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中医医院 1546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显微手术在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观察。旨在优化治疗方式,提升手术有效性。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月这4年时间内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共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及开放式手术;观察组采用显微手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创手术的观察组患者在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处于显效的人数比例较大,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显微手术对于脑胶质瘤而言在效果上较好,相对于开放式手术,为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较轻且恢复时间更短,因此这一方式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胶质瘤;显微手术;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cro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glioma. Designed to optimize the treatment,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82 patients with glio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2014 in in January.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operation and open operation. The difference of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markedly effective in the proportion of larger, compar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microsurgery for brain glioma in effect is better, compared with open surgery,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were lighter and shorter recovery time, so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use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glioma; microsurgery;
效果差异目前临床治疗对于脑胶质瘤多采用手术治疗方式,这是脑胶质瘤的首选疗法。但由于开放式手术中患者需要承受开颅操作,手术过程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且由于创口较大易引起术后伤口细菌感染,因此开放式手术治疗在临床研究中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1]。随着医疗手段的创新优化发展,微创手术开始在各大手术中崭露头角并呈现出良好效果。本院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开放式手术而言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选取82例脑胶质瘤患者,均为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月这4年时间内收治。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1例。
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在19~53岁,平均年龄39.4岁;病程方面,病程时间在6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6个月;采用开放式手术方法治疗脑胶质瘤。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在21~56岁,平均年龄42.1岁;病程方面,病程时间在6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7个月;采用微创式手术方法治疗脑胶质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临床表现出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视力下降、意识障碍或是癫痫等较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经CT扫描可发现等密度灶或低密度灶,部分脑胶质瘤存在被钙化迹象的造影。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积极配合疗效统计。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在全麻状态下实施手术,需注意让患者在手术前6~8h严禁进食进水,以免术中因麻药反应产生呕吐,呕吐物堵塞气管造成危险。对照组实施开放型手术,即将脑颅打开将瘤体清除。观察组采用显微手术方式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根据患者脑胶质瘤生长部位选取合适切入点,在入路方式上可为旁正中入路、后正中入路、扩大翼点入路、经翼点入路或是冠状入路等方式[2]。在将硬脑膜打开之后通过显微镜查看患者瘤体状态,从距离肿瘤最近部位的脑沟或是脑裂进入,沿着脑胶质瘤瘤体周围指状水肿带将脑瘤最大程度的分离并将其切除。
若脑瘤边界并不清晰且瘤体体积较大,可实施瘤内切除方式,将瘤体内部减压之后按照其分裂状态一块一块切除。若瘤体供血较丰富,表现为周围血管较复杂,分离应在在将提供瘤体供血的血管电凝之后再实施切除,以免引发术中脑血管出血造成患者死亡。若患者脑胶质瘤处于功能区,此时应注意对其做适当分离,在将瘤体分离为小块后将方便切除的块状瘤体切除,需注意此种情况无需强制全切,以免影响脑功能[3]。
在实施显微手术过程中,切记小心仔细的保护好患者脑组织,并且在电凝方面尽可能使用功率较小的电凝,以免将周围神经组织灼伤。同时注意术中在切割瘤体时的止血工作,并且在术中采用冲水方式降温,减少热损伤作用于周边脑组织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1.3疗效判定方法本次研究将治疗效果分为了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程度,各程度判断标准如下。
显效-患者脑胶质瘤瘤体被完全切除,CT检测下未发现残留物质,病灶消失。有效-患者脑胶质瘤瘤体病灶缩小到原有体积50%以下,仍存在较少残留。无效-患者脑胶质瘤病灶缩小程度仅为原有的25%~50%,仍存在50%以上病灶残留。
1.4统计学方法根据上述方式将得出的数据进行汇总,在软件使用方面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结果数据展开处理与分析,了解其差异程度。当P值在0.05以上时说明统计结果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以下时说明统计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种手术方式下效果差异性,了解显微手术相对于开放式手术的优越性。本次研究以显效、有效、无效做治疗效果程度区分,研究中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统计处于各程度人数并计算其所占比例。
两组治疗方式效果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85.37%,而观察组达到了97.56%。由此可见,显微手术能够更为有效的将病灶清除,减少术后脑内残留瘤体。
3讨论
脑胶质瘤属于恶性脑瘤的一种,随着目前人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不合理在临床上患患者数呈现出逐年增多趋势。对于脑胶质瘤而言,其生长部位可以是脑内中枢神经系统的任意地点,若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方式选取不当极易影响到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本次研究结果证明,采用显微手术方式治疗脑胶质瘤在效果上远远优于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方式,不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观察处于显效程度的人数便可发现,显微手术的观察组有25例患者处于显效程度,即肿瘤病灶完全消失,占该组总人数60.98%,人数分布明显更倾向于显效状态。
传统开颅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需及其注意对周围血管、神经的保护,尤其是功能区域,患者术后难免由于神经组织受损产生功能障碍;且病灶难以一次性有效切除,术后存在复发可能性。显微手术则可通过术前精确定位瘤体位置,在入路的合理选择下按照质地、颜色将瘤体切除,有效程度更高。
综上所述,显微手术是治疗患者脑胶质瘤的有效手段,术中需注意对毛细血管网以及穿支动脉的保护[4],避免影响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总之,显微手术对于脑胶质瘤治疗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向阳.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2(25):137-138.
[2]郑慧军,许红旗,胡国强,等.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20):99-100.
[3]杨凯.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326-327.
[4]熊进挺,邓培刚.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37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9):46.
论文作者:李万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胶质瘤论文; 方式论文; 病灶论文; 病程论文; 程度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