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人民医院 湖南省汨罗市 414400
【摘 要】目的:对介入放射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30例/组。观察组采取介入放射联合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将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天数、总止血率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的上述五项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更具优势(p<0.05)。结论:介入放射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介入放射;外科手术;消化道动脉性出血
消化道动脉性出血常由消化道溃疡导致,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黑便、呕血、上腹部疼痛等[1],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观察介入放射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效果,本文将60例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本院在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展开研究,每组有30例患者。将具有手术禁忌证和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
对照组:男:女=18:12;年龄范围13—72(42.28±15.33)岁。
观察组:男:女=17:13;年龄范围15—74(42.31±15.47)岁。
2组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别不大,p值大于0.05。
1.2方法
2组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介入放射治疗,治疗方法为:在股动脉或腋动脉寻找穿刺点,将导管导入患者的靶血管,进行造影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观察病灶的供血情况、侧支循环情况以及血管解剖情况,进而选择适宜的栓塞材料进行选择性插管。由外伤性撕裂引起的出血或特发性出血患者应使用暂时性栓塞材料进行栓塞,待止血后再通,避免患者的脏器功能出现衰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需将导管置于患者的胃十二指肠动脉内进行出血栓塞,使用球囊导管避免栓塞物出现反流的情况。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病理特点和栓塞血管的大小将明胶海绵制成与之匹配的颗粒,使用造影剂进行稀释,最终制成混悬液进行推注,在栓塞过程中需根据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进行选择性的插管,且导管需与出血动脉相接近,小肠栓塞水平需维持在小肠动脉主干分支的近端或远端动脉弓,防止对交通动脉和壁内血管造成损伤。
1.3观察指标
统计2组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的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止血率、复发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SPSS18.0版软件处理,输血量、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用%表示总止血率和复发率,使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2组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的输血量对比,观察组明显更少,p值小于0.05。
注:同对照组相比(P<0.05)。
观察组的总止血率和复发率依次为96.67%(29/30)、6.67%(2/30)。
对照组的总止血率为53.33%(16/30),复发率为40.00%(12/30)。
2组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的总止血率和复发率相比较差别较大,p值小于0.05。
3讨论
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训练强度过大、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消化道发生出血,同时消化道本身炎症、相关血管病变或机械性损伤也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患者会出现便血、呕血等症状。消化道动脉性出血可分为两种类型[2],分别是消化道管腔外出血和消化道管腔内出血,最常见的是消化道管腔内出血,溃疡、憩室以及肿瘤等疾病会导致消化道管腔内发生出血,而外伤、手术损伤、肿瘤等情况引起的组织破裂容易导致消化道管腔外出血[3]。
消化道动脉性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少数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措施就可止血,但起效慢,发生再出血的可能性较大,外科手术是临床上常采取的治疗方案,但手术治疗无法准确定位出血位置[4],导致止血时间延长,增加了术中的输血量,影响患者的康复。
介入放射治疗也可用于治疗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治疗过程中通过血管造影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和出血程度[5],随后进行有效的止血治疗,在实际临床诊治过程中,多数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进行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检查时具有较大的难度,导致确诊时间较长,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而介入放射治疗能够及时进行诊断,给予出血部位有效的止血治疗,能够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将60例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其中一组单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而另一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介入放射治疗(观察组),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止血时间、总止血率、住院时间、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组间对比,p值小于0.05。
由此可得,介入放射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动脉性出血能够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提高止血效果,避免患者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浩,陈光,高海军等.急症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价值分析[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5,3(1):4-8.
[2]孙富文.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断与治疗[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6(2):143-144.
[3]郑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3):153-154.
[4]李鸿汀,游琴章,吴伟宝.急性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6):17-18.
[5]王奇咏.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188-189.
论文作者:仇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6
标签:消化道论文; 动脉论文; 患者论文; 栓塞论文; 时间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外科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