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测量中平面控制测量论文_刘昊

城市规划测量中平面控制测量论文_刘昊

黑龙江省地质测绘地理信息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0

摘要: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建筑或者其他市政工程建设之中,针对其工程指标参数的测量是非常关键的工作环节,介绍了城市规划测量的概念及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内容,进而结合某市规划平面控制测量的进展情况,从施测准备、作业、规划指标核实计算以及成果数据检查4个环节具体分析了平面控制测量的质量控制,从而为规划核实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城市规划;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1引言

城市规划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图和相关政策、规范为依据,对已竣工和待竣工验收的城市规划工程进行规划复核和确认的行政行为。城市规划工程规划平面控制测量就是针对这种行政行为而进行的测绘技术服务活动,其成果是核发《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合格证》的主要依据。本文结合某市城市规划工程规划平面控制测量的情况,对城市规划工程平面控制测量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2城市规划工程规划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内容

2.1地形要素测量

采集地形要素施测竣工地形图时,宜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的方法,比例尺为1∶500或1∶1000,测量范围包括建设区外最近的相邻建筑、城市道路、河道、高压走廊等。地形图中应标示测绘范围内的测量控制点、建(构)筑物、道路、绿地、水系、管线及附属设施等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对建筑物单体原则上不综合取舍,要详细测绘建筑物轮廓及阳台等其他附属设施,如柱廊、檐廊、架空通廊、底层阳台、门廊和室外楼梯等。对及涉及保留和拆除要求的建筑物也要进行测绘。对项目所属的配套工程,如绿地、停车场、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物业管理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要进行测绘。城市规划工程规划平面控制测量应尽可能采用与该项目前期规划审批一致的坐标系和高程基准,测量精度和要求应保持前后时期一致,这样平面控制测量的成果可以精准地提供一个施工建筑前和审批后成果的数据比较,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建筑项目的规划核实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2规划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标高、建筑高度的测量与面积的测量与测算,停车泊位的位置与面积的测量与测算,单体建筑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建筑密度、总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物的名称、绿地面积等测算,层数、结构、使用性质、户型与户数,建筑物退界距离、建筑间距、退线距离的测量与测算,城市规划工程用地界址等数据信息的采集工作[1]。

3城市规划工程规划平面控制测量质量控制环节

3.1施测准备环节

首先,需要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质量控制,保障其可靠性。收集的资料必须经过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主要是城市规划工程规划审批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市规划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规划方案或详规图及电子版、审批单体建筑施工图及电子版、勘测定界图电子版、审批建设工程施工变更资料等。这些资料由建设单位提供图纸复印件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电子版应与纸质图纸保持一致。

其次,要核实现场是否具备测量条件,主要包括:建设工程是否已经按规划许可规定的内容完成建(构)筑物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和道路交通设施、绿地建设;建设用地范围内,规划要求拆除的各类建(构)筑物以及因建设需要搭建的临时设施是否已经全部拆除,并且施工场地已清理完毕;对分期建设的城市规划工程,必须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应的用地范围为单元组织平面控制测量,要看同期的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是否已经按照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进行实施,待核实区与下一工程规划用地范围是否采取分隔,分期界限是道路或绿地的,应完成道路或绿地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作业环节

3.2.1控制测量

使用全站仪导线测量时,平面控制点的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使用GPS网络RTK测量时,应按CJJ/T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相关要求满足GNSSRTK平面精度二级要求,高程中误差不得超过±0.05m。直接采用已有平面控制点,控制点的校核限差应满足GNSSRTK平面二级精度要求(实测边长与条件边长较差的相对误差≤1/10000),高程较差应小于±0.05m。三角高程测量时,改正后的高程值与RTK测量值较差应小于±0.05m。

3.2.2地物数据采集

建筑物面积、平面位置、高度核实是规划核实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规划核实指标的计算,为此,地物数据采集应保证和提高测量的精度。用全站仪测量建筑物阳角角顶位置时,可采用角度偏心观测;测量阴角底点位置时,可采用距离偏心观测。对于建筑物的主要拐点,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有充分的多余观测,以确保建筑物位置的精度。测量人员不能到位的地点,用全站仪无棱镜功能来采集,如采集房顶标高、房檐标高、高压线的标高和走向,这样作业不但准确,而且快速、安全。

3.2.3数据处理与成图

数据处理和制图时,应采用国家认可的数据处理软件与制图软件,一般采用南方CASS9.0以上竣工版本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与成图编绘,平面控制测量的成果按规划主管部门核实要求提供。

3.3规划指标核实计算环节

规划指标核实计算是对建设工程的各类技术及经济指标的计算,包含:核实建设用地红线、建筑位置、建筑间距、室外地面标高、建筑物退让用地界限、道路红线、绿线、河道蓝线、高压走廊等距离;核实各建筑单体的平面位置、层数及层高、建筑高度等;配套工程中的绿地面积、停车场规模和位置及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是否按照规划许可内容进行了建设。核实的主要指标是建筑面积、高度、容积率、绿地率、间距等。为此,在规划指标计算环节,一方面应将外业生产中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对数据的完整度以及精准度等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还必须保持仔细以及负责的工作态度,保证规划指标没有任何计算上的失误。

进行面积核实计算时,需要把控:用于计算建筑面积的建筑物的边长是否采用钢尺或手持测距仪独立测量2次,2次量距较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5mm,结果应取用中数。采用钢尺和手持测距仪无法丈量的边长,可采用坐标解析法施测建筑物各主要角点,并宜通过一站测量完成;或规划主管部门规定的条件时,可按设计边长计算。这样作业充分体现的是平面控制测量的要义是核实。

3.4成果数据检查环节

规划平面控制测量成果数据是进行规划核实的依据,具有严肃的法定性。为此,平面控制测量的全过程从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及质量检查都必须细致、准确。平面控制测量的各个工序都完成之后,需要每一个作业班组织本班的人员进行自己负责工序的自检、互检;再由平面控制测量的技术负责人和专职的检查人员对班组提交的成果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并进行外业的质量检查工作。为确保质量,还准备适时实施注册测绘师签字制度。

结束语

城市规划工程规划平面控制测量是一项具有法律意义的工作,维护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核实的面积数据同时也是不动产登记的基础。为此,从事这项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利用测绘新装备、新技术,采取科学的控制措施和方法确保平面控制测量成果的高质量,为规划核实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成峰.如何对工程测量精度进行有效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10).

[2]周秋生,郭明建.土木工程测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张正禄.工程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20).

[4]李彬.论述市政工程的控制测量精度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8).

论文作者:刘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城市规划测量中平面控制测量论文_刘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