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昌邑第一中学 261300
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心中有积极追求并不断重塑自我的人,应该是热爱生活、勤奋学习并且有独特感悟的人,应该是将阅读和写作看作是自己生命的重要成分的人,应该是把自己的学识、思想、爱心甚至是呼吸和心跳都融入到每节课的人。——史建筑史建筑老师无疑就是这样的人。最初听到他的名字,是在大学时代的一堂现代文学课上。现代文学老师以一种十分欣赏的语气提及史老师,盛赞了他的课堂魅力。依稀记得那是现代新诗课《周总理,你在哪里》,史老师左手臂戴黑孝箍,神情凝重,拉上了教室所有的窗帘……一节课下来,在场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泣不成声。
这样的教学方式,当时于我而言是难于想象的,即便是在当下。后来,有幸听过他的一次赴美游学交流报告,感佩其才华。再后来,出于猎奇的心理,我又了解到这位全国名师更为精彩的一面:他是一个篮球高手、运动健将,运动场上经常有他潇洒的身影;他能歌善舞,电子琴口琴踢踏舞水平了得;他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模仿力,稍加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就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他博闻强记,深受中外文学滋养,每天坚持两万多字的阅读量,并始终如一。
他是中学语文教育界的一个传奇,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十二年后,有幸再一次在第一现场感受史老师的魅力。淡去了昔日的棱角与锋芒,感受到更多的平易和睿智。尽管是一次带有不少功利性色彩的高考作文专题讲座,却没有任何的假大空和唱高调,其躬亲的作文写作实践,处处给人一种“道在其中”的真实、深沉和博大之感。行者有道,自曲而直。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每位教师都是一个行者,而修行的境界高低,说来说去不全是悟性,而更应是积淀,是素养,是生活,是文化。纵观史老师在课堂内外的巨大成就,我们不难发现:一位语文教师只要具备了深广的阅读积累和厚重的文化内蕴,至于教学的方法技巧就是第二位的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你有了足够的学识,任何教法都可信手拈来,不拘一格,而自成一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恐怕就是“得道”的境界吧!
由此,不仅使我反思当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别的且不说,但从语文的议论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只要你在网络搜索引擎上寻觅相关的资源,绝大多数情况下看到了是教学的套路和写作的技巧,而真正有着沉淀的写作思考却不多。我们不得不反思日常作文教学的功利心态,只为学生掌握一项“技术”而组织了很多假作文课。无疑,这样的单纯技术强化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反而成为束缚学生的一种负担。从创作的规律来看,让学生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尤其是练习写作之初,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应该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这之后才是怎么说得更好,更有思维的逻辑和表达的文采的问题。而真正做到让学生文思如泉涌,则是作文写作的至高境界了。正如史建筑自己所达到的境界,规定45分钟写出一篇作文,且往往是“超满分作文”。
虽然这种作文专题讲座的目的性极强,却无不使我们留意到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当你有了足够的经验,即生活经验或阅读经验,那么你的文思将很容易被既定的作文题目激发,而有话可说。就我们的学生而言,对阅读经验的积累就变得很重要。可以说,史老师就是由阅读而写作的一个典型代表,是语文教学上从躬亲的阅读和写作经验来出发而从事教学的先行者。“如果说,在我的生命历程中迄今还没有留下太多遗憾的话,那是因为:一路有书。”他自己是读书的受益者,可谓“回首向来经行处,不觉身在最高峰”。当这些丰富的精神财富和他对语文教学的虔诚和热爱相结合的时候,我想史建筑老师本身就变成了一本耐读的书,而且应该是一本浓缩了人类精华的经典文本的大书。他潇洒的外表,幽默的谈吐,渊博的学识,儒雅的修养,诗意的气质,平易而又睿智的目光,真诚而又严谨的态度,深刻而又独到的见地,可以满足任何一个中学生对语文老师的所有想象,无时不给人一种学者风范。我想,语文老师就应该做一个学者型的老师吧。
就我眼下所处的情况来看,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不读书的。或许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或许没有足够创造阅读时间和阅读空间的热情,更或许没有足够的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更或许连自上而下的读书风气的提倡,在这个功利化的、以高分分数为最终目标的教学环境中都那么含糊。当亲眼看到史老师的“超满分作文”的时候,我更多感受到的是文字背后承载着的中外阅读积淀之下的人文灵气和深沉情怀,而真正能给予学生这一切的,往往不是老师,而是阅读和思考。当然,更应该躬亲自省的是自己,不知何时起,自己也悄然成为了这不读书的群体中的一员。我们共同困守在一个相对闭塞而愚昧的空间里,接受着这一个“上智下愚”的事实,患得患失,裹足不前,汲汲焉而又戚戚焉。
史老师的这次报告如一只带我们领略语文作文教学五彩世界的眼睛,如一缕吹开二月之花的春风,又如一句发人深省而让人如沐春风的金玉良言。
翻看了很多史老师成长的资料,启示良多。如此学者型教师的长成,大概不应该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求责,由上而下的揠助;而更应该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求索,自下而上的托举吧。再一次想起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论文作者:沈云振 孙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4月总第2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7
标签:老师论文; 的人论文; 学生论文; 源头活水论文; 应该是论文; 如许论文; 经验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4月总第2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