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论文_栾金凤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论文_栾金凤

黑龙江省海伦市向阳学校 152300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到城市,在农村就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这样会让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增加,并且每年都持续在上升。自从业以来,从原来的几乎没有留守儿童的班级发展到现在大概60%为留守儿童,占去学生总数的一半还多,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的呵护,变得孤独、敏感,不爱与人交际,从心里上自然而然就缺少一份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的缺失也极大地影响到了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会出现听课不认真、不积极发言、不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与同学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极大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是目前农村小学教师面临的难题,也是必须要攻克的难关。本人在农村小学从教多年,作为班主任,在与留守儿童频繁打交道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与留守儿童打交道过程中感悟到的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归纳如下:

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教师如何利用评价性语言。在这种直接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简直就是他的一片天,教师的关爱是他们获得最珍贵的温暖。与此同时,如果教师善于使用评价性手段,对学生激励的同时能够增强他的自信心、上进心,而且有仿佛来自父母所赋予的那种安全感,教师将是学生头上的一片蔚蓝的天空。而当教师对学生缺少关爱,并不恰当使用评价性语言手段,甚至有的教师使用语言上的暴力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时教师将是学生头上的雾霾天,不但呛人,还让人无法呼吸,从而感到孤独,封闭自己。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赋予学生爱心的同时要恰当使用评价性手段,这极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充满热情,在得到教师关爱的同时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课余时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留守儿童的爱心

大部分留守儿童童年时光都是同老年人度过的,由于老年人缺乏与孩子沟通及教育的能力,留守儿童封闭自己,形成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小天地,他们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品行上的影响,缺少父母的呵护和关爱,因此他们不懂得如何爱人,如何与人交流。因此,教师应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和氛围,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游戏和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学会关爱自己的同时要关爱别人,这样可以使封闭、孤独的留守儿童感觉不到与其他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逐渐增加爱心,与同学和老师形成一个和谐、愉快的集体,这样他们将喜欢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体会同学的尊重和老师的爱护,让他们能更好的听课增加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授课热情,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班主任要做好实时家访,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目前学生对班主任的家访基本上采取回避及消极的态度,主要是很多家访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初衷,很多班主任进行家访时往往带着负面情绪,一般是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听课状态,以便寻求家长的帮助、配合和理解,因此孩子们比较排斥家访。本人认为,家访的主要目的在于更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外的生活状况、心理健康状况,要带着一颗爱心走进学生家里。与学生家长接触,了解学生生活情况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优秀品质给予正面评价。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的人格,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且要善于利于这些优点,鼓舞孩子们上进。同时对家长的教育和培养也是一种肯定,这样建立班主任与家长、家长与孩子、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健康的、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沟通模式。

留守儿童成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农村小学教师不应只一贯关注学生成绩,而要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入手,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本身也要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要深入学习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论文作者:栾金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论文_栾金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