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创伤控制中应用外固定架的临床分析论文_邓振华

衡阳县中医医院 湖南衡阳 421200

摘要:目的:对骨盆骨折创伤控制中应用外固定架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自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重型骨盆骨折患者42例,并应用外固定架损伤控制性手术对其进行治疗作为本次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42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操作的骨盆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的42例患者均选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对照组的42例患者选用外固定架损伤控制性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几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两年的调查走访发现,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1.9(5/42),观察组的死亡率为21.42%(9/42)。对照组术后随访两年死亡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相关资料表示,选用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内固定治疗方式,且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盆骨折;创伤控制;外固定架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骨盆骨折都是一种不稳定性的骨盆骨折,是由高能量的外力所导致的,在进行搬运或者大幅度活动后,会相继出现盆腔脏器损伤,同时还会在迅速增加出血量,此外骨折端的相互摩擦极易导致其出现脂肪栓塞综合症、凝血障碍、血栓、加大感染出现几率等多种并发症,使得患者死亡[1]。因此,在进行抢救过程中必须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控制并发症,其对后续治疗有着重要影响。近几年,医学相关学者提出了创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且已经尝试在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中应用,本次研究选取的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进而有效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重型骨盆骨折患者42例,并应用外固定架损伤控制性手术对其进行治疗作为本次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42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操作的骨盆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为23~66岁,平均年龄为(47.2±2.4)岁[2]。病因:由车祸致伤患者11例,意外坠伤10例,跌伤10例,事故损伤11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7.2±2.3)岁。病因:由车祸致伤患者13例,意外坠伤11例,跌伤9例,事故损伤9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以及病因等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组的42例患者均选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

1.2.2对照组

对照组的42例患者选用外固定架损伤控制性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同时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自身实际病情进行全面判断分析,并对出现骨折的部位进行临时性的固定处理[3]。而后,在麻醉完成后,逐步切开其表面皮肤,使患者的髂嵴全部裸露出现,并在髂前上棘后三厘米、六厘米处的髂嵴的中间部位实施进钉,并依据当前患者的骨盆骨折病情实际情况利用适当的手法帮助其进行复位,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利用电视X线机透视进行操作,在复位完成后开始安装固定架,如若当前患者伤口为开放性,应对该患者的伤口进行清洁与缝合,同时还要做好术后观察工作。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随访情况进行观察,其中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以及术后两年内的死亡几率[4]。

1.4统计学处理

将此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组间比较均采用t进行检验,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病灶吸收采用X2进行检验,本次研究中数值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

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对比

2.3死亡率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两年的调查走访发现,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1.9(5/42),观察组的死亡率为21.42%(9/42)。对照组术后随访两年死亡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创伤性骨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很多多发性骨折患者因病情严重而导致了死亡。所以对于一些早期性的创伤骨折患者,应选取一些切实可行且有效性较强的应急手术,进而更好的对患者自身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同时稳定患者自身多项生命体征,为其后续治疗提供保障,有效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

根据相关临床资料表明,对于一些创伤性较为严重的患者应用外固定架损伤控制性手术对缓解患者自身病情有明显积极作用,对其后续治疗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在应用外固定架过程中,由于外固定架具有较好的刚度调节性,且与其相关的生物力学性能稳定性也相对较强,同时与其配套的螺钉可有效对患者当前病情进行固定,进而更好的缓解患者自身病情,操作较为简单,且生物相容性相对较好,可有效为患者后续护理提供一定保障。在本次研究中,所选研究对象均为骨盆骨折创伤,此种骨折情况与其他情况相比,较为严重,且组织受损程度也相对严重,因病情难以控制而导致死亡的几率也相对较高[5]。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可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自身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可有效保障患者自身骨盆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对于患者的后续恢复治疗也有明显作用。同时站在客观角度来看,外固定架使用适用于所有骨折类型,在骨科治疗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具备以下三个明显优点:首先,此种操作方式对骨的供血功能破坏力度较小,此外对软组织覆盖干扰程度较低,利于患者后续恢复;其次,在一些开放性骨折中应用外固定架效果显著,且稳定性较强;③风险可操作。由于整个治疗过程相对简单,所以临床医师掌握起来较为容易,进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治疗。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临床分析发现,骨盆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架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根据本次相关资料表示,选用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内固定治疗方式,且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正秋,叶秀芝,王伟良,朱国庆,谢秉局,刘良乐.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疗效评价[J].中国骨伤,2017,30(12):1097-1101.

[2]佟梦琦,白颖,王姗,周宁.严重创伤伴骨盆骨折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2(11):1357-1362.

[3]李清,苏强.基于节点输入策略贝叶斯网络的骨盆骨折分型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08):1233-1239.

[4]熊文化,许柯,赵守军,刘江涛,陈骏萍.闭合性骨盆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0):2290-2293.

[5]禹宝庆.骨盆骨折救治的损伤控制理念及手术方式的选择[J].中国骨伤,2017,30(03):195-197

论文作者:邓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骨盆骨折创伤控制中应用外固定架的临床分析论文_邓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