武子。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2]1205“英”表“超群”义(见上文“俊”条段玉裁注)。“英爽”为同义连文。

爽朗 《世说新语·品藻7》:“冀州刺史杨淮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性弘方,爱乔之有高韵……”刘孝标注:“荀绰《冀州记》曰:‘乔字国彦,爽朗有远意。’”[17]506可见注文中的“爽朗”与正文中的“高韵”义相近。《晋书·刘曜载记》:“胤虽少离屯难,流踬殊荒,而风骨俊茂,爽朗卓然。”[2]2696从其后的“卓然”可知“爽朗”义为“卓越”“出群”。“朗”有“高”“卓出”“超群”义,如《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于是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凝思幽岩,朗咏长川。”[李周]翰曰:“朗,高也。凝思坐于幽岩,高咏临于长川。”[14]174“朗”的“高”义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如“朗读”一词,义为“高声读书”。

爽俊 《世说新语·品藻6》刘孝标注:“《晋诸公赞》曰:‘才气爽俊,终中书郎。’”[17]505“爽俊”同义连文。

爽发 《南史·宋本纪中》:“(孝武帝)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甚美,雄决爱武,长于骑射。”[7]55“爽发”同义连文。《大词典》解释为“焕发”,值得商榷。

爽悟 《世说新语·排调57》:“符朗初过江”刘孝标注:“裴景仁《秦书》曰:‘朗字元达,符坚从兄。性宏放,神气爽悟。坚常曰:“吾家千里驹也。”’”[17]818“爽悟”义为“超群聪慧”。《大词典》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罗汰私婆)爽悟多智,无事不达,以清净自居,国王宗敬师事之。”释义为“聪颖;明达”,略似。“爽悟多智”更能证明“爽”有“超群”“出众”义,因为只有“超群的悟力”才能“多智”。

爽明 《世说新语·方正23》刘孝标注:“《中兴书》曰:‘导曰:“世子、宣城俱有爽明之德,莫能优劣。”’”[17]305“爽明”即“高明”义,用来修饰“德”,可理解为“崇高纯洁的德行”。《大词典》只有“黎明”和“明白”两个义项,缺少“高明”义项。

由以上可以看出:“俊”“爽”均表示“超群”“卓出”“出众”“高出”等义,“俊爽”为同义连文,义为“出众超群”。

三 清悟

《世说新语·品藻82》:“王子敬问谢公:‘嘉宾何如道季?’答曰:‘道季诚复钞撮清悟,嘉宾故自上。’”刘孝标注:“谓超拔也。”[17]543

按:“清悟”,《辞典》引此例,解释为:“清纯颖悟。”[18]347《大词典》引《晋书·向秀传》:“清悟有远识,少为山涛所知。”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博通典籍,辨慧清悟,风仪详审,容止可观。”解释为“清醒,觉悟;明慧。”这两种解释都值得商榷。

“清悟”当释为“超群出众的领悟力”。“清”在古籍中除了“清纯”“清醒”“清净”等义外,还有一个常见义“高出”“超群”“出众”,此义往往被忽略,从而导致对很多含有“清”这个语素的词语的解释不准确。

“清”表“高出”“超群”“卓越”“出众”义,在古籍中常见,如《论语·公冶长》:“‘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其中“清”,义为“卓越”“高洁”。《史记·伯夷列传》:“举世混浊,清士乃见。”“清士”,高尚超群之人。《世说新语·赏誉37》:“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刘孝标注:“顾恺之《夷甫画赞》曰:‘夷甫天形瑰特,识者以为岩岩秀峙,壁立千仞。’”[17]442“清峙”与“秀峙”为异文,可见“清”与“秀”同义。“秀”表示“高耸”“超群”“卓立”等义,故“清”亦表“高出”“出群”“卓越”等义。《世说新语·品藻46》刘孝标注:“《晋诸公赞》曰:‘李重字茂曾,江夏钟武人。少以清尚见称。’”[17]524“清尚”即超群的志尚。《世说新语·识鉴3》刘孝标注:“《傅子》曰:‘……嘏友人荀粲有清识远志,然犹劝嘏结交云。’”[17]385“清识”即卓越的见识。《世说新语·识鉴10》刘孝标注:“《文士传》曰:‘……瀚有清才美望,博学善属文,造次立成,辞义清新。’”[17]393“清才”即高才。《颜氏家训·诫兵》:“颜忠以党楚王受诛,颜俊以据武威见杀,得姓已来,无清操者,唯此二人,皆罹祸败。”[12]348“清操”即高尚超群的操守。

“清”作为构词语素,构词能力很强,在中古构成了不少词语,如:

清拔 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荆州秀才张裴裳为五言,有清拔之句。”《大词典》解释为“形容文辞清秀脱俗”,此释义值得商榷。“清”“拔”均有“高超”“出群”“卓越”义,故“清拔”为同义连文,义为“卓越超群”。

清卓 《法苑珠林·花香篇》:“至贞观三年,寺有明禅师,清卓不群,白日独坐,见无半身。”[8]1154“清卓”同义连文,“清”“卓”均有“出众超群”义。《大词典》释义为“清高不凡”,极相近。

清举 《世说新语·容止5》:“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17]607“清举”同义连文,“清”“举”亦均有“卓出”“出群”义。《大词典》释义为“清俊超逸”,极相近。

清标 《世说新语·赏誉70》刘孝标注:“《江左名士传》曰:‘,清标令上也。’”[17]461《世说新语·容止26》刘孝标注:“《江左名士传》曰:‘或曰:“杜弘治清标令上,为后来之美,又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粗可得方诸卫蚧。”’”[17]619“清标”同义连文,义为“卓异超群”。(“标”有“超群”“高卓”义,见下文“标彻”条。)《大词典》释义为“俊逸”,略可。

清耸 元郭钰《濠石晚樵因简李伯谦》:“李君旧知己,风格郁清耸。光怪匣中龙,文采云间风。”“清耸”同义连文,“清”“耸”均有“超群出众”义。《大词典》释义为“清秀挺拔”,对“清”的解释可再斟酌。

清立 《世说新语·忿狷6》:“王令诣谢公,值习凿齿已在坐,当与併榻。王徙倚不坐,公引之与对榻。去后,语胡儿曰:‘子敬实自清立,但人为尔多矜咳,殊足损其自然。’”[17]888“清立”同义连文,“清”“立”均表“高出”“超群”义。

清令 《世说新语·赏誉71》刘孝标注:“《语林》曰:‘有人目杜弘治,标鲜甚清令,初若熙怡,容无韵,盛德之风,可乐咏也。’”[17]462《辞典》解释为“纯洁美好”,[19]346《大词典》释为“清新美好”,均可商榷。“清”表“出众”“超群”义。“清令”,义当为“出众美好”。

清彻 《世说新语·言语35》刘孝标注:“虞预《晋书》曰:‘峤字太真,太原祁人。少标俊清彻,英颖显名,为司空刘琨左司马。’”[17]97《大词典》亦引此例,解释为“清净明朗”,值得商榷。“清”表“卓越”“出众”等义,“彻”亦表“超群”“高出”义(见下文“标彻”条),故“清彻”同义连文,义为“超群高达”。

清贵 《世说新语·赏誉80》:“殷中军道王右军云:‘逸少清贵人。吾于之甚至,一时无所后。’”刘孝标注:“《文章志》曰:‘羲之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也。’”余嘉锡《笺疏》:“孙志祖《读书脞录》七云:‘《世说》:“逸少清贵人。”杨升菴《丹铅录》云:“右军清真,谓清致而真率也。李太白用其语为诗‘右军本清真’,是其证也。近日吴中刻《世说》,乃妄改作清贵。”志祖案:太白诗乃借用山公目阮咸语尔,正不必泥。《世说》又云:“殷中军道右军清鉴贵要。”则是清贵非清真,刻本不误也。《晋书》庾亮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亦可证。’”[17]467余嘉锡所说极是。“清贵”不误,为中古常见词语,又如《世说新语·雅量26》刘孝标注:“《劭荟别传》曰:‘劭字敬伦,丞相导第五子。清贵简素,研味玄赜。’”[17]367《辞血》解释为“清纯高尚”,[19]346此释义可商榷。“贵”有“高”义,如《玉篇·贝部》:“贵,高也。”由此引申出“超群”“卓出”义。故“清贵”为同义连文,当解释为“卓越超群”。

清敏 《世说新语·规箴16》刘孝标注:“《陆碑》曰:‘迈字功高,吴郡人。器识清敏,风检澄峻。’”[17]566《大词典》解释为“清晰敏捷”,可商榷。“清敏”义为“超群敏捷”。

清胜 《高僧传》:“会有秦沙门智严西至罽宾,睹法众清胜,乃慨然东顾曰:‘我诸同辈,斯有道志,而不遇真匠,发悟莫由。’”(晋京师道场寺佛驮跋陀罗)[9]70《大词典》解释为“清雅优美”,值得商榷。“胜”,刘淇《助字辨略》:“胜是负之对,谓优过之也。”[6]109“清胜”为同义连文,“清”“胜”均表“高超”“出群”义,故“清胜”义为“卓越出众”。

清远 《高僧传》:“贤仪范率素,不同华俗,而志韵清远,雅有渊致。”(晋京师道场寺佛驮跋陀罗)[9]72《大词典》释义为“清明,高远”,可商榷。“清远”义当为“超群高远”。

《大词典》中还有些含“清”的词语,如“清迥、清峭、清发、清辩、清猷、清致、清爽、清异、清壮、清英、清晤、清慧、清绮、清机”等中的“清”的释义均值得商榷。

四 标彻

《世说新语·德行25》:“顾荣在洛阳”刘孝标注:“《文士传》曰:‘荣少朗俊机警,风颖标彻,历廷尉正。’”[19]26

按:《辞典》未收录。《大词典》正引此例,解释为“气度通达”,不确。“标”“彻”均表“超出”“卓越”等义,“标彻”应为同义连文,义为“超群出众”。

“标”有“超出”“卓越”义是由其本义引申而来的。“标”,《玉篇·木部》:“木末也。”《玉篇·木部》:“标,颠也。”故由此引申出“高出”“超出”“卓越”等义。如《高僧传》:“以潜是道俗标领,又先朝友敬,尊重挹服……”(晋剡东仰山竺法潜)[9]156“标领”,义为“超群领袖”。《世说新语·方正55》刘孝标注:“《续晋阳秋》曰:‘伊少有才艺,又善声律,加以标悟省率,为王濛、刘恢所知。’”[17]329“标晤”,义为“超群的领悟”。

“标”作为构词语素,构词能力比较强,组成了不少词语,如:

标出 《高僧传》:“其领悟标出,皆此类也。”(晋长安释僧叡)[9]245“标出”为同义连文,“标”“出”均表“高出”“超群”义。

标朗 《高僧传》:“安法师器识伦通,风韵标朗,居道训俗,徽绩兼著。”(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9]181“标朗”同义连文,表“高出超群”义。

标令 《世说新语·言语32》刘孝标注:“《玠别传》曰:‘玠颖识通达,天韵标令,陈郡谢幼舆敬以亚父之礼。’”[17]94“标令”义为“卓越美好”。《大词典》亦引此例,释义为“俊美”,可商榷。

标俊 《世说新语·言语35》刘孝标注:“虞预《晋书》一:‘峤字太真,太原祁人。少标俊清彻,英颖显名,为司空刘琨左司马。’”[17]97“标俊清彻”同义连文,“标”“俊”“清”“彻”四字均表“超群”“卓越”义。《大词典》亦引此例,解释为“标致俊美”,可商榷。

“彻”亦表示“高出”“超群”“卓越”“出众”等义。“彻”的“高”类义是由“彻”的“深”义引申来的。《世说新语·品藻62》:“郗嘉宾道谢公:‘造膝虽不深彻,而缠绵纶至。’又曰:‘右军诣嘉宾。’嘉宾闻之云:‘不得称诣,政得谓之朋耳!’谢公以嘉宾言为得。”刘孝标注:“凡彻诣者,盖深核之名也。”[17]532“深彻”为同义连文。“彻”有“深”义,一直沿用至今,如“彻底”,义为“深入而透彻”。“高”与“深”其实义相同,只是认识的视角不同:“深”是站在说话者的角度俯视的效果;“高”是站在说话者的角度仰望的效果。由“深”引申出“高”义是很自然的。“彻”表“高”义,如《高僧传》:“方等众经,大小诸部,皆彻鉴玄源,洞尽宗要。”(齐上定林寺释僧柔)[9]322“彻鉴”,义为“深刻地明察”。

“彻”的构词能力也比较强,与表“超群”“出众”义的语素组合成一些同义连文的形式,如:

俊彻 《高僧传》:“陈郡殷融尝与卫蚧交,谓其神情俊彻,后进莫有继之者。”(晋剡沃洲山支遁)[9]159“祖才思俊彻,敏朗绝伦……”(晋长安帛远)[9]26“俊彻”与“绝伦”义相近。(“俊”表“卓出”“出众”义见上文“俊爽”条)

秀彻 《高僧传》:“支遁,字道林,本姓关氏,陈留人,或云河东林虑人。幼有神理,聪明秀彻。”(晋剡沃洲山支遁)[9]159《晋书·王戎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2]1231“秀”“彻”均表“卓出”“超越”义。《大词典》释义为“清秀明达”,不确。

高彻 《世说新语·赏誉16》:“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刘孝标注:“《名士传》曰:‘夷甫天形奇特,明秀若神。’”[17]428“高”“彻”均有“出众”“卓越”义。《大词典》释义为“超凡脱俗,奇特明秀”,相近。

彻朗 《世说新语·赏誉132》:“王子猷说:‘世目士少为朗,我家亦以为彻朗。’”刘孝标注:“《晋诸公赞》曰:‘祖约少有清称。’”[17]487《大词典》正引此例,解释为“犹清明。指心地清净光明。‘彻’同‘澈’”,此释义值得商榷。“彻朗”为同义连文,“彻”“朗”均表“超群”“出群”“卓越”等义。亦作“朗彻”,如《晋书·乐广传》:“向见广神姿朗彻,当为名士。”[2]1243

贵彻 《世说新语·品藻85》:“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谢曰:‘右军胜林公,林公在司州前亦贵彻。’”[17]544《辞典》释义为:“尊贵、通达。”[19]152值得商榷。“贵彻”为同义连文,“贵”“彻”均表示“高超”“出众”“卓异”等义。

清彻 《魏书·崔亮传》:“大崔生宽和笃雅,汝宜友之;小崔生峭整清彻,汝宜敬之。二人终将大至。”[13]1476“清”“彻”均表示“高出”“超群”“卓越”“出众”等义。

五 挺率

《世说新语·赏誉103》:“桓宣武《表》云:‘谢尚神怀挺率,少致民誉。’”[17]477

按:“挺率”,《大词典》未收。《辞典》:“直率;直爽坦率。”[19]436此释义值得商榷。

“挺”有“超出”“超群”“出众”等义,《广雅·释法》:“挺、秀……拔……生,出也。”“挺”作为构词语素,构词能力比较强,与表示“高出”“卓越”“超群”等义的语素组成了不少同义连文的形式,如:

挺出 《三国志·蜀书·吕凯传》:“今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遗托孤,翊赞季兴,与众无忌,录功忘瑕。”[1]1047《大词典》释义为“突出;出众”,极是。

天挺 《晋书》卷七三:“陛下明鉴天挺,无幽不烛,弘济之道,岂待瞽言。”[2]1925《大词典》释义为“谓天生卓越超拔”,不确。“矢”与“挺”构成同义连文。“天”有“高”“高出”“超出”义,如《荀子·儒效》:“至高谓之天。”故“天”并非“天生”义。

挺特 《后汉书·谢夷吾传》:“窃见钜鹿太守会稽谢夷吾,出自东州,厥土涂泥,而英姿挺特,奇伟秀出。才兼四科,行包九德,仁足济时,知周万物。”[3]2713《大词典》释义为“超群特出”,甚是。

挺秀 《晋书》列传卷第四五“史臣”曰:“安期英姿挺秀,籍甚一时。朝野挹其风流,人伦推其表烛。”[2]1995《大词典》释义为“秀异出众;挺拔秀丽”,可再斟酌。

挺杰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大兄英姿挺杰,有雄霸之风,张王之业不足继也。”[2]2258《大词典》释义为“卓越杰出”,极是。

英挺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大都督、大将军天锡以英挺之姿,承七世之业,志匡时难,剋隆先勋,而中年降灾,兵寇侵境……”[2]2260《大词典》释义为“英俊挺拔”,稍可。

挺立 《南齐书·徐孝嗣传》:“幼而挺立,风仪端简。”[16]771《大词典》释义为“直立。多指持身正直”,可再斟酌。

挺拔 《文选·木华〈海赋〉》:“状如天轮,胶戾而激转;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15]545

“率”,有“表率,楷模”义。由此义引申出“高出”“超群”义。如《世说新语·言语79》刘孝标注:“徐广《晋纪》曰:‘龢字道季,太尉亮子也。风情率悟,以文谈致称于时。’”[17]137“率悟”,义为“超群高敏”。

率举 《世说新语·赏誉136》刘孝标注:“《王胡之别传》曰:‘胡之少有风尚,才器率举,有秀悟之称。’”[17]487-488“率举”同义连文,“率”“举”均表“超群”“出群”“出众”等义。与“秀悟”义近。《大词典》解释为“杰出,特异”,甚是。

清率 《南史·衡阳元王道度传》:“居身清率,言未尝及时事。……吴郡张融清抗绝俗,虽王公贵人,视之傲如也,唯雅重钧,谓从兄绪曰:‘衡阳王飘飘有凌云气,其风情素韵,弥足可怀,融与之游,不知老之将至。’见赏如此。”[7]1038-1039从张融对道度的品题“飘飘有凌云气”来看,“清率”当为“出众超群”义。《大词典》解释为“清高率真”,不确。

高率 《世说新语·豪爽3》刘孝标注:“《晋阳秋》曰:‘敦少称高率通朗,有鉴裁。’”[17]596《世说新语·栖逸8》:“南阳刘驎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17]654“高率”同义连文,“高”和“率”均表“超群”“卓越”“出众”等义。《辞典》解释为“超逸真率”,[19]133可商榷。

豪率 《世说新语·仇隙3》刘孝标注:“《王廙别传》:‘廙字世将。祖览、父正。廙高朗豪率。’”[17]927“高朗豪率”为同义连文,“高”“朗”“豪”“率”四字均表“超群出众”义。

从以上可以看出:“挺率”为同义连文,表示“超出”“超群”“出众”“卓越”等义。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发:一是词义是具有时代性的,我们在分析某一时代的词语时,一定要把它们放置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去考察,不能以今律古。二是在讨论某一词义时,把含有相同语素的一组词语放在一起,通过排比归纳的方法来考订其含义,可以使我们对词语意义的理解更加准确,从而避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现象。

标签:;  ;  ;  

“史朔新语”和“刘氏注”的注记_世说新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