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化趋势不会改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趋势论文,多极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这是2001年11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际形 势做出的基本判断之一。这个判断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世界走向是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的。 冷战结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世界格局的看法颇有不同,尤其当美国凭借超强优势, 肆无忌惮地实行单边主义时,容易使人对多极化前景产生怀疑。本文拟就此谈谈对多极 化趋势的几点看法。
世界多极化是大势所趋
世界多极化,美国不感兴趣。它正在抓紧有利时机,加强和巩固其超强地位,以建立 在全球的单极统治。同时,它竭力防止其他的力量中心崛起,与之抗衡。就尼克松所提 的世界五大力量中心来说,除美国外,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都主张多极化,并在 朝此方向积极努力。美国鉴于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目前对它比较放心。对俄罗斯,尽管 它已亲西方,美国仍外松内紧地防范它东山再起。对中国国力的突飞猛进,美国最为警 惕,认为中国是“战略竞争对手”,有可能在20~30年后赶上或超过美国。对欧盟向一 体化大力推进,并建立自己的独立武装力量,美国极为不满。欧美分离倾向日益明显。 目前形势是:美国在世界上我行我素,固然没有别国能制约它,但它对于其他几大力量 中心的发展也无可奈何。此外,一些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加紧壮大实力,力求挤进世界 大国行列,使多极化可能不限于上述五大力量中心。因此可以说,世界多极化是有众多 的巨大力量推动着的,不是美国一家阻挡得了的。
有文章认为,经济上赶超美国,对于其他大国来说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难以预测。 因此,多极化的路途是很遥远的,不可强求(注:周方银:《对当前国际格局的聚类分 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第12期。)。事实上,欧盟的国民生产总值早已超过 美国。但该文没有提到欧盟,而只取欧盟中单个国家与美国比较,由此得出上述结论。 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不仅是未来多极中的一员,而且是当前走向多极化的领头羊。对 于欧盟的动向需要予以重视。目前欧盟一体化已跨出了一大步,正在向整个欧洲扩展。 虽然它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但我们对它的决心不应低估。翻开世界历史可以看出,随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全球国际关系长期以来是由欧洲几个大国所主 导的。只是在二战之后才形成两极体制。二战后初期,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都因 大战而削弱,需要依赖美国的经济援助。后来,它们在经济上复兴了,可以独立自主, 但在冷战形势下,面对苏联的威胁,军事上仍然要靠美国保护。冷战的结束消除了苏联 的威胁,但世界还很不太平,欧洲自感兵力不足,还有求于美国。但这种局面显然已不 可能长期维持下去。欧洲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要武装起来并非难事。历史上曾经主宰世 界的“欧洲中心”各国当然不肯屈居人下。欧洲独立自强、摆脱对美依赖已是既定方针 。这方面的许多事实众所周知,无庸赘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的一些因素正在促进这 种进程。
1.经济矛盾。欧盟同美国的经济竞争不断加剧,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世界经 济不景气,欧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在诸多领域矛盾重重、冲突不断。比如,欧美钢铁 之战如火如荼,香烟问题上争执不休,制药方面竞争激烈等。欧盟拒绝批准销售转基因 食品(大部分是美国发明的)和反对两家美国大型企业合并,均引起美国强烈不满。世界 在经济上早已实现多极化,经济上多极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势必会促进政治上多极的形 成。
2.政策分歧。欧洲国家社会改良主义影响较大,不少国家由“中左”政党当政,与美 国的共和党在政策思想上有分歧。如:在中东问题上,美国偏袒以色列,欧洲不满;在 南非召开的世界反种族主义大会,美国抵制,欧洲积极参加;在全球气候问题上,美国 抵制《京都议定书》,欧洲却坚决要贯彻;对朝鲜,美国停止与之谈判时,欧洲却与它 对话。美国在对外政策上一再实行自行其是的单边主义引起欧盟强烈不满。如美国宣布 将向台湾出售柴油动力潜艇,事前却未与生产该潜艇的德荷两国商量,两国就拒绝出售 。布什宣布退出反导条约,欧盟没有立即做出官方反应。但路透社援引欧盟一位高级外 交官员的话说,“我们看到的是美国单边主义又一次登峰造极”。
3.军事战略分歧。欧盟决定在2003年建立6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是欧盟谋求在防务上 实行独立的重要步骤。这不能不引起美国的警惕,但欧盟不予理会。2001年12月中旬召 开的欧盟首脑会议宣布,欧盟快速反应部队现在已具有采取行动的能力。在欧盟建军的 同时,五角大楼酝酿把驻欧12万兵力的三分之一部署到亚太,在战略上向亚洲转移。美 国防务情报研究所认为,美欧在安全问题上的主导权争夺可能令北约陷入危机(注:美 国防务情报研究所文章:《北约:处于中年危机之中》,2002年1月18日。)。
4.反恐斗争中裂痕扩大。九一一事件发生后,欧盟以协助美国为由,积极发挥自己在 反恐怖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强调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使它能够对建立一个 多极世界起到推动作用”(注:英国欧洲事务大臣彼得·海因:《欧洲共同的事业》, 载[英国]《金融时报》2001年10月31日。)。欧盟首脑会议在宣言中明确提出,要使欧 盟在新的和多极化的世界中,成为稳定的因素和一种模式。美国在反恐怖战争初期,外 交上的单边主义一度有所收敛,欧美步调比较协调。但随着反恐怖进展顺利,美国又故 态复萌,欧美矛盾重又突显。欧盟负责外交事务的委员彭定康针对布什的“邪恶轴心” 论指责美国奉行“专制主义和过分简单化的”外交政策。法国总理若斯潘警告美国不要 陷于“单边主义的巨大诱惑”而不能自拔。德国外长菲舍尔告诫美国“不要像对卫星国 那样对待欧盟国家”。
多极化的特点
在研究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时,人们难免用两极时期的老观点看问题,因而对多极 化趋势产生疑问。事实上,多极化不可能仅是极的增加,而是与两极具有不同的新特点 。
1.“极”的概念不同。两极时期的“极”的概念,基本上取自自然科学。两个超级大 国即为两极,其周围均有附属国,形成集团。多极化时期的“极”则未必如此。它可以 是国家,也可以是国家集团,如欧盟。它是力量中心,但未必结盟也无附属国。它们均 有影响世界的实力,但未必彼此势均力敌。
2.“极”之间的关系不同。多极化中的“极”是全球化时代的“极”,多极之间政治 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同时存在,经济交流促进了政治合作。大国交往中使用最 频繁的是“建设性”、“伙伴关系”、“合作”等字眼。除了经济合作,各国还共同面 临着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如环境保护、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控制武器扩散等,没有任何 一个大国能独自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各国保持合作,特别是多极间的合作协调,才能保 证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问题的顺利解决。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加快了多极化中的 多极合作趋势。离开了合作,全球化的趋势也无从谈起。如果说在两极格局中是对抗多 于合作,那么在全球化时代的多极将是合作多于对抗。多极化也不必然意味着其他力量 联合起来反对美国。不用说美国和西欧、日本现在是盟友的关系,在未来的多极格局中 ,美国与欧、日也不是截然分道扬镳,而是会和其他几极有分有合、纵横捭阖。
3.多极化中不仅传统的实力因素起作用,国际道义和文化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加。由于 多极之间互相制约,和平、正义、反对侵略、反对种族歧视、反对恐怖主义、维护地区 稳定等国际行为准则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小国可以据理力争,大国也要师出有名 。一国仅凭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不遵从国际行为准则,就会减弱它的国际威望,降 低它对世界事务的影响。相反,如果一国不惧压力,仗义执言,维护国际道义,它也能 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比自己实力更大的作用。另外,不同于两极时代的意识形态对立,多 极化将确立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多元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各 种宗教和文明都将既有不同又共处于世,而在相互交往中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会越 来越多。
4.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相辅相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不断崛起是当今 世界的一大历史潮流。它在国际关系中的反映就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 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生与发展。这一进程与多极化是并行 不悖的。拟议中的安理会改革将增加新的常任理事国,并扩大各地区代表国的名额,以 更好地反映广大中小国家的呼声,这可以看作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一种表现。多极化使 中小国家的外交回旋余地增大,在政策重点的选择上,不再是非此即彼或只能惟某一国 的马首是瞻。多极中的各极为了能在相互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必然也要争取更多中小国家的支持,注意倾听国际社会的意见。尤其是美国以外的其他 力量中心,为了对付超级大国的霸权,更需要这样做。多极化的发展将使世界事务不再 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两极导致对抗,一极易生霸权,而多极化的世界,虽然也很复杂 ,但从总的来看,世界上的大国力量相互制衡,中小国家力量穿插其中,将会有利于世 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外交上既要重视多极化中大国的 作用,又要重视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中小国家的分量。
多极格局并非遥不可及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到多极格局之间的发展趋势。这个发展过程之所以持续较长时 间,是因为以往世界格局的转变都是通过战争的方式进行的,最终出现的世界格局也是 由大战的结果确定的。战争的巨大力量使得格局的转变猛烈而又突然。这次格局的转变 是从苏联、东欧局势的剧变而悄然开始的。由于事先既没有大战,也没有类似“雅尔塔 会议”的安排和一系列条约的确定,其进程自然是缓慢的。但过渡阶段不能没有期限, 多极格局到底什么时候形成呢?
著名美国学者亨廷顿在1999年指出,全球政治正在经历一个10~20年的单极加多极体 系的时期,21世纪将进入真正的多极体系(注:Samuel Huntington,“A Lonely Superp ower”,Foreign Affairs,Spring,1999.)。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并不意味 着世界是单极的。原因是:从历史上看,单极世界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和许多实力较小的 国家,而不像现在还有其他几个实力强大的大国。在这里,亨廷顿把美国和中国等其他 大国列为多极中的一极,并且预言大约在2020年左右,世界会形成多极格局。虽然亨廷 顿因倡导“文明冲突”论受到诸多批评,但以上所引的看法不无道理。
邓小平曾指出,“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页。)就经济力量对比来说, 邓小平的预计是:如果中国未来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能够实现,到21世纪中期, 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就能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程度。考虑到中国人口的总量,到2050 年前后,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肯定能排名世界数一数二的位置,成为不折不扣的一极。 因此,他说:“如果下一个世纪五十年里,第三世界包括中国有一个可喜的发展,整个 欧洲有一个可喜的发展,我看那个时候可以真正消除战争的危险。”(注:《邓小平文 选》第三卷第233页。)
笔者估计,多极格局的形成恐怕要在此之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按购买力平价计 算,如果1997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00%的话,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则为57%,在世 界上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但按人均计算排在第65位)(注:引自《1998/99年世界发展报 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据此比例保守地估计,如果中国经济按照6% 的年增长速度,美国经济按照3%的年增长速度,到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就会赶上美国。
多极当然并不只是中美两国及其实力的对比。在目前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中,除美中 两国外,欧盟的问题主要是内部的进一步整合和建设独立的防务体系。俄罗斯主要是重 振经济的问题。日本则谋求早日成为政治大国。此外,像印度、巴西等国土辽阔、人口 众多、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大国,一旦经济腾飞,也会在国际社会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举足 轻重的作用(注:詹世亮:《谈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多极化世界中的地位》,载《国际问 题研究》1997年第2期。)。
事实上,取得“极”的资格也不能单靠经济与军事实力,而是要靠综合国力。在实力 相当或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对外能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内部社会稳定,决策高效,也 能获得较高的国际地位,发挥一极的作用。两极对峙时代的苏联,在它经济最好的70年 代初期,其国民生产总值也不到美国的70%。但苏联能长期和美国相抗衡,除了军事力 量外(1949年前苏联还没有核武器),和它独立的对外政策以及内部团结和对盟国的有效 控制不无关系。而今日,经济大国日本没有完全发挥政治大国的作用,恐怕和它在外交 和安全政策上不能独立于美国有关。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尽管在经济上和美国不相上下, 但由于内部还没有达到政治高度一体化,几个大国成员间的步调不一致,也妨碍了欧盟 取得和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国际地位。这也就是多极化尚有待时日的原因。但多极格局并 非遥遥无期,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估计它有可能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