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_梁益荣,郭勇飞

梁益荣 郭勇飞

(梧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梧州 543002)

【摘要】目的:研究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无神经损伤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2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手术指标与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 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伤椎前缘高度与矢状面Cobb角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7d、1个月、3个月疼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无神经损伤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疼痛能够明显降低,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小、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关键词】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无神经损伤;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204-02

胸腰椎骨折是骨科中最常见的脊柱损伤疾病,多由于外力因素导致骨折,常见于坠落伤与车祸等。对于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常需行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治疗效果肯定,但手术切口较大,创伤、软组织损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恢复较慢。该类型骨折手术的重点在于恢复脊柱稳定性及伤椎高度,缓解患者疼痛,并维持脊椎的正常形态与机能,保证术后正常恢复[2]。本文通过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效果,旨在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创伤,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0例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无神经损伤。纳入标准:(1)均通过影像学诊断有效确诊;(2)病情稳定,意识清楚;(3)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严重损伤、严重肝肾疾病、糖尿病及精神疾病患者;(2)临床资料不全者;(3)沟通障碍、文盲、不愿配合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例,其中对照组男6例,女4例,年龄为23~55岁,平均年龄为(36.4±5.1)岁,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5d,平均时间为(3.5±0.8)d;研究组男5例,女5例,年龄为23~55岁,平均年龄为(35.6±5.2)岁,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5d,平均时间为(3.2±0.7)d。两组患者在例数、年龄及性别等方面资料对比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可用于比较分析。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插管全身麻醉,腹部悬空,伤椎复位。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路正中切口10~12cm,切开筋膜及两侧竖脊肌,显露充分并在伤椎上下椎采用常规方法进钉,双侧的椎弓根螺钉置钉后,将预弯合适的连接棒安装进入,撑开复位后进行良好固定,C臂机透射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满意,置入引流管后缝合伤口。

研究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通过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伤椎位置及上下椎的椎弓根体表投影点位置,在其外侧约1.5~2cm处为穿刺点,在穿刺点行约2cm纵向皮肤切口,切开深筋膜,在C型臂X线机透视监护下经切口行椎弓根穿刺,置入导丝,在导丝引导下植入椎弓根螺钉,安装连接棒后撑开复位并固定,置入胶片引流后缝合伤口。两组患者均在术后10~15天佩戴支具下床,支具保护时间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的疼痛情况、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疼痛情况用疼痛VAS评分[3]:用0~10表示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痛,数值越大,疼痛程度越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情况,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胸腰椎骨折多发生于车祸或坠落伤,会对胸腰段的脊柱造成直接性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无神经损伤不稳定型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但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的治疗效果,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4]。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应用较多,但手术切口大,软组织损伤大,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多,会直接影响患者康复。

随着现代手术的微创化,无神经损伤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够使用微创的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核心在于减少损伤及出血量,减少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减少术后慢性腰痛等远期并发症。本文通过对比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与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内固定,结果显示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伤椎前缘高度与矢状面Cobb角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3d、术后7d、1个月疼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微创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对椎旁肌和椎体小关节及其周边的韧带影响较小;而在进行开放手术时,需要将周围的组织进行剥离,容易造成较多的术中出血,容易造成腰肌失神经支配,造成术后慢性腰痛等并发症[5]。在采用微创手术后,软组织损伤小,恢复快,起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患者的肌肉等软组织功能能够得到良好的恢复,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使用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患者在创伤小的基础上,能够有效避免感染的情况,术后远期效果良好[6-7]。但该类手术医师需要掌握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并熟练掌握传统腰椎后路开放手术的技术以及胸腰段脊柱的解剖特点。手术中的脊柱压缩骨折的复位、经皮椎弓根钉的置入、连接棒的安装均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综上所述,通过对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实施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对无神经损伤的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伟,李海音,李杰,等.微创减压联合经皮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伴神经损害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5):420-426.

[2]薛文,刘舒娆,管晓鹂等.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文献荟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13):1961-1969.

[3]高浩然,赵海恩,钱澍,等.经皮螺钉置入固定结合关节突植骨修复胸腰椎骨折:建立伤椎长久稳定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7):2688-2693.

[4]梁磊,刘文德,吴一凡,等.微创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单纯前中柱损伤的急性胸腰椎骨折:回顾性、自身前后对照临床试验方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8):7267-7272.

[5]张利强,张绍伟,彭李华,等.MastQuadrant微创通道与传统开放式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J].重庆医学,2016,45(17):2367-2369.

[6]张振云,丁江平,李宗健,等.经皮微创经伤椎置钉术与跨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68-70.

[7]刘俊涛,王小勇,黄建军,等.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1):71-73.

论文作者:梁益荣,郭勇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_梁益荣,郭勇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