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布鲁氏病是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人畜共患病,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在我国把其定为乙类传染病。 在家畜中以牛、羊、猪易感。病的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流产、不孕,人感染该病则引起波浪热以及寒战、衰弱、头痛、关节痛、脾脏大等一系列严重病变,一旦发生疫情,将会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威胁,本文对布鲁氏菌的诊断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布鲁氏菌;羊;传染病;防治
作者简介:秦嘉艺,女,汉族,副教授,研究方向:宠物养护
联系电话:15246631905
1.前言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的人畜共患病,布鲁氏菌又称为布氏杆菌,根据对哺乳动物宿主的选择性,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布鲁氏菌6个种,有20个生物型。布氏杆菌是一类能引起多种动物和人布鲁氏菌病的病原,不但危害畜牧业生产,而且严重损害人类健康。
2.布病流行情况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布病流行,1973年报道有疫情的国家75个,1982年有94个,2008年达到160多个,只有14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清除了布病。我国上世纪70年代后至90年代初,人间发病率降到了0.8/百万,2000年后,我国人畜布病疫情快速上升,2000年病人数只有329例,2009年上升为35816例,上升了100倍。动物是人布病流行的传染源,至今极少“人传人”的记录,人类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体液、尸体或食入污染的肉、奶可以感染发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其次是皮肤、黏膜和交配感染,也可通过蜱的叮咬和空气传播。
3.布鲁氏菌的致病机理
布鲁氏菌是一种典型的胞内寄生菌,胞内生存是布鲁氏菌引起动物发病的关键环节,布鲁氏菌不但能在上皮细胞中寄生,同时还能在吞噬细胞中寄生,它的许多致病因素都与胞内寄生有关。
布鲁氏菌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食然后在其胞内寄生。布鲁氏菌进入宿主细胞需要黏附、侵入、定植、传播四步。菌体进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捕获吞噬后,自身的荚膜可协助其在吞噬细胞中的增殖。布鲁氏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若吞噬细胞没有将细菌全部消除,则布鲁氏菌能在吞噬细胞中繁殖,随后经淋巴管扩散到局部的淋巴器官,当细菌增殖到一定的数量后可导致吞噬细胞破裂使大量的菌进入血液造成菌血症。在此过程中细菌分泌的内毒素、透明质酸等物质剌激机体出现毒血症使机体发热。持续数天后,菌体又随血液进入淋巴结,睥,肝,生殖器官和骨髓中,这个过程体温逐渐降低。当细菌再次进入血液到其他器官又释放毒素引起发热,临床上表现为“波状热”、全身乏力、组织坏死、关节疼痛、流产、肝脾肿大等。血液中的细菌可能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到体外。机体的组织器官,网状内皮系统因布鲁氏菌、布内毒素及鲁氏菌代谢产物不断进入血流,反复长期的刺激使敏感性增高,发生变态反应性改变。
4.临床症状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人和动物身上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2006年我国被人布病发病率超过十万分之一的国家之一,为布病的重灾区国家,农业部和卫生部都分别报道了我国布病的严重性。人患病后在潜伏期不表现明显的特征症状,到了前驱期后,人主要表现波状热,肌肉疼痛酸胀无力,夜间盗汗,关节炎,不愿移动,晚期还会造成不育不孕,由于患布病的临床特点很像普通的感冒,不容易被人重视,所以患者很容易错失治愈的最佳时期,易转化为慢性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种动物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睾丸炎、附睾炎、乳腺炎、子宫炎、流产、后肢麻痹或跛行等。牛布鲁氏菌病潜伏期2周到6个月,通常取决于病原菌毒力、感染剂量及感染是母牛所处妊娠阶段而定。孕畜感染布病后,一般发生流产,在妊娠后3到4个月,流产前病畜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有的长卧不起,阴道流出黏液或带血样分泌物等。母羊患布鲁氏病会引起生殖道病变,繁殖力下降等一系列特征,还有胚胎炎、非习惯性流产、临产期死亡率增高;公羊患布鲁氏病引起睾丸炎、附睾炎、关节炎和跛行等。猪布鲁氏病大都为隐形感染,很少数会有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孕,后肢麻痹及跛行,短暂交替发热或无热,一般不会死亡。流产常见于妊娠第6到12周,流产前猪精神沉郁,阴唇和乳房肿胀,有时阴道流出灰白色或红色粘性分泌液。如果胎衣滞留,引起母畜子宫炎和不育;公猪常见睾丸炎和附睾炎,两次睾丸大小不对称。牛感染布鲁氏菌后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有些部位覆盖有脓液和纤维样蛋白絮片,有的会增厚而夹有带有出血点。绒毛叶可能由于缺血而呈苍白色,或可能附有灰色或黄绿色纤维蛋白或脓液絮片或有脂肪状渗出物。流产的胎儿的胃中特别是第四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黏液絮状物,肠胃和膀胱的浆膜下可见有点状或线状出血。有些患牛皮下呈出血性浆液浸润。淋巴结、脾脏和肝脏有程度不等的肿胀出现,有的散在炎性坏死灶,脐带常呈黏液性浸润、增厚。胎儿和新生犊牛一般都患有肺炎。公牛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生殖器官上,可能有出血点或坏死灶,睾丸和附睾可能会出现炎性坏死灶和化脓灶。猪的病变与牛的基本相似,会产木乃伊胎。睾丸和附睾实质中有坏死灶或化脓灶,其中可能有钙盐沉积,有是精囊发炎,有时也有可能囊肿,化脓性腱鞘炎和滑液囊炎。布病的病理变化广泛多样,受损组织不仅有肝、脾、骨髓、淋巴结那些淋巴组织器官,而且还会累及骨、关节、血管、神经、内分泌及生殖系统;不仅对间质细胞损伤严重,而且还损伤器官的实质细胞。尤其以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的病变最为显著。病变以浆液性炎性渗出为主,伴随着增生性炎症的改变,慢性病例会形成肉芽肿。剖检病例可见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有些部位覆有纤维蛋白絮片和脓液,有的增厚而杂有出血点。绒毛叶部分或全部贫血黄白色,或覆有灰色或黄绿色纤维蛋白或脓液絮片或覆有脂肪状渗出物。
5.诊断
该病的诊断应从多方面考虑,主要是母畜的流产和不孕及子宫炎,公畜的攀丸炎,同时还可用平板凝集反应确诊该病。
6.防控措施
(1)定期检疫
该病流行地区的家畜每年可用凝集反应进行一次检疫,对检出的病畜,严格隔离饲养,固定放牧区和饮水点,严禁与健康家畜接触,对检出的阴性家畜,应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从外地购入的家畜须隔离观察一个月,并作血清检查,健康者方可入群,染病畜隔离饲养。
(2)定期注射疫苗
对阴性家畜,每年进行免疫接种,注射布氏杆菌疫苗,牛每头注射3 mL,猪每头注射2 mL,羊每头注射1mL;染病家畜,牛每头注射4mL,猪每头注射3mL,羊每头注射2mL。经过一个多月的隔离饲养后,作第2次血清平板凝集反应,阴性畜可与健康畜合群饲养,阳性畜隔离饲养甚至无害化处理。
(3)严格消毒
对检出的阳性反应病畜,应隔离饲养,对病畜污染的料槽、圈舍、饮水器具、垫草用消毒液进行全面的消毒,每天1次,连续7d后,对病畜产出的流产胎儿深埋处理,粪便要发酵处理。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该病的防控工作上必须要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加大防控力度,严防该病发生,确保养殖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海民.提高猪只免疫效果的关键措施[J]. 当代畜牧. 2018(33):22-24
[2] 赵福相,农华杰,马荣超,刘亚斌,王科文,陈阳.如何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前的评估[J]. 养猪. 2016(1) :87-88
[3] 祝伦清.如何提高猪场免疫效果[J]. 畜禽业. 2012(03) :5-9
[4] 麻永三,班雪花.畜禽发生免疫副反应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 广西畜牧兽医. 2010(06) :55-56
论文作者:秦嘉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