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景观的研究进路与治理框架
唐晓岚,刘思源
(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 乡村文化景观是指农户在乡村共同体中生产、生活和交往而形成的特定文化载体和特定文化空间组合。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景观的研究进路首先要凸显农户的多样化诉求,避免“千村一貌”的文化景观设计。从文化景观对农户的影响来解读地域文化,可以深层透视地域文化景观产生、发展和传承的治理价值。因此,开展文化景观治理的研究,要在“一纵一横”的研究策略的基础上,建立以保护人地关系为基础的文化景观机制,同时推演以时间叙事为主轴的发展脉络,再造以文化生态为主体的文化景观。对于乡村文化景观治理的框架而言,首先要搭建文化景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厘定乡村文化景观层次分析评价的标准,建构乡村文化景观地理信息采集系统。
关键词: 乡村;文化景观;文化地理学;保护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回顾
文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软治理的润滑剂,作为一种精神存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注]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0页。 。从现代社会发展历程看,以乡村为本是开展文化治理的根本依托。乡村文化景观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是复原、维系乡民原有生活方式、情感方式的切入点。毋庸置疑,乡村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和农民聚集地,兼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价值和功能。镶嵌于乡民生活的文化景观作为一种区别于城市的人居环境类型,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如何规避乡村文化景观治理政策“一刀切”的执行和“千村一貌”文化形态的重复建设,同时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成为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重点之一。梳理和归纳既有的文献显示,乡村文化景观的的研究对象大多聚焦于传统建筑[注] 郭新等:《闽南传统建筑中滴水兽的演变与保护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18年第1期。 、特色街巷[注] 李姗姗:《影像媒介在徽州传统建筑保护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艺术百家》,2018年第3期。 、特色空间[注] 张丽君:《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小城镇特色空间重构——以汉源县九襄镇石牌坊街区空间设计为例》,《农村经济》,2015年第9期。 等。辛福森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进行识别,指明了传统聚落景观规划、设计和开发的利用[注] 辛福森等:《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其分析》,《黄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孙艺惠等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概念与内涵入手,提出市场化冲击冲击下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变化及相应的保护措施[注] 孙艺惠等:《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6期。 。上述研究从不同侧面透视了乡村文化景观治理的方向和重点,但既有成果未重视文化地理对于乡村文化景观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对乡村景观的规划方法、设计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与真实性。
二、乡村文化景观治理的研究进路
乡村文化景观的塑造兼具景观价值与人文价值,不同的自然条件与自然人往往创造出不同的乡村文化景观,而文化本身就深深打上地域特征的烙印。区别于其他学科研究乡村文化景观问题,文化地理学注重以地理的角度去观察乡村的文化现象,并且突出了“人”在文化景观中的景观主体作用。
(一)文化景观研究路线“一纵一横”策略
在文化地理研究中,“一纵一横”的研究思路被广泛应用,采用“一纵一横”的研究路线去挖掘文化问题有其独特优势。纵向研究凸显了从天空到地面的各种乡村地理要素混合作用,囊括了自然要素与人文社会要素,从而能够深入挖掘“乡村环境——村民——乡村社会——乡村文化景观”的层次关系。乡村文化景观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因此,横向研究主要在于寻找乡村之间的差异要素,通过横向比较,能够处理好不同乡村文化景观的地点、空间、距离的差异化,从而关注文化的空间特性(空间性)或空间关系。以自然条件为出发点的纵向研究主要围绕自然与人的关系,而横向研究在平面空间上对村庄展开比较,这种比较不是简单地罗列不同点,而是在充分了解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找寻人类生产生活文化景观的差异。因此,横向研究可以解决纵向研究中相近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的文化景观差异性问题。
“一纵一横”的文化景观研究路线是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景观治理较为完整性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纵向研究分别包含自然要素和人文社会要素两大类,而这两类要素所对应的研究层次为“乡村环境——村民——乡村社会”。而横向研究关注点在于区域化研究和差异化研究,所对应的层次为“空间特征——空间关系——社会成因”。
(二)农户需求为前提的文化景观治理主体
乡村文化景观这一客观存在是有形的、物质的,但乡村文化景观同样依赖人的主观感受,而这个主观感受的主体就是具有特定文化的人,带有强烈的个人审美情感与主观思想意识,因此,研究乡村文化景观要尊重人的感受和意愿客观考察现有的景观存在。
以农户需求为本的文化景观参观者提供了本地村民与外地村民、外地游客之间的交流平台。这是因为,“旅游景观审美的个体差异决定语旅游者的审美动机”。旅游审美动机泛指旅游审美需求过渡到旅游审美行为的心理中介。乡村旅游审美的动机是其在外界因素(信息流程、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和内在情态(情趣、判断、心态等)的交替作用下而产生的。
如图2所示,文化景观主体在村内和村外存在不同判定标准的,因此文化景观的价值也同样存在对内和对外的双重价值。譬如“农家乐”“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型村庄”项目就显得比较明显。以“农家乐”为例,它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空气清新,环境放松,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群的喜爱。
(三)保护人地关系为基础的文化景观治理机制
文化景观中的人地关系可理解为文化景观在环境中的互动耦合关系,在文化地理学中,文化景观是反映人类文明进程的地表景象。“人”即代表乡村中的一切从事生产活动或其他生活活动的社会人,“地”是乡村中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的塑造取决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而这种活动与人类所处环境息息相关。伯克利学派的“开山之祖”索尔曾说:“文化是驱动力,自然是中介,文化景观是结果”[注] 参见张鸿雁:《论特色文化城市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与实践创新——中国本土化特色文化核心价值的理论体系与范式建构》,《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在人地关系中,索尔将文化抬到至高的地位,强调了文化的决定性影响力。他认为起决定的不是自然要素,而是人的文化。因此,人类来到一片陌生的自然环境中,人的活动改变了这里的自然环境,从而产生了文化景观,反过来自然环境又制约着人类活动的内容和范围。
每个步骤都列出所对应的研究内容,首先,样本村庄的选择依据要先结合村庄各个方面的差异性,体现典型性特征,如图提供的三种选择方法可以作为村庄分类研究的借鉴,分别从“乡村格局的传统性”“产业特征”“自然地理条件”三个大的方面去确定村庄研究范围与尺度以及分类标准。其次,文化地理学所强调的人对文化的作用力与影响力体现在人类活动社会历史调查与村民意愿访谈之上,应调研分析村庄演变的过程,从中找出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原因,尊重村民对于乡村文化特色的认知,通过“深入乡村,直面村民”的方式分别从“乡村特色认知”“人居环境认知”“居住空间认知”“生活愿景”“传统民居特征”“规划建设情况”六大方面仔细了解村民对于乡村文化特色的认知,避免外来者的身份去看待“人本”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文化景观的现状,为后续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现实依据。最后,提出合理的文化景观评价标准并建立起文化景观地理信息系统,完善文化景观监测与保护方面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舒适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常规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本次实验数据证实了,舒适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具有显著应用价值,能够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人与环境的关系产生的乡村文化景观,不仅有物质层面的文化,还有投射在人本身上的思想文化,如民风民俗、宗教信仰、节日节庆等。乡村文化景观的产生发展以及乡村中的人地关系,能够为文化景观的保护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因此,要准确把握文化景观产生的根基。
(四)再造文化生态为主体的文化景观
历史、地理与文化是相互交叉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它是由一个个历史事件而产生的印记,文化景观因此成为历史的物质性遗存和精神遗存,两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文化景观的保护也是历史保护的一部分。乡村文化景观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历史以来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乡村的诞生与演进发展、文化的形成、推进、改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作为文化印记而存在的乡村文化景观,具有强烈的社会历史性。
(2)北海银滩灯塔。正在建设中的银滩灯塔,设计理念采用合浦西汉汉墓群出土的“铜凤灯”为造型,内含海洋文化、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旅游文化元素,独具特色,将打造成北海市地标建筑。
乡村自然环境包含了植物、水体、山体、道路、建筑以及与乡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景观,自然环境的丰富性体现在乡村地形风貌上的多样性,其差异性也使得乡村发展形态千差万别,而社会环境则包含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生活方式、劳作方式及节庆活动等。因此,挖掘乡村文化景观的“魂”,探究乡村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不同的社会关系、风俗习惯,会形成不一样的文化气韵(见图4)。文化生态中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乡村文化的“特”和“魂”,从而形成乡村的差异化特征。
因此,在实际考察中,要对各个人群的不同喜好作出正确的判断,访谈与调查问卷的设置要仔细甄选,倾听各方的意见,力求所获得的信息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真实性。进行旅游开发时,要考虑本村文化景观对于外来游客是否能够接受,对那些短期造访的游客,用最能代表乡村文化特色的符号展现给游客,使游客主体对这一类文化产生认同感,避免乡村“农家乐”成为再也不回头的“一日游”。
中国拥有近五千多年的农耕历史,农业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催生了乡村,农业革命改变了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地”二者相互影响,人在周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人地关系的本质内涵(见图3)。人地关系问题不仅有实践的一面,还有思想认识的一面。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发展,人地关系应该是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认识,调节好人与地的关系,文化景观才能焕发活力。
(五)推演时间叙事为主线的发展脉络
文化生态是人类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实体,中国乡村环境形态的变化幅度较大,文化生态丰富,同样也存在脆弱性。现存的文化景观受到自然与社会两方面的作用影响,促进了文化景观的建造,也不可避免对其进行干扰破坏,有些具有保护价值的文化景观并未受到重视或濒临损毁。对文化生态的关注,保护与发展有价值的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研究的又一关键点。
因此,文化景观差异化现象其背后都可以溯源到历史时间,其随着人创造的历史传承下来,历史是“因”,乡村文化景观为“果”。文化景观的发展脉络有的清晰,有的则因为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干扰而变得模糊,但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妨碍研究者要从历史时间的角度去探寻文化景观的脉络,将其发展的轨迹、历程、事件做一系列的论证和推演。在此,可以用“鱼刺图法”(FBF)进行标识。“鱼刺图法”又称为因果分析图、特性图或因果图等,将复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系统化和条理化。因此,利用鱼刺图法对乡村文化景观景观的特征现象进行分析。
在具体考察乡村文化景观过程中,要在文化地理学视角研究下的五大进路基础之上,遵循正确的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按照“地域特征调研→样本村庄类型分类依据→样本村庄类型→自然地理条件调查→人类活动社会历史调查→村民意愿访谈→文化景观分类→建立合理评价标准→建立文化景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等步骤来推进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工作,步骤如图6所示。
三、乡村文化景观治理与保护的治理框架
文化地理学以人的活动对地理产生的影响来解读地域文化现象,以人类社会历史演化的角度解读地域文化的产生、发展、消亡。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村落发展历史久远,从文化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视角可以清楚地剖析乡村文化景观的范畴以及分类,并对乡村的文化景观的差异性和评价标准进行注解。
(一)文化景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搭建
如图5所示,将乡村文化景观的脉络研究分为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两大部分,物质文化景观脉络形成的历史原因有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而精神文化景观则由民俗因素与非农产业因素构成。这些因素的形成由多个环节组成,可以得出的是,物质遗存文化景观的历史成因较为显著、清晰、细致,其中社会因素形成的环节较多,对乡村物质文化景观的影响较大。而精神遗存类文化景观的形成原因较为隐蔽、宏观,间接反映出精神类文化景观脉络比较不容易把握。
因此,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缩小经济发展差距转向致力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后,广东除了继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和确保相应财政投入真正用于基本公共服务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公共治理机制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之间的均等化。为此,应该将公众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优先纳入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计划,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乡村文化景观的分类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地理条件、人类活动以及社会历史等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角度来看,人类对地理的作用所产生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景观都应列入文化景观研究的范围,因此文化景观的研究尺度也不仅局限于国家级、省级、市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富有文化景观价值的传统村庄都应列入研究的范围中。
(二)乡村文化景观研究的范畴以及分类
肉牛粪污处理技术模式应根据肉牛场的养殖规模、投资能力、自有种植土地、机械化程度等情况灵活选择,技术路线应围绕“源头减量、清洁生产、资源化综合利用、防止二次污染”的原则。
分类标准参照地方区域人文地理条件以及乡村社会历史发展演变,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与特殊性,根据研究地理区位的不同以及传统社会历史的不同,相关指标可以做出微调,具体来看可把文化景观分类为四大类,如图6所示:(1)自然生态景观(人类活动参与过的),如水库景观、乡村园林景观等;(2)传统建筑景观,如传统民居、宗庙祠堂、牌坊建筑及其他公共建筑等;(3)特色乡村空间,如居住空间、产业空间、公共活动空间、街巷空间、生态空间等;(4)民风民俗文化,如民俗节庆、民间文艺、传统工艺、神话传说等。
要想更好地对公司进行管理,就需要从内到外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不仅要从客户方面考虑,还要结合市场以及其他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利益和价值。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提高企业吸引度,增加企业投资者的能力,站在他人或受益者的角度进行考虑的能力。
本文针对目前母猪饲喂过程中存在的饲喂设备结构不合理、饲喂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以实现饲喂过程自动化、饲喂下料精确化、动物管理人性化为目标,利用现代化设计方法开发出了新型母猪精确饲喂设备。本设备解决了以往设备下料控制不精确、称重结构不合理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进一步体现了现代化养殖理念。其推广可以有效促进养殖业发展,提高养殖者的收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三)乡村文化景观层次分析评价标准的厘定
层次分析法(简称 AHP)是把所要分析的问题看成复杂系统,决策因素被分解成多个目标、方法和准则,进而对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一定的定性判断,计算出各层次排序,以此作为系统提供决策的一种分析方法。因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提供决策分析上应用非常广泛。AHP 法把复杂问题分解为有序的结构层次,充分利用数据的客观性,并量化决策者的主观判断,有效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常常应用于多层次多指标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区块链缺乏类似会计制度中的差错处理机制,已经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2016年的TheDao事件,已经让区块链陷入了程序正义还是内容正义的陷阱。
文化景观评价系统可以采用AHP评价法,该方法基于单次对传统乡村文化景观的全面评价,包含综合指数和分类指数。评价系统指标是建立在监测指标的基础上,更强调评价体系的完整性。AHP评价法分为目标层A、评价综合层B和评价项目层C。评价方法的选取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评价的结果。为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可靠,采用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基于上述的理论分析,在调研中广泛征求了专家意见,建立了乡村文化景观评价体系层(如图7所示)。指标选择尽可能在总体上保持一致,计算量度和方法尽量保持一致,采取国际上的通用标准,做到与国际标准有一定的可比性。同时在纵向上,与该区域的相关历史研究资料保持一致,能够进行相应的比较,指标体系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可以实现比较。
结语
乡村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更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乡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表现在乡村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上,还表现在乡村的社会和文化功能的全方位彰显。乡村也是人类最古老的聚落形式。文化景观随原始农业而出现,人类社会农业最早发展的地区即成为文化发源地。以后,西欧地理学家把乡村文化景观扩展到乡村景观,包括文化、经济、社会、人口、自然等诸因素在乡村地区的反映。传统文化景观中的村落、民居、祠堂、牌坊、古树、戏台等承载了民族的历史记忆,凝聚了乡村的民风民俗,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犁耙、锄具、古井是祖辈先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作为乡村记忆中的历史遗留,不能被乡村振兴的中央顶层设计所遗忘。总体来看,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区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可见,乡村社会是一部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文化厚重的史书,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是故乡的灵魂。而作为有着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乡村不仅是一种有别于城市的景观、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中国的城镇化走过了30年快速发展的历程,其成就举世瞩目。因此,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为中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强势推进和乡村振兴的顶层推动共同形塑乡村文化景观未来的治理走向。乡村文化景观凝聚着相思、承载着乡愁,成为我们心灵深处的精神寄托。另一方面,喧闹的城市化洪流使得乡村文化景观越来越处于衰败的境遇。习近平总书记的“记得住乡愁”唤醒了迷失在工业世界中的现代人,现代人“记得住乡愁”应该在文化的内核和人类行为的边界进行寻找。如今,乡村文化已经被提高到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也被赋予国家软治理的高度。因此,需要从更广阔更深入的角度重新解读我们的乡愁,重新认识乡村文化的“魂魄”——乡村文化景观。中国乡村面积辽阔,乡村文化地理是多区域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复杂过程,这种复杂性成就了乡村传统文化景观的山水环境融合相生的亲和关系、依山傍水自然延展的聚落形态、农业耕作形成的田园景观、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筑以及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
Research Approach and Governance Framework of Cultural Landscape under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ang Xiaolan,Liu Siyua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Abstract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refers to the combination of specific cultural carriers and specific cultural spaces formed by farmers’production, life and communica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 Under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research approach of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should first highlight the diversified demands of farmers and avoi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design of “a thousand villages with one appearance”. Therefore, from the impact of cultural landscape on farmers to interpret regional culture, we can deeply perspective the governance value of the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of reg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Therefore,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cultural landscape governance, we should establish a cultural landscape mechanism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 on the basis of “one vertical, one horizontal” research strategy, and deduce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time narration as the main axis, so as to rebuil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with cultural ecology as the main body. For the framework of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governance, first of all, we should build the platform of cultural landscap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termine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hierarchy analysis, and construct the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Key words :village;cultural landscape;cultural geography;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 唐晓岚(1968—),女,湖南辰溪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风景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刘思源(1989-),女,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化景观治理相关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70746)
中图分类号: F3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359(2019)03-0038-07
收稿日期: 2018-09-11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9.03.006
[责任编校 陈浩天]
标签:乡村论文; 文化景观论文; 文化地理学论文; 保护发展论文;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