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分析论文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分析论文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李 晨,罗丽娜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摘 要: 自2013年正式提出要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以来,社会各界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势在必行,是退休制度改革的必要环节之一,因此,如何减少政策实施的阻力,使政策得到顺利实施才是重中之重。在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推行弹性退休制度是可行的,它可以缓解人们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抵抗心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保障人们的自主选择权。但同时也要注意制度实施的难点,才能更好地推动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延迟退休年龄;弹性退休制度;可行性

一、研究背景

(一)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势在必行

1.人口老龄化加剧及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是提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大背景。我国在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周岁人口达到7%。《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65周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8%,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在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医疗水平不断进步的条件下,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人们能够工作的时间随之增加。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延迟退休成为世界主流。

2.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加。继续保持现有的退休制度将使得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收不抵支。在现收现付制下,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取决于工作人口的数量和缴费率,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取决于退休人口的数量和养老金替代率。工作人口的数量、缴费率、退休人口的数量和养老金替代率这些制度参数受到人口年龄结构、预期寿命和工资增长率等人口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假设其他制度参数不变,人口老龄化使得退休人口占工作人口的比重上升,最终导致养老金支付出现缺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加。有学者研究表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将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从2033年开始出现缺口(高建伟,伊茹,2018)。

他们目送鲲消失在明月繁星与雪岭群山之间,才将视线收回来,去看黄梁驿外,宇晴提到的大榆树。大榆树离他们二三百步之遥,主干上发出七八条侧枝,盘旋环绕,巨伞一般负着积雪,站立在月光中。白天所见的十来个雀巢,想必已接纳了回窠的喜鹊,正簇拥着它们在巢中睡香甜,可是他们往树上看的时候,却发现在树伞的顶端,剪纸般地贴着两条灰黑人影,一东一西,相对而坐,中间一只棋盘,隔开了他们,他们身后,是寒夜里密集的星辰。

3.退休政策长期未变。国家规定,男性干部和女性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为60岁和55岁,男性工人和女性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为60岁和50岁。这项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是在20世纪50年代基于当时的预期寿命制定的,并且60年来一直未变。而现在人口预期寿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现有的法定退休年龄已经与我国的最优退休年龄不相符,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基金支付压力增加等问题出现。长期未变的退休政策没有跟上社会保障改革的进程。

作为高中生,面对当前社会发展所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要能够予以足够的重视是。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如何提高我们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则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参与实践活动。具体如下。

(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实施阻力大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决定建立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2017年,国家计划正式出台延迟退休方案,于2022年正式实施,提供五年的过渡期。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自提出以来,便引起了社会以及学术界的纷纷讨论,社会反对的呼声较大,会影响就业与社会的稳定,因而国家迟迟未推出政策。学者熊婧等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确实能立刻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但随着时间流逝,基金的缺口压力仍会再次出现并逐步提升(熊婧、栗芳,2017)。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人们对延迟退休年龄普遍存在着反抗心理,人们不愿意接受“一刀切”的具有强制性的退休制度。而延迟退休政策在实施初期便要考虑到个人、社会、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协调各主体的利益,考虑到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人对延迟退休年龄的接受度不同。反对延迟退休年龄还包括健康状况、部分临近退休年龄人口的福利受到损失、企业用工成本可能会增加等多种因素。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可以有效缓解人们的抵抗情绪,从而降低政策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个人能够综合自身的各种因素来灵活选择退休年龄。

二、研究意义

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工作起始时间与之前相比较晚,工作时间相应减少,尤其是高技能、高学历的知识型人才不断增加,他们大多还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学习,这就使得他们个人付出的教育时间和工作时长不成正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有学者认为,到2020年,男性合理退休年龄为62.19岁,女性合理退休年龄为59.61岁;而到2030年时,男性合理退休年龄将达到63.75岁,女性合理退休年龄将达到61.33岁(朱波,2015)。因此,在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允许在达到延长退休年龄政策规定的年龄时,自由地选择退休时间,进一步实现愿意继续工作的劳动者的权利,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运用。

延迟退休时间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从短期来看,延迟退休时间会出现“挤出效应”,引起失业率的提高。但从长期来看,由于愿意延迟退休时间的员工大多是教育水平较高、拥有专业技术和经验、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脑力劳动者,这部分人继续工作会为企业带来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留专业技术和经验,为公司的发展带来动力,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由于高年龄段与低年龄段的工作岗位替代率不高,弹性退休制度可以让企业有更多的选择,从而留住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因为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愿意接受延长工作时间,并且弹性退休制度是针对那些愿意并且有能力留在企业继续工作的人,愿意接受延迟退休时间的劳动者也是与企业协商好的。因此,与强制性的退休政策相比,企业更愿意接受弹性退休制度。

三、弹性退休制度实施的可行性

(一)缓解人们对延迟退休年龄的抵抗心理

因此,延迟退休年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金缺口问题。从社会个体的角度来看,多数人认为延迟退休年龄会增加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同时延长工作时间将会使自己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期限减少。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延长退休年龄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加重养老负担,导致企业缺乏活力。

(二)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

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将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提上了日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对社会发展的问题,必须要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不再是该不该实施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积极因素消除不利因素使政策更有效实施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发展实际,要实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目标,有必要实施弹性退休制度。

(三)企业更愿意接受弹性退休制度

第三主成分(F3)因子的方差贡献占总方差贡献的14.527%,也是控制草海沉积物重金属来源及分布的重要因子。F3主要控制As的分布,而样品分析显示沉积物中不存在As污染,因此不对F3进行解析。

(四)延迟退休时间与就业无绝对的替代关系

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时,如何使大多数人的利益得到保证,使政策的阻力和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是我们应该解决和考虑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能体现人们真实的退休年龄,但我们更要破除传统思维,构建具有弹性的退休机制。以往的研究是以改革缺乏弹性的退休制度为目的的,而在目前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势不可当的背景下,提出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可以缓解人们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抵抗心理,推动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顺利实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保障人们的自主选择权。

四、弹性退休制度实施的难点

(一)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复杂性

设计和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的复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退休制度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退休年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全方面地考虑个人、市场、地域及其他情况,因此政策在设计和实施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较为复杂。另一方面,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还未正式出台,再同时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可能会使政策变得更复杂,政策很难制定,并且人们可能很难同时接受。

(二)养老金制度缺乏激励机制

延迟退休改革出现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养老金制度本身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王克祥,于凌云,2016)。养老金制度对人们的退休行为有着显著影响,具有激励作用的养老金制度对接受延迟退休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养老金制度缺乏弹性,属于控制型,养老金的领取年龄与退休年龄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改革养老金制度,建立与退休时间直接相关的养老金制度,使其能激励劳动者延迟退休年龄,并且在保障他们权利的同时避免搭便车的现象,是一个难题。

(三)需要配合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

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可以同时满足企业和个人的需求,使企业在良好运行的基础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使个人在愿意工作的任何时间内都能够找到工作。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即终止。企业和个人没有选择权,劳动者只要达到退休年龄,就得退出劳动力市场开始享受养老金待遇。劳动力市场制度的运行没有考虑到愿意延迟退休的劳动者的意愿。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需要从法律方面审慎考虑,避免造成市场活动的混乱。

防治方法:于斑潜蝇幼虫发生初期用药防治。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毫升/亩)4 000倍液,或40%绿菜宝(45~90克/亩)500~1 000倍液叶面喷雾,或用50%敌敌畏乳油于傍晚进行熏蒸。

(四)老年就业保障机制缺乏

就我国的就业现状来看,老年人只要达到退休年龄,就终止劳动合同关系,退出劳动力市场,老年就业保障机制缺乏。而延迟退休年龄和弹性退休制度都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就业问题,不同身体状况、受教育水平及工作能力水平的老年人对工作类型的要求和接受程度不同,因此,老年就业保障需要考虑老年人多方面的因素,建立一个完善的就业机制,包括老年就业制度、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老年就业保障机制、老年人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林熙,林义.退休制度的约束效应及路径优化[J].财经科学,2017,(3).

[2]刘晓光,刘元春.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估算[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5).

[3]谭远发,朱明姣.平均预期寿命、健康工作寿命与延迟退休年龄[J].人口学刊,2016,(1).

[4]林宝.延迟退休年龄对中国城镇劳动力供给的影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5]高建伟,伊茹.延迟退休年龄对缩减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贡献率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8,(4):58-63.

[6]熊婧,栗芳.延迟退休对我国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影响[J].上海金融,2017,(12):18-25.

[7]朱波.合理退休年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5,(1):11-21.

[8]王克祥,于凌云.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16,(1):57-65.

中图分类号: F241.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23-0066-02

收稿日期: 2019-06-17

作者简介: 李晨(1994-),女,河南鹤壁人,研究生,从事社会保障研究。

[责任编辑 陈 锐]

标签:;  ;  ;  ;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