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都市圈休闲商业区模式研究_rbd论文

上海大都市游憩商业区的型态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区论文,大都市论文,上海论文,型态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进展

在城市建成区中,一些区域因为集聚了观光、购物、餐饮、娱乐、文化、社交、康体等设施,形成了以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规模大小不同的特定功能区。它往往是一个城市旅游活动的主要发生地,也是该地居民休闲、游憩活动的中心地。学者提出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RBD)[1] 的概念来研究这一功能区。归纳起来,RBD主要有3种类型:①旅游城市型。在旅游城市内集中配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店的街区。②商业中心型。由各类纪念品商店、旅游吸引物、餐馆、小吃摊档等高度集中的零售商业区。③游憩设施型。在城市中以游憩和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聚集的特定区域[2~4]。

近几年,学者对我国城市RBD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包括环城游憩带(ReBAM),RBD的产品体系、空间结构、空间布局、形成机制,研究案例涉及上海、广州、昆明、苏州、宁波、兰州[2~14] 等。

从城市空间系统研究的范畴,学者探索了城市休闲系统建构、城市建成区户外游憩系统、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社会空间结构、城市滨水区休闲游憩空间、寒地城市居住区老年人户外休闲游憩空间、街巷休闲空间、城郊休闲旅游空间、公共文娱休闲场所等方面的问题[2~10]。从提升旅游竞争力的角度,学者还提出大都市(上海)要从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受益的战略选择[11]。从区域城市建设的角度,学者也关注了城市社区发展中的休闲、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设计、休闲街的品位与都市旅游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10~12]。

但是,目前国内学者对都市区RBD的规模、职能、层级、型态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大都市存在市区城市化、城市职能转移、城市空间重构等综合现象。政府面临着城市规划调整、产业转移、旧城改造、人居环境提升、内部空间重构、休闲空间优化布局等诸多问题。文章试研究RBD 的型态模式和动力机制,以进一步研究都市区内部游憩空间结构及公共休闲空间布局等方面的问题。

2 都市区RBD的界定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结构决定功能,RBD的功能总是由其自身结构决定的。RBD是旅游活动与商业活动的结合体。美国学者Gunn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综合旅游地理学和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提出由吸引物聚集体、旅游服务设施、交通、信息与引导、旅游者5个要素构成的旅游功能系统理论(tourism function system theory)[15],可借鉴用于RBD的研究。文章所指的RBD是指“在城市内部空间范围内围绕一定数量、规模的观光、游憩、休闲活动吸引物集聚区带,配套了相应的娱乐、康体、休闲活动设施,并能为一定规模旅游者和本地市民提供游憩、娱乐和休闲服务的城市特定系统空间”。

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的外部动态行为性质主要取决于系统内部结构。RBD 的形成动力无疑取决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程度、成长阶段与演变过程的空间反映。文章在考察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同时,将制度因素一并纳入,形成识别RBD的模型(图1)。

图1 游憩商业区(RBD)识别要素图

Fig.1 The factors of RBD

根据前述,作者认为上海都市区(黄浦、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和浦东新区共10个区)中的8个区域符合都市区RBD的条件:①外滩—南京路—人民广场;②陆家嘴—上海科技馆—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③城隍庙(含豫园)—上海老街;④新天地—雁荡路—淮海路;⑤衡山路—徐家汇—万体馆—光大展览中心;⑥四川北路—多伦路—虹口体育场;⑦虹桥开发区—仙霞路;⑧五角场—邯郸路。

3 都市区RBD型态模式

综合考察上述8个RBD区域,其结构呈现叠加、伴生、增长极、点轴4种模式,每种模式又有2种型态(共8种RBD型态),具体如下。

3.1叠加模式

(1)中心商务区(CBD)叠加型。上海的中央商务区出现在中百一店至南京东路外滩沿线及黄浦江对岸的陆家嘴地区[16]。浦江两岸同属一个景观区。但因为黄浦江的地理空间分割,与密集的信息流与资金流不同,陆家嘴地区与外滩的人流集散主要是靠地铁和延安路隧道,CBD由此被分解成浦东、浦西2个RBD板块。浦东自20世纪90年代开发、开放后,为适应居民休闲游憩活动和外来旅游者的需要,逐渐培育出高水准的新型RBD。这一区域正好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规划28km[2])重叠。该区的主体吸引物是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等现代建筑景观,新外滩、大洋海底世界、观光隧道、上海科技馆等旅游景观,八佰伴、正大广场等休闲、购物设施,宏基美食广场等餐饮设施。据调查,该区的主要消费群是白领和外来旅游者。这一地区的休闲、游憩、商业功能正在向张杨路、世纪大道、崂山路、杨高路、银城南路等方向辐射。这一综合型RBD与国际级金融贸易区配套,是上海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大举措。

(2)建筑群叠加型。城市建筑是都市旅游吸引物的主体,也是构筑城市形象的要素之一。截至2000年末,上海市区8层以上的高层建筑有3529幢,其中层高20层以上的建筑1478幢。1999年12月,上海评选出金茂大厦、上海大剧院、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博物馆、上海体育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上海展览中心、新锦江大酒店为“新中国50年上海十大金奖经典建筑”。这些建筑群周边各形成了规模不等的RBD。其形成过程为:标志性建筑吸引大批外来旅游者,促进这一地区休闲、娱乐设施的集聚,从而带动本市居民休闲、餐饮和游憩消费活动集聚;因人流增加,导致地价上涨,为“逃避”中心地带租金压力,休闲游憩设施逐渐向周边扩散,形成具有等级分布特征的RBD,主要包括办公楼休闲中心、休闲吧、快餐店、美食店、康体等设施。

3.2 伴生模式

(1)观光景区伴生型。“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是上海重要的观光区。 景区与南京东路相连,多年一直呈现“T”字型结构发展。近几年,因为城市商业的繁荣,这一区域休闲游憩设施正在向九江路、福州路、汉口路一带扩展。据初步统计,福州路文化街现在聚集了各类商业网点104户,上海书城、外文书店、 百新文化用品公司、上海美术用品商店等文化商店群,杏花楼酒家、王宝和酒家、老正兴菜馆等名特餐饮企业群,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旅游者前往。可以预测,它最终将成为连接人民广场、外滩、南京路的扇形RBD。

(2)历史文化伴生型。都市区的文化遗存往往会吸引大量外来旅游者,例如,北京鼓楼、南京夫子庙、宁波城隍庙、开封鼓楼街、重庆瓷器口,形成了全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商业景区。同时,为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这一地区聚集了相当规模的名特小吃和市街杂耍。上海的城隍庙、老街地段与上海历史文化同步生长,形成了文化型RBD。区内城隍庙、豫园、东园、老街,购物中心、名小吃、特色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加工店、文物古玩玉器店每年吸引了数万中外游客。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老街,东西横亘,形成连接十六铺、城隍庙、豫园的观光购物走廊,汇集了金店、银楼、酒肆、茶馆及民间72行。

3.3 增长极模式

(1)旅游房产型。20世纪90年代,政府结合旧城改造,将太平桥地区52hm[2]土地批租开发房地产。香港瑞安集团从1999年开始投资14亿元,将3hm[2]的石库门弄堂旧区改造成新建筑与传统建筑完美结合的精品级RBD “新天地”[17]。“新天地”包括“上海新天地”、“企业大道”办公楼区、“翠湖天地”住宅小区和购物、娱乐商业中心区。近4000户居民动迁完成后,5000m[2]的人工湖景区周边,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上百家音乐酒吧、特色餐饮、咖吧、茶馆、影城、特色纪念品店相继落户,成为上海新世纪标志性旅游、休闲景区。

(2)景观社区型。在公园、高校、水系周边“借景”形成的社区型RBD主要有3种类型:①景观型社区。在世纪公园、中山公园、长风公园、植物园、闸北公园、黄兴绿地周边,沿苏州河、黄浦江等水系,业已聚集大批高档景观型社区。多数社区规划起点很高、配套完善,特别是休闲游憩活动区取向自然、和谐得体,休闲、健身、购物设施都自成体系。②校园经济RBD。一些中高等院校周边, 相继聚集了一批定位学生群的书店、网吧、茶室、咖吧和餐饮设施。③历史底蕴型社区。依托历史名人公寓、别墅、弄堂,形成的旧瓶新酒体验式RBD,兼具休闲、居住、 观光等综合功能。虹口区多伦路地区几经改建,已经形成一个综合型国际化社区;静安区北京西路石库门旅游区,“做一天上海人”旅游产品经久不衰。

3.4 点轴模式

(1)交通集散型。改革开放之后, 上海都市区逐渐改变了“摊大饼”式的发展格局,形成“延展”发展式,即依托城市快速交通道路,形成“居住走廊型”发展轴[18]。特别是由地铁、环线高架形成的“申”字型立体快速交通架构,网状辐射,促进形成了交通集散型RBD。地铁1号线连接了人民广场、淮海路、衡山路、徐家汇、万体馆、莲花路等节点,地铁2号线连接了中山公园、静安寺、南京路步行街、外滩、陆家嘴、科技馆、世界公园等节点;地铁3号线连接的万体馆、中山公园、虹口体育场、鲁迅公园、四川北路、江湾镇等节点。节点周边形成了规模不同的RBD。此外,在多条干道的交叉区域,往往又形成RBD。例如,休闲购物中心五角场地区,沿邯郸路向西,毗邻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文化区,形成“文化虹口”的主要支撑。

(2)主题文化街型。依托传统商业街道发展起来的特色商业街、 文化街和专业街因为规模效应而向周边支路外溢扩展,形成一藤多瓜点轴模式RBD。南京路、四川路、淮海路是上海主要的3条商业骨干道路。在这些商业带上,围绕外国领事馆、公园、名人故居、大中型购物商场,生长了新的RBD节点。例如,淮海路商业街出现了华山路、襄阳公园、雁荡路RBD节点,四川北路带动了多伦路文化街。在南京路改造后,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新世界购物中心、西段商业“金三角”、青海路美食街、静安寺公园、静安宾馆区RBD化非常明显。上海于1999年建成的10条特色文化专业街中,南京路步行街、雁荡路休闲娱乐街、衡山路休闲街、多伦路文化街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RBD功能区。

4 都市区RBD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

4.1 都市区产业结构调整推进RBD的空间重构

据1985年统计,上海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数为5397个,占全市50.6%,数千个工业企业星罗棋布于280km[2]的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了8个工业区、70多个工业街坊和上千个工业点。1995年面积仅5km[2]的CBD地区工业用地比例为9.4%, 面积30km[2]的CBD地区的工业用地比例为15.2%[19]。继20世纪70年代的金山工业区,80年代的宝钢工业区,90年代的金山、奉贤化学工业区,上海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在内环线内及周边实施产业“退二进三”战略,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市区工业历经“关、停、并、转”,工业布局进一步优化[20],上海都市区的职能得到转变,其中第三产业中休闲、游憩服务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回顾近代上海,黄浦区的大世界、静安区的百乐门一带曾经是在世界上都具有一定影响的休闲娱乐中心。但是,目前已不再是上海的核心RBD。中心城区目前的RBD基本上都是8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规模并发挥扩散作用的,这是都市区产业结构调整,商业、服务业、文体、休闲产业等总量增加、比例上升的必然结果。

4.2 都市区居住职能转型产生新的RBD

自1991~1998年,上海中心城区共动迁40万户、150万人、单位1.2万个,拆房3000万m[2],在城区外缘与城乡结合部人口大量导入[21]。人口的大量外迁,减少了中心城区核心区的人口密度,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发挥与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化。外围人口的聚集,商业重心追随人口重心[22],逐渐形成新的RBD。例如,上海西南闵行区的南方商城1999年就已经拥有固定客户20多万个[23],近年已经逐渐成为西南上海的人口重心,刺激这一地区逐渐成为西南新的RBD功能区。另外,如松江、青浦、嘉定等卫星城镇已经形成新的人口居住中心,其RBD的发育状况良好,旅游和休闲集聚能力越来越强。

4.3 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RBD的功能

以商业、服务业为主导,金融保险、房地产服务、法律服务、银行信托、商业服务业、咨询等生产服务业(办公业)为辅助,在城市消费结构转型提升过程中,互为动力,生成了新的RBD。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的办公业基本位于外滩一带,当时外滩有银行64幢(48.75万m[2]),办公大楼51幢(23.12万m[2]),分别占全市的90.34%,47.83%。到1998年,中心区的办公楼面积已经有1432万m[2][19]。到新世纪,都市区形成了浦东陆家嘴、黄埔外滩、长宁红桥、静安南西、卢湾淮东、徐汇徐家汇、普陀武宁、闸北不夜城、虹口大柏树等办公区组团[24]。围绕上述办公业区的多极分散集聚,都市区RBD也出现多核心扩散。

4.4 城市规划引导城市RBD的空间布局

合理的城市规划有助于引导产业与人口的有序转移,优化城区土地利用空间。城市规划也有助于RBD的空间布局优化。1984年上海规划的市级商业副中心现在大多已经形成RBD。跨越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建成后,它将通过黄浦江与陆家嘴、外滩地区呼应,最终带动浦江休闲游憩带升级定型,届时将形成世界一流的RBD。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上海的“一城九镇”规划,本身就综合考虑了居民社区、游憩、旅游等功能配置,建成后就会形成新的RBD。

4.5 区级政府职能转变加快RBD的功能集聚

上海市政府为了加快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和产业发展,在财税、建设费用、规划管理、融资、外贸、土地审批利用等方面向市辖区下放部分权力,增强了区政府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同时,为加强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又增强了街道一级的管理功能。这样,上海实现了较为典型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25]。这一管理模式对空间格局的影响:一是在市辖区范围内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专业化产业组团;二是市辖区边界区成为开发“低谷带”。这样,市辖区中心的RBD往往容易形成,而在市辖区边界区的RBD却很少见。例如,位于静安区、长宁区、普陀区交界处的曹家渡地区,交通便捷,周边分布着较多高档社区,目前也有沪西一百等大型综合性购物商城,具有形成RBD的条件。但是因为“行政区经济”[26] 的刚性约束,这一地区商业活动并不活跃,至今也没有形成区级RBD。类似现象在我国城市旅游发展中不会仅此一例。

5 结论

RBD的生成、成长和演进受到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环境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叠加、伴生、增长级和点轴4种模式。城市RBD是城市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和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的必然结果。城市RBD 形成后对城市空间结构也具有反作用力。大城市多中心化决定了大城市需要多个RBD。RBD是体现城市形象的主要因素,也是推进经济、文化空间结构升级演进的重要动力,RBD形成的动力系统见图2。

图2 大都市RBD动力系统模式图

Fig.2 The power system model of RBD in metropolis

可以认为,上海都市区RBD追随CBD中心和商业、旅游、社区、商贸服务业组团,空间格局在近年不会发生改变。 因为区级政区经济、 级差地租等综合因素影响,RBD的多中心性、层级性将越来越明显。科学界定RBD并正确认识其型态特征、动力机制和演进规律,可以前瞻性地通过城市规划、城市管制手段,建设、培育和控制RBD的空间布局和相关产业发展。加强RBD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居民社区、商业中心和都市旅游区的全面协调发展。但是RBD作为城市巨系统中的特殊功能区,还需要学术界继续作深入的探索研究。

致谢:文章承蒙导师汪宇明教授的悉心指导,特致谢意!

标签:;  ;  ;  ;  ;  ;  

上海都市圈休闲商业区模式研究_rbd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