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院内儿科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确保用药安全。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2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原因。结果:共有26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3%,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用药剂量过大15例(57.7%),药物配伍不合理3例(11.5%),患儿有过敏反应史4例(15.4%),家长未仔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4例(15.4%)。结论:应该加强儿科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尤其要控制好用药剂量,加强宣传教育,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儿科;临床用药;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236-02
Analysis of Clinical Drugs and Adverse Reactions in Pediatrics
Wang?HaiYou?Hanyuan?County?People?'s?Hospital???Ya'an?City,?Sichuan?Province?6253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ationality of clinical use of pediatrics in hospital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drug administration. Methods 240 cases of childre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sis of the adverse reaction occurred and the reasons. Results A total of 26 cases of children occurred adverse reactions,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10.83%.the main factors of adverse reactions included excessive dosage of 15 cases (57.7%),drug compatibility unreasonable were 3 cases (11.5%), 4 cases (15.4%) had allergic reaction history in their children, Parents did not read the drug use instructions in 4 cases (15.4%).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ediatric clinical drug use, especially to control the dosage, strengthe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se of drugs.
【Keywords】 Pediatrics; Clinical medication; Adverse reactions
儿童的免疫系统、生理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因此对药物的处理能力还不够完善,所以临床经常发生儿童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比成人不合理用药概率更大,约为6%~7%[1],其中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高达24%左右,不仅影响了儿童疾病的有效治疗,还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2]。因此临床上应该加强儿童的临床用药规范性。我院以2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2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有106例,男有134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3.6±0.8)岁;所有患儿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共194例,占80.8%,其中急性支气管炎65例,急性扁桃体炎59例,呼吸道感染70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儿的临床一般资料和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共有26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3%。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用药剂量过大15例(57.7%),药物配伍不合理3例(11.5%),患儿反应过敏史4例(15.4%),家长未仔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4例(15.4%)。
3.讨论
儿童患者一般是不能作为临床新药试验阶段的试验对象,药物一旦经过临床试验之后,只要符合药物的使用适应证就会选用,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成人不易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3]。另外,儿童本身的发育还不完全,各种肝肾等器脏的功能发育还不完善,中枢神经、免疫系统和酶系统等都发育不完全,因此在疾病的发病阶段,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比较慢,也会导致其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增大[4]。在儿科的临床用药中,药物不良反应会给患儿造成严重的威胁。
从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来看,造成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包括几个几下方面。(1)药物剂量使用过大:小儿疾病主要以各种感染为主,而治疗小儿疾病,例如呕吐、止咳、感冒和腹泻的药物中以非处方药为主,因此家长能够在药店自行购买,但是在药店购药时,药店的工作人员一般不会主动对家长提供用药信息,缺少对合理用药的指导,一些家长由于认知上的不足,在使用医院药物治疗的同时还会自行用药,认为药剂量越大,治疗效果越好,或者部分家长会按照成人的用药给小孩用药或将几种相同药效的药品同时让儿童服用,最终导致药物剂量过大,超过小儿的耐受范围,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5]。(2)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也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由于临床医务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比较弱,缺乏相关的药物配伍相互作用的知识,因此在用药时过于随意,最终导致药物的不合理配伍。(3)其他原因:另外,家长在自主购买用药时,由于没有严格详细阅读用药说明书,导致药物的使用不合理,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儿童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会对儿童的疾病治疗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危害儿童的生命健康。因此在临床中,(1)用药医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技能。用药医师不仅要负责为患者拿药,还应该向其提供药事服务和药物知识,同时解答患者在药物方面的疑惑和问题。现阶段,临床新药不断研发和发展,因此要求用药医师熟悉掌握药物的药剂学知识,不断学习最新的药物相关知识,才能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临床医师应该熟悉掌握不同药物的给药方式,避免给药方式不同造成的不良反应。(2)药物配伍不合理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重大因素,因此在临床上一定要加强药物的合理配伍。用药医师要熟悉常见药物得出常见药物配伍以及配伍禁忌。药房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在拿药时如果对药方中的药物配伍有疑惑,一定要及时和开药医生沟通,避免发生药物配伍不合理的情况发生。(3)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抗菌药物的种类药性不相同,对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差异较大,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医师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为了减少儿科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用药安全,临床医务人员和家长都应该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加强患儿的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王霞,程景民.儿科临床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J].现代养生,2015,17(10):114-115.
[2]李茂华.对儿科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8):168-169.
[3]李海莹.关于儿科临床用药及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115-116.
[4]叶建平.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7):48-49.
[5]张彩霞.探讨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2):102.
[6]谢洪梅,钱青,张蓉.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处方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业,2016,25(06):78-80.
论文作者:王海又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药物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发生论文; 儿科论文; 患儿论文; 不合理论文; 儿童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