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生素在儿科治疗中的合理使用论文_谭华兰

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妇幼保健院 445600

【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及其使用价值。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行抗生素治疗患儿,依据数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等两个不同组别,各组别患儿例数均为34例,其中前组别患儿均经临床干预后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组别均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治疗后发现,研究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本组患儿抗生素使用率与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指标数据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患儿在接受抗生素治疗时,临床需先了解患儿实际病情并对其进行科学干预,保证合理用药,以增强患儿治疗效果,促进其病情快速康复。

【关键词】抗生素;儿科治疗;合理使用

基于目前临床中关于患儿抗生素用药的研究成果与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我院为探讨抗生素在儿科治疗中的合理使用方法及其应用效果,特选取68例患儿参与本次研究,现将研究过程与结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活动开展于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从我院同时期收治的住院患儿中任意选取68例作为研究病案,所有患儿均行抗生素药物治疗。同时,为明确研究结果,特将此68例患儿依据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均为34例,其中研究组中 19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患儿年龄为1-12岁,平均(5.5±1.3)岁,病情类型:呼吸道感染者15例,胃肠道感染者7例,泌尿道感染者12例;对照组中20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患儿年龄为1-13岁,平均(5.4±1.2)岁,病情类型:呼吸道感染者16例,胃肠道感染者7例,泌尿道感染者11例。经临床意向调查,所有患儿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表示知情同意。且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数据检验,均P>0.05,具有较强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均经临床干预后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①专业医师参与患儿查房工作,并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合理干预其药品的选用、用药剂量以及药物经济学等多项工作,一旦出现用药不合理情况,需及时与其他医生进行有效沟通,提出最优建议。②临床医护人员需积极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以便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患儿的实际病情,增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③对于患儿临床治疗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医师可与儿科主任、药事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交流,依据儿科常见病的临床防治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抗生素用药方案,待审核通过后下发至科室执行。④各级医院需对临床中所应用的抗生素药品种类与使用权限进行合理限制,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毒性指标,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⑤临床儿科医师平时需多学习或参与专业培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并密切关注业内资讯,采用医疗知识讲座或集体培训的方式增强医护人员的抗生素合理应用能力。⑥医师需定期检查抗生素用药处方,并对其进行有效点评和针对性分析,为医疗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指导。另外,若单独使用抗生素时,需严格控制患儿用药剂量,选用安全性较高的给药方式;若联合用药时,需充分考虑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与拮抗类药物联用,同时还需避免使用可抑制患儿软骨发育的抗生素药物或影响人体肾功能的抗生素药物等。对照组患儿均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等。

1.4统计学数据分析

收集并整理本次研究中的全部数据资料,均利用软件SPSS13.0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类数据均用t检验,计数类数据均用卡方检验,若数据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住院时间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其中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0.0±2.3)d,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5.2±3.3)d,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数据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抗生素使用情况

观察两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情况,经数据总结、对比可知,研究组34例患儿中使用抗生素17例,抗生素使用率为50.0%;对照组43例患儿中使用抗生素24例,抗生素使用率为70.6%。两组患儿抗生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其中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一般来讲,抗生素主要是由真菌、细菌、放线菌属等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备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对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具有干扰作用。当前环境下,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抗生素多为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的液中提取物、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等,本品不仅可有效杀灭细菌,而且对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其他致病微生物等均具有较好的杀灭与抑制作用,但是目前有多项医学研究资料显示,在临床儿科治疗中应用抗生素,易导致患儿发生许多不良反应,药物副作用较多,影响整体疗效,所以现阶段临床在使用抗生素药物时,需详细了解患儿实际病情,并对其进行适当干预,制定科学的用药方案(包括用药时间与给药方式等),以增强抗生素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本次为进一步研究抗生素在临床儿科治疗中的合理使用,我院特选取68例行抗生素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其不同治疗方案开展分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率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多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指标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总而言之,于临床儿科的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应用科学干预与合理用药,可有效增强患儿疗效,缩短其住院时间,并降低患儿抗生素使用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

[1]邱忠亮.浅谈抗生素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08):694.

[2]孙红艳.浅谈抗生素的滥用、危害及在儿科的合理使用[J].兵团医学.2014,(01):44-45.

[3]王军鹏.浅谈儿科治疗中的抗生素的使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25):176-177.

论文作者:谭华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浅谈抗生素在儿科治疗中的合理使用论文_谭华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