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企业集聚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圈论文,经济学论文,作用论文,政府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2X(2008)—04—0065(03)
随着商圈在各大城市的蓬勃发展,商圈已成为城市重要的经济现象和趋势。对商圈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经济学、管理学界热点研究的领域之一。从近几年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商圈的形成和发展会对区域经济产生较大的正向外部性作用,理论界多研究的是商圈的积极作用,而对商圈作为商业企业集群的负外部性研究还不多见。这容易使人误认为,只要商业企业集聚形成了商圈,自然就会较大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然而事实却往往并非如此,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商圈的正外部性,控制负外部性的产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拟从商圈企业集群机理与绩效及政府作用的角度进行研究。
一、商圈的规模绩效分析
商圈是在城市中某些特定区域内,由商业企业网点集聚所形成而对周围企业、消费者所产生交互作用(包括辐射、吸引双向活动)的一定空间范围,这些商贸网点集聚的特定空间区域既可能在一个城市的中心,也可能在城市的次中心或边缘地带。[1]商圈的形成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提供了集中、便利的场所,大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商圈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由集聚而产生的规模经济。商圈的产生离不开商业企业的集聚,商业企业因追求规模绩效集聚而形成商圈。产业集聚是指“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内的企业,由于彼此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企业集群”。[2]各种产业或企业自发地或在受外部力量推动的情况下,向某一地区集聚,其根本原因在于集聚而产生的绩效。
——区位品牌绩效。商圈企业通过集聚,集中广告宣传力度,利用群体绩效,形成“区位品牌”。区位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式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绩效。企业集聚形成“区域品牌”后,利用这个巨大的品牌价值和可观的整体市场规模,可以吸引更多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加盟,进而扩大企业的交易范围,争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提高企业的整体获利水平,增强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
——各企业分工协作带来的绩效。集群内各企业可以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实行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每个企业承担产业链条中的某一环节的活动,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可以在不牺牲“柔性”的条件下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商圈而言,就是众多业态相互匹配,组成合理优良的业态结构,构成内部分工有序的商业企业集群。
——学习与创新绩效。商圈具有信息流畅的特点,利于创新。商圈内集聚了行业众多优秀人才,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技术和企业文化,这些不同的思想和理念构成了商圈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而这恰恰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必备的前提和基础。地理位置的接近和人们之间的频繁交流,使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成果扩散更快,更易为其他企业所学习和吸收,从而促进了整个群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产业集群的社会绩效主要体现在:第一,有利于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商圈企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在这样长期的协同竞争中,企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资源,将会逐步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是其他区域最难以模仿的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地区经济强劲持续增长源泉。第二,有利于实现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集聚特别是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既利于上下游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又有利于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可以调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同时商圈企业集群使不同企业可以共享公共设施,比如:信息及服务机构,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等。商圈企业的集群绩效还推动政府在公共服务设施上加大投资力度,实现商圈公共资源的更加优化。第三,有利于优化城市地域结构。商圈企业的集聚就是充分利用和吸取外界资源要素,增强主要商圈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而扩散就是利用各种优势,强化和扩张次要商圈和边际商圈,在整体上增强实力,扩大影响力的空间范围,从而影响到城市的地域结构。另一方面,当集聚表现为不经济时,企业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会转移到其他地区投资经营,通常是由城市中心转移到城市周边地区,而分散可看作是更大范围的集聚和重组。这种利益驱动的外部表现在地理位置上反映出来则是集聚或分散,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优化城市地域结构的作用。[3]
二、商圈规模绩效的有限性分析
商圈的规模绩效和竞争优势来源于商圈所拥有的资源及商圈内在的结构方式,也就是说取决于商圈内商业企业资源整合的协同绩效。影响商圈规模的因素有:商圈所在地人口因素及消费水平,周边区域的产业结构,交通状况,城市商贸网点布局,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分布,消费者的购物方式等。同时,作为商圈微观主体的商业企业也会影响商圈的大小。首先是商业企业的经营业态,如便利店和大型百货商店影响区域就不同。零售店经营业态一旦选定,则其商品结构、商店规模、经营策略等也就大体上确定下来。而同等规模同一业态的商业企业,如果经营的商品结构不同,也会造成商圈大小有所差异。其次是商店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商店规模与商圈大小成正比,商店规模越大,其市场吸引力越强,商圈越大。当然,商店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应保持在与商圈购买力相适应的范围之内。再次是商店自身营销手段和信誉。商店可通过广告宣传、开展公关活动及强有力的人员推销与营业推广活动,不断扩大知名度、影响度和信誉度,以扩大商圈的规模。
除了以上因素,商圈内商店的聚集状况也是影响商圈规模的重要原因。有两种不同情况:第一种是不同业态商业企业的聚集。包括不同商业行业企业的聚集,比如零售业与饮食业、服务业、娱乐业,以及邮电、银行的聚集,这种多功能业态的聚集,有利于扩大商圈规模,产生放大的商圈聚集绩效。还包括不同业态零售企业的聚集,比如百货商店同专业店、超级市场等的聚集,这种聚集在企业之间一般不会产生直接的竞争,而会产生一定的聚集绩效,使商圈产生更大的市场吸引力。第二种是同种业态零售企业的聚集,如成都太平洋商场和王府井百货大楼,这种同种业态同等规模的商店聚集在同一商业区,使这些商店既产生竞争,又产生集聚,而消费者在价格、质量、款式及服务的比较,又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同类型商店的聚集,自然会产生商圈放大绩效。但如果聚集过度,超过市场容量则必然导致恶性竞争,两败俱伤。[4]
目前许多政府机构纷纷实施“商圈”战略,不断扩大商圈范围,试图以大规模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强商圈的规模绩效。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很多商圈只是停留在地理上的聚集状态,无法发挥相应的绩效,比如:商圈内过多的企业集聚,就会造成集群内部恶性竞争,或者超过环境与经济承载能力及市场负荷等,这就表现为集聚不经济。马歇尔分析了产业集群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认为外部经济亦称行业经济,指的是整个行业扩大带来的企业成本曲线向下移动,也就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投入的生产要素同比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其产出增加的倍数大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倍数,也就是指规模报酬递增(平均成本递减)阶段,当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出现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规模不经济。
由此可见,商圈的规模绩效存在有限性。商圈在不断动态演变的过程中,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绩效的制约因素也同样逐渐形成和被放大。受集群的资源禀赋、集群网络组织制约机制、政府政策和当地政府行为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商圈企业的有效聚集存在某个极值点,当规模超越这个极值点时绩效将迅速递减。由此可见,商圈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商圈规模绩效的有效发挥是同商圈的规模大小密切相关的。
三、实现商圈规模绩效的政府作用分析
众所周知,政府在商圈的产生和发展中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商圈规模绩效的有限性,本文主要从商圈业态的关联度和商圈内部的竞和机制等两方面,探讨政府如何有效实现商圈规模绩效的对策。
1.提高商圈业态关联度,是实施商圈战略的基础。许多
地方政府都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以及劳动力价格优势来吸引企业形成空间集聚。这种政策在企业集聚的初期,确实有吸引作用,但是从长远看如果聚集不是以企业间内在的产业关联为基础,地理聚集就会显得极为脆弱。因为集群规模的有限性是建立在同质企业的假设基础上的,所以加强商圈企业的异质性,提高商圈企业间的关联度,能够改善商圈企业的分工地位,相对延伸商圈集群规模的极限点,利于扩大集群规模的有效区间和集群的规模效益,从而增强商圈的产业竞争力。所以,实施商圈战略不应以扩大规模为目标,而是应根据商圈现有的资源禀赋,以增强商圈企业的异质性,提高商圈业态的关联度为基础,在规划上注重商圈的功能复合性,实施相应的“大商圈”战略。比如:CBD内就集中了大量金融、贸易、商业、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CBD商业既为CBD发挥完整商务功能提供保证,又能够满足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时尚消费需求,为其提供便捷、舒适的商业服务。CBD总体规划的功能复合性,为创造24小时充满活力的CBD发挥了重要作用。
2.建立有效的竞和机制,是保证商圈活力的源泉。政府要推动商圈的迅速成长,就要着力优化商圈发展的软环境,努力为商业企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和经营环境,通过完善市场规则和制度推进企业集群的市场化进程。商圈的集群绩效主要体现在其企业间既竞争又协作的关系均衡上。只有通过企业间竞和机制淘汰功效的发挥,自然地控制集群的有效规模,才能保证商圈动态持续发展的活力。当商圈聚集到一定规模时,内部企业之间如果不能形成既竞争又协同的合作联盟机制,各自为政,相互拆台,整个商圈缺乏统一规划和包装,那么商圈就不能形成整体的规模和形象,也就不能实现理想的绩效。所以说商圈需要协作,但协作和竞争是辩证统一的,商圈必须同时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比如,商圈内部经营管理经验的高度外溢性和创新的高风险性,使得集群内一些商业企业不愿进行R&D投入,而是“搭便车”,在经营管理上模仿创新,甚至只模仿不创新。结果本地商业模式雷同现象严重,本地商业服务水平和质量难以提高,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商业特色和亮点,不可避免地导致本地企业低水平价格竞争。更为严重的是“搭便车”行为的后果,会使商圈集群企业逐渐滋生惰性,丧失拼搏勇气和创新胆量,对瞬息万变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不断削弱,同时在创新收益上的非均衡分配,会更进一步加剧商圈集群企业减少创新投入,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圈的可持续发展。
在商圈企业集群演进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会给予商圈较多的优惠政策,商圈内一些机会主义者容易追求短期效益,“赚一票”就撤;还比如某些商业企业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机会主义行为,都会给商圈的整体利益带来严重影响,所以政府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如果商圈内大企业数量过多,就会在集群内形成垄断支配地位,使关联企业从属化,破坏集群内自然形成的竞合关系,加速集群自我保护型锁定,从而导致企业集群创新能力退化。因此,政府应根据商圈企业聚集发展的状况,适当地限制大型商业企业加入的数量,防止产生价格垄断和产业控制,促使商圈集群内竞合关系自然形成。[5]
总之,商圈企业集群是市场与计划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由于市场主体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也存在市场部分缺损等因素,就导致了集聚不经济的产生。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对城市商圈空间和市场秩序的管理,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引导商圈企业的行为,促使商业企业在资源上合理配置,形成科学的空间结构和商业形态,避免商圈规划发展上的混乱与无序,发挥出商圈的整体聚集效益,从而提高城市商圈开发的科学性,提升城市商圈的经济价值,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最终实现城市的有效、均衡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