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立医院 影像科 264200)
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中肠扭转的影像学表现,并总结影像学方法所具有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择取2013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中肠扭转的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并分别采取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分别为采取X线检查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的40例研究组患儿,将两组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计算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2.5%(37/4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67.5%(27/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X线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中肠扭转的诊断上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关键词:中肠扭转;新生儿;X线;临床诊断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
作为引发新生儿上消化道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肠扭转大多发生在新生儿出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此时期新生儿肠固定不良,小肠容易绕着肠系膜根部形成扭转状态,引发肠梗阻,盲肠也有可能随之处于异常位置,可谓是肠旋转不良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1]。此症轻则引发呕吐,重则导致动脉闭塞或肠坏疽,危及新生儿生命,必须及时进行诊治。本文选择2013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肠扭转患儿,试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影像学手段的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中肠扭转的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即研究组40例患儿、对照组40例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研究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最小2日,最大30日,平均(16.48±3.23)日;临床表现:腹胀腹泻22例,便血13例,胎粪样呕吐10例,便闭5例。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最小3日,最大29日,平均(16.54±3.31)日;临床表现:腹胀腹泻20例,便血11例,胎粪样呕吐12例,便闭6例。两组患儿就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基线资料而言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对比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X线检查,使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数字X线机对患儿的腹腔进行正卧位与侧卧位扫描,若发现腹腔中存在肠管充气状态,或是肠管分布异常,则应对消化道进行造影检测,使用钡餐或水溶性碘剂进行造影,取侧卧位,对十二指肠、空肠上段以及幽门管等部位进行摄片。若有特殊需要,还可以借助胃管向消化道中注入加压气体,以使图像更加明确。若图像中有明显的中肠扭转特征影,则可确诊为中肠扭转[2]。
研究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扫描仪由飞利浦公司生产,型号为IE22,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时为患儿取仰卧体位,自上腹部开始向下扫描,并在胰腺周围定位肠系膜动脉和静脉血管的位置关系,获取胃部与十二指肠的形态以及肠管的扩张情况,明确肠管蠕动情况及血流变化。若超声回声有“漩涡征”且血流信号以红蓝相间的颜色环绕,则可确诊为中肠扭转[3]。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计算其诊断准确率。
参与实验的患儿其临床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包——给予检验。所涉及的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卡方值检验。假若两组患儿的实验所数据经过统计计算结果为P<0.05,那么表明分组结果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研究组有37例患儿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2.5%;对照组有27例患儿确诊,诊断准确率为67.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13,P=0.005<0.05)。
3 讨论
十二指肠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病,肠旋转不良则是其诱发因素之一,存在肠旋转不良的患儿多伴有肠扭转甚至是消化道畸形,可引起胆汁性呕吐、腹胀腹泻、便血、胎粪样呕吐、便闭等表现,对患儿发育和生长产生严重影响。由于新生儿出生不久,其机体功能非常容易受到损伤,若诊治不及时将有可能引发肠坏死,危及新生儿生命,因此尽早发现新生儿的中肠扭转对其保护其生命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B超、X线、彩色多普勒超声、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上均是极为常见的检测手段,可以为胃肠道病变患儿的生理结构进行清晰显示,医生可以通过影像获知病变的大小和位置以及周围组织的形态,进而做出准确可靠的诊断结果。本文为中肠扭转的新生儿采用X线与彩色多普勒超声两种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从结果可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研究组其诊断准确性比采用X线的对照组更高(92.5%>67.5%)。原因在于:X线检查因操作稳定性高、应用时间长、应用范围广而在临床上成为最为常用的摄片方法,其利用不同人体组织对X线的不同吸收度来获取相应的生理结构图像,但是这种影像学技术更适用于简单结构的扫描,人体的肠道曲折迂回,在结构上非常复杂,单纯进行X线扫描难以获得清晰全面的图像,在诊断上有着明显的局限性[4]。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获得更加清晰全面的图像,除此之外还能获得肠管血管的血流变化、肠组织的回声,其用于鉴别的指标更加丰富,可以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更多、更可靠的参考依据[5]。
结语: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中肠扭转的影像学诊断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价值,医生可以根据“漩涡征”给予患儿准确诊断,实现对中肠扭转的尽早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晓艳,刘敏,何甦晖,等.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32例超声表现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04):118-120.
[2]郑爱萍.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影像学检查[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3):54-56.
[3]袁宏丽,陈文娟,陈丽丽,等.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02):246+249.
[4]严济泳,彭晓卫,李先文,等.62例新生儿小肠畸形的超声及X线诊断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08):47-49.
[5]陈瑞刚,朱笑年.新生儿中肠扭转影像及临床诊断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02):124-126.
作者简介:王彩霞,女,1982-08-01,山东招远人,主治医师,毕业于滨州医学院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影像方面的工作。
论文作者:王彩霞,陶然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多普勒论文; 新生儿论文; 患儿论文; 超声论文; 影像论文; 肠管论文; 彩色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