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一高级中学 贾勇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求教利用有效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的主动学习。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高中体育有效教学措施进行探究,以期通过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通过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体育学习当中掌握体育的锻炼技巧、增强学生的意志,从而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状况的人才,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快乐课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通过趣味性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的、固定的教学局面和教学内容,使高中体育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快乐课堂的建立应用进行相应的探究,以及通过快乐课堂教学模式不断优化高中体育教学。
关键词:教学措施;高中体育;探索与应用
体育课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让学生在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过程当中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缺乏运动的现状,更应该要加强高中体育教学,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并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开展针对性的体育训练,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满足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快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要想更好地推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必须要明确把握好当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只有立足于这些问题,才能够为制定有效的策略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一)高中体育课程受到严重排挤
通过不完全统计,当前高中体育课程的排挤情况较为严重,尽管各个学校都设置了相应的体育课程,也基本符合国家教育部门对于课程的基本要求,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高中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力度还有待提高,高中体育课的完成率和达成率都还有很大的距离。很多教学工作者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论的影响,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还会受到“成绩论”思想的左右,很多学校也存在着重智育、轻德体的教学问题。学生的家长和教师也更加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1]。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中体育课程就得不到重视,很多文化课程都会有意无意的占用体育课程,使得高中体育教师成为网友眼中“经常生病”的教师。
(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体现
就目前高中体育教学模式来看,教师在课堂上仍旧占着绝对的主体地位,并没有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性的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进行单方面的体育教学活动,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接受过程,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学生没有更好的机会参与到体育课程当中,而且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内容就有单一,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的体育学习是被动的、机械的,进而导致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强。
二、优化高中体育教学效果的措施分析
相关教学工作者要立足于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体育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自身身体成长的要求,制定有效的措施,不断地加强高中体育教学,使高中体育能够真正地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一)加强体育教学监督,学校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
要想进一步使得高中体育教学步入正轨,必须要从大环境下对体育教育进行监督、引导和规范。基于学校大环境对于体育课程排挤的状况,必须要加强体育教学监督,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首先从学校的高度出发,要为了落实体育教学做出明确规定和规范,任何教师和班级不得以任何借口占用体育课,同时要彻底贯彻课间操,将课间操的出勤率和学生对于课间操的态度作为班级的考核因素,使得体育锻炼能够得以正常开展[2]。其次对于教师来说,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丰富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比如可以举办一些足球篮球竞赛,在有限的体育课堂教学之外,通过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来进行体育锻炼,以此来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现体育生活化教学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也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体育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结合,在体育课堂当中传授学生生活经验,在学生的生活当中也能够随时进行体育锻炼,贯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比如“倒走”就是一个不错的体育锻炼项目,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倒走的原理和对身体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校操场的跑道上练习倒走,学生就会发现这和平常的走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甚至会有一定的难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在饭后、课间,来一次倒走,既能够锻炼身体,也能够愉悦身心。让体育锻炼摆脱传统课堂的机械设锻炼方式,使得课堂更加有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以大大提升,进而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是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教学科目,教学工作者要正确地看到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凸显出体育教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新时期背景下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亓秀芝.基于新课程理念的高中体育有效教学行为建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1):90-92.
[2]徐文水.新课改后高中体育课程有效教学措施研究[J].戏剧之家,2015(24):200.
论文作者:贾勇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体育论文; 高中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体育锻炼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