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更好的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快施工速度、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施工质量等多种要求,显现出了极大的应用优势。基于此,本文就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简要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传统应用模式中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适用于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策略,意在促进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前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在工厂事先制作好相关配件,然后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有利于综合实现快速施工、安全施工等综合管理目标。相比于传统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能够增强施工的成效性,尤其在我国节能环保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环境下,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
相关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人员普遍认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比传统现浇施工技术的管理更需要完善的施工质量评价体系,主要作用就是对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全过程进行质量追踪,依次为基础,对装配式建筑做好系统、全面、客观的质量检测与控制,由此才能保证完工后的建筑质量。尤其在施工组装环节,安装与连接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主要内容,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时,也应该将其作为重点环节,在组装之前,选择适宜的吊装设备;在吊装过程中,严格遵循“固定-起吊-就位-粗调-细调”的作业流程。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以保证工程施工水平达到预期效果[1]。
(二)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影响
在现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湿作业顺序施工模式,施工周期较长;而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实现工厂与现场的一体化施工,在现场施工环节主要进行吊装拼接,相对来说,能够显著缩短施工工期。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现场施工,需要为其配套制定严格、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包括做好对相关施工人员的培训,做好对预制构件的编号安排等,做好预防与备案工作等,否则极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预置组件堆放、吊装工序混乱等问题,造成不良安全事故,进而影响工期。
(三)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成本项目,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直接成本,同时也是建筑工程整体成本的重要构成。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之后,相比于现浇施工方式,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会产生较大波动,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意味着要进行预制件的吊装,在这期间会产生较大的机械使用成本,且对于大型的预制件来说,吊装难度相对较大,对吊装设备与吊具等会产生较大的损耗,若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很容易造成延误工期等不良现象,由此可见,在预制件吊装这一环节,有可能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其次,在预制件安装过程中,相比于传统现浇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大量材料的浪费,且由于预制件的结构尺寸较为精确、表面工整、预留标准孔洞,加之安装过程中仅需要少量支撑杆件而不需要大量的脚手架等设施,所以能够节约大量安装成本。最后,在施工现场管理这一环节,传统施工管理模式下,需要协调各个承包队之间的利益与资源分配等,容易导致专业碰撞等现象的发生,进而影响施工质量;但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现场管理难度大大降低,节约了大量的管理时间与管理费用,施工成本有一定降低。
二、传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缺陷
在传统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技术不成熟、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较为普遍,有许多施工单位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理解存在偏差,在他们的认知当中,预制装配就是将传统建筑结构按照一定的规律拆分,然后将其转移到工厂进行再加工,最后在将各部件按照原来的方式重新吊装回去,由于对预制装配施工模式的理解错误,导致大部分施工单位并不认可其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除此之外,传统装配式建筑施工,采用的“层层分包”管理模式,导致建设单位无法保证实际施工队伍的资质,使得在施工及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问题。例如,在现场吊装过程中,未能按照现场施工计划进行进行吊装,相比于现场浇筑施工方式,施工成本有可能增加30%左右;在工厂组件生产过程中,工厂资质难以保证,实际生产出来的预制件与施工图之间可能存在3-5 mm的误差,且在现场木模板安装过程中,又会产生3-5 mm的误差,容易导致无法完成组装的问题;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吊装机械的难以得到协调管理,在信息错乱的情况下展开相关现场施工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部件与现浇结构的连接处是最薄弱的环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实际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一旦无法保证这一部位的施工质量,就很容易造成整体质量问题[2]。
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相对较为,且还未得到广泛普及,这导致现行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往往基于传统的建筑业施工方式与计划经济管理思路,包括分部分项工程、人员管理、资质管理等,这种人为分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模式,极易引发很多深层次的矛盾。
对于传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缺陷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施工管理策略对其进行有效解决,以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与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健全监管机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成果,但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快速发展的众多因素当中,政策体系与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占据了很大比例。对此,应通过完善政策体现,健全监管机制,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首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环节来说,应着重优化装配式建筑的审批流程,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审批专用渠道的建设。在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之下,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相关要求与规范,有效完成施工许可证与施工图审查、质量验收等环节,审查工作虽较为繁琐、复杂,但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管的作用。因此,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时期,需要建立既适用于传统工程、也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一体化监管机制,新的机制当中应对总承包的主体责任进行重点强调,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承包方的质量监管与控制,并完善专业责任保险制度。
其次,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一大特点,就在于要在工厂生产预制构件,对此,需要从全过程质量监管着手,做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3]。可借鉴集成度较高的制造业管理制度,形成完整的产品检验、抽查与验收制度,形成完善的预制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预制产品认证体系部门,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及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果的不断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应以集成化、标准化、多样化、通用化为目标,对此,应积极创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形成主体结构、围护结构、建筑设备、建筑装饰一体化的设计技术,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集成化与标准化的发展过程中,应重视一下几点内容:第一,预制梁、柱、墙的生产制造,应保证工厂生产效率与现场施工保持同步。其中,预制柱的生产,应有效确保施工人员严格做好了模板定位工作;当模具放入到钢筋笼当中之后,对侧模进行封装固定;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是保证预制件表面的光滑与平整。在完成施工之后,应做好检查工作,尤其要保证管道内不存在堵塞现象。预制梁与预制墙的生产制造,同样需要严格遵循定位、固定、封装固定、抹平等生产环节,最大程度保证预制产品的生产质量,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过程中,为全面保证相关施工质量,应有效构建行之有效的建筑施工分析与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与定时定量施工分析制度;在施工进度管理当中,应在施工进度计划当中,对当日时段与相应的吊装工作计划进行细致、全面的列举出来,同时做好作业分工与责任落实,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出现盲目施工等问题。为保证预制件吊装质量,还应对吊装过程中涉及到的辅助措施加以重视,以确保相关大体积的预制构件,也能顺利完成吊装。对此,应保证工厂生产阶段严格按照施工图对预制件进行生产制造,如此才能保证附属杆件与结构连接点、预埋螺栓等的具体方位准确,在此基础上,保证吊装操作步骤的标准化,才能显著提升安装的有效化。
第三,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预制叠合版安装施工技术是实现工程建设效果的关键环节,对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保证安装施工与作业层之间保持着300 mm的距离,在严格依据安装流程与顺序的基础上,尽量保证一边安装、一边校对,便于及时发现安装施工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从而及时对其加以改进。另外,对于预制叠合板的安装,应保证在底部位置事先设有一定高度的临时支架,可在完成安装之后予以拆除。若在安装过程中采用双层安装结构,则支架也必须为双层结构;完成安装之后,应确保其叠合板的强度能够达到设计强度的70%。
第四,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当中,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质量,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体质量,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在这一环节,应重点保障构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由此增强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效性,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抗震性能。对此,可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完成对预置构件的处理,能够最大程度提高连接的有效性与精密性。
对于上述重点施工环节,可进一步采用BIM技术等进行实现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并将其更好的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当中[4]。在建筑模型的帮助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现可视化,能够为相关产品特性评估、性能检验与判断等提供有力支持,从而为预制件的大规模生产与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实现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与改良。
(三)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通过上述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为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但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进程中,为促进其迅速发展,同时抑制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负责化趋势,应从市场角度着手,重点实施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对此,首先应考虑市场资源的重新整合,可通过重组、重新配置、共享的方式,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建筑行业当中,形成完备的产业链,这种资源分配模式,能够帮助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环节,有效解决资源浪费与配套设施重复建设等问题,在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效发展的同时,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优化,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提升预制率,能够从整体上实现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目标,因此,随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预制生产规模也必然会得到显著扩大[5]。对此,在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同步完善大规模生产的行业标准,主要目的在于扩大生产需求与生产效率。在严格的标准规范之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功能的有效实现,即最大程度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为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结束语:综上所述,探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对促进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相关分析,充分利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技术优化与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其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与效果,保证相关工程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因此,应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保证其有效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小惠.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173-174.
[2]肖伟.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22):123+131.
[3]区碧光. BIM技术在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7.
[4]齐宝库,王丹,白庶,靳林超.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建筑经济,2016,37(05):28-30.
[5]常春光,王嘉源,李洪雪.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1):58-63.
论文作者:冯建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预制件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