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质量的控制措施论文_任怡青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质量的控制措施论文_任怡青

西北工业大学基建处 陕西西安 710072

摘要: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建筑需求趋于多样化,建筑不仅承担了居住的功能,还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形势,做出一些技术化的进步。近几年关于能源使用的问题,也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拓宽了路径,如何在保护环境、节省能源的前提下,改变以往的建筑设计理念,已成为当代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命题。文中主要针对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质量的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要点;质量控制

1 我国居住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1.1 建筑居住功能的适用性与室内空间的可改性

居住功能的适用性指居室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功能,即对住宅内部的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各房间的布置和相互联系要恰当合理,房间面积与尺度也要适宜,保证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科学与环保。室内空间的可改性涵盖以下几点:①适度扩大各个房间的面积;②增加不同功能的空间数量,使得住宅套型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③使用大柱网的框架结构,大开间的剪力墙结构,使住宅具有可改性是客观性能。

1.2 环境景观的均好性与家居科技的智能性

住房商品化的典型特征就是环境的均好性,而且市场也要求每套住房都能有优良的环境效果:住宅技术的科学性反映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上,密切与开发项目的经济性接轨,达到先进、实用、综合的效果;需要强调的就是居住物理环境的均好,阻隔外来的噪声污染与控制科学合理的日照间距,进而使得住户拥有温馨、浪漫、舒适的视觉环境;强调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与共享,充分考虑到层叠的树景、基地上清澈的水景等自然环境景观,如果缺失,就要采用人工方式去创造自然景观,如喷泉、假山等,做出弥补的措施。

2 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2.1 对建筑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2.1.1 对清洁能源进行利用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能源问题不容乐观,同时,传统能源的使用有时还伴随着环境污染,针对以上情况,在居住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利用一些清洁型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的使用。据调查,当前主流的清洁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利用这些能源,一方面可以降低建筑物对其周边环境所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设计师的设计构想。太阳能利用方式分为被动式利用和主动式利用,目的是借助太阳能来为居住环境进行供暖,并对热量进行吸收和储蓄;风能的利用主要是通过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能够在室内达到一个空气流通性较高的环境,这样可以节省空调和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并且对建筑物的整体舒适性能够进行有效的提升。

2.1.2 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利用

利用可再生性能源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降低能源的使用量。例如,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在建筑物中设定出相应的水回收系统,并且还要对一些大自然中的水资源(雨水、雪水等),进行有效的存储,并将其应用到特定分项工程中,达到水资源循环应用的目的;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应对施工内容进行综合考量,尽可能的实现就地取材,以减少材料的运输成本。最后,对于太阳能系统利用,应在设计前期给予充分思考,尽可能的让其最大限度满足对建筑的采光、采暖需求。

2.1.3 对旧材料再利用

在当前的施工过程中,原有建筑所拆除的旧材料,往往被废弃在建筑基地上,这样增加施工阻碍,同时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建筑材料浪费。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中,设计师可以适当考虑原有建筑材料的再次回收利用,既节省施工造价,又可延续原有建筑风格,保持环境文脉的延续性。

2.2 适当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绿色建筑的营建,不仅要保证建筑材料具有环保的特点,同时还要对建筑材料的使用年限,做出合理的规划,避免在建筑使用中途,出现更换建筑材料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尽可能选取那些耐久性较高的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的使用年限,取决于所使用材料的质量,耐久性较高的材料,能够对建筑的使用寿命进行延长;当然,建筑使用年限也不仅仅与建筑材料的耐久性有关,和建筑的整体设计也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在设计中,不妨采用一些合适的施工技术,来对那些施工难点进行优化。例如在混凝土的搅拌中,不妨加入一些添加剂,这样既能够对混凝土的硬度进行提升,同时还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使用量;对于建筑外部,也可以做出相应的保温隔热处理,这样能够对施工的整体成本进行降低,还可以对建筑的整体质量做出保证,延长建筑的额使用年限。

2.3 降低环境所需要承担的负荷

对环境所需要承担的负荷,主要指的是在建筑营造的过程中国,减少整个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在建筑的建造中,会对相关的建筑材料进行大规模的消耗,对于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可以选用那些利于生态经济的材料,像绿化混凝土、生态水泥等等,这些材料可以将一些工业废料和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转化为生态的建筑材料,不仅质量较好,同时还能够对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对生活质量进行提升。

3 质量的控制措施

3.1 事前设计质量控制

通常,事前设计质量控制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做好项目设计策划,包括工程项目概况、设计依据、设计标准、设计原则以及设计内容和方案等,并明确项目负责人和工程负责人职责。同时,项目负责人还应在各阶段设计工作开展前编制好设计要求文件,分阶段提交给设计单位,以明确设计要求和内容,并实现建筑工程设计的分阶段控制。

3.2 工程设计的标准控制

设计过程中工程设计标准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应在先进科学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在各方面人员统一协商条件下,经由主管机构审核批准相应的设计标准。该标准可保障设计质量控制的有效性,督促设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文件中的相关规定,保障建造出合格的建筑项目。

3.3 设计方案质量控制

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质量。设计方案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设计参数、设计标准以及结构选型等内容的审核,评价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建筑预期功能、外观以及安全要求等,若不符合,需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4 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控制

设计交底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主要是监督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按照设计意图工作,并深刻领悟设计文件内涵,掌握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并保证不改变设计意图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应标准和规范。而图纸会审的作用是让施工单位了解与分析设计图纸,研究其是否存在技术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控制也是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5 设计变更质量控制

设计变更质量控制即做好控制设计变更质量的工作,减少工程更改洽商次数,保障工程洽商及设计变更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对此,应做到两点,一是全面综合考察相关企业提出的设计变更要求,包括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变更产生的成本及工期变化等;二是在设计图纸中标注建筑材料变更要求,以便及时选购新材料,避免延误工期,同时还应实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变更,避免由此造成的设计变更带来的不必要浪费。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影响着施工环节质量控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整体成本,甚至关乎建筑使用寿命及其安全性。因此,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有效控制建筑工程设计标准、设计方案、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以及设计变更等设计环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的要求,为社会建造出合格的建筑工程项目,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永春.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10:46.

[2]王贵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门窗,2016,10:84.

论文作者:任怡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质量的控制措施论文_任怡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