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地区的形势及其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亚地区论文,东欧论文,俄罗斯论文,发展前景论文,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1996年,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地区形势发展的特点是:政治上,俄罗斯等国平稳完成国家最高权力的更替;选举国右翼倾向抬头;乌克兰和白俄高层权力之争明显。经济上,各国情况不一,经济发展不平衡:中东欧等国经济呈现回升势头;俄罗斯等经济继续下降。外交上,独联体一体化进程加快;围绕北约东扩问题而展开的外交斗争越来越激烈;俄、中亚同中国的关系有很大的发展。该地区最困难、最动荡的时期过去了。彻底克服危机状态,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复苏和繁荣经济仍然是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俄罗斯 东欧 中亚 政治 经济 外交
1996年,前苏联和东欧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仍然处于艰苦的转轨进程中,仍然处于危机和治理危机阶段;少数国家已经走出危机,出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景象。该地区政治、经济转轨进程不平衡的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地区的政治形势及其前景
综观1996年该地区总体政治形势,可以看出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俄罗斯等一些国家平稳地完成了国家最高权力的更替,没有发生严重的政治对抗
1996年是该地区一些国家选举比较集中的一年,如捷克、阿尔巴尼亚和立陶宛举行了议会选举;俄罗斯、保加利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国举行了总统选举;罗马尼亚进行了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俄罗斯总统选举最为引人注目,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这些国家总统和议会选举的顺利进行表明,经过几年的政治转型和激烈的政治斗争,在摧毁原有的政治机制之后,这些国家现行的政治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全面启动。
第二,在这些进行选举的国家里其政权钟摆向右翼方向摆动,从而呈现出与以前不同的政治特点
1996年,在这些进行选举的国家,右翼势力普遍抬头是一个新的政治现象。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的总统选举和立陶宛的议会选举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保加利亚,民主力量联盟副主席彼得·斯托亚诺夫获胜;社会党及其联盟失利。在罗马尼亚的议会选举中反对党联联——民主协议会在议会两院均获得了最多选票,成为有优先组阁权的政党集团,而原来执政的社会民主主义党成了在野党。11月17日,民主协议会领导人康斯坦丁内斯库战胜前共产党人伊利埃斯库成为新一届罗马尼亚总统。11月17日,立陶宛举行议会选举,结果兰兹贝吉斯领导的保守党东山再起,战胜了左翼劳动人民党。在俄罗斯,叶利钦的当选表明,“民主派”仍然占据上风,今后几年俄罗斯的内外政策仍然会带有比较强烈的“民主派”色彩。
另一方面,从该地区的政治流向中可以看出,虽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立陶宛等国右翼势力又有所抬头,但是这恰恰表明在这些国家两党政治制度基本形成,具有“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政治意味。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东欧国家发生了从右翼执政到左翼执政的现象,那么,今后有可能出现再从左翼执政转变为右翼执政的政治现象。但不论左翼还是右翼,其执政的长短完全取决于其执政能力和民众对其满意的程度。
第三,该地区其他国家现政权控制国家局势的能力有所增加,政治变动不大
这里主要是指中亚地区的国家。这些国家在1995年分别解决了总统的任期问题,从而大大增强了国家政权的延续性。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现政权牢牢地控制着国内局势;吉尔吉斯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现政权具有保持国家局势稳定的能力和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塔吉克斯坦政治局势比较复杂,最高领导人的更替和政治局面的控制程度和稳定程度不仅取决于国内的各种因素,而且还取决于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外部因素,从而使这个国家的政治态势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塔吉克斯坦的总统必然是对俄罗斯持非常友好态度的总统。外高加索国家现政权不够稳固,不稳定因素很多。但谢瓦尔德纳泽、阿利耶夫和彼得罗相总统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他们丰富的治国经验有助于继续控制政治局面。
第四,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996年总统和议会之间权力之争十分明显,但斗争的结果都是总统占据上风
1996年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政治斗争十分激烈。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划分总统和议会的权力问题。库奇马总统提出了第三部乌克兰宪法草案,主张实行总统——议会制共和国,民选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而议会派则提出议会——总统制共和国设想,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在双方僵持不下的紧张局势下库奇马提出全民公决宪法的动议。议会派自知总统民众威信较高,不敢接受总统的“全民公决”的挑战。他们改变立场,通过了总统宪法草案。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与议会之间的政治冲突的关键问题也是总统和议会的权力划分问题。由于双方斗争激烈,互不妥协,一度导致白俄罗斯国内局势动荡,政治气氛紧张,致使俄罗斯领导人出面进行调解。最后,卢卡申科总统坚持全民公决,并在全民公决中取得了胜利,通过了总统制的新宪法。
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政治走向中可以看出,前苏联和东欧地区的政治进程发展不平衡。应该指出,在前苏联地区,总统和议会之间的冲突是政治转型时期的一个突出现象和普遍规律。还要看到,解决这种政治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各国有所不同,但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即总统在与议会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总统的权力得到了扩大,总统制的宪法得到了确认。这正好与转型时期需要加强国家执行权力体系、增加国家权力的控制能力的要求相吻合;同时也与这些国家的政治权威主义和“精英治国”思想有密切关系。
二、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地区的经济形势及其趋势
1996年前苏联东欧地区的经济形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中东欧一些国家继续保持经济复苏和发展的势头
“中东欧国家”(波、捷、匈、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经济形势看好,首先,其宏观经济形势基本稳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中欧5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4%;其次,失业率有所下降。捷克从1995年的3.0%降至2.5%,波兰从14.8%降为14.0%。但这些国家通货膨胀率略有上升。如捷克和斯洛文尼亚预计为9%,斯洛伐克为5.9%,波兰为17%。前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也保持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北进一步下降。这三国是前苏联各独立国家中经济转轨最快、经济状况最好的国家。1996年摩尔多瓦经济停止下降,其经济呈现出缓慢增长势头。
第二,中亚等国家经济或保持前一年的经济水平,或比前一年稍有好转
1996年,中亚各国经济形势仍然处于危机之中,总体经济状况略有好转。从中亚各国的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中亚地区的经济1996年出现了某些变化:1.多数中亚国家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结构性回升:一些综合性经济指标第一次出现正增长。[1]2.通货膨胀率明显下降。[2]3.经济自立能力有所加强,对外依赖现象有所克服。4.财政赤字有所缩小。5.非国有化和私有化企业的比重有所提高。但从实际考察中亚的情况来看,1995年中亚的经济还没有摆脱危机:其财政仍相当困难,拖欠工资现象十分严重;居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在继续下降;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不合理状况没有大的改变。
第三,俄罗斯等一些国家经济没有好转,仍然处于下滑状态
俄罗斯的经济形势没有1995年预计的那样好,经济危机仍然存在,经济下滑没有停止。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生产继续下降,幅度超过了1995年。其中工业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轻工业和森林工业,为11%;第二,财政危机重新抬头,国家预算税收完成得不好,预算赤字增大。财政危机加深是1996年突出的特点;第三,支付危机进一步加深。企业逾期债务越来越多,支付手段短缺导致代用货币的出现,企业相互冲帐等现象的出现表明俄罗斯支付体系出现严重病态;第四,俄罗斯社会问题严重,今年俄罗斯工资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拖欠工资现象十分普遍;俄罗斯社会的两极分化现象在1996年又有所发展,50万“新俄罗斯人”的月收入在1万美元以上,而占人口总数1/5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当然,俄罗斯经济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现象,如通货膨胀率进一步下降。这是1996年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政府计划全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5%(即使没有完成政府计划,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也肯定比去年低),1995年的通货膨胀率为131%。俄罗斯对外贸易继续增长,1996年俄罗斯贸易顺差为222亿美元,卢布汇率相对稳定。
1996年俄罗斯经济总体上没有好转的原因是:俄罗斯市场缩小,其产品销售出现困难;投资继续萎缩;宏观经济政策不当,缺乏启动力量;1996年总统大选对经济回升起到了阻碍作用;此外,长期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因素仍然在起作用,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的限制因素等。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经济仍然呈下降趋势。1996年乌克兰国内生产总值比1995年下降7%。1996年,白俄罗斯经济在头9个月里呈增长态势,但在年底因国内政局动荡,致使经济又出现负增长。1996年白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比1995年下降5%。
东南欧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欠佳。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宏观经济形势不稳定,经济发展迟滞。保加利亚199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呈下降态势,10月份预计下降8-10%,1-11月份,年通胀率为224%,失业率上升,11月份的失业率为12%。在罗马尼亚,国内生产总值计划增长4.0%。虽然1-10月份工业生产增长了9.3%,但库存占制成品的60%以上。本国贷币列依大幅度贬值。从1995年底的1美元兑换1954列依,降为1996年6月的1美元兑换3070列依。年通货膨胀率原预计为32%,但到11月20日,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45%。
关于前苏联东欧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1997年该地区的经济形势要好于1996年。
根据经合组织的预测,1997年中东欧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4.3%,除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之外,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将保持在5%左右,同1996年的发展速度基本持平。同1996年相比,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略有下降,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将步入平稳发展阶段。1997年,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国家要继续为稳定宏观经济而努力。俄罗斯政府的估计是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通货膨胀率降为10%左右,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降到3.5%。1997年的经济形势可能会好于1996年,其理由是,1996年总统大选的因素不复存在;政府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复兴经济。但1997年俄罗斯的经济形势仍很严峻。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经济形势也会好于前一年。
三、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地区的外交态势
第一,1996年该地区外交方面的最主要的特点是,独联体一体化进程加快
这主要表现为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签署了关于建立两国共同体条约,规定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方面实施联合。这是自独联体创立以来国家之间关系的最紧密的联合,可称为独联体一体化进程中的超级一体化形式。除此之外,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签署了海关联盟协定和四国一体化条约。还要看到,独联体范围内的双边关系也在不断得到发展,尤其是其他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不断得到发展和巩固。这样,在独联体范围内出现了多种速度、多种形式、多种架构并存的一体化进程。在今后的若干年内,独联体一体化进程还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已经成为独联体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是,独联体一体化进程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推进一体化进程又不危及各独立国家的主权和独立。
第二,围绕北约东扩问题而展开的外交斗争越来越激烈和复杂
俄罗斯在1996年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旨在阻止北约东扩。如俄将批准俄美两国《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与北约东扩问题挂钩:俄提出全面修改《欧洲常规武器力量条约》。与此同时,各国在对待北约问题上立场不一。如白俄罗斯坚决反对北约东扩,乌克兰、摩尔多瓦表示不参加北约,同时建议北约不要匆忙东扩,要考虑俄罗斯的利益。波罗的海三国怀着矛盾的心理,既准备积极加入北约又担心与俄罗斯关系恶化。东欧一些国家对加入北约采取非常积极的态度。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北约东扩问题仍然是该地区外交斗争的一个重点问题。
第三,俄罗斯、中亚各国同中国的关系有很大的发展
这是1996年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外交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和这些国家相互之间的高层互访接连不断;叶利钦总统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访华;江泽民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共和国,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5国首脑在上海签署关于增强边界地区军事信任的协定;李鹏总理访问俄罗斯。这些都将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各国的关系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俄两国关系在1996年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而大大提高了两国关系的水平。
从1996年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地区的形势中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在治理危机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因政治机制不断得到规范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政治上的稳定性和确定性,而政治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又为治理经济危机提供了前提条件。从1996年这些国家的经济态势中可以看出,经济复苏的国家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经济不好的国家其经济下降幅度也在大大减少,各国克服经济危机的能力有所加强。该地区的热点冲突不断降温:波黑和平局面在持续着;塔吉克斯坦政府和反对派达成了一些和解协议;车臣问题出现转机,俄罗斯政府提出的建设性的方案。这些都是该地区逐步走向和平和正常化的标志,可以认为,该地区最困难、最危险、最混乱、最动荡的时期过去了,恶性危机被制止住了。这实际上是各国付出了巨大的社会代价之后取得的。
还要看到,该地区隐藏着多种不稳定因素,各种社会危机还存在:经济复苏的势头不够强劲;政治结构不够完善,1996年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作用的大起大落和总统办公厅地位的突然提高都表明过渡时期政治机制的不协调性、随意性和不规则性;在俄罗斯其政治斗争仍然十分激烈;该地区社会问题十分严重,贪污腐败现象比比皆是,犯罪现象尤为突出;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十分复杂,利益划分和利益冲突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制约着未来该地区的发展趋向。彻底克服危机状况,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复苏和繁荣经济仍然是这些转型国家面临的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注释:
[1]如吉尔吉斯共和国1996年1—8月国内生产总值与1995年同期相比增长3.1%,工业总产值增长11.9%,消费品生产增长22%。乌兹别克斯坦1996年1—6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工业总产值增长5%。哈萨克斯坦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两项指标方面也有微弱增长。
[2]哈萨克斯坦1995年为60%,1996年预计为30%左右;塔吉克斯坦1995年为1500%,1996年为200%;乌兹别克斯坦1995年为60%,而1996年则为20%;吉尔吉斯1995年为87%,1996年为27%;土库曼斯坦1995年为1000%,1996年为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